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鳳
(石河子大學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 新疆石河子 832000)
微信公眾平臺為載體的課外教學促進大學生學習主動性探究*
陳 鳳
(石河子大學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 新疆石河子 832000)
高校教育正由過去的只重視課內教學,逐步轉變成課內、課外教學兩者兼顧?,F(xiàn)今微信已成為大學生群體最常用的移動終端應用,本文介紹了以微信公眾平臺為載體開展課外教學對促進大學生的主體能動性有其優(yōu)勢及應用的可行性,探討和反思了教師如何合理利用微信公眾平臺開展課外教學促進大學生主動性。
課外教學 促主動性 微信公眾平臺
古人云:“活到老,學到老”,學習是一個長期持久的過程,伴隨著人的一生。現(xiàn)代教育理念中更是對人的主體地位做了充分的尊重及肯定,提倡充分調動并發(fā)揮教育主體的能動性,使外在的、客體事實的教育,轉化成受教育者主體自身的能動活動。充分體現(xiàn)“教”圍繞“學”而展開,最大限度的激發(fā)并開啟學生的內在潛力與學習動力,使學生由被動、接受性的客體轉變成為積極的、主動的中心主體,使教育過程真正成為學生自主自覺的活動和自我構建過程。
課外教學是相對于課內教學的,指在課程計劃和學科課程標準以外,對學生實施的各種有組織、有計劃、有目的的教學活動。高校教育正由過去的只重視課內教學,逐步轉變成課內、課外教學兩者兼顧,同時課外教學已成為大學生素質拓展和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要渠道,在人格塑造、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激發(fā)潛能等方面發(fā)揮著越來越突出的作用。
每一次科技的革命與創(chuàng)新,無疑都對社會和生活方式產生極大地影響、改變了人們認知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式?,F(xiàn)今微信已成為人們日?;顒又凶畛S玫囊苿咏K端應用,在大學生群體中的應用更為廣泛,以微信公眾平臺為載體開展課外教學對促進大學生的主體能動性有其優(yōu)勢及應用的可行性。
1.微信公眾平臺開展課外教學打破了時間空間局限性
“碎片化”是微信學習的特點,學生如何合理利用瑣碎時間進行自由學習、使學習過程打破時間空間的限制在微信學習中尤為重要。這就需要教師通過微信平臺推送的課外教學內容要相對課堂教學內容更短小精煉易掌握。打破了時間空間的局限性的同時,更加強了課內外的融合,對大學生學習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同時這種新的、隨時隨地隨身可學習的方式更加迎合了學生群體自主學習的特征,可以大大提升學習興趣和效率。
2.可拉近師生的距離,有效溝通提升學習效率
學生可通過微信公眾平臺向授課教師進行提問,降低學生因為膽怯心理面對面溝通帶來的溝通障礙,同時可利用微信提供的社區(qū)服務為學生提供與他人交流、分享心得的平臺,從而讓學習變得更為有趣。
3.信息到達率高
目前智能移動終端設備的普及率在大學生群體中的普及率和使用率非常高,借助移動端優(yōu)勢微信已成為大學生最常用的移動終端應用程序,微信公眾平臺推送的內容大學生用戶基本可看到,公眾號所發(fā)布的內容是折疊的,對新推送信息都標注提醒,不會出現(xiàn)如同微博的刷屏問題,微信推送信息的到達率和查看率都極高。
4.兼具趣味性及實用性
傳統(tǒng)的觀點認為教育是一件很嚴肅的事情,但微信的“出身”是一款娛樂社交軟件,因此運用微信公眾平臺作為課外教學的載體能兼具趣味性及實用性,課外教學設計內容可以是多樣化的,旨在幫助大學生更全面方便的獲取知識、吸引大學生的眼球,提高課內教學效果。
5.彌補課堂教學的不足,培養(yǎng)大學生創(chuàng)新及學習能力
課堂教學是以學科完整理論知識體系或知識邏輯的構建等方式,把所要教授的內容按照學生能夠接受的知識邏輯對學生進行講授,課內教學強調系統(tǒng)性、全面性、集中性、穩(wěn)定性及深刻性。課堂教學的主導地位和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同時課外教學可作為大學生素質拓展和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要載體、以大學生主動參與和體驗為特點的教育活動。由此可見運用微信公眾平臺為載體的課外教學不僅是課內教學的補充和延伸,更能彌補課堂教學的不足,并成為培養(yǎng)大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提高大學生學習主動性的重要教育教學環(huán)節(jié)。
利用微信公眾平臺開展課外教學活動,是要通過其輔助課內教學促進大學生自主學習的主動性,因此必須,要選擇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激發(fā)他們學習的興趣和熱情,達到促進大學生主動性的目的。這就要求教師利用微信平臺發(fā)送推送時要有精心的設計,集趣味性和知識性于一身,有層次的針對不同愛好的學習者,從而達到“因材施教”的效果。
1.課前推送,課后總結
碎片式學習分為被動學習與主動學習兩種類型。被動學習往往沒有明確的目的,隨意性較強,淺嘗輒止。主動學習則有一定的目的性,如當我們?yōu)榱伺迥硞€名詞的意思、遇到某個具體實用性的問題時、查找某個問題的解決方案時,主動的人會通過各種途徑尋找答案,或請教其他人答疑。通過微信公眾平臺教師可以合理設計推送課前導學內容,從吸引學生的感官出發(fā),拋磚引玉推送些新名詞、流行行情、發(fā)展趨勢等,引導學生產生主動了解新課知識點的積極性。同時要注重課上課后總結,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自主發(fā)展、研究性學習和實踐創(chuàng)新的條件。
2.運用微信公眾平臺促使教師導學與學生自學相結合,逐步確立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正確引導培養(yǎng)大學生主動學習能力。學生的積極思維往往是從疑問開始的,“疑”能使學生心理上產生困惑,同時產生一種釋疑解惑的渴望“思”,教師通過微信平臺推送時,可以有意識地設計一些前導知識及問題,引導大學生質疑、思考、探索、解疑,充分地引導和培養(yǎng)大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進而掌握知識培養(yǎng)能力、發(fā)展智力提高素質,以積極主動的態(tài)度和對課內教學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從而融入到課程學習中,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3.尊重學生的主體作用,鼓勵學生主動參與教學。
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fā)揮主要依賴于對學生主體地位的尊重。如何能夠通過教師的適當引導,使大學生充分參與到學習過程中,真正成為學習過程的主人是很重要的。教師要改變觀念,重視大學生自身在學習活動中的作用,充分挖掘大學生所具有的能力,讓大學生通過科學的方式投入到學習過程中。在一些適當?shù)慕虒W節(jié)點可讓有興趣的同學自己設計學習推送內容,讓學生參與進教學;面對學生的提問及疑問,要及時予以回復,加強和鼓勵學生同教師、學生同學生之間的溝通。
1.推送要合理,和課內教學內容進度相結合
在設計教學推送內容過程中,教師想要給學生傳遞的內容知識點通常比較多,這時就需要教師把握重點,找到更容易引起大學生感興趣的內容,適當推送些與課中內容相關又能使學生感興趣的名詞及問題,從而使學生產生探究心理,為課內教學的展開贏得更多拓展的空間和時間。
2.微信公眾平臺開展課外教學是一種輔助,不能替代課內教學
課外教學是對課內教學課程內容的有益延伸、是對大學生知識點面的補充和拓展,充分發(fā)揮課外教學能起到補充課內教學周邊知識、擴大學生視野、激發(fā)學生對課程學習的興趣等起到重要推動作用。但是,微信公眾平臺開展課外教學是一種輔助,絕不能替代課內教學,所以在運用微信公眾平臺時要合理掌握度。
3.要和考核相結合
適當?shù)莫剟钍羌ぐl(fā)與維持學習者學習動機和熱情的關鍵因素,教師要根據(jù)課程學習進度和內容,定期對授課學生在微信平臺學習中的情況進行形成性評價,實際操作中可對活躍的參與互動交流發(fā)言者、幫助同學答疑解惑的學習者設置相關獎勵制度,以此鼓勵學習者積極質疑、思考、探索、解疑,定期對學習過程和結果進行總結,計入學生平時成績、納入總評成績。
由此可見,微信公眾平臺開展課外教學的形式運用良好可以促進大學生學習主動性。但是,事物往往具有兩面性,客觀的說,微信公眾平臺開展課外教學還具有局限性。教師只有將課外教學與傳統(tǒng)課內教學相結合,取長補短,相輔相成,才能達到最好的教學效果。
[1]閆秀娟,李曉娟,徐向宇.以現(xiàn)代教育“主體性理念”為指引改革醫(yī)學基礎課教學模式[J].中醫(yī)藥管理雜志,2015(4):24-25.
[2]周會珠.大學生科技創(chuàng)新能力課外培養(yǎng)模式的運用[J].中國科技博覽,2015(18):259-259.
[3]王竹立.網絡時代學習的三種主要形式[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4(10):72-72.
石河子大學教育教學改革立項項目,(項目編號:KG-201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