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麗莉(湖北省宜昌市遠安縣鳴鳳中學)
有反思才能精彩
周麗莉
(湖北省宜昌市遠安縣鳴鳳中學)
英語作為一門語言交際的課程,很多時候,我們總是在抱怨學生:明明自己精心設(shè)計的一節(jié)課,卻沒有得到我們想要的精彩課堂。我們渴望自己的課堂精彩,為什么自己“精心”卻得不到學生的“認同”呢?平靜下來細想一下,在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上,作為設(shè)計者和引導者的我們在這堂課的掌控上出了什么問題呢?所以英語課后反思顯得尤為重要。
那么,英語課后反思該反思些什么呢?
作為課堂的核心主體思想,我們所設(shè)計的“主問題”是否真正能調(diào)動學生加入到課堂活動中來?它是否真正地貼近學生的生活?它是否有助于引導學生表達出自己真實的愿望呢?它是否能幫助學生突破學習上的障礙,即幫助學生延伸出了自己的知識生成呢?這些應(yīng)是我們首要反思的問題,因為它恰好能折射出我們主問題的生成度。對主問題生成度的反思能有助于我們對以后課堂設(shè)計有效性的思考,能使自己真正走進學生的思想中去,能真正使學生成為學習中的主人。
在新目標英語九年級閱讀課Unit 2 He studied harder than he used to.中,我預設(shè)的主問題是在閱讀過程中對學生閱讀策略的指導。步驟是先看視頻,然后做閱讀指導,最后回答問題和復述課文。這個課堂似乎按部就班,任務(wù)和活動卻推動緩慢,似乎缺點什么,感覺學生就只是在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wù)而已。
其實在學生中間就有留守兒童,為什么我們不從他們?nèi)胧帜??可否將主問題改成對“留守兒童”的思考和關(guān)懷呢?于是在另一個班級上課時我從學生中間邀請了一位同學,讓她談了談自己的生活狀態(tài)以及她所面臨的問題,并要求她在黑板上寫下關(guān)鍵短語。其實很多問題和文章是契合的,這就相當于給了同學們一個Mind Map,從留守孩子的現(xiàn)狀談到出現(xiàn)的問題。聽她的故事就好像在復述課文一般,那些重點句型和語段都一一化解,最后我引導他們說說我們能做些什么幫助他們,學生興趣很濃——其實每個人都是生活的主人公,只是我們?nèi)鄙倭藢Ρ舜说年P(guān)懷。自然閱讀不在是閱讀,而是在讀故事,讀我們自己。
學生在課堂中的知識生成,是我們反思的重點,這也是我們設(shè)計課堂的希望所在。學生在課堂上生成了知識,這是我們課堂設(shè)計中要突破的重難點。他們的知識生成是在教師預設(shè)之內(nèi)還是之外呢?又是否達到了我們的預設(shè)目標呢?過多或過簡或過難的任務(wù)都能給學生知識生成上造成障礙。反思課堂主任務(wù)的達成可以避免走“盲路”“彎路”,更能拉近教師和學生思想的距離。
在英語課堂上,老師希望能以情景為背景,以任務(wù)為主線,用游戲的精髓來設(shè)計課堂,并能將學生推到舞臺的中央,成為課堂上的“主體”。師生互動,交相輝映,更能產(chǎn)生智慧的火花。有效的活動能促使師生互動朝著老師預設(shè)的方向發(fā)展,反之,我們反思課堂中師生互動能折射出課堂預設(shè)中活動的有效性。
在教授八年級(上)Unit 10 If you go to the party,you'll have a great time.第一課時中,按照我原來的預設(shè),這節(jié)課上圍繞What will you do if you are happy?和What will you do if you are unhappy?這兩個話題,課堂上學生熱烈異常,興趣很高,可是熱鬧過后學生對if引導的條件狀語從句中主句和從句竟然混為一談,對于從句的一般現(xiàn)在時表達更是一團糟。課后我反思自己的設(shè)計,學生之所以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是源于我的預設(shè)中本來就只關(guān)注了主句的生成,而且一般將來時也比一般現(xiàn)在時簡單,自然學生上口快,覺得簡單。在第二課時,我改變了策略,我將從句的訓練作為重點,并試著讓學生自己給出條件,居然有了意外發(fā)現(xiàn)。如What won't you talk with you?學生居然說If you have the flu,I won't talk with you.If you die,I won't talk with you.If you tell me a lie,I won't talk with you.知識上的問題是解決了,可是學生的交流中一些生活中負面的思想出現(xiàn)了。我及時將活動轉(zhuǎn)向如If you help me,I will try my best to help more people.If I hear from Uncle Xi,I will...我希望學生不僅僅只有知識上的生成,更有生活上的感悟,生成出更精彩的思想。
教無定法,但教必有法。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不斷總結(jié),才會不斷進步。清朝學者陳憲章說:“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同樣教學中也需要老師不斷地在反思中領(lǐng)悟,反思中改進;多一份反思,少一份埋怨;多一份反思,多一份精彩,使自己的教育教學真正落到實處,讓課堂煥發(fā)出“以生為本”的真正精彩。
·編輯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