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玉欽 李 莉
(達州市達川區(qū)石橋鎮(zhèn)中心小學 四川達州 635039)
趣味識字教學措施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分析
陳玉欽 李 莉
(達州市達川區(qū)石橋鎮(zhèn)中心小學 四川達州 635039)
隨著新課程的推進與發(fā)展,越來越多的學校重視學生的個性與趣味學習,也更加講究學生在學習中的質(zhì)量與效率。當前,對于小學生語文的學習尤其是剛上小學的孩子們來說,他們的主要任務就是學習漢字以及相關(guān)的用法。因此,趣味識字教學方式就成為了許多小學校重視的漢字教學方式。趣味識字的教學方式能夠大大增加語文學習的趣味性,對于小學生的學習是非常有必要的。
趣味識字 小學語文 教學
對于小學生一二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的重點就是掌握大量的漢字學習,學習漢字的寫法、寓意、用法以及相關(guān)的使用,從而為以后高年級的語文寫作打下良好的基礎(chǔ)。而我國的漢字豐富多樣,每一個漢字又有其復雜的思想含義,小學生有一定的學習負擔。因此,教師要在小學生學習的漢字上花費較多的精力與時間,掌握每一個字的趣味學習方法,從而讓小學生在語文課堂中快樂簡單的學習漢字。本文將簡單論述如何在小學語文中巧妙恰當?shù)貙W習和使用漢字。[1]
漢字的學習源遠流長,將漢字與生活實際相結(jié)合是非常接地氣的學習方式。中國的漢字非常豐富,從古代的甲骨文演化到今天的現(xiàn)代漢語,語文漢字的發(fā)展經(jīng)歷了悠久的歷史,對于小學生學習識字來說,將一個字的歷史發(fā)展演變以及在生活中的象形含義相結(jié)合,將會達到非常好的學習效果。例如,教師在講解一些特別的漢字“魚”、“馬”、“月”等字的時候,可以詳細給小學生進行解讀,“魚”實際上是三個結(jié)構(gòu),由魚頭、魚身和魚尾相結(jié)合的,在現(xiàn)實中我們也能夠發(fā)現(xiàn)魚兒的結(jié)構(gòu)與形狀,那么在仔細看魚這個字就非常簡單了。對于“馬”和“月”字其實同樣也遵循這些道理,教師在講解這些簡單的象形字的時候,就要認真和仔細給小學生進行解讀,因為復雜的字都是由簡單的字組合而成的,如果小學生能夠輕松掌握大部分的象形字,那么自然相對較難的許多的復雜的字也就能迎刃而解了。這種象形文字的解讀相對而言較為抽象,但是它確是最原始的也與這個字本身所具有的含義最為相近的字體,教師在講解這些以前歷史中的漢字的時候,可以勾起小學生學習的欲望,同時也可以讓小學生了解到傳統(tǒng)的歷史知識?,F(xiàn)代的漢字是經(jīng)過了多次的修改簡化而形成的字體,在語文課的學習中,如果教師能夠結(jié)合歷史,結(jié)合現(xiàn)實生活把字體形象的表達出來,那么就會大大增加小學生探討與學習文字的興趣,同時也會大大增加課堂學習的效率。這種歷史的象形文字法再加上生活化的學習漢字的方法,使小學生在學習漢字的時候充滿熱情,自然識字率也會有所增加。[2]
多媒體作為新型的教學方式,對學生的學習成長有著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當前在學校多媒體的使用非常廣泛,它的廣泛應用對于小學生趣味學習語文漢字來說也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的。對于小學生而言,多媒體進行文字的教學是非常有必要的。例如,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如果只是簡單的給學生講解一個字的來源、發(fā)展、應用與演變的話,小學生可能由于走神等原因忘記了教師的講解,也有可能相對枯燥沒有興趣去聽等。但是多媒體的使用可以解決這些問題,教師在課堂上可以使用多媒體進行漢字歷史演變的播放,這樣這些漢字的圖形就可以一目了然展現(xiàn)在小學生的視野中,非常直觀的欣賞到以前漢字的形狀以及相關(guān)的寫法、用法等,而且也能直觀的展示出每個漢字的演變過程,這樣的多媒體的展現(xiàn)可以讓小學生直觀、形象的了解漢字發(fā)展的整個過程,形象生動的展現(xiàn)文字的演變歷史,這對于小學生進一步學習漢語打下深厚的基礎(chǔ)。同時多媒體資源擁有豐富的資料,可以以動畫與視頻的方式將所要表達的內(nèi)容展示出來,這相對于教師簡單枯燥的課堂講解來說,更直觀明白和易于讓學生了解漢字的真正用法。[3]
此外,多媒體除了能夠直觀明了的展示漢字的結(jié)構(gòu)與演變過程之外,還可以系列的展示許多關(guān)于漢字的識字方法與造字規(guī)律,同時可以利用網(wǎng)絡播放其他學校學習漢字的方法,從而在多媒體中學習到世界各地的資源。例如,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利用多媒體現(xiàn)場演示各個學校不同的漢字解讀,讓小學生們加深對漢字的印象與學習漢字的興趣,通過多媒體大量的展示我國漢字的發(fā)展,從而真正讓小學生開闊自己的眼界、提升自己的知識與修養(yǎng),為以后進一步漢字的學習奠定了良好的基礎(chǔ)。多媒體的教學方式簡單、生動又具有鮮明的特征,能夠大大激發(fā)小學生學習漢語的興趣,從而達到趣味識字的目的。[4]
趣味識字教學中如果教師能夠結(jié)合生活實際以及多媒體廣泛的應用,對于小學生記憶以及提高課堂興趣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小學生正處于記憶的迅速期,也處于記憶的衰退期,有可能當場記住了許多的新鮮的字詞與它們的相關(guān)來源、歷史等,但是過后很多的字詞就會忘記,由于小學生在語文學習中可能會存在記憶缺陷的問題。因此,教師有必要加強對小學生進行定期與不定期的訓練,在這一方面,教師可以安排小學生進行相關(guān)的競賽,以此來鞏固曾經(jīng)所學的漢字,通過新一輪的趣味競賽來提高小學生的記憶。例如,教師可以安排小學生在課堂上或者課下進行關(guān)于識字的競賽活動,這種活動可以安排在課上,教師可以利用一節(jié)課的時間給小學生進行分組安排,同時布置相關(guān)的任務,然后布置相關(guān)的場地與分組情況,這樣就能開始進行相關(guān)的比賽。教師可以隨機抽取一個相關(guān)的主題,例如與動物有關(guān)的字、詞以及相關(guān)的成語與歇后語等等。學生們第一輪可以進行小組依次回答,回答正確加分,回答錯誤不加分,在下一輪的時候讓小組成員依次回答,但是必須每人都得回答,答過的學生不能再回答,第三輪的時候可以讓小學生按照分組來進行搶答,答對加一定的分值,答錯扣一定的分值,通過這樣多次的練習,讓小學生在競賽中激發(fā)自己的知識能量,也通過這樣的一種競賽,分享了小學生共同學習的成果,也是對自身學習的一種檢驗,從而讓小學生真正認識到自己的水平程度。
除了這種直接在課堂上通過詩詞、歇后語等方式對小學生進行漢字的檢驗之外,教師還可以利用課余時間或者與手工課老師協(xié)調(diào),讓小學生們在課堂上完成漢字拼圖的比賽,語文教師與手工課老師可以一起利用課上的時間讓小學生們進行漢字拼圖比賽,利用自己所學的偏旁與一些簡單的字組合成相對較難的字或者詞語,同時也可以設(shè)置成讓小學生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進行比拼,最后決定出最終的優(yōu)勝者。通過這樣歡樂的游戲形式,可以讓小學生在濃厚的課堂氛圍中感受漢字的魅力,同時這種游戲是偏旁與簡單字相結(jié)合的方式,可以大大增強小學生思維的開動能力,從而使小學生在組合與拼圖中進一步了解到了漢字的魅力??傊?,一定的訓練與比賽能夠加強學生對新的漢字的認識,從而鞏固以前學習的成果,最終在趣味競賽中達到輕松掌握漢字的效果。
語文漢字的另一種趣味學習方式就是聯(lián)想記憶與情節(jié)記憶,首先教師可以采用的方式就是將漢字的學習編寫成兒歌的方式,這樣唱起來記憶遠比枯燥乏味的背誦以及死記硬背的效果要好得多。例如,在學習聰明的“聰”這個字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兒歌式的聯(lián)想記憶,要想做到真正的聰明,就要用耳朵去認真傾聽、用眼睛去細心發(fā)現(xiàn)、用口與別人認真交流、用心去感受去記憶,這樣才是“聰”。這種記憶方式既聯(lián)合了這個字本身的結(jié)構(gòu),也寓意了這個字的含義,讓小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感受漢字的趣味性,從而體會漢字的博大精深與魅力。
除了兒歌式的聯(lián)想記憶法,教師還可以自己或者讓小學生進行漢字的故事編寫,對于大家耳熟能詳?shù)囊粋€小故事:一個日本人,拿了一把刀;殺了一口人,留下四滴血。這個小故事就是“照”的字形編寫。雖然故事有時候可能不連貫或者缺乏新意,但是教師利用這些有趣的小故事讓小學生記憶比較難學的漢字相對容易,這種精編的既有故事性又讀起來朗朗上口的片段激發(fā)了小學生學習與背誦的興趣,長此以往,小學生在有了自己的一些經(jīng)驗以后,就會習慣自己對一些字的想法進行編寫,這對于他們思維的開拓也大有幫助。
故事情節(jié)記憶法的學習要求小學生或者教師有一定的想象力與口語表達能力,如果能夠具備這樣的素質(zhì),教師在給小學生講解一些漢字的學法的時候,隨口就能依據(jù)漢字的結(jié)構(gòu)或者表意給小學生講解出相關(guān)的漢字故事,依據(jù)故事的記憶將以情節(jié)的方式留在小學生的腦海中,大大減輕了小學生的記憶難度,從而提高了小學生記憶的興趣,使趣味學習深入到每一節(jié)課堂。
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識字的掌握程度對于以后語文的進一步學習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而趣味學習既能讓小學生輕松學會語文中的漢字,同時也能讓小學生感受到中華漢字的源遠流長與博大精深。作為一名小學的語文教師,要以小學生高質(zhì)量與高效率的學習目標為準,在識字教學中要把握趣味教學的學習方式,使?jié)h字的學習與我們的生活實際相結(jié)合,還要充分利用多媒體等教學方式在猜謎語、編寫兒歌或者講故事等的方式讓小學生在學習漢字的過程中耳目一新。此外,加強有關(guān)漢字的聽寫或者競賽,鞏固小學生的漢字記憶。只有這樣,才能讓小學生在趣味中掌握識字的技巧與方法。
[1]李桂舫.淺析小學語文游戲教學策略[J].中華少年.2016(15)
[2]王秀波.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策略研究[J].新課程(小學).2 016(03)
[3]王金鳳.小學語文識字教學初探[J].考試周刊.2015(09)
[4] 黎春娟.字理識字與趣味識字相結(jié)合的教學模式探究[J].時代教育.2013(24)
陳玉欽(1965—),男,漢族,四川達州人,高級教師,達州市達川區(qū)石橋鎮(zhèn)中心小學,主要研究方向:語文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