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新英
(湖南省隆回縣九龍學校)
?
有一種體驗:由『喜歡』到『愛』——淺談投身課改之收獲
黃新英
(湖南省隆回縣九龍學校)
愛教育,愛教學,愛學生,一切的幸福都來源于我們的課堂。任何煥發(fā)著生機的課堂,都離不開融洽的合作交流、自信的自我展示和及時的總結(jié)反思,下面我就從這三個方面談?wù)勎业囊恍┱n改體驗及感悟。
提到師生關(guān)系,我們往往會想到“師道尊嚴”“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等說法。在那樣的師生關(guān)系中,學生對老師只有敬畏,好學生的標準是恭恭敬敬地聽老師“傳道、授業(yè)、解惑”,并不折不扣地按老師的要求去做。這樣的師生關(guān)系只是“授”與“受”的關(guān)系,師生之間缺乏親近的接觸和親密的交流,心靈的封閉、情感的隔閡可想而知。
曾經(jīng)的我和學生扮演著“授”與“受”的角色,我“演”得辛苦、“唱”得痛苦,學生更是“看”得乏味,“聽”得疲憊。當然,并不是說我在課堂中霸道、獨裁,其實是壓根就沒有時間與學生進行過多的交流與互動,因為我要將課前準備好的“劇本”演完、演好,所以也就無暇顧及學生看懂了多少,聽得是否有興趣。這樣的課堂注定是機械的、沉悶的,毫無生機的、沒有活力的。自從參與到新一輪的課堂教學改革中以來,新型的課堂中產(chǎn)生了新型的師生關(guān)系,搭建了我與學生之間交流、合作的平臺。學習目標由學生來解讀,我明白了學生對本堂課的渴求;預(yù)習導(dǎo)學中的疑惑由學生提出來,我明確了學生學習本節(jié)內(nèi)容的疑點、難點。我在追問、點撥、補充時,學生那種期待的眼神,近似貪婪的提問,正是他們獲取知識的寫照,即使偶爾的“批判”,也能讓我感到很興奮、很欣慰。當然,最初的時候,對于學生的“批判”我還是有點不適應(yīng)的,但時間久了,嚴師的架子也就慢慢放下來了。
美國作家愛默生說:“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訣?!笨梢哉f,擁有自信就擁有無限機會。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課堂是主陣地。因此,我們要利用好課堂這片沃土,讓學生的自信之花燦爛綻放。曾經(jīng)的我們,備課時考慮的是怎樣吸引學生的眼球,上課時想盡辦法把自己的看家本領(lǐng)一一展示出來,少數(shù)學生配合我們把“教案劇”演完,大部分學生就是“群眾演員”,人在課堂心在課外。這樣,學生根本沒有機會展示自我,表現(xiàn)自我,思想被禁錮,基本上每堂課都是在壓抑中度過。這樣的話,學生的自信心從何而來?現(xiàn)在,我們把“舞臺”交給學生,讓他們盡情地“表演”,讓他們青春的朝氣與活力得以凸顯,這樣的做法,開啟了他們?nèi)松孕诺拇箝T!
對于這么好的一個契機,我想牢牢抓住,所以我在課堂教學中開始嘗試放手,盡量給學生更多的展示機會。開始時,由于“如何放”“何時放”的問題沒有得到解決,所以總是很別扭。通過一段時間的嘗試、摸索,基本做到了:有人會,學生上臺講;少數(shù)會,對子互相交流教會;如碰到必掌握而無人會的問題我才“大顯身手”;如果是無人會可講可不講的問題一律不講。這樣,學生思考的空間大了,合作的時間長了,交流的機會多了,自信心增強了。
例如,9班龐××同學八年級上學期的時候在課堂上總是無法集中注意力,經(jīng)常有講小話的現(xiàn)象,時有不交作業(yè)的情況,又不愿與同學交流,無法虛心請教,末考60分,與他類似情況的還有米××、郭×等同學。對于這類學生,我要求師傅細心教,隨時抽查徒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如徒弟未弄懂,嚴肅批評師傅不用心,鼓勵徒弟用心學,并守著他們再合作一遍,及時表揚“你看,師傅講得多清楚呀,徒弟學得多快呀,繼續(xù)努力哦”。同時,我還充分利用課堂評價(師傅上臺加3分,徒弟上臺加5分,徒弟講解師傅總結(jié)歸納方法加6分)激勵學生上臺展示。經(jīng)過反復(fù)訓(xùn)練,居然發(fā)現(xiàn)以上幾位同學在組長帶領(lǐng)下敢于上臺展示了,腰桿直了,聲音洪亮了,臉上露出了自信的微笑,因為自信,成績也變得優(yōu)異了,龐××、米××同學在畢業(yè)會考中分別取得了101分、115分的好成績。
·編輯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