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玲 李菊香
LEEP刀治療慢性宮頸炎的60例臨床護理療效分析
曹玲 李菊香
目的分析高頻電波刀(LEEP刀)治療慢性宮頸炎的臨床護理療效。方法60例慢性宮頸炎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30例。兩組患者均給予LEEP刀治療后,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措施,觀察組則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給予臨床觀察和護理干預措施,包括術前準備、術前術后心理護理、術中護理配合、術后觀察與健康指導。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效果。結(jié)果觀察組患者手術時間短、術中出血量少、術后恢復快,同時治愈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論LEEP刀治療慢性宮頸炎后配合臨床護理,可顯著提高治療效果,降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高頻電波刀;慢性宮頸炎;臨床護理;療效
慢性宮頸炎是婦科常見病之一,包括宮頸糜爛、宮頸息肉、宮頸肥大、宮頸腺囊腫等。慢性宮頸炎多發(fā)于育齡女性,是宮頸癌發(fā)生的高危因素之一[1]。傳統(tǒng)治療方法有藥物治療、物理治療、手術治療等,對糜爛較深、面積較大的患者,以往采取錐切或全子宮切除術,對患者造成傷害較大。高頻電波刀(LEEP刀)是近年來應用于臨床的微創(chuàng)治療技術,其具有創(chuàng)傷小、出血少、恢復快、治愈效果好等優(yōu)點,且保留患者生育功能,因而此治療方式更易于患者接受。臨床實踐發(fā)現(xiàn),全面的術前準備、術前術后心理護理、術中積極配合、術后觀察與康復指導等,可有效幫助患者克服心理障礙,消除不良情緒,降低手術并發(fā)癥,更好地幫助患者恢復,提高臨床療效。具體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08年1月~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60例慢性宮頸炎患者,均接受LEEP刀治療。經(jīng)相關檢查診斷確診,所有患者均符合慢性宮頸炎診斷標準[2]。年齡24~56歲,平均年齡(37.4±6.2)歲;未婚7例,已婚53例,其中絕經(jīng)者6例;病程0.5~4.5年,平均病程(2.1±1.4)年。所有患者均伴有白帶增多,形狀黏稠,接觸性出血等臨床癥狀,其中宮頸糜爛43例,宮頸肥大10例,宮頸息肉7例。將60例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30例。兩組患者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給予LEEP刀手術治療,對照組給予手術前、后常規(guī)護理:護理人員叮囑患者絕對臥床休息,保證精神充足;定時對患者病房進行清潔消毒,定時通風換氣,時刻保證病房環(huán)境舒適整潔,保持病房溫度和濕度適宜;術后指導患者健康飲食,宜食營養(yǎng)、清淡的食品,忌生冷辛辣等刺激食品,避免影響傷口愈合與結(jié)痂效果;囑咐患者出院后定期復查。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臨床護理干預,具體包括:①充分了解患者年齡、文化程度、家庭社會背景,根據(jù)患者實際情況給予針對性心理護理,緩解患者不良情緒,消除手術帶來的緊張情緒,取得患者的積極配合。②健康宣教:護理人員需在手術前充分了解患者病情,耐心為患者講解慢性宮頸炎相關知識,幫助患者了解自身病情及手術方案實施情況,消除患者顧慮及緊張情緒。③盡可能滿足患者提出的合理需求,為患者提供更為良好的住院環(huán)境。④術中配合:協(xié)助醫(yī)生完成手術,包括準備用具、擺放體位、術中止血、觀察患者生命體征及不良反應等。⑤術后護理:指導患者盡量臥床休息,避免劇烈運動,以防止影響創(chuàng)面愈合;指導患者保持會陰清潔,勤換洗內(nèi)褲和會陰墊;術后給予抗生素3 d,防止感染;密切觀察患者術后恢復情況,包括陰道出血量及出血顏色,若血量多且顏色鮮紅,則可能存在創(chuàng)面局部活動性出血,需立即報告醫(yī)生進行處理;告知患者術后可能出現(xiàn)的情況,包括:術后2 d后可能出現(xiàn)陰道排液,屬于正常現(xiàn)象;術后7 d創(chuàng)面開始脫痂,陰道可少量出血,屬于正?,F(xiàn)象。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恢復時間及臨床療效。
1.4 療效判定標準[3]①痊愈:臨床癥狀和糜爛部分完全消失,宮頸形狀恢復正常且表面光滑;②顯效:臨床癥狀顯著改善,糜爛面積減少≥50%。③有效:臨床癥狀有所好轉(zhuǎn),糜爛面積減少≥33%。④無效:臨床癥狀和糜爛面未見好轉(zhuǎn)或惡化。治愈率=(痊愈+顯效)/總例數(shù)×100%。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及術后恢復時間比較 觀察組患者較對照組手術時間短、術中出血量少、術后恢復快,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及術后恢復時間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及術后恢復時間比較(±s)
注:兩組比較,P<0.05
組別 例數(shù) 手術時間(min) 術中出血量(ml) 術后恢復時間(d)對照組 30 11.47±2.95 12.16±1.83 19.6±3.7觀察組 30 5.45±2.56 6.32±2.65 11.3±3.4
2.2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痊愈24例,顯效4例,有效2例,無一例無效,治愈率為93.33%;對照組痊愈17例,顯效6例,有效5例,無效2例,治愈率為76.67%。觀察組治愈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慢性宮頸炎屬于婦科常見病,若不能及時有效的進行治療,易產(chǎn)生癌變。LEEP刀是目前臨床上治療慢性宮頸炎較為先進的微創(chuàng)技術,利用超高頻電波精準、迅速的將宮頸處的病變組織進行切除,其操作簡單,手術用時少。切割速度快且精確,創(chuàng)傷小,術中出血量少,手術過程無痛、無組織拉扯,不留瘢痕。術后并發(fā)癥少,患者恢復速度快,且不影響患者今后生育功能。
除LEEP刀手術治療外,臨床護理干預措施對于治療效果也會產(chǎn)生很大影響。護理人員應于術前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及心理狀況,耐心講解慢性宮頸炎相關知識,幫助患者了解自身病情及手術方案實施情況,消除患者對手術治療產(chǎn)生的各種顧慮,并取得患者的積極配合。對術后可能出現(xiàn)的各種情況進行提前預防,如告知患者切勿術后劇烈活動,以防止劇烈活動引發(fā)出血狀況。指導患者術后盡可能地臥床休息,降低術后不良情況發(fā)生的可能性。對于術后正常的出血現(xiàn)象,給予患者相應的教育,緩解患者焦慮情緒,引導并幫助患者處理。指導患者術后康復階段的科學飲食方法,忌辛辣、生冷等刺激食物。做好出院指導,囑咐患者傷口未愈合情況下禁止性行為,注意個人衛(wèi)生,防止感染,提醒定期復查。
綜上所述,對于慢性宮頸炎患者采取LEEP刀治療配合臨床護理干預措施,可顯著提高臨床治療效果,幫助患者更快、更好地恢復身體,值得臨床廣泛應用。
[1]張文麗.利普刀治療100例慢性宮頸炎的臨床護理體會.吉林醫(yī)學,2013,34(9):1773.
[2]徐陽.LEEP治療100例慢性宮頸炎的護理體會.黑龍江醫(yī)學,2012,36(7):549-550.
[3]王愛鮮.淺析慢性宮頸炎發(fā)病現(xiàn)狀與健康干預.中國實用醫(yī)藥,2014,9(9):248-249.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1.202
2015-09-07]
730030 甘肅蘭州大學第二醫(yī)院
李菊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