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紅梅
中圖分類號:G63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6)02-0038-01
教學中我們會有很多收獲,也會有很多次心靈的洗禮。這些年,經(jīng)歷了很多,但第一次對于教學茫然了,不知道怎樣去教學,于是,也開始了第一次如此深刻的思考,終于明白:教學是需要"私人定制"的。
托爾斯泰曾經(jīng)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的不是強制,而是使學生享受學習的樂趣。"那么在化學課堂教學中怎樣使學生享受學習的樂趣?這就需要"私人定制",在平時的教學中自己不斷反思,得出在化學教學中的 "一興、二表、三合、四成"四步走能使學生享受學習的樂趣,現(xiàn)將自己的點滴體會淺談如下:
1.精心創(chuàng)設情景,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對化學的興趣
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對化學的興趣,是學生學好化學的前提條件。學生一旦對化學感興趣,就會愉快和主動去探究化學的奧秘。在化學教學中可以根據(jù)化學學科的特點以及學生的特點,精心創(chuàng)設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對化學的興趣的教學情景,讓學生獲得興趣激發(fā)的體驗。
化學教學中可以利用化學實驗、問題情景、視聽媒體、小故事、日常社會生活中的事例等創(chuàng)設教學情景。如在講第八單元課題1《金屬材料》的時候就可以講這兩個小故事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在1912年,英國斯科特探險隊的船只,在去南極的途中,因天氣十分寒冷,可是用于取暖的煤油卻漏光了,以致探險隊員全部凍死在南極冰原。原來裝煤油的鐵桶是用錫焊接的,而錫卻莫名其妙地化為了灰塵。1867年冬天,俄國彼得堡海軍倉庫的大批錫磚,一夜之間不翼而飛,留下了泥土一樣的灰色粉末。
通過這兩個短小而精致的歷史故事,點燃了學生的學習熱情!
2.不失時機表揚學生,讓學生的學習熱情高漲
古人云:"數(shù)子十過,不如贊子一功。"可見表揚鼓勵對一個人的成長是多么重要。義務教育階段《化學課程標準》倡導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提倡教師多表揚和鼓勵學生,特別是學困生。在適當?shù)臅r候,對學生進行恰如其分的表揚,使其看到自己的閃光點,樹立自信心,能使學生產(chǎn)生積極的情緒體驗和愉悅的成就感,更重要的是讓學生的學習熱情高漲。
如在第一單元課題2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中,在做"對人體吸入的空氣和呼出的氣體的探究"實驗之前,我先講解了用排水法收集呼出的氣體的注意事項,然后請了一位并沒有舉手,但是用期待的眼光看著我的學生出來做用排水法收集他呼出的氣體的示范。當他按老師的要求完成實驗后,我就對著全班學生夸他:"你做得很好!你為全班做了一個正確的示范,全面同學都應該多謝你!"就是這一句夸獎,竟如同一幅靈丹妙藥徹底改變了他。原來他是一個學困生,在以后的化學課中我都經(jīng)常表揚他,從此,他漸漸甩掉了落后的帽子,成了班上的佼佼者。
3.加強合作學習,培養(yǎng)良好的團隊意識
《學記》中有這樣一句名言:"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而孔子《論語》中的名言"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這兩句千古名言都指出相互合作交流在學習中的重要作用。
合作的意識和能力,是現(xiàn)代人所具備的基本素質(zhì)。使學生學會交流和分享、研究信息、集思廣益,讓學生從更廣闊的角度去吸取知識、發(fā)展能力。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樂于合作的團隊精神。
化學教學中可以從多方面給予學生合作交流的體驗,如在第六單元課題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中,將全班分成小組形式學習,學生在探究二氧化碳的制取裝置的活動中,加強了與同伴的交流,結合自己的方案不斷反思,再完善方案。
4.讓學生感到成功感伴隨在每一節(jié)的化學課學習中
亞洲成功學第一人陳安之說過:"成功等于每天進步1%"。
作為教師一定要讓學生知道成功是一種生活方式,而成功的定義也就是:每天在各方面持續(xù)不斷地進步一點點。一個人要有偉大的成就,必須天天有一些小成就,因為大成就是由小成就不斷累積的結果。
在每一節(jié)的化學課學習中,學生都會學到一些新的知識,也就是說新的知識每天都在累積,要明確讓學生知道,今天我學了新知識,比昨天進步了。
我時常告訴學生"成功很簡單——只要方法正確"。如果要在化學學習中取得成功,做到以下兩點:1、會看、會做、會想(學會學習);2、會說和會寫(合作與交流)。如學習完第三單元《自然界的水》后,布置了兩個課外作業(yè),一個是自制凈水器,另一個是出一份關于水資源的手抄報,讓學生任選其中的一個來做,一個星期后交。當學生的作品交上來時,令老師嚇一跳,因為交上來的自制凈水器還是水資源的手抄報都做得很好,為此老師專門買了一些價格便宜但又十分精美的筆記本獎勵給那些完成課外作業(yè)的學生,當同學們意氣風發(fā)走上講臺鄰獎時,同學們都自發(fā)為他們鼓掌。
我們都知道人的潛力無窮無盡,而人的潛力在很大的程度上是通過別人的表揚和鼓舞激勵出來,當我認識到這一點后,課堂上一有機會就表揚學生,讓他們知道自己每天都在進步。
在每一節(jié)化學課下課前我都會讓學生問自己三個問題,問題如下:
第一:"在今天這節(jié)化學課當中我學到哪些東西?"
第二:"在今天這節(jié)化學課當中有哪些方面我可以做得更好?"
第三:"在今天這節(jié)化學課當中我享受了哪些過程?"
對于第一個問題,目的是讓學生學會歸納總結,明確自己學到什么知識;對于第二個問題,目的是讓學生學會檢討反思,明確讓學生知道檢討反思才是學習上的成功之母;對于第三個問題,同學們的答案都是一樣"快樂",就像米盧把中國隊帶進02年的世界杯一樣,米盧倡導的是"快樂足球",課堂上學生快樂,學生的熱情就高,課堂效率就會高,對老師和學生都采取"私人定制"的方法,就很容易達到雙贏。
私人定制二:青年教師"三,五,八"考核,聽課有感。
"上帝對每個人的待遇是一樣的,時間,精力,機遇本來沒有多大區(qū)別,但是,結果確實是不大一樣,原因在于自己,自己的努力是成功最重要的條件。"所以,平時的努力,教學的反思才是重要的。但同時也意識到我要有所成長,就必須課改。如果我們的教學在競爭中仍然憑借粗放的勞動,原始的方法,雖說不上是災難性的,但至少是不可持續(xù)的。這就要求我們要有自己的教學特色,更需要有精致的課堂,而我們是有這個條件的,團結友愛的團隊,在加強課前的集體備課過程中,既發(fā)揮了群體智慧,又提升了自身素養(yǎng),為高效課堂打下了伏筆。課堂教學中師生、生生協(xié)進,充分調(diào)動了師生的潛智,最大化發(fā)揮了師生智慧。課后將師生、生生互助協(xié)作進一步延續(xù),同時也是讓可用智慧得到進一步延伸。利用QQ與家長,孩子交流合作,多元智能中對潛能的發(fā)揮和激活,這是我課堂的重要支撐理論;充分利用獨三中的文本素材,合理整合實驗資源,編制問題式的學案,讓學生有計劃、有目標、有程序、有系統(tǒng)的學習,從而達到課堂最優(yōu)化的效果。充分利用學生資源,師生、資源的最大化利用。三個臭皮匠能抵一個諸葛亮,幾十個學生能積極主動學習起來,是最優(yōu)化利用一切可利用資源的最好方法。
只有愛上了這三尺講臺,愛上了教師這一職業(yè)!給孩子"私人定制"學習道路,讓自己的教學擁有"私人定制"的教法,也許才真正能避免韓寒筆下"穿著棉襖洗澡"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