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靜杰
(廣東省水利電力勘測設計研究院,廣東 廣州 510170)
基于環(huán)海島嶼特點的供水施工技術探討
林靜杰
(廣東省水利電力勘測設計研究院,廣東 廣州 510170)
與陸地區(qū)域相比,海島上降水量、綠化程度較低,因此大多數(shù)海島都存在著資源性缺水的問題;南澳島也不例外,隨著海島經(jīng)濟的發(fā)展,淡水需求量在不斷增加。因此,供水施工成為海島建設的重要民生工程。本文以南澳島為例,就環(huán)海島嶼的供水工程施工技術進行討論分析。
環(huán)海島嶼;供水工程;施工技術
南澳島位于閩粵臺三省(地區(qū))交界的海面上,處在高雄、廈門、香港三個港口城市的中心點,是東南沿海重要的通商中轉(zhuǎn)站,四面環(huán)海,自然資源十分豐富,加上地理位置特殊,經(jīng)濟發(fā)展十分迅速,淡水需求量不斷增加。為了解決島內(nèi)水資源缺失的問題,促進海島經(jīng)濟及各項事業(yè)的發(fā)展,相關部門組織開展了供水工程建設,本文就工程建設過程中的一些重要的施工技術進行簡單的介紹。
該工程從汕頭市澄海區(qū)培垅開始,由西向東沿海底到達南澳島長山尾登陸,如圖1所示。整個SRTP管道供水的管道長度8.677 km,管道的內(nèi)徑為DN600,PN0.8 MP,海底管道初步設計采用雙管聯(lián)排大開挖敷設的形式。這一管段的地貌主要是海溝,中部有鳳嶼,地層土質(zhì)主要由砂層、含貝類淤泥質(zhì)黏土等組成,地形比較平坦。海水深度在3~15 m左右,管道主要埋設在深灰~灰色淤泥質(zhì)黏土層或者淤泥之中,整體而言地基的承載能力比較低。
2.1 水下溝槽開挖
海上施工作業(yè)工區(qū)的主要施工任務有水下溝槽開挖、箱涵安裝、預制構件制作、管道熱熔連接、溝槽回填等[1]。具體的施工過程中,首先需要根據(jù)工程的施工工況、土質(zhì)、待開挖厚度等分析施工強度,進而決定本次施工選用抓斗式挖泥船,配套的開挖設施還有錨艇、拖輪、交通艇等。
圖1 供水管道敷設線路圖
水下溝槽開挖時需要做好施工測量工作,施工船舶采用DGPS定位技術進行導航定位,使用北京54年坐標系作為平面坐標系統(tǒng),差分臺需要嚴格按照《水利水電工程施工測量規(guī)范》進行設立。水下溝槽開挖邊線誤差控制在±0.4 m以下,岸邊控制在±0.5 m以下,挖槽中心線誤差嚴格控制在±1.0 m以下[2]。開挖前需要在開挖起點、訖點、開口線等關鍵位置設立標桿、燈標等標志,每一組橫向標志設置的間隔在50~100 m之間。
本次施工采用珠基高程。施工之前首先需要設立驗潮站,建立潮位遙報系統(tǒng),實時地為測量船及挖泥船提供潮位信息,驗潮站水尺需要設置在水流比較平穩(wěn)、不容易被船艇觸碰的位置,要便于人員的觀測,水尺零點必須要滿足五等水準精度要求,高程與挖槽設計底一致,要能夠滿足常水位變化范圍的讀數(shù)要求,汛期或者浪潮較大時應滿足最大水位讀數(shù)要求。
為了更好地控制挖泥船開挖深度,挖泥船上安裝有潮位遙報儀接收機,方便控制人員能夠根據(jù)儀器反饋的潮位信息調(diào)整抓斗下放的深度。實際開挖過程中,沿著開挖邊線方向進行,開挖時段與段之間的重疊區(qū)大于3 m,條寬30 m。海堤拋石分層開挖,開挖出的石料如果沒有風化、質(zhì)地比較堅硬,則放置于開挖斷面的兩側(cè),管道及箱涵安裝完成之后,恢復到原位[3]。水下溝槽開挖時,挖泥船垂直于管溝槽軸線錨泊,挖泥船的下導輪需要接觸到塹口的泥層,保證泥斗充足不容易脫攬。挖泥船的橫軸線需要始終平行于挖槽的中心線,橫挖的速度主要由泥斗充泥情況決定,充泥少則速度大,充泥多速度小。挖泥船前移的距離主要受泥層的土質(zhì)及厚度影響。為了防止施工時出現(xiàn)陡坡坍塌的問題,本次施工采用分層挖泥的方法。為了防止開挖深度不到位或者超深過多,需要及時對水位的變化進行觀測。開挖期間可能會出現(xiàn)回淤現(xiàn)象,可以適當超挖。
2.2 管道安裝
管道安裝需要按照船舶定位、水下管溝開挖整平、管溝檢查、箱涵制作安裝、管道安裝、砂土回填、混凝土蓋板安裝等幾個步驟進行。
(1)測量放樣。陸上部分的測量放樣需要根據(jù)設計控制樁進行,水下浮標的設置則需要沿著中心軸線進行。
(2)管溝開挖整平。管溝開挖時邊坡為1∶5,底寬為5.5 m,低潮時露出水面的部位使用挖掘機整平,水下部分的整平則需要潛水員完成。
(3)管溝檢查。管溝檢查主要利用超聲波探測儀及GPS衛(wèi)星導航儀完成。
(4)箱涵制作安裝。埋管段由異形箱涵和標準箱涵組成。箱涵鋼筋綁扎需要嚴格按照施工設計圖紙及施工要求進行,搭接長度在35 d以上,主筋間距允許偏差控制在20 mm以內(nèi),鋼筋骨架外面需要墊置砂漿墊塊。模板為1.5 mm木模,混凝土澆筑完成之后需要進行7~14 d左右的養(yǎng)護,強度達到一定標準后可以將模板拆除。箱涵安裝的順序由外側(cè)向岸側(cè)進行,箱涵側(cè)墻上部需要預留直徑在6 cm左右的空洞,方便起吊,箱涵落到管溝之后需要由潛水員深入水下進行測量及探摸,確定位置符合設計規(guī)范要求之后,方可將鋼絲繩吊鉤放開。
(5)陸上地錨埋設。為了保證敷管船的正常施工,陸上需要開挖一定尺寸的錨坑,并使用鋼絲繩將鋼管吊放于坑內(nèi)后回填夯實,外露鋼絲繩使用索具固定。
(6)管道敷設。管道敷設時敷管船沿著軸線行使,管道著落后,將海砂回填于箱涵之內(nèi)。
2.3 管道熱熔連接
本次施工中選用的SRTP復合管由生產(chǎn)廠家直接于現(xiàn)場連接,將管道運輸?shù)椒蠊艽?,吊上發(fā)射架之后與已發(fā)射管道連接起來。實際的連接過程中主要選用了正常連接和法蘭連接兩種連接方法。無論是哪種連接方式都需要首先將管材表面及內(nèi)壁的氧化層打磨清除干凈。正常連接時需要在連接管材的一端預套上電熔管件,然后計算好對接時間,使用對接機進行熱熔連接,并在完全冷卻前將管材對接翻邊位的翻邊清除干凈,確保接縫的平整。完全冷卻之后需要預標示好最終安裝位置,采用液壓油缸將管件推到標示位置后進行電熔焊接。法蘭連接一般只在特殊情況下采用,套裝時管道一端與管材一端端口需要保持同一截面,可以利用液壓設備實現(xiàn),電熔焊接完成后,需要使用銑刀對管材及管件的端面進行銑削,然后使用預制好的SRTP法蘭頭進行電熔管件及管材的熱熔對接。鋪管船結(jié)構布置見圖2。
圖2 鋪管船示意圖
2.4 管溝回填
管溝回填主要利用泥駁完成,管道安裝一段距離之后需要及時回填海砂覆蓋管道。具體施工過程中,采用開底泥駁自由拋砂法進行,在此過程中需要控制好泥駁行駛的速度以及泥駁密封板的開度?;靥顠伾皶r,只要砂層超過設計要求即可,砂層位置的控制主要通過GPS定位系統(tǒng)輔助來完成。管溝回填過程示意見圖3。
圖3 管溝回填過程示意圖
2.5 管道試壓
管道試壓工作十分重要,主要分兩個階段來進行。預試壓階段,首先需要將試壓管道內(nèi)的水壓降到大氣壓之下,并穩(wěn)壓60 min,穩(wěn)壓期間避免空氣進入管道。然后將水壓升到實驗壓力值,穩(wěn)壓30 min,如果發(fā)現(xiàn)壓力下降需要及時地注水補壓,做好管道接口、配件的檢查工作,避免出現(xiàn)滲漏,一旦發(fā)現(xiàn)此類問題必須立即中止試壓檢查滲漏原因,故障排除后需要重新進行試壓工作;停水補壓穩(wěn)定60 min,之后壓力下降但沒有低于試驗壓力的70%時,預試壓結(jié)束,反之則需要停止試壓及時進行檢查[4]。主試壓在預試壓結(jié)束之后進行,需要迅速地將管道內(nèi)水放出,使壓力下降到試驗壓力的10%~15%左右;主試壓階段需要每間隔一段時間記錄一次管道剩余壓力,記錄時間保持在30 min左右,如果在此期間管道的剩余壓力值呈現(xiàn)上升的趨勢,則實驗結(jié)果合格,如果沒有則需要再繼續(xù)觀察60 min,整個90 min觀察階段壓力下降值在0.02 MPa以下,同樣說明實驗結(jié)果合格。
本文結(jié)合實際案例從水下溝槽開挖、管道安裝、管道熱熔連接、管溝回填、管道試壓等幾個方面就環(huán)海島嶼的供水施工技術進行了簡單的分析介紹,希望能夠?qū)︻愃乒こ探ㄔO工作有所幫助。
[1] 紀建軍. 關于供水管道施工環(huán)節(jié)與質(zhì)量控制探討[J]. 房地產(chǎn)導刊, 2016(8):99-101.
[2] 杜鵬. 關于供水管道施工技術的探討[J]. 引文版:工程技術, 2015(15):104-105.
[3] 李俊民. 關于供水管道施工技術的探討[J]. 中國科技縱橫, 2013(23):111-112.
[4] 潘俊良. 淺論供水工程施工存在的問題及管理[J]. 魅力中國, 2011(20):343.
林靜杰(1983-),男,工程師,主要從事水利工程施工工作。
TU991;TU991.05
A
2096-0506(2016)12-005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