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洪洞縣教科局教研室王卓
淺談如何引導孩子閱讀
山西省洪洞縣教科局教研室王卓
閱讀是學生語文能力提高的源頭之水,大量的閱讀,廣泛的知識積累,是學生全方位獲取語言信息,立體化發(fā)展語言能力的有效途徑。在新知識、新信息不斷涌現(xiàn)的今天,在視聽技術不斷普及、人們閱讀能力不斷下降的今天,積極主動地開展課外閱讀活動,為孩子的人生打好底色,為終身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顯得尤為重要。
引導閱讀態(tài)度習慣
最近微信上有消息稱以后的高考分值將會有所調(diào)整,其中英語分值將會降到100分,而作為母語的語文分值將會上升到200分?!?00分”這無疑是一記重磅炸彈,它提醒人們要比以前更重視語文了。因此,有人說:“得語文者得高考,得閱讀者得語文?!庇谑牵尯⒆訉W會閱讀又成為重中之重了。的確,學好語文的主要途徑之一是多讀。多讀,首先要會讀,怎么才算會讀?由此,我仔細研讀了2011版的語文課程標準,寫出了《淺談如何引導孩子閱讀》一文,希望能給家長及教育界的同仁們一點點幫助。
中小學時期是孩子人生發(fā)展過程中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最敏感時期。然而,當前,我們的孩子所處的環(huán)境卻很復雜,所以,閱讀一些積極向上的,充滿正能量的文章,對促進孩子身心的健康發(fā)展,塑造孩子健全的人格,能起到很大的作用,好文章能使孩子在潛移默化中耳濡目染,為形成孩子健康個性和健全的人格打下堅實的基礎。真是“潤物細無聲”。
古人云“積學以儲寶”,大量的閱讀正是一個采集零瓊碎玉,使之日積月累,變成自己的聚寶盆的過程。
李白五歲誦六甲,十歲觀百家,在廣泛的閱讀實踐基礎上成就了一代“詩仙”。杜甫的“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孫洙的“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都是經(jīng)過千百年實踐證明了的真理??梢?,我國古代的圣人、名人都提倡學習語文要靠多讀書,多積累。
總之,語文是一個海闊天空的大世界,只有大量的閱讀,才能和人類最優(yōu)秀的,同時又是最優(yōu)美的心靈和頭腦對話,并接受那些高尚情感的浸潤和啟迪。
閱讀前,首先要關注孩子的閱讀興趣和價值取向、閱讀習慣。良好的閱讀態(tài)度和閱讀習慣是閱讀的基本保障。正確的閱讀態(tài)度和良好的閱讀習慣將有助于提高閱讀自覺性、發(fā)展閱讀能力、改善閱讀品質(zhì),有助于增進閱讀理解和閱讀速度。培養(yǎng)孩子熱愛閱讀的習慣,使閱讀成為生活的自覺需要。
其次,要使孩子養(yǎng)成寫讀書計劃的習慣,合理地安排和利用時間的習慣,寫讀后感、讀書筆記的習慣,(鼓勵并督促孩子留下讀書心得,哪怕只是片言只語也好。)虛心向他人請教的習慣,勤于搜集資料的習慣等。
除以上兩條外,還要敢于給孩子自主閱讀的權利。大膽放手,給孩子自主閱讀的空間,讓孩子在閱讀中學習語言。我們應該深刻地認識到學生的閱讀能力不是靠誰教出來的,而是要靠他自己從閱讀實踐中去獲得。當然,我們可以幫助孩子制定自己的閱讀計劃,幫孩子搜集適合孩子閱讀的讀物,閱讀不能憑三分鐘的熱度來維持,它要有計劃有步驟地去施行??傊匾暸囵B(yǎng)孩子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高閱讀品位。提倡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鼓勵孩子自主選擇優(yōu)秀的閱讀材料。給孩子展示自己閱讀成果,交流自己閱讀心得的機會,盡量為孩子營造一個好的閱讀氛圍。
教師在做閱讀指導時,應該站在較高視點上為孩子播下一種閱讀思想,并督促他們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惟其如此,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
首先,精選名篇佳作再精讀、精講。古人云:授之以魚,不若授之以漁。抓好課內(nèi)破一卷的訓練,縝密選擇、悉心指導,方能實現(xiàn)破萬卷的目的。正如葉圣陶先生所說的教是為了不教。教會孩子一些方法,使其養(yǎng)成一些閱讀的好習慣,將使孩子受用一生。
其次,在閱讀中,還要讓孩子學會多種閱讀方法,養(yǎng)成默讀習慣,熟練地運用略讀和瀏覽的方法,學會精讀、誦讀,培養(yǎng)語感。
最后,還可以在閱讀中根據(jù)不同的閱讀內(nèi)容提出不同的要求。如:能了解敘述、描寫、說明、議論、抒情等基本的表達方式。能區(qū)分詩歌、散文、小說、戲劇等文學樣式。閱讀簡單的議論文,能區(qū)分觀點和材料。閱讀新聞和說明性文章,能把握文章的基本觀點,獲取主要信息。閱讀科技作品,能領會作品中所體現(xiàn)的科學精神和科學思想。閱讀文學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能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等。
閱讀是孩子的個性化行為,我們知道:一千個讀者便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我們要鼓勵孩子將自己的獨特感受和與眾不同的見解發(fā)表出來。孩子每讀完一部作品,鼓勵孩子寫出自己對作品中的社會、人生的感受、體驗和思考。我們要做的是正確引導孩子并告訴孩子,這些感受必須源自文本,貼近文本,不能隨意地曲解文本誤讀作者。否則一旦對孩子膚淺甚至不可理喻的問題糾正不力或總結(jié)不夠,就會與我們的教育目標背道而馳。
總之,孩子的閱讀不能是無聊的消遣,更不能有太功利性的目的。我們要相信總會有一些優(yōu)美的閱讀畫面能深深觸碰孩子心靈深處那一根根情感之弦。潛移默化之中,或許我們的閱讀會讓孩子多了一點點對茫茫人世的悲憫情懷。會讓孩子們變得心中有愛,筆下有情。到那時,我們的語文閱讀教育才算是真正的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