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馳
中圖分類號:G633.41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6)02-0151-01
小學生還沒學接觸初中英語,就被關于它的傳說給嚇住了。初次接觸初中英語,學生免不了有畏難情緒。如不能及時消除這種難心理,勢必會影響以后以后的學習。這就要打好初中英語的第一仗,消除畏難心理,培養(yǎng)學習興趣。分析其原因,首先是初中英語教材中的詞匯量巨增,面對如此多的單詞,很多學生會有畏難情緒。其次是語法難度增大,老師又幾乎全用英語授課,這就使得部分學生上課聽不懂。初一是小學向初中的過渡階段,易造成兩極分化。怎樣才能使學生順利完成從初中英語向初中英語過渡呢?筆者認為,初一英語老師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幫助他們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
1.授以正確的學習方法,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作為英語教師,我們不僅要給學生分析單詞,講解語法,更重要的是要引導他們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初一仍是英語入門階段,將學生領進門很重要。初一很多學生存在學習習慣的問題,大部分學生都知道要學好英語,上課記筆記、課后背單詞、做練習必不可少??蛇@樣做了似乎也沒有什么效果。因此,我們教師首先要指導學生學會聽課、學會做筆記,以及如何有效背單詞,為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打下基礎。
聽課是學習的中心環(huán)節(jié)。教師在授課時要有針對性地指導學生聽什么、怎樣聽、思考什么,要求學生不要局限于聽懂某個問題的解決方法,更應以聽審題方法以及探索思路的過程為主,引導學生去思考。
筆記是聽課的輔助手段。課堂上教師應及時對學生提出筆記的要求,同時進行相應指導,要求學生將聽到的內(nèi)容加以思考整理,以快捷易懂的方式記下。課后教師必須要求學生全面系統(tǒng)地整理筆記,加深對所學內(nèi)容的理解。此外,教師要鼓勵學生做錯題集,將習題中碰到的疑問、反思、心得進行記錄,以便于總結與提初。當然,教師的檢查是必不可少的,這樣可以督促學生養(yǎng)成做筆記的好習慣。
在記單詞方面,我們在平時的授課中就要滲透一些記單詞的方法,比如:詞綴法,讓學生積累一些常見詞綴,如否定前綴,形容詞、名詞后綴等,讓學生能有系統(tǒng)地記單詞;另外還要指導學生正確拼讀單詞,根據(jù)讀音記單詞也是一種不錯的方法。此外,課后教師應與學生多接觸,常談心,加強相互間的了解,這樣便于及時了解教學信息反饋,調(diào)整教學計劃與教法。同時,在平時要向?qū)W生灌輸這樣的意識:學習英語就要多進行聽說讀寫的訓練,要經(jīng)常反復實踐,不能害怕開口,要擺脫啞巴英語的尷尬。例如,每天上課都讓一位學生到前面用英語講個小故事、笑話等,培養(yǎng)學生開口說的能力。還有要幫助他們分析學習英語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使他們能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不斷摸索和調(diào)整,幫助和引導他們形成一套符合自己實際情況的、科學的方法,從而形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
2.師生互動,激發(fā)熱情
英語課程是一個多元化,全方位科目類別,教師應把它看成是一個向世界了解知識的窗口。如在第一節(jié)課,可用英語詢問學生:Do you like England?Do you want to go there? What do you know about the UK?教師提問,學生回答。如還可以詢問學生,What did you do in the Spring Festival?How do you feel in the Spring Festival? 學生可能會說,Go on a trip 或Go to visit his /her …或者還可能會說:About red envelope.也可以讓學生提問,教師回答。教師還可適當拓展一些學生已學習過的知識,也可以適當給學生增加一些還未學習過的知識。可以把某些特別要使用的單詞寫在黑板上。
3.降低難度,給學困生提供展示平臺
課堂上往往表現(xiàn)出,學生之間是優(yōu)者更優(yōu)、爭先表現(xiàn),而差者更差,學困生則不敢開口,而每學期的第一課更是如此。每當筆者看到學困生無助而又渴望的眼神時,不免心中產(chǎn)生難過的情緒。此時,我立即降低門檻,詢問學困生一些簡單的問題,先用漢語提示問:又過了一年,你能告訴我。How old are you ?答:Thirteen(13歲)。我就立即鼓勵,Good!然后再問:What's the date today?答:March1st 。又號召全班同學鼓掌,并說Very good!然后根據(jù)自己了解的學生狀況,要盡量的讓全班的每個學困生都能開口與自己對話,并及時給予指導、肯定及鼓勵。讓學困生自己覺得從第一節(jié)英語課就開始增強信心,這樣不僅讓學困生對學習英語有了信心,也為學生以后的成長道路打下堅實基礎,讓學困生明白我不是學困生,只要用心,就能學會。
4.訓練學生的心理素質(zhì)
一方面,教師在英語教學中要讓學生知道收獲是辛勤耕耘的結果,通過訓練、測試等方法,幫助學生掌握知識要點和復習功課,增添他們的成就感。讓他們感到有所收獲,學習的積極性才會上漲。另一方面,教師也可精心設計一些挫折,提供能使學生在知識上和思維上暴露缺陷、弱點的機會,借此教育他們發(fā)現(xiàn)自己的問題是好事,能從中找到努力的方向。通過這樣的訓練,不僅培養(yǎng)了學生在學習上勤奮的品質(zhì),還可使學生在解決問題(或考試)中,無論題的難度如何,都能鎮(zhèn)定自若,信心十足,正常發(fā)揮。
總之,興趣是第一位的老師,沒有興趣,學生就沒有學習的動力。只有消除學生的畏難心理,培養(yǎng)初中英語的學習興趣,才能完成由小學向初中的平穩(wěn)過渡,起好承上啟下的作用,為以后順利完成初二、初三的英語學習奠定了基礎。所以,教師要鉆研教材,精心設計,努力創(chuàng)新教法,保護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注重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正確的學習方法及良好的學習習慣,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幫助他們樹立學習英語的自信心,使他們適應初一英語學習,順利完成與初中英語學習的銜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