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安勤
(重慶永川北山中學)
強化挫折教育 提高應挫能力
管安勤
(重慶永川北山中學)
我們經??吹矫襟w報道學生輕生的新聞,震驚之余,每個人都會問,花季學生,他們前程似錦,為何這樣輕易毫無價值地結束自己寶貴的生命?這引起了人們的深刻反思。
心理學專家分析,輕生來自兩方面的原因:從社會層面分析,學習壓力大或就業(yè)壓力大是造成學生輕生的主要原因;從個人層面分析,可以概括為,一是對自我的否定,二是人際關系失調,三是對生命價值的理解發(fā)生偏差,導致對生命極度不尊重。綜上所述,這些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現(xiàn)。
追述學生學習生活的歷程,他們備受家人關愛呵護,從未吃過什么苦,也很少嘗過失敗之痛,簡直是在蜜糖中長大。當他們獨立面對學習、交友、就業(yè)等壓力,讓一個從未體驗生活壓力的學生獨自去承擔,去應對困難和挫折,他們郁悶,痛苦難免,致使少許學生走上了輕生之路。如何挽救這些鮮活的生命,讓他們健康快樂成長?我們除了關注學生的學習生活,更要對學生的心理健康倍加關注,加強對學生進行挫折教育,培養(yǎng)學生應對挫折的能力,只有學生具備一定的應對能力,自殺悲劇才能避免。
如何從小培養(yǎng)學生應對挫折的能力?我從家庭、學校、學生個人三個方面與大家交流分享。
1.家長要培養(yǎng)孩子獨立生活的能力,讓孩子養(yǎng)成勤動手的良好習慣,要多磨礪孩子的意志品質
讓孩子多參加家務勞動和社會實踐活動能磨礪孩子的心志,提高孩子應對挫折的能力,然而,一些獨生子女面臨生活中的大事小情,家長越俎代庖,這極不利于孩子的成長。實踐證明:順境中成長的孩子缺乏應對挫折的能力,承受壓力能力差,發(fā)生意外情況較多;而逆境中成長的孩子,他們具備應對挫折的技巧,在面臨挫折時能夠沉著應對。因此,家長要改變自己的觀點,要讓孩子從小能夠在家庭生活和社會實踐中得到鍛煉,讓孩子的意志力和應對挫折的能力從小得到培養(yǎng),這是家庭教育中極其重要的環(huán)節(jié)。
2.從小教會孩子待人接物的技巧和方法,培養(yǎng)孩子的交際能力
交際網是個人社會化的起點和必經之路,心理學家丁攢指出:“人類的心理適應,最主要的就是對人際關系的適應。”家庭教育過程中,家長要教育孩子從小學會與他人相處,教給孩子人際交往過程中的一些技巧,以便在孩子交往過程中遇到挫折時,能向家長、朋友傾訴自己的痛苦和煩惱,從中得到幫助和鼓勵,讓他們能感受到集體的力量和溫暖,這對提高孩子應對挫折的能力有重要的意義。
3.家長要引導孩子正確對待失敗和挫折,要允許孩子犯錯誤,允許他們失敗
孩子的成長過程不是一帆風順的,難免會遇到挫折和失敗,在失敗和挫折面前,家長應該引導孩子正確對待,教育孩子不要怕一時的挫折和失敗,引導孩子找到失敗的原因,幫助孩子養(yǎng)成不畏困難的良好品質,鼓勵孩子樹立克服困難的勇氣,讓孩子在戰(zhàn)勝困難和挫折的過程中積累經驗,吸取教訓,這能大大提高他們抗擊挫折的能力。
1.學校要高度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加強對學生心理的健康教育
心理學告訴我們:挫折的產生有其主觀和客觀方面的原因,主觀上又有其心理、生理因素,如性格內向、缺乏自信等;客觀上就是他們在學習和生活上遇到的困難,如學習、升學、就業(yè)等壓力。面對這些問題,學校要及時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況,通過各種途徑及時疏導。學校應配備專業(yè)的心理學教師和心理干預室,開展豐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如心理輔導、心理咨詢等活動,引導學生正確面對挫折,在實踐中培養(yǎng)抗擊挫折的能力。
2.學校要引導學生客觀公正地自我評價,促進學生自我認識和自我了解
如果學生過高估計自己,易產生驕傲情緒;過低估計自己,易產生自卑心理。教師應引導學生積極參加社會實踐,通過實踐促使學生自我了解,然后客觀公正地評價自己。當他們遇到挫折時,能客觀地分析自己的優(yōu)缺點,使他們擁有健康積極的心態(tài),這樣有助于學生應對挫折能力的提高。心理實驗發(fā)現(xiàn),凡是自我認識和本身的實際情況愈接近,他的社會適應性愈強,學生就更能接受自己,也就沒有了自卑心理。
3.學校要培養(yǎng)學生珍愛生命的人生觀,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生命價值觀
羅曼·羅蘭說:“人生不售來回票,一旦動身,絕不能復返?!庇纱丝梢?,珍愛生命,珍惜大好的青春是多么的重要。生活中一旦遇到困難和挫折,我們不能采取消極不負責任的自毀的做法,應積極樂觀地面對眼前的困難和挫折,相信風雨之后一定有彩虹。
我們無法改變環(huán)境,但我們可以改變自己;我們改變不了事實,但我們可以調整自己的心態(tài)。面對學習以及人際交往等壓力,我們可以調節(jié)自己的心態(tài),放下包袱,輕裝上陣,不要被困難嚇倒,面對挫折時就能夠瀟灑自如地應對。下面簡單介紹幾種自我調節(jié)的技巧和方法,如,當遇到無法解決的困難和挫折時,自己要學會變通,多運用“阿Q精神勝利法”為自己解壓。當遇到無法解決困難時,更要學會寬容和讓步,退一步海闊天高。另外,可以采取注意轉移法調節(jié),如跑步、拳擊等活動來釋放壓力,為呵護自己生命筑起一道堅固的長城。
所以說,抓好學生早期的健康教育,增強學生應對挫折的能力,挽救流逝的生命,家長、學校、學生個人任重道遠。
史志新.加強挫折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適應能力[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2(24).
·編輯 薄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