胡秀琴,胡 軍,甘海珊,尹凌云,梅 燁,唐繼剛
(信陽市園林綠化管理局,河南信陽 464000)
?
北美楓香在河南信陽的引種栽培試驗
胡秀琴,胡 軍,甘海珊,尹凌云,梅 燁,唐繼剛
(信陽市園林綠化管理局,河南信陽 464000)
摘要[目的] 在信陽市引種北美楓香,以豐富該市園林植物資源。[方法] 引進優(yōu)良觀賞植物北美楓香,栽植于試驗地,采用隨機區(qū)組設(shè)計,觀測其生長節(jié)律、適應性。[結(jié)果]通過多年的引種栽培試驗觀察分析,表明北美楓香能適應信陽地區(qū)的氣候條件,能夠正常生長發(fā)育,無明顯病蟲害。[結(jié)論] 北美楓香引種至信陽市栽培表現(xiàn)良好,可作為秋色葉園林植物和景觀綠化植物應用。
關(guān)鍵詞北美楓香;引種栽培;應用
隨著經(jīng)濟的發(fā)展和城市綠化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園林綠化和植物景觀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好的植物景觀應該兼具美觀性、生態(tài)性和經(jīng)濟性。植物資源的豐富與否,對園林綠化建設(shè)和植物造景有重要影響。在園林綠化建設(shè)過程中,不僅要應用鄉(xiāng)土植物,而且要適當應用適應性強、美觀經(jīng)濟的外來植物,從而改善城市綠化和生態(tài)條件。
河南省信陽市近年來以創(chuàng)建國家園林城市為契機,新建了一批公園、游園等,極大地提升了城市綠量,為市民提供了多處休閑綠地。2010年,信陽市被國家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shè)部正式命名為“國家園林城市”。在植物種類的選擇上,該市應用較多的喬木種類有法桐、銀杏、欒樹、廣玉蘭、大葉女貞、香樟等,灌木類以櫻花、木犀、海棠、石榴、紫薇等觀花樹種和紅葉石楠、法青、海桐、南天竹等常綠灌木較多。總體來看,近年來信陽市綠地面積有很大提升,但植物種類仍不夠豐富,需要更多園林植物種類豐富植物景觀的層次和色彩。引進更多優(yōu)良的園林植物可為該市園林綠化和園林植物造景提供植物新品種,可進一步鞏固“國家園林城市”創(chuàng)建成果,為建設(shè)“美麗信陽”,營造更美觀、生態(tài)、經(jīng)濟的園林植物景觀提供支持。在此背景下,引種景觀效果優(yōu)良和適應性強的園林植物北美楓香,通過試種觀察,為該市園林綠化提供新的植物資源。
1材料與方法
1.1引種地自然概況 引種地為河南省信陽市,地處大別山北麓和淮河上游之間,地理坐標為113°45′~115°55′ E,31°23′~32°27′ N,地勢南高北低,崗川相間。屬于亞熱帶向暖溫帶過渡地區(qū),冬季溫暖,夏季濕熱,四季分明,雨量豐沛,光照充足,全市年平均氣溫15.2 ℃,年平均日照時數(shù)2 066.3 h,年平均降水量1 119.7 mm,全年無霜期230 d。土壤以水稻土、黃棕壤和黃褐土為主,呈中性或微酸性。獨特的地理位置和優(yōu)越的自然條件為多種植物生長提供了良好條件。
1.2試驗材料引種試驗材料為北美楓香,來源地為浙江嵊州市。北美楓香為金縷梅科楓香樹屬落葉喬木,樹干通直,秋葉變黃、紅,生長迅速,適應性強,具有良好的應用價值。2011年引入平均胸徑為3~5 cm的北美楓香苗木,定植于信陽市羅山縣城北郊引種試驗苗圃。
1.3試驗方法試驗林采用隨機區(qū)組設(shè)計,3次重復,每小區(qū)20株,株行距2 m×3 m。定植后按要求管理,并觀測、記錄。主要觀測統(tǒng)計物候期特征、生長狀況、耐寒性、耐熱性、抗病性、抗蟲性等指標,觀測周期為3年,綜合評價北美楓香在引種地是否能適應以及是否具有應用推廣價值。
2結(jié)果與分析
2.1北美楓香物候觀測于2011年開始引種,對北美楓香在信陽的物候期進行連續(xù)觀察統(tǒng)計分析,結(jié)果見表1。北美楓香引種至信陽地區(qū),從萌芽至開花結(jié)果整個生命期都可正常進行,且適應性強,生長迅速,秋季葉色變黃、變紅,是優(yōu)良的秋色葉景觀樹種[1]。對不同立地條件下北美楓香的觀測結(jié)果表明:北美楓香樹葉變色期的早晚有差異,說明濕度、溫差對葉色變化有影響,濕度高、溫差大有利于葉色變黃、變紅。根據(jù)北美楓香在信陽地區(qū)的物候特性可知,其可作為園林觀賞樹種在當?shù)貞谩?/p>
表1北美楓香在信陽的物候期
Table 1Phenological periodLiquidambarstyracifluain Xinyang
物候期Phenologicalperiod時間Time氣溫變化Temperaturechange∥℃萌芽期Germinationstage2月下旬2~14展葉始期Initialstageofdevelopment3月上旬4~15展葉盛期Leafingphase3月下旬8~26開花期Florescence5月上旬15~28果實成熟期Fruitmaturationperiod12月上中旬-3~8葉開始變色期Leavesbegintochangecolor10月中下旬10~25葉全部變色期Totaldiscolorationofleaves11月中下旬4~14落葉始期Initialstageoffallenleaves10月中旬15~27落葉末期Latestageoffallenleaves12月下旬-6~9
2.2生長狀況分析自2011年引種以來,北美楓香成活率及保存率都較高,均達95%以上,說明北美楓香沒有受到運輸、土壤、氣候等因素影響,適應性良好。北美楓香胸徑年平均生長量為2.3 cm,樹高年平均生長量為38.0 cm,樹枝新梢年平均生長量為21.0 cm。主要生長高峰在7月和9月,占全年生長量的51%。與高生長周期比,北美楓香胸徑生長周期較長[2]。通過不同立地條件對比發(fā)現(xiàn),在土層深厚、濕潤的條件下,北美楓香胸徑和樹高生長量較大。
2.3耐寒性分析通過跟蹤觀測,發(fā)現(xiàn)北美楓香在12月下旬進入休眠期,在冬季未采取防寒防凍措施時,無凍害現(xiàn)象。近年來信陽地區(qū)冬季最低溫度為-6 ℃,除2013年冬季低溫持續(xù)時間達到9 d外,其余年份低溫持續(xù)時間均不超過4 d;除2014年最低溫出現(xiàn)在2月外,其余年份最低溫度均出現(xiàn)在12月或1月(表2)。結(jié)果表明北美楓香耐寒性較強,在信陽地區(qū)不需防寒防凍措施即可正常越冬。
表22011~2014年信陽地區(qū)極端低溫天氣統(tǒng)計
Table 2Statistics of extreme low temperature in Xinyang Region during 2011-2014
年份Year最低溫度Minimumtemperature∥℃-5℃以下天數(shù)Daysbelow-5℃∥d最低溫出現(xiàn)月份Thecoldestmonth2011-6212012-6312、12013-69122014-642
2.4耐熱性分析信陽地區(qū)兼具南北方氣候特點,夏季高溫持續(xù)時間也較長。由表3可知,2012~2015年信陽地區(qū)夏季最高溫度為39 ℃,出現(xiàn)在2013年7月。2013年7、8月35℃以上天數(shù)達到36 d,是近年來信陽地區(qū)夏季高溫持續(xù)時間最長的1年。2012年35 ℃以上高溫持續(xù)時間達到了21 d,2014、2015年高溫持續(xù)時間不超過10 d。極端高溫一般出現(xiàn)在7、8月,伴隨高溫出現(xiàn)持續(xù)干旱,給植物生長帶來極大危害。通過近年的跟蹤觀測,發(fā)現(xiàn)在夏季晴天中午,北美楓香葉片因蒸騰作用有暫時性萎蔫現(xiàn)象,到傍晚又會恢復,如及時澆水保墑,則不會出現(xiàn)永久性萎蔫和死亡。試驗表明北美楓香耐熱性較強,如無缺水,不會在夏季受熱死亡。
表32012~2015年信陽地區(qū)極端高溫天氣統(tǒng)計
Table 3Statistics of extreme high temperature in Xinyang Region during 2012-2015
年份Year最高溫度Maximumtemperature∥℃35℃以上天數(shù)Daysabove35℃∥d最高溫出現(xiàn)月份Thehottestmonth201237216、7201339367、820143887、8201537107、8
2.5抗病性分析北美楓香自引種栽培以來,未見明顯病害,其抗病性較強。每年春秋季各噴施1次廣譜性殺菌劑,即可起到預防作用。從近3年的研究結(jié)果來看,一般每年預防2~3次,基本無病害,且景觀效果較好。
2.6抗蟲性分析北美楓香自引種栽培以來,未發(fā)現(xiàn)明顯蟲害,每年春、秋兩季各噴施1次廣譜性殺蟲劑預防即可。2015年8月,信陽市闊葉樹種暴發(fā)大面積的美國白蛾,也未見北美楓香感染,表明北美楓香抗蟲性較強。由于蟲害發(fā)生有其規(guī)律和周期,一般應在綜合預防的基礎(chǔ)上隨時觀測,一旦發(fā)現(xiàn)有蟲害跡象,就及時噴藥防治。
3結(jié)論
通過多年的引種栽培觀察,說明北美楓香能適應信陽地區(qū)的氣候條件[3]正常生長發(fā)育,無明顯病蟲害,適應性良好,葉色豐富,是優(yōu)良的秋色葉園林觀賞樹種,亦可作為生態(tài)防護樹種應用。北美楓香喜光喜濕潤,應加強栽培管理。溫差大、濕度大的立地條件能使北美楓香秋季落葉推遲,葉色變黃、變紅效果好[4]。
目前,北美楓香在信陽市平橋公園、百花園等公園綠地已有栽植,主要采用群植的形式,作為秋色葉園林植物和景觀綠化植物應用,給公園增添了一抹絢麗的秋色。今后,應加強對北美楓香的栽培管理技術(shù)研究,為其推廣應用提供支持。
參考文獻
[1] 何小弟,彭春燕,祁亞萍.北美楓香的引種、培育與應用[J].中國花卉園藝,2012(4):41.
[2] 于永根,蔡開鋒,薛文虎,等.北美楓香引種栽培試驗研究[J].河南林業(yè)科技,2012,32(2):8-10.
[3] 江澤平,王豁然,吳中倫.論北美洲木本植物資源與中國林木引種的關(guān)系[J].地理學報,1997,52(2):170-172.
[4] 王晶,穆希維,唐存蓮.北美楓香秋季葉色變化的生理學研究[J].北京農(nóng)業(yè)職業(yè)學院學報,2011,25(6):22-24.
Preliminary Report of Introduction and Cultivation ofLiquidambarstyraciflua
HU Xiu-qin,HU Jun,GAN Hai-shan et al(Xinyang Landscape Administration Bureau of Henan Province, Xinyang, Henan 464000)
Abstract[Objective]Liquidambarstyracifluawas introduced to Xinyang, to enrich the city landscape plants resources. [Method]We plantedL.styracifluawith randomized block experimental design, observed its growth rhythm, adaptability and landscape expression.[Result] Through years of cultivation experiment analysis, it showed thatL.styracifluacan adapt to climatic conditions at Xinyang Area with no plant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grow and develop normally. [Conclusion]L.styracifluacan grow well in Xinyang. It can be used as the autumn-leaf tree and landscape plant.
Key wordsLiquidambarstyraciflua; Introduction and cultivation; Application
收稿日期2015-12-10
作者簡介胡秀琴(1982-),女,河南信陽人,工程師,碩士,從事園林綠化研究。
中圖分類號S 72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517-6611(2016)02-2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