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箐
(作者單位:菏澤市廣播電視臺)
同期聲在電視新聞采訪中的實踐
王 箐
(作者單位:菏澤市廣播電視臺)
同期聲是電視新聞采訪中的一種重要元素和表現(xiàn)手段,可以提升新聞報道的可信度、感染力和客觀性。本文分析了同期聲的應用原則,針對同期聲采訪中存在的問題,對同期聲在實踐中的應用進行探究。
同期聲;采訪;實踐
采訪人物的談話、現(xiàn)場記者的解說、新聞錄制的同時錄制下的現(xiàn)場聲音以及新聞的環(huán)境背景聲、人物語言等,都屬于同期聲的范疇。新聞采訪中的同期聲記錄可以真實地表達出人物的性格特征、思想情感和現(xiàn)場氛圍,同期聲能發(fā)揮與展現(xiàn)出電視新聞獨特的魅力。因此,新聞工作者如何在電視新聞采訪中運用同期聲,發(fā)揮其作用,提高電視新聞節(jié)目的質量,是非常重要的。
1.1真實性
隨著網(wǎng)絡媒體蓬勃迅速地發(fā)展,新聞傳播的途徑不斷增多,時有發(fā)生虛假新聞的傳播,鑒于此,電視新聞對公眾必須承擔澄清事實、披露真相的責任。真實性原則便是同期聲的首要原則,同期聲的新聞采訪對象一定要是該新聞的參與者、親歷者,由當事人客觀陳述事件,可提高電視新聞的可信度。
1.2協(xié)調性
在電視新聞進行后期制作編輯時,要對同期聲與解說詞進行有效合理的處理,在恰當?shù)牡胤郊尤胪诼?,有效地烘托渲染新聞的主題,才能發(fā)揮其各自的優(yōu)勢。同期聲要與電視畫面、解說詞、字幕文字等統(tǒng)一,要與新聞主題、記錄風格等相一致,在極大的程度上提高電視新聞的說服力。
1.3創(chuàng)新性
電視新聞為了博取更多觀眾的眼球,就要大力在新聞的新穎創(chuàng)新上下功夫,不斷改變新聞報道的播報形式,滿足觀眾的需求,電視新聞的創(chuàng)新與同期聲的創(chuàng)新密不可分,同期聲的內容要新穎,盡量選擇未被關注過的社會群體,使觀眾可以在全新的視角下看問題,同時對同期聲在報道中出現(xiàn)的位置、時長上合理創(chuàng)新,擺脫同期聲的單調刻板、模式化。
2.1使用不合理
構成電視新聞的基礎是畫面,關鍵是傳遞信息的聲音,只有聲音與畫面的完美結合,電視新聞的質量才能得以保證。運用恰到好處的同期聲可為電視新聞增色,起到畫龍點睛的妙用。同期聲多用于動態(tài)性的新聞報道中,比如:報道某單位領導視察車間的生產情況,如果沒有機器作業(yè)的聲音,將會降低新聞的真實有效性。但相關時政新聞政策性方面的報道,只要如實地將信息準確傳達即可,沒有必要應用同期聲。還有,對于總結性的新聞報道來說,如果加入同期聲,會給人牽強附會的混亂感,這種情況便不適合用同期聲。
2.2雜亂冗長、偏離主題
新聞工作者深知運用同期聲是電視新聞的特色,為追求形式上的這一特點,常大量使用同期聲,僅僅是為用而用,過分關注其形式。而對是否該用,該如何用好,沒有進行深入的捉摸推敲。新聞的同期聲關鍵不在于時間的長短,關鍵在于精要,新聞報道的篇幅容易有限,沒有可能也不允許大段的同期聲的使用。在實踐中大量使用同期聲,既拉長了新聞報道的篇幅,又降低了新聞的含金量,得不償失。有些同期聲與新聞報道的主題脫節(jié)嚴重,這種同期聲運用到報道中,只會沖淡新聞主題,影響新聞的準確表達,造成觀眾對新聞理解的偏差。
2.3人為制造同期聲
對于人為導演、矯揉造作的同期聲來說,被采訪對象所說內容與其身份不相符,不是發(fā)自內心的真實話語,再加之表情神態(tài)的不自然,所說內容有明顯被教導的痕跡,這樣的同期聲缺乏真實性和親和力,縱然講得流暢有理,但其實質上與真實性原則相違背,不可能達到應有的輿論效果。
3.1新聞報道準確性的需求
新聞的來源主要有新聞工作者親自采集、調查和群眾反映的信息,要保證新聞報道的時效性,用事實說話是新聞的本質。作為第一手資料,準確是同期聲的一個極大優(yōu)勢,視覺上的沖擊力和聲音的強化,能讓觀眾了解到新聞事件的整個過程。
3.2新聞報道真實性的需求
準確性是新聞報道真實性的前提,沒有準確性作為保障,那么新聞報道的真實性就毫無意義。為了最大限度地還原事件,就要運用同期聲的手段,滿足新聞報道的真實性需求。
3.3深化新聞主題的需求
電視所特有的視、聽、讀三位一體的傳達效果是其他媒體所無法比擬的,沒有聲音、圖像很難對事件進行再現(xiàn)。同期聲可以作為新聞報道的內容提要,來提綱挈領、揭示主題,帶來強烈的視聽覺沖擊力,使觀眾真實地感受到新聞事實人的語言、動作、表情等,增強電視新聞的生動立體感,有效吸引觀眾對新聞的認知感,實現(xiàn)新聞主題的深化。
同期聲在電視新聞采訪的實踐中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它以其獨特的形式促進電視新聞的逼真化,在根本上加強了電視新聞的現(xiàn)場感,滿足觀眾對電視新聞的多元化需求。因此,作為新聞工作者要注重運用同期聲,在實踐中不斷總結同期聲存在的價值和意義。
[1]左瑩.新媒體環(huán)境下播音語言水平提升策略探析[J].新媒體研究,201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