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濤 任婷婷(陜西省咸陽市禮泉縣第一中學)
淺析學生合作技能的培養(yǎng)
劉海濤任婷婷
(陜西省咸陽市禮泉縣第一中學)
合作學習是當代世界教育教學改革的主流模式之一,也是我國新課程改革大力倡導的一種學習方式,越來越多的課堂開始引入合作學習,它是“以異質學習小組”為基本形式,系統(tǒng)利用教學動態(tài)因素之間的互動,促進學生的學習,以團體成績?yōu)樵u價標準,共同達到教學目標的教學活動。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合作學習中心約翰遜兄弟曾提出合作學習的五因素理論,它們是:積極依賴、面對面的促進性、個人責任、人際和小組技能、小組自評。在這五因素中,無論是組員間積極地相互依賴,還是他們促進性的相互作用,抑或是個人的責任等的形成都有賴于他們的社交技能和合作技巧。合作技能成為促成合作行為的中介,并貫穿合作學習的始終。但是在實際教學中采用合作學習時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大部分學生并不善于傾聽他人的構思、建議,只關注自己的發(fā)言機會,以自我為中心,不關心周圍的人和事,或者是不合群,不善于協(xié)作,缺乏群體精神等等,究其原因,就是學生不會合作,缺乏基本的合作技能,而在高中生物的實驗教學中(尤其是探究類試驗),合作學習更是主要模式。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技能也是重要教學目標之一,是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學會生活和工作的基本途徑。
為了在小組中能夠有效地合作,學生需要掌握很多的合作技能,美國青年研究中心對這些必要的技能進行了總結,包括“向他人打招呼問候”“自我介紹和介紹他人”“表達感謝與對感謝的應答”等34項技能,本文通過歸納認為,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學生應該掌握的技能主要可歸納為三類:(1)傾聽技能;(2)表達技能;(3)協(xié)商技能。因此,在教學中如果能很好地對學生這三類技能進行培養(yǎng),相信會對學生今后的發(fā)展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合作學習的交流中,一般都需要學生仔細地聽,以免發(fā)生誤解,通常認真傾聽的標準為:
1.別人說話的時候盡量不要打斷;
2.有不同意見的時候可以先詢問對方,弄懂對方的真實意圖,而不是立刻發(fā)表不同看法;
3.別人說話時要看著對方,仔細聽;
4.用筆做好記錄,以便更好地討論。
此類技能的形成,需要教師在日常教學時認真聆聽,以獲取學生傾聽方面存在的問題,進而有針對性地進行訓練。
表達技能是傾聽技能的后續(xù),其一般標準為:
1.盡量用小而清晰的聲音(避免干擾其他組);
2.發(fā)音和說話慢些(盡可能地使他人理解自己的意思);
3.看著對方說話(尊重他人);
4.使用溫和且準確的詞匯進行交流,以免誤會。
對于這一技能,其同樣需要老師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并引導。
協(xié)商是為了更好地交流合作,在合作的過程中,往往由于觀念不同,經常會有矛盾產生。因此,學生也需要發(fā)展協(xié)商的技能。而最重要的表現(xiàn)方式就是學生需要合理談論相應的科學知識,比如,學生在討論“探究影響酶活性的條件”的話題時可談論如下科學知識:
1.選擇什么樣的酶做這個實驗?理由是什么?
2.實驗的自變量和因變量分別是什么?如何控制自變量和無關變量?
3.對照組怎樣設置?
4.實驗中溫度如何設置?pH值如何設置?如何將溫度或pH值調到需要的數(shù)值?
……
對于這些科學知識,教師應該在日常教學中進行積累,適時給予學生適當?shù)狞c撥,使他們有科學依據(jù)地討論相應知識,避免矛盾的產生。
當然,合作技能的形成是一個長期不斷積累的過程。在此過程中需要每一位教師做好引導者的角色,讓學生在合作學習中提高技能,以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幫助學生掌握生活和工作交流中的基本技能。
[1]毛明月.合作學習中合作技能的缺失及其培養(yǎng)[J].中國電力教育,2008(18).
[2]楊慧蓮,唐雙搶.論合作學習中學生的合作技能[J].新課程:教師,2009(12).
[3]藍祭宏.學生合作意識和合作技能的培養(yǎng)[J].教育論壇,2003(11).
[4]丁紅霞.創(chuàng)建合作小組培養(yǎng)合作技能[J].科學課,2006 (8).
[5]劉紅英.培養(yǎng)合作技能是合作落到實處的保證[J].江西教育,2009(14).
[6]韓小娟.淺談學生合作技能的養(yǎng)成[J].中國教師,2007 (11).
[7]歸向榮.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技能[J].北京教育:普教版,2004(7/8).
[8]王志紅.高中生物探究實驗教學中學生合作技能形成研究[J].中學生物學,2009(12).
[9]戈欣.讓學生掌握合作的技能[J].四川教育,2001(1).
[10]章穎.加強合作技能培養(yǎng)有效開展合作學習:小學數(shù)學課堂中學生合作技能培養(yǎng)的策略探究[J].吉林教育,2008(34).
·編輯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