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東玉
(山東省濟寧市兗州區(qū)第十三中學 山東濟寧 272100)
初中數(shù)學教師課堂提問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
李東玉
(山東省濟寧市兗州區(qū)第十三中學 山東濟寧 272100)
新課改實施以來,初中數(shù)學教學得到很大的改善,但是課堂提問的問題還是存在一定的問題,本文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一下對策,如,教師提高提問時間的有效性,引導學生采用不同的方式進行回答不同問題,激勵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提問中來,根據(jù)問題類型的不同采用不同的等候策略等方式。以提高初中數(shù)學提問質量。
初中數(shù)學 課堂提問 存在問題 對策
提問是師生之間在課堂上進行互動交流的最主要方式,初中數(shù)學的課堂也不例外,提問的主要目就是通過課堂提問行為引起學生的興趣和注意力,發(fā)現(xiàn)問題及檢查,回憶具體知識和進行課堂管理,引導學生進行高層次的思維活動。人們常說:善教者必善問,教師通過提問問題可以使課堂氣氛變得活躍,使學生的思維得到激發(fā),但是經過研究發(fā)現(xiàn),目前初中數(shù)學課堂提問仍存在一定的問題,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方面。[1]
教育的過程就是教師提問問題,學生通過教師的提問做出反應然后教師再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在作出反應一個互動過程。美國的教育法學家認為提問是教師促進學生思維、評價教學效果以及推動學生實現(xiàn)預期教學目標的基本控制手段。但是在初中數(shù)學課堂提問的實踐表明教師提問的的過程中只重視數(shù)量的多少,不在意質量的高低,一些教師把提問問題的數(shù)量作為衡量進行素質教育的水平的高低,但是過于頻繁的提問導致學生學生沒法及時的獲取完整的知識,這種提問方式表面看起來很熱鬧但是實際上沒有多大的效果。
課堂的提問可以有效的進行師生之間信息的交流,也是實現(xiàn)成功課堂的重要因素,提問效果的好壞直接影響課堂教學的效果的好壞,但是一些教師在課堂提問的過程中會想方設法的讓學生按照自己的思路進行回答,回答的方式也過于程式化,導致學生的思路受到嚴重的限制,缺乏發(fā)現(xiàn),不能深入思考問題。經過實踐表明教師的提問方式不當,一般都是先點名然后讓學生回答的方式,學生沒有足夠的時間進行思考,及時在教師的引導下完成回答,但也效果不大,學生沒法學到真正的東西,僅僅是應付老師的提問,導致整個課堂的教學效率低下。[2]
建構主義的理論認為,學習是一個學習中積極主動地學習過程,不是中國傳統(tǒng)填鴨式被動的學習過程。一方面學生在課堂上提出問題,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和與同學之間交流的過程都是學生知識進行建構的過程。因此,學生作為主體,學生參與水平的高低也決定了建構的水平,也決定了課堂教學的優(yōu)劣。另一個方面。教學過程中,教師是教的主體,學生是學的主體,學生參與程度也是學生作為主體性的體現(xiàn),也同樣反饋著教師在教的主體性的發(fā)揮。[3]
解決課堂提問問題的對策:
通過分析可知初中數(shù)學課堂提問存在很多問題,嚴重影響著數(shù)學教學水平,針對這些問題,筆者認為,我們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考慮。
課堂教學中提問的過程就是師生之間進行交流的主要途徑,可以有效的完成教學的目標,教師一味的追求過多的提問和應答行為只會造成表面的熱鬧但沒有本質東西讓學生學習。所以教師應該根據(jù)不同的教學目的和不同的學生選擇不同的類型提問,從而激發(fā)學生不同的層次回答。
很多教師認為能力較差的學生不能回答難度較高的問題,但是據(jù)有關研究表明,提問的認知程度與學生回答的認知程度是成正比的。只要教師注意提問的層次性和提問的方式,是可以啟發(fā)各層次的學生往較高水平發(fā)展。因此教師的提問應該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這樣才能使學生更好的思考和理解問題。[4]
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中最簡單和直接的方式就是參與到教師的課堂提問中去,教師也應該積極的鼓勵學生參與到回答的過程中來。但是在教學的實踐過程中教師一般都是提問較多學生回答較少,學生提出問題的時間也不多,教師完全掌握課堂的節(jié)奏,所以教師應該積極鼓勵學生發(fā)揮自己的主動性。
據(jù)研究表明,教師提問問題的順序也對課堂教學的效率有很大的作用,教師應該根據(jù)具體的教學內容和學生的水平決定提問順序,大體應該按照組織、激發(fā)、反應這樣的模式進行。提問的問題還應該具有一定的挑戰(zhàn)性,有趣性,可以激發(fā)學生回答興趣。[5]
為了提高提問的效率,等候時間的把握也是非常重要的,合理的把握等候時間可以提高學生回答水平,不同的問題還要采用不同的等候時間,如果較難的問題給學生較短的時間,學生沒時間進行深入思考。同時教師提問問題后還應該充分的調動起學生的思維,引導學生鼓勵學生進行回答。
通過分析可知,教師的課堂提問在初中數(shù)學的教學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教師應該充分的利用提問這一有效的方式對學生進行培養(yǎng),從而提高初中數(shù)學教育的水平,提高教學的質量。也希望本文提到的有關問題和對策能幫助初中數(shù)學教學水平的提高,引起相關部分的重視。
[1] 佳里·D·鮑里奇著,易東平譯.有效教學方法[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2.
[2]貝爾著,許振聲,管承仲譯.中學數(shù)學的教與學( 下) [M].北京: 教育科學出版社,1987.
[3]余文森.有效備課、上課、聽課、評課[M].福州: 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
[4]李如密.教學藝術論[M].濟南: 山東教育出版社,1995.
[5]沈建紅,酈群.如何提高數(shù)學課堂提問的有效性[J].中學數(shù)學研究,2007(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