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興化市戴南中心小學(225721) 洪 明
小議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
江蘇興化市戴南中心小學(225721) 洪明
空間觀念是數(shù)學新課標著重提出的一大核心概念,空間觀念的培養(yǎng)對學生的幾何學習起到明顯的促進作用。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教師可從觀察、操作、想象三個方面對學生進行空間觀念的培養(yǎng),以為提升學生數(shù)學學習能力奠定基礎。
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空間觀念培養(yǎng)
所謂空間觀念主要是指根據(jù)物體特征抽象出幾何圖形,根據(jù)幾何圖形想象出所描述的實物等等。但是,空間觀念的形成并非與生俱來的,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根據(jù)所學內容的特點,注重對學生進行空間觀念的培養(yǎng),從而使學生的數(shù)學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觀察是學生把握事物特征的主要途徑。在教學中,要使學生對圖形的特征有更多的了解與認識,教師就要善于引導學生從觀察入手,這樣一來,學生在直觀的視覺感受影響下,對所要研究的物體的印象會更加深刻,從而起到提高學習效果的目的。
如在教學“認識圖形”時,教學的主要目標是讓學生初步認識一些基本圖形,從而使學生明白認識物體要抓住物體的特征。為了使學生能夠正確區(qū)分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形,在教學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從學具盒里拿出相關的學具,并讓學生觀察這些圖形各有什么特點。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長方形與正方形分別有四個角和四條邊;而三角形只有三個角和三條邊;圓沒有角。通過眼觀、手摸、比較,學生對各種圖形的特征有了具體、形象的認識,不僅深化了所學知識,空間觀念也在觀察中得到了發(fā)展。
在該教學案例中,教師采取了實物觀察的方法,使學生在觀察觸摸中,對各種圖形有了進一步的了解,有效促進了學生空間觀念的形成與發(fā)展。
在數(shù)學學習過程中,學生經(jīng)過觀察得到一些對所要研究物體的表象認識,要想使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印象更深刻,教師就要善于引導學生借助具體操作來完成,通過具體的實踐操作,幫助學生更好地抽象出幾何圖形,從而形成空間觀念,進而起到有效發(fā)展空間觀念的目的。
如在教學“角的初步認識”時,在學生對角有了一定的認識的基礎上,針對學生學習的難點“角的大小與什么有關”,教師并沒有采取直接告知的方法,而是讓學生通過動手量一量,畫一畫,剪一剪,比一比來學習,學生通過實踐操作,在剪角與比角的過程中,真切地感受到了角的大小與叉開的大小有關,而與角的邊長無關,此時,關于角的大小,學生自然能夠在腦中抽象出具體圖形,有助于學生盡快比較出角的大小。
在該教學案例中,教師主要采取讓學生通過實踐操作來完成學習的方法。在學習過程中,由于有了具體的實踐作為基礎,學生腦中會自然地抽象出角的圖形,這樣教學,不僅有效培養(yǎng)了學生的空間觀念,而且學生學習效果顯著。
在圖形與幾何領域的教學中,關于某些圖形,盡管教師對學生進行了一定的講解,但是,學生還是很難把握好這些圖形的主要特征,在這種情形下,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通過想象,來豐富認知。通過想象,學生腦中自然會浮現(xiàn)出對所要研究物體的畫面,從而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
如在教學“垂線與平行線”時,關于平行線的定義“在同一平面內永不相交的兩條直線叫平行線?!睂W生通過多讀會對這個概念有一定的了解與認識,但并沒有完全的理解。怎樣才能使學生獲得對平行線這一概念的深刻認知呢?在課堂教學時,教師可以采取想象的教學方法,從學生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出發(fā),讓學生閉目想象,一對鐵軌向著遠方無限延伸的畫面,這樣一來,這些無限延伸的鐵軌在學生腦中形成了一幅鮮活的畫面,既加深了學生對已有知識的認識,又讓學生的空間觀念在想象中得到有效的培養(yǎng)與發(fā)展。
由此可見,在學生數(shù)學學習中,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是無限的,因此,教師要善于根據(jù)所學內容的需要,讓學生盡情地想象,如此一來,抽象的數(shù)學知識在學生的想象中,也會變得更加生動形象。想象教學不僅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還能深化學生的學習效果。
總之,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觀察是培養(yǎng)學生空間觀念的基礎,在此基礎上,加上動手操作與充分想象,會使學生的空間觀念更加深刻,從而使學生數(shù)學學習能力不斷得到提升與發(fā)展。
(責編羅陽)
G623.5
A
1007-9068(2016)26-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