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華東
(山東省鄒平縣魏橋實驗學校)
體驗式學習法在思想品德教學中的運用
時華東
(山東省鄒平縣魏橋實驗學校)
中學思想品德課是中學德育的重要渠道,由于其思想性、時代性強,而且又是理論性的科目,普遍存在著教師難教、學生難學、教學質量不高等現象。為了改變這一狀況,我在教學中引進了“體驗式學習法”,即在教學中讓學生通過實踐和體驗來認知知識或事物,完全地參與學習過程,使學生變被動接受知識為主動獲取知識,真正成為課堂的主角。只有這樣,才能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fā)其學習興趣和求知欲,培養(yǎng)其創(chuàng)新精神。以下是我的幾點嘗試和思考,僅供參考。
營造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使學生在教師的熱愛、尊重和期待中激起強烈的求知欲望,從而積極學習,主動探索。
1.教師要尊重學生
教學中,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不同觀點,鼓勵學生暢所欲言,不苛求成熟與完善。從人格平等的基本觀念出發(fā),要把學生當成受教育主體,與之同呼吸,共悲歡,一起品嘗求知的艱辛與幸福。比如,教師在對學生的回答進行評價時可使用一些簡短而富有激勵性的語言,如“你分析得真好”“這個建議很獨特”等;或是“別緊張,慢慢說”“你再想想”。這些期盼性語言,既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又能使學生保持積極向上的樂觀情緒。
2.要加強師生互動
師生互動指教學中教師要打破原有的教學常規(guī),變“一言堂”為“群言堂”,讓學生參與到教學中,師生共同活動;二是學生與學生間的互動。學生互動主要指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合作學習、共同交流,其中分組活動是主要形式。由于學生的智力水平、思維能力、興趣愛好等有一定的差異,教學中進行分組活動可以讓學生個體產生思維的碰撞,從而不斷開拓自己的思路。同時,分組討論會為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注入活力,激活課堂氣氛,利于學生發(fā)散性思維和創(chuàng)造個性的培養(yǎng)。
體驗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產生的。在教學中,聯系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采用多種方式,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對于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習興趣,引導學生主動思考、探究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我常用的情境創(chuàng)設方式有以下三種。
案例一: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
教學中根據學生的知識水平、心理特點和思想上的焦點,設計一些智力上富于挑戰(zhàn)性的問題,激發(fā)學生積極思維,使學生不自覺地進入“情境”。在講“法律具有普遍約束力”這一特征時,我講了這樣的事例:法國作家雨果《九三年》中有這一場,軍艦上一門大炮因沒被炮隊長固定好而在暴風雨中翻滾,幾乎摧毀船上一切。炮隊長冒著生命危險征服了這頭鋼鐵怪獸。問:如果你是部隊首長,你會怎么做?學生討論爭辯。故事結果是:朗德納克把獎章掛到他胸前卻又突然下令把他槍斃。他說:“他的勇敢應該獎勵,然而他的疏忽卻幾乎毀了這條軍艦,失職必須嚴懲?!鼻槔頉_突在這是一場真正的交鋒。情雖在,理難容。法者,律己律人;賞罰嚴明,執(zhí)法如山,方可服眾。
案例二:創(chuàng)設故事情境
教學中根據教學內容恰當地穿插一些趣味性較強且寓意深刻的小故事,可以活躍課堂氣氛,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比如,講解孝敬父母這部分內容時,我給學生聲情并茂地講述了《瘋娘》的故事。講完,學生已熱淚盈眶。我抓住這一教育契機,讓學生想想父母平時都為自己做了什么?學生七嘴八舌討論起來,我順勢再問:父母為我們做了這么多,我們是不是該為他們做些什么?大家議論紛紛,講述自己能做的也很多。于是,我總結:父母有窮有富,但他們都以自己的最大努力愛著我們。事后得知,學生在家?guī)透改缸隽撕芏嗔λ芗暗氖虑?,這都歸功于《瘋娘》故事的感情渲染。
案例三:創(chuàng)設漫畫情境
思想品德教材內容抽象、枯燥,恰當地利用漫畫,可以化抽象為直觀,變枯燥為生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如,講解我國面臨嚴峻的資源環(huán)境時,可選用漫畫“小鳥的悲哀”。畫面上小鳥哀求:“請把我?guī)ё甙?”然后由學生思考討論:這幅圖說明了什么?也可選用漫畫“渴望”,此畫由兩部分組成:其一,山嶺田野,雜草叢生,一人心馳神往,渴望這里高樓林立;其二,林立的高樓取代了空曠的原野,此時人被擠向樓頂,他的心又飛向了廣袤的原野。看后啟發(fā)學生認識到“如果以犧牲大片的土地等資源環(huán)境為代價,人類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愿望必然會落空”的道理,從而增強環(huán)保意識。
總之,學生智力的發(fā)展、品德的形成、人格的完善都只有通過體驗才能實現;只有在體驗中,學生才能得到更好、更快的發(fā)展;“為學生的體驗而教”應成為思想品德課教師的座右銘。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