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戰(zhàn)歌
(陜西省咸陽市楊陵區(qū)高級中學)
高中化學課堂自主學習模式初探
龐戰(zhàn)歌
(陜西省咸陽市楊陵區(qū)高級中學)
司馬光說過:“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钡履苷渖?,才能勝其任,言能達其意,書能成其文,干能成其事,績能服其人。要達到這一境界,除了本身具有的天賦外,唯一的途徑就是學習與實踐。課堂是學生學習的主陣地,如何讓每個學生都能在課堂發(fā)掘自己的潛力,學會自主學習,交流研討,小組合作,大膽展示,學會質疑,多種學習方式的運用?我校在學習借鑒其他學校先進教學經(jīng)驗的基礎上,初步確立了“1+3”高效課堂教學模式,通過教學實踐,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1+3”高效課堂教學模式,即以“自主學習—交流研討—展示提升—當堂檢測”為基本結構框架,以貫穿整個教學過程的學案為載體,通過教師點撥、引導和幫助,使學生在使用學案的過程中質疑、選擇、分析和概括,采取討論、交流、展示等形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和欲望,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習慣,從而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教學模式。
自主學習產生于20世紀70年代。我國學者龐維國把“自主學習”概括為:建立在自我意識發(fā)展基礎上的“能學”;建立在學生內在學習動機基礎上的“想學”;建立在學生掌握了一定的學習策略基礎上的“會學”;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礎上的“堅持學”。
自主學習部分依據(jù)新課程理念,站在學生的角度,把一節(jié)課的重要知識點設計成問題,引導學生閱讀課本內容,體會課本的思想內涵。以學案為載體,引領學生能讀、會讀課本,真正變“本”為“本”,自主預習,明確學習目標,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知識的過程中來。學生看書能學會的,老師不用講,既節(jié)約課堂時間,又能讓學生享受自己學會的喜悅感和成就感。比如,“化學反應的速率”這節(jié)課,對速率概念的理解是重點,自主學習部分設計了兩個問題:一是速率概念的引入,以舉例的形式讓學生認識到化學反應過程有快有慢,化學反應進行的快慢用“反應速率”來表示。二是速率的定義、表達式和應注意的問題。
探究學習是20世紀50年代后半期美國掀起的“教育現(xiàn)代化運動”時提出的。學生在課堂上的探究學習類似于科學家的探究活動,即通過學生自主發(fā)現(xiàn)問題、查閱資料、調查、實驗、搜集與處理數(shù)據(jù)、表達與交流等探究活動,從而獲得知識、技能、情感與態(tài)度的發(fā)展,并培養(yǎng)其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一種學習方法。
經(jīng)過自主學習,實現(xiàn)了學生個人學習問題的前置,學生帶著自信,帶著自己的學習成果和問題走進課堂。知識問題化,問題層次化是合作探究部分的主題?!盎瘜W反應的速率”這節(jié)課的難點是速率的計算。在合作探究部分,設計了兩個問題,一是工業(yè)上的合成氨反應,給出氮氣和氫氣的初始量以及氨氣的5分鐘的濃度,讓學生分別用H2、N2、NH3的濃度變化表示反應速率,然后進一步追問:以上三者數(shù)值是否相等?是否矛盾?數(shù)值大小有何關系?試計算v(N2):v(H2):v(NH3)=_____。有何規(guī)律?引導學生積極思考,通過計算和小組討論,學生學會了速率的計算;二是速率的比較,給出四種不同條件下反應速率用四種不同的物質來表示,且題中還隱含著陷阱:單位不統(tǒng)一。部分學生在小上一當之后,學會了速率比較的方法,同時提高了解題的警惕性。結論和方法不是老師告訴學生要怎樣怎樣,而是學生通過自我努力和合作交流,有所感有所悟,通過先學會的學生之口教會另一部分小組成員。
學生能把已有的知識分析綜合、比較概括,得出化學概念或者相關結論,思維能力就能得以培養(yǎng)。從學會知識到具備一定的解題能力,離不開及時的鞏固和到位的訓練。在當堂檢測部分,分層次、分梯度地設計一定量的課堂練習題,能達到知識堂堂清,基礎過關,變式應用,挑戰(zhàn)自我,提升能力的目的?!盎瘜W反應的速率”這節(jié)課設計了七道當堂檢測題,限定時間,要求學生當堂完成,然后組織學生采用指定小組回答和小組搶答等形式逐一解答。由于分組時已經(jīng)提前考慮到學生在學習化學方面基礎的不同,每組成員中都有學習優(yōu)、中和待優(yōu)生,容易題特別留給待優(yōu)生回答,增強他們的自信心。這樣,每組都好像一群奔跑的羊,優(yōu)等生就是那領頭的羊,中等生緊跟其后,待優(yōu)生努力追趕,形成你追我趕,不甘示弱的良好的學習和競爭氛圍,人人爭做課堂的主人,讓學生動起來,讓課堂活起來,讓不同層次的學生真正學有所獲。
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教師應該是反思型的教師。教師通過課后反思,重新審視學案的編寫和教學過程,肯定成功之處,修正不足之處,并不斷加以完善,才能更好地增強教學的有效性。學生也應該是反思型的學生,課后及時把自己本節(jié)課未理解的知識,學習中存在的疑惑或者收獲及時記錄下來。通過課后繼續(xù)鉆研或者請教,消除知識死角,不遺留問題,知識積累扎實了,成功的結果就是必然的。
李俊武.高中化學課堂自主學習模式的構建[J].吉林教育,2017(17).
·編輯 薄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