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曉娟(安徽省馬鞍山二中實驗學校)
?
做一個寫作型的語文老師
宋曉娟
(安徽省馬鞍山二中實驗學校)
假期筆者閱讀了《教師第一課》這本書,讀這些教育專著時,我邊看邊與自己平時的教育實際相比較,不禁有了感觸、有了共鳴。新鮮的教育理念、經典的案例分析,總是能夠讓人有種耳目一新的感覺,通過讀書讓我覺得,讀書是一種幸福,一種樂趣,更是一種享受。但讀到第六章的時候“寫作:卓越教師和平庸教師的分水嶺”,我的感覺已不是閱讀書本的愜意,而是內心的羞愧。做一個語文老師的第七個年頭,我可以很肯定說,我是一個勤奮的、盡職的老師。但是,的確是一個平庸的老師。這一章節(jié)讓我有一種醍醐灌頂般的感悟。本文筆者將簡要分析如何成為一個寫作型的語文教師。
“寫作能使人變得敏銳,能幫助我們梳理思緒,使我們的頭腦變得清晰而有條理”,語文教師須有“尖銳”的文字敏感,須有不錯的文字素養(yǎng)……自身的文字很糟糕,怎稱作“語文”教師?所以語文教師要善于寫作。許多專家的研究成果也表明:能寫作的人讀起書來往往比一般人的理解要深刻透徹得多。因為具體的寫作訓練,能使人對作品的本質特征獲得高于一般人的敏銳感悟力和評判力。因此,要想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取得語文教學的成功,語文教師就要自己動手練習寫作,以自己的習作為示范,才能有效地進行教學。否則,教師不會寫作卻進行作文教學,如同一名作協(xié)主席沒有作品,雖冠冕堂皇卻沒有權威性。如果我們每一位語文老師都能寫出文質兼美的文章,給學生一個很好的示范,那還愁學生寫不出優(yōu)秀的習作嗎?因為,教師的示范就是一種非常樸素的教學方法。在這其中,作為教師的我們,威信也在無形當中樹立起來了。于是,我在這個學期上第一節(jié)作文課的時候,就展示了自己的平時寫的一段散文隨筆:春花絢爛,在細雨中溫潤,在陽光下耀眼。走在這樣的路上,心情也好像馨香起來,只覺得甜甜的。隨風飄落的花瓣把柏油地面點綴得斑駁有致,像梅花鹿身上的花斑,覺得少了它好像殘缺了似的。又如美人嘴角的痣,那么親切和可愛。生活在這樣的春天里,覺得匆忙也是幸福,閑適也是得當。正如面對生活中的瑣碎,可以是煩瑣,也可以是驚喜。
原來動筆也不是那么艱難。有的時候,愛寫作會細膩自己的心靈,豐富內心的情感,這些都會感染我們身邊的學生。這也許就是一個語文老師該有的文學情思吧。在上第四課,《詩歌兩首》的時候,課堂上我與學生一起動筆創(chuàng)作了小詩《春天來了》:
我一說春天/春天就來了/那么我們從頭開始吧/像嬰兒一樣新鮮/像莊稼一樣拔節(jié)/隱晦的明朗/冬眠的醒來/這樣的春天或許/才是真正的春天/一片藍天/幾朵白云/三五個放風箏的少年/風動了草動了/也奇怪春天本是個名詞/此刻卻真的動起來了。
我分明能感受到與以往展示名家寫作片段時候,學生不一樣的情緒,也許名家的片段是高高在上的星星,無可挑剔卻又可望不可即。而身邊老師的隨筆,是可以觸摸到的文字溫度。所以無論是從教育教學發(fā)展的需要看,還是從個人的發(fā)展來看,作為一名語文教師,喜歡寫作,有一定的寫作能力都是十分必要的。表達本是人之天性,寫作是表達的延伸,因而寫作本非痛苦,作為一名語文教師,寫作既是一種傾聽的快樂,也是詩意地棲居在文本的優(yōu)雅狀態(tài)。這也算是讀了這本《教師第一課》后一點小小的收獲吧。
“寫作——教育隨筆”一個圣潔而崇高的工作。閱讀到李鎮(zhèn)西老師數十年如一日,堅持寫作,完成了一個教育工作者一部偉大的《愛心與教育——素質教育探索手記》。一個教育工作者在日常管理班級的過程中,把發(fā)生的點點滴滴,都用文字的方式記錄下來,從日常的生活出發(fā),用高遠的視角,科學的教育理念,讓自己變得更加理性和超脫。而這些都是得益于寫作培養(yǎng)出來的理性精神,強化大愛的情懷,提高一個人的生活境界。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說:“如果教育學希望從一切方面去教育學生,那么,就必須首先從一切方面了解學生?!弊鳛榻處?,我要想學生對自己多一份親近與信任,使每位學生都能得到老師平等的關注,這就需要老師躬下身來主動去親近每一位學生的心靈,用他們心靈深處的能源,照亮他們的精神世界。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而歲月卻是如流水一樣一去不復返。為人師表,在三尺講臺默默地耕耘著自己的教育教學故事,許多都已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漸漸淡忘,可也有一些如同樹根一樣深深地扎在了我的心上。雖不曾驚天動地,但仍歷歷在目。所以在以后的日子里,我要用寫作記錄下這些在我的教學生涯里的點滴,也許我的文筆不優(yōu)美,但是從今以后樹立了堅持的寫作信念,真情的記錄總是會讓我捕捉到教學生活中最美的瞬間。
做一個寫作型的語文老師,這句發(fā)自我內心的話語,即使不能成為一個卓越的老師,我想也可以給我的教學生涯留下一些屬于自己的記憶痕跡。
參考文獻:
[1]周一貫.“微時代”中的語文教學新樣態(tài)[J].小學語文教學,2014(1).
[2]許麗英,李志峰.文化支架在內地西藏高中班漢語文閱讀教學中的介入與應用:建構主義支架教學理論的啟示[J].西藏教育,2015(10).
[3]陸艷峰.提升初中學生語文寫作技能的策略[J].亞太教育,2015(22):39.
·編輯薛直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