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佳照
(廣西賀州市平桂管理區(qū)鵝塘鎮(zhèn)新塘小學 廣西賀州 542808)
提高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有效性研究
譚佳照
(廣西賀州市平桂管理區(qū)鵝塘鎮(zhèn)新塘小學 廣西賀州 542808)
《小學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識字寫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是1―2年級的語文教學重點。”識字教學也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的難點。這一階段,學生識字如何、養(yǎng)成怎樣的識字習慣和能力,對今后的識字及整個語文學習影響很大。在識字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將兒童熟識的語言因素作為主要材料,充分利用兒童的生活經驗開展識字教學,從而提高識字教學的有效性。
小學語文 識字教學 有效性
教師要充分發(fā)揮組織者、引導者的作用,依據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和識字教學的特點設計合理的教學過程,如:比如在執(zhí)教蘇教版二年級下冊第23課《會走路的樹》一課時,教師可以將知識性與趣味性融于一體對學生進行識字課教學.通過獨具匠心的教學設計,可以使識字課賦有詩情畫意,課堂精彩紛呈。[1]
比如我在設計該課的教學流程時,采用了常用的隨文初讀生字──帶拼音讀生字──去掉拼音讀生字──用學過的識字方法識記生字──擴展運用生字──練習檢查生字。這幾個環(huán)節(jié)的設計遵循了學生認知由淺入深、由難到易、由形象到抽象的規(guī)律,也符合學生的心理發(fā)展水平,即感知──理解──記憶──運用。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對各個環(huán)節(jié)的操作都要注意把握好節(jié)奏、關注學情、啟迪思維、調動情感,做到張弛有度、富有情趣。
新課標指出:學生生理、心理以及語言能力的發(fā)展具有階段性特征,不同內容的教學也有各自的規(guī)律,應該根據不同學段學生的特點和不同的教學內容,采取合適的教學策略,促進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整體提高。識字寫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是1~2年級的教學重點。識字教學在低段強調的是多認少寫。培養(yǎng)學生自主識字的興趣和獨立識字的能力是識字教學的重要任務;如何在課堂四十分鐘時間里提高學生識字量?這就要求教師講究教學方法,提高識字教學的有效性。
1.游戲教學法
游戲是孩子們喜聞樂見的活動方式,把游戲引入識字教學中,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師可以在教學生字的時候引入游戲教學方法。我設計的“采貝殼”、“摘果子”、“找朋友”、“采蘑菇”、“我變,我變,我變變變”等游戲,孩子們特別喜歡,百做不厭。這種教學方法寓教于樂,使枯燥的識字過程演變成活潑有趣的活動過程,這正是孩子們所期盼的。
2.謎語教學法
這里的猜謎是指把字變成一個謎語讓學生來猜。猜謎語是孩子們喜歡的活動,它充分滿足了孩子們的好奇心,一旦猜到謎底,能使孩子享受到成功的喜悅。謎語幫助識字的方法是很有效的識字方法。例如:“三人同日去看花——春”,“一口咬掉牛尾巴——告”,“牛走獨木橋——生”,“1+1不等于2——王”,“六十天——朋”。通過這樣的猜字謎游戲,學生情緒高漲,興趣盎然、思維活躍,認識的效果大大提高。
3.編兒歌教學法
抓住字的特點編一些通俗易懂的兒歌。如:“煙”,火字旁,一方框,一個大字里面藏;“狂”,犬旁加王就發(fā)狂;“桌”,上字頭,日子肚,一個木字要頂住。
4.看圖識字教學法。
根據漢字的構字規(guī)律,一些象形、指事、會意類的字可以運用形象的圖畫,幫助學生建立起漢字符號與事物之間的聯(lián)系,把字的音、形、義有機地聯(lián)系起來。既激發(fā)了學生識字的興趣,又培養(yǎng)了他們觀察認識事物的能力。
5.手指教學法
讓學生運用肢體動作生動活潑地記憶生字,比如我自編的手指操就讓人印象深刻。讓學生用身體動作來記憶,即:用兩只手,大拇指相對表示“眾”字上面的“人”,左右兩只手的食指和中指各做成一個“人”字表示“眾”字下面的兩個“人”,讓學生用雙手來幫助記憶。
6.多媒體課件教學法
在過去的識字寫字課堂教學中,教學方式單一,難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識字教學中運用多媒體輔助手段,將使寫字教學增色不少,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讓學生來觀看一個個豐富多彩的字寶寶。這些字采用演變的動畫形式出現,富有動感的、生動有趣的畫面一定會使學生產生神秘感,同時也調動了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識字教學。利用多媒體作輔助,變靜止為動態(tài),變枯燥為有趣,學生喜形于色,達到了樂學、樂思、樂用。另一方面,還可以將學生寫得好的字制作成優(yōu)秀作品進行展示、欣賞、學習,激勵學生專心讀帖、專心臨帖,增強把字寫漂亮的決心。這樣將練習和作業(yè)激趣相結合、評練相結合,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有較大的提高。[2]
語文教學并不能只局限于語文教科書的教學,還要把學生引領到課外廣袤的知識讀本中。
當學生入學學過拼音后,他們就會很高興地運用拼音能力讀書讀報了。教學中,我利用每周一節(jié)的課外閱讀課,開展課外閱讀展示活動。這樣,既鞏固了所學的生字,又學到了新字,提高了識字和閱讀的能力。正如蘇霍姆林斯基說的“興趣的源泉還在于把知識加以運用,使學生體驗到一種理智高于事實和現象的“權力感”。無論是“即時鞏固”,還是“長期運用”,都是學生將所學的知識加以運用,在實踐中體會成功的快樂,增強學習的興趣,促進了學生好好學習的愿望。
在識字過程中,教師要巧妙地創(chuàng)設情景,使識字教學富有情趣,增強識字課的趣味性。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幫助學生將抽象的語言符號加以還原,以重新組合、分類體現特點再觀情境。只有在這樣的課堂中,學生才會將他們整個身心投入到學習活動中,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促進學生人格的構建??傊n堂中教師要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識字教學才會有靈動的,有生命的血液填充,才能讓識字教學有分量,從而提高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有效性。
[1]馬秋芬.盡情游戲 快樂識字——小學低年級“游戲識字”教學的嘗試[J].中小學教學研究, 2007,(05)
[2]周家鈐.小學低年級學生輕松識字教學談[J].新課程(教師),20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