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玲
摘要:本文以近20年的數據為基礎,運用計量分析,研究了影響居民消費水平的因素,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相關政策建議。
關鍵詞:居民消費水平;影響因素
一、引言
居民消費水平是根據使用國民收入或國內生產總值(GDP)居民消費總額除以平均年人口計算,反映了一個國家或一個地區(qū)的居民消費水平。其受到生產、分配、流通以及社會等多方面,因此,全面、客觀的分析,不同的影響因素對消費水平的影響,促進經濟增長,并在此基礎上,提高消費水平是有積極的作用的,對其進行分析有較強的經濟意義。
二、設定
從廣義的角度來看,消費水平的測定指標包括價值指標、實物指標、勞務消費指標等。如果以此來分析影響消費水平的因素較為復雜,所以為方便模型設定,主要從狹義方面分析即主要從影響消費水平的量上分析。對于模型的設定,基于伊志宏在《消費經濟學》中的論述,考慮了以下因素:經濟的發(fā)展水平、價格的因素、人口因素。
基于上述理論,模型在居民消費水平為解釋變量,家庭可支配收入、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國內生產總值(GDP),人口自然增長率作為解釋變量進行回歸分析模型。模型設定為其中,Yt為居民消費水平,X1為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X2為居民消費價格指數,X3為國內生產總值,X4為人口自然增長率。
三、數據
本文選取了1991至2011年間,選取了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CPI、GDP和人口自然增長率四個因素分析對居民消費的影響,數據來源于《中國統(tǒng)計年鑒》和國家統(tǒng)計局。
四、模型估計
1.由于所選數據為時間序列數據,所以需要檢驗其平穩(wěn)性,并用EG兩步法考察它們之間是否存在協整關系。變量序列的平穩(wěn)性檢驗結果:
上圖被解釋變量分別為Y、X1、X2、X3、X4,二次差分后均為二階單整序列。然后對變量進行協整檢驗,觀察變量間是否存在協整關系,沒有協整關系的單整變量的回歸為偽回歸。對et序列進行單位根檢驗得出:在5%的顯著性水平下,t檢驗統(tǒng)計量值為-2.783127,小于相應臨界值,從而拒絕H0,表示殘差序列不存在單位根,是平穩(wěn)序列,變量之間存在協整關系。
2.由表1所提供的數據,使用EVIEWS3.0,利用最小二乘估計,計算的結果如下:
由圖1可見,該模型R2=0.999588,R2=0.999478,可決系數很高,F檢驗值9091.37,明顯顯著。但是當α=0.05時t0.025(20—5)=2.131,X2,X3,X4系數的t檢驗不顯著,而且X3系數的符號與預期相反,這表明很可能存在多重共線性。由圖2相關系數矩陣可以看出,各解釋變量相互之間的相關系數較高,證實確實存在嚴重多重共線性。
3.修正多重共線性
采用逐步回歸法解決多重共線性問題。分別做Y對X1,X2,X3,X4的一元回歸,結果如下:
其中,加入X1的方程R2最大,以X1為基礎,順次加入其他變量逐步回歸。再次加入X2后可決系數改進最大且各參數的t檢驗顯著。再分別加入X3,X4后可決系數未明顯改進且參數t檢驗不顯著。在經濟理論中,國內生產總值與人口自然增長率對居民消費水平的影響不能忽視,可能因為模型的設定與經濟數據的原因導致檢驗結果不佳,但在此為保證模型的準確性,應剔除X3,X4。
4.修正后模型回歸結果
根據數據得到的模型估計結果為:Y∧t=571.551+0.405852X1-5.279115X2
五、檢驗
1、經濟意義檢驗
模型的結果說明居民消費水平受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和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的影響。在假定其它變量不變的情況下,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每增長1元,居民消費水平就會增加0.405852元;在假定其它變量不變的情況下,CPI每增長一個百分點,居民消費水平就會減少5.279115元。這與理論分析和經驗判斷相一致。
2、統(tǒng)計檢驗
1)擬合優(yōu)度:由數據中得到R2=0.999509,R2=0.999451,這說明模型對樣本的擬合很好。
2)F檢驗:給定顯著性水平α=0.05,在F分布表中查出自由度為k—1=2和n—k=17的臨界值,Fα(2,17)=3.59由于F=17291.16,大于臨界值,說明回歸方程顯著。
3)t檢驗:在給定顯著性水平α=0.05水平下,查t分布表得t統(tǒng)計量臨界值為2.110,各解釋變量t值的絕對值均大于臨界值。說明當其他解釋變量不變的情況下,解釋變量“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分別對被解釋變量“居民消費水平”有顯著影響。
六、本文結論
通過上面的回歸分析中,我們可以得出結論,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和消費水平,CPI密切,并與實際數據證明居民可支配收入和消費水平呈正相關,居民的消費水平與消費價格指數負相關。凱恩斯認為,消費是一種基本的心理模式:隨著收入的增加,消費將增加,但隨著收入的增加,消費的增加更多的可支配收入增加,消費增長是有利的。根據模型的數據顯示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對消費水平有顯著影響,這也正證實了凱恩斯的絕對收入消費理論,認為可支配收入對于消費是有絕對的影響。除了CPI增長意味著價格水平上升,人們可以購買商品相同的財富減少,從而導致市場疲軟,消費水平下降。因為GDP增長的過程中計算固定資產包括長期投資、消費和凈出口三個因素,所以對消費水平的影響不太顯著。
針對模型所反映的問題,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采取措施進一步提高居民消費水平:①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提高居民的購買力,尤其是提高中低收入階層的收入,降低貧富差距,增加對城鎮(zhèn)低收入群體的轉移支付,縮小居民收入差距。②控制物價水平,在注重經濟增長的同時,合理調控物價,控制通貨膨脹。③教育引導居民合理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