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涵威(遼寧廣播電視臺,遼寧 沈陽 110820)
?
試析電視新聞采訪中同期聲編輯技術及應用
薛涵威
(遼寧廣播電視臺,遼寧 沈陽 110820)
摘 要:隨著信息時代的快速發(fā)展,信息的傳遞渠道更加廣泛。電視新聞作為向人們傳遞信息的一種渠道,其中最重要一點的就是保證信息的真實性。在確保電視新聞采訪中的真實性時,同期聲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筆者主要通過分析電視新聞采訪中同期聲的編輯技術,以及論述同期聲在電視新聞采訪中的應用,給電視新聞編輯提出合理化建議。
關鍵詞:電視新聞;同期聲;編輯技術;應用
電視新聞利用現代電子技術作為傳播手段。在編輯電視新聞的過程中,要熟練編輯文字,掌握嫻熟的語言播報技能。同時,由于電視新聞還利用聲音、畫面作為傳播符號,通過電視媒體報道新近或正在發(fā)生的事實,所以編輯人員還應掌握音像處理技術以及電視畫面編輯手段。同期聲對于提高電視新聞報道中事件的真實性有著無與倫比的作用。因此,電視新聞要在眾多信息傳播媒介中擁有一席之地,就要掌握電視新聞采訪同期聲的編輯技術。
(一)電視新聞采訪中同期聲的內涵
“電視新聞同期聲編輯技術即指記者在新聞采訪階段,利用攝像機將新聞現場的畫面進行記錄,同時錄制現場豐富的聲音。”[1]這些聲音中包括記者的解說和導語,以及報道中人物的說話聲音,就連報道現場的其他聲音也包括在內。同期聲技術將被采訪者的感情思想真實地傳遞出來,并且能夠將其性格特征反映出來。另外,同期聲技術還能向觀眾展示現場的真實氛圍,展現出較好的實時性,提升電視新聞的說服力和感染力。編輯同期聲的內容必須考慮畫面之間的連接是否順暢,以及聲音的銜接處理是否和諧。
(二)電視新聞采訪中同期聲的特征
通過剪輯優(yōu)化組合。被采訪者的表達能力不盡相同。當被采訪者表達得不是很好時,可以利用畫外音的形式,摘選出精彩的講話段落,并將其組合起來。最后在有跳點的片段上加上相關的鏡頭。同期聲技術既能夠保存被采訪者的原聲,也能使結果更加精彩。
2.交流互動性。對于一些關系人民群眾權益的政策法規(guī),可以利用同期聲展示群眾的看法、意見。這樣可以構建一種好的輿論氣氛,也可以讓部分政府人士看到群眾的態(tài)度和看法,達到兩者之間的交流互動。
有時候,被采訪對象的表達缺乏連貫性,有關主題的內容與題外話摻雜一塊。若只挑選出與主題相關的內容進行組合,會造成不連貫。在這種情況下,可以用解說詞的形式將被采訪內容展示給觀眾。
1.身臨其境感。電視新聞報道中,同期聲技術給觀眾一種身臨其境的參與感,能夠讓觀眾融入所報道的事件中。例如,在大型體育賽事直播時,一邊播放比賽情況,一邊有專業(yè)的講解人員進行解說。這樣觀眾在看這場比賽時,能夠清楚地掌握比賽的進程,還會有強烈的身臨其境感。
在完善結構的基礎上,再完善細節(jié)。要根據事件的主題來完善整個結構。新聞結構必須嚴謹,不僅要保證首尾相互呼應,而且層次要逐漸深入。
調查類新聞。調查類的新聞牽涉到事件的各個方面,如果只是靠解說,觀眾不一定會相信、認同。這時,新聞事件相關人員的描述能夠增強觀眾對該事件的信任度。
1)傳統(tǒng)水文學方面,主要包括測(水文監(jiān)測)、報(水文預報)、算(水文水利計算)三大內容。畢業(yè)論文可以從水文數據整編、水文站網規(guī)劃、河段洪水預報、水庫水文預報、流域水文預報、水庫水利計算和調洪演算、水利規(guī)劃等方面開展研究。
通常求解超參數的方法是利用邊緣似然函數來推導模型的參數,最終采用共軛梯度法獲得邊緣似然最大值來求解超參數。但是,共軛梯度法存在明顯缺點,例如容易陷入局部最優(yōu)解、對初始值依賴性強等。為了克服共軛梯度法學習超參數的缺點,很多學者利用已有的一些其他優(yōu)化算法來學習超參數,如粒子群算法、人工蟻群算法以及遺傳算法等[12-14]。相比之下,遺傳算法具有極強的自組性,對種群的初始值沒有要求,在多目標隱性參數的優(yōu)化求解上有著良好的應用。此外,遺傳算法不需要利用一階導數的信息,比共軛梯度法更加簡單,也更容易操作。因此,本小節(jié)利用遺傳算法來優(yōu)化超參數。具體步驟如下:
(一)同期聲的應用范圍
大學畢業(yè)后,易非從H市回到了小城,她喜歡小城一年四季變幻著的風物,她喜歡出城不遠就可以看到田野,喜歡四月飄在風中的刺槐花,喜歡端午節(jié)有歡喜團和靜靜開在庭院門口的梔子花。易非也離不開媽,她想離媽更近一點兒,她可以照顧她。
社會熱點新聞。社會類型的新聞和人民群眾關系密切,它也是人民群眾關注最多的一類新聞。但人民群眾對社會新聞了解得并不一定清楚,可能被灌輸錯誤的觀點。這時,應該通過當事人的解釋和權威專家的分析,來引導正確的輿論方向。
純粹性現場類新聞。采訪者到現場采訪時,采訪事件正在發(fā)生,而事件的當事人也在此處。這時,當事人講述事件的起因、經過,更能激起觀眾的認同感。
(二)同期聲應用中存在的問題
關于目前的“新帖學”,實際上也沒“新”到哪里去。那問題出在哪兒呢?因為不夠“深”。深不下去,也就“新”得不夠。帖學還有很多寶藏尚待挖掘。這就像學術研究一樣,似乎找不到沒有研究過的課題,但是,當你對文獻徹底清理之后就會發(fā)現,很多被研究過的課題還可以再研究?!靶绿麑W”浮皮潦草的太多了,如“偽二王”就是普遍例子。
目前,同期聲應用主要存在以下幾點問題:第一,人為創(chuàng)造同期聲讓新聞事件失真;第二,部分采訪中只有采訪者拿著話筒的手,而不見采訪者,這樣會造成電視新聞邏輯不清楚;第三,現場解說過多,而減少了信息總量;第四,同期聲采集過程是不確定的,這不僅對后期的編輯造成了影響,還加大了觀眾對事件的理解難度。
(三)同期聲應用的技巧
方案二:選用STM32F103 系列MCU 用于控制方案,使用STM32 MCU 作為核心控制芯片[5],該芯片可以進行擴展,與外設進行連接通信,且控制速度較快,非常利于資源開發(fā)。
1.運用同期聲時目的要明確。同期聲是提高新聞真實性的一種手段,只有合理使用才能達到較好的效果。例如,建筑工地的施工聲是真實的,但是觀眾不會有美的感覺,而且這些聲音對于事件也沒有幫助。因此,不用為了刻意體現真實,而在剪輯中保留這些聲音。
2.保證同期聲合理的長度。心理學講,“人們對一事物感興趣的程度會隨著時間的增加而減弱”。[2]因此,新聞中同期聲的長度也不能過長,要適當地控制同一個同期聲的長度,提高新聞采訪的效果。
3.協(xié)調同期聲與技術的關系。要通過各種有效的方式和技術向人們展現完美的視聽效果。電視視頻畫面以及字幕,還有音頻解說等多種表現元素都具有各自的特征,同期聲與這些元素相互補充,共同實現電視新聞采訪信息結構的立體化。
同期聲技術可以提高電視新聞采訪的真實性,是電視語言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電視新聞采訪中恰當地使用同期聲技術,并且合理協(xié)調它與其他元素之間的關系,不僅能夠提高電視新聞畫面的質量,還能夠讓更多的觀眾關注電視新聞采訪。因此,新聞工作者要有效地利用同期聲技術,提高新聞采訪的工作效率和創(chuàng)作水平。
參考文獻:
[1] 吳瓊.電視新聞采訪同期聲編輯探析[J].中國傳媒科技,2012(24):144-145.
[2] 于悅.試析電視新聞采訪的同期聲編輯策略[J].新聞傳播,2013(01):243.
[3] 劉娟.對電視新聞采訪同期聲編輯技術的幾點探討[J].新聞傳播,2015(23):84.
[4] 賴文麗.電視新聞采訪同期聲的編輯技術[J].考試周刊,2010(25):171-172.
作者簡介:薛涵威(1984—),男,遼寧朝陽人,本科,遼寧廣播電視臺助理記者,研究方向:電視新聞采訪。
中圖分類號:G22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16)03-023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