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秀艷(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qū)平?jīng)雎沸W)
作文背后的眼睛
申秀艷
(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qū)平?jīng)雎沸W)
作文在語文教學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茖W的作文教學方法能對學生的學習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就作文的眼睛進行探討,探析了“明目”作文與“盲目”作文的區(qū)別,進而探析如何在作文學習中塑造一雙“明目”看世界,通過引導學生內(nèi)視心靈,珍視情感體驗。
作文;眼睛;情感體驗
何謂作文?其實很簡單,作文就是用筆說話。說話對普通人來說都不成問題,但作文卻有優(yōu)有劣,為什么呢?一篇成功的作文讓人讀來仿佛字里行間都能感受到作者那雙明亮的眼睛,讀多少篇優(yōu)秀作文就能感到多少雙明亮的眼睛在文字中閃耀,而每一雙眼睛所看到的都不與他人相同,因而閃爍著個性的光輝。這樣的作文如果稱之為“明目”作文,那么與之相對的就是“盲目”作文,讀“盲目”作文就如同被一個盲人領路前行,不知所終,或者無論目的地如何,都只走同一條老路,單調(diào)、呆板、機械?!懊髂俊弊魑呐c“盲目”作文之間的區(qū)別正在于作文背后有沒有一雙善于觀察、發(fā)現(xiàn),有著個性視角的眼睛。談作文之前,我們似乎更應該先談談怎樣讓學生有一雙明亮、獨特的眼睛。
怎樣幫助學生塑造一雙明亮的眼睛呢?我想,可以從兩個方面入手。
(一)教師必須放棄“替看”情結(jié)
以往,教師為了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恨不能在課堂上一切都講給學生,寫場景就栩栩如生地給學生口頭描繪場面,從情景甚至感受說個遍,再讓學生照著寫;寫一樣事物,教師必然把物品邊展示邊詳盡地介紹一遍,包括外形、特點、用途,甚至顏色都一一說到。本來學生完全可以自己去看,現(xiàn)在卻以老師的眼睛代替了,替看的結(jié)果必然形成幾十篇結(jié)構(gòu)相同、詞句相似,甚至感受也一致的姊妹篇,整齊劃一有余,靈性個性不足,從幾十篇作文中,我們只看到了老師的循循善誘的眼睛,而學生自己根本不必去看,只要聽一聽就能做差不多。記得有一次,我讓學生寫《校園秋景》,結(jié)果幾乎所有的作文中都有教師曾指導過的一句話:松樹像衛(wèi)士一樣挺立在校園里。這樣的結(jié)果引起了我的思考:教師在指導作文時應該指導什么?千篇一律的作文又說明了什么呢?教師唯恐學生不會寫,唯恐指導不到位,一詞一句地教,良苦用心可嘉,但結(jié)果可能培養(yǎng)出來的是學生懶得睜眼的惰性心理,孰不知不鼓勵學生自己睜開眼睛看世界,又怎么能積累素材,形成感受呢?
(二)談談怎樣引導學生睜開眼睛
1.扶著看
作文起始階段,教師可以扶著看。通過鼓勵、誘導,讓學生從不愛看到愛看,漸漸到會看。這一階段,教師可以適當示范、提示,但一定要注意適可而止,不要包辦,只在關鍵處加以指點,讓學生去“看”,在觀察感受的基礎上培養(yǎng)學生隨時處處“看”的習慣,這一階段的主要目的是消除學生視而不見的心理狀態(tài),讓學生做個生活的有心人。
2.放手看
當學生基本學會自己觀察身邊事物以后,老師就要放手,給學生以充分的“看”的自由。當然,放手讓學生自己去“看”,不是什么都不管,放任自流,教師仍要發(fā)揮指導作用。引導學生不僅關注身邊的人、事、物,還要關注社會問題,國家大事,擴大眼界,培養(yǎng)學生寬廣的心胸,盡量把觸角伸得長一些、遠一些。不僅為友情、親情而歡笑、掉淚,也為國際和平而奮起呼吁;不僅為身邊的動人場景而感動,在看到社會中的陰暗面時也會引發(fā)思考;不僅感受到科技發(fā)展給人類帶來的便捷,也能沉醉于大自然的質(zhì)樸與神奇中。這時,教師尤其要注意尊重學生的看法,不要動不動把自己的觀感強加給學生。這樣,學生的眼睛才能更亮,睜得會更大。
當學生學會睜開眼睛看世界時,教師要適時引導學生進一步看,看出內(nèi)涵,看出個性,看出獨特的心靈體驗,從外看世界發(fā)展到內(nèi)視心靈。童心不一,孩子們用心“看”到的是可貴的,令人欣喜的。在童心世界里,他們會“在花盆的土里用手指鉆個洞,幫蚯蚓造個房子”,會同情因螞蟻咬食而亂滾亂翻的青蟲而掉淚,會驚訝于“蠶也像人一樣愛曬太陽,晚上也睡覺”,會把發(fā)出來的青豆芽看成“淘氣的小蝌蚪,引頸高歌的大鵝,在水中捕魚的鴨子,正在梳理羽毛的公雞,向你拍手的胖娃娃……”讀著這些文字,我仿佛看到了孩子們五彩的心靈。在他們純凈的心靈里,喜怒哀樂會比成人更強烈,情感往往被無限地夸大,比如學生作文中表達眼鏡的累贅時,寫到“眼鏡‘騎’著我的鼻子,重達‘幾噸’”,表達自己學習任務太重的不快樂,寫到“我比伏爾加河上的纖夫還慘”,面對兒童的童言稚語,我們千萬不要嘲笑學生的幼稚。童心無限,乍看可笑,再細想想也許會覺得不無道理呢!
因此,教師的評價不可以是隨意的,你的一句不恰當?shù)脑u語可能影響學生一生。每個老師都有責任為孩子們的心靈負責,讓我們像珍視自己的心靈一樣去珍視學生的內(nèi)心體驗吧,讓我們把更多的微笑鼓勵,默默關注,由衷贊賞送給學生。
[1]顧濤.方法引路,走出小學作文指導的盲區(qū):小學作文指導的缺失與策略[J].考試周刊,2015(54).
[2]朱彥麗.淺析小學作文練習問題與對策[J].關愛明天,2015(10).
·編輯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