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玉梅
一
提起村東頭老阮家,村中稍微上年紀的人沒有不知道的,而那些年輕一點的,也許沒有見過老阮家的任何一人。但從父母教育他們、引以為示范的例證中,也知道不少老阮家的故事,有的,也許早已如雷貫耳。說來說去,老阮家之所以被村里的人們津津樂道,無外乎三個方面的“無人能及”。就因了這三個方面的“無人能及”,讓老阮家不但在村里出名,而且在鄉(xiāng)里也小有名氣。
首先要說的第一個“無人能及”,就是曾經以困苦貧窮出名。
那還是上世紀60年代,當老阮還是小阮的時候,山東膠南和膠縣修水庫,小阮家的村子被劃在了修水庫的范圍,面臨著動遷。當時政府動員村民移民到東北去。說實在的,站在院中,面對一貧如洗、吃穿都無著落的不像樣的家,實在沒有什么好留戀的,所以,在別人還猶豫的時候,年輕的小阮在做事果斷、膽大勝過男人的新婚小媳婦的鼓動下,便毅然決然、毫不猶豫地登上了開往東北的移民專用客船,成為了那批移民到東北旅大、有確切史料記載的2604戶中的一戶,被安置在了遼南一個普通的小山村。在那個以生產隊為單位、靠掙工分養(yǎng)家糊口的年代,隨著小阮媳婦沒有閑下來的肚皮、孩子們以每三年一個的速度不斷地落地,小阮家的債務也以同樣的速度立方式的增長。踢里撲通,一直到第四個孩子出生,小阮媳婦都沒能看到個“帶把兒”的。本來,小阮并不是個重男輕女的人,他喜歡女兒,所以,就不想再生了,可是,村子里那些生出兒子的男人和女人卻譏笑和編排小阮兩口子。特別氣人的是,他們竟然給小阮起了個外號,因為阮與軟同音,所以就叫“軟皮蛋”,而且還帶有污辱性地在“軟皮蛋”后面加上一個狠狠的“子”字。連三歲的孩子也知道,“軟皮蛋”和“軟皮蛋子”差別大了去了,“軟皮蛋”是調侃,“軟皮蛋子”就是罵人了。小阮倒不十分惱怒,可他剛強的小媳婦可咽不下這口氣,到底在第五個孩子帶著“把兒”出生之后,堵住了那些雜七雜八人的嘴,才去醫(yī)院做了絕育手術。五個孩子一個挨一個,不是氣能吹大的,理所當然,小阮家就成了生產隊的“長拉戶”之一,而且還欠了親戚鄰居不少錢。真真正正的,小阮成了村里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軟皮蛋子”了。
老阮家的第二個“無人能及”,就是以孩子們的出類拔萃出名。
說來也怪,這么平常甚至可以說有點窩囊的所謂“軟皮蛋子”,偏偏養(yǎng)育了五個極其出色的孩子,用村子里的人說,那叫個頂個飽成飽成,沒有一個秕子。小阮在老家磕磕絆絆地念了五年書,而小阮媳婦從未進過一天的學堂,連掃盲班也沒有去過,所以大字不識一個,自己的名字都不認得??墒牵@五個孩子,學習卻是出奇得好,小學的時候,幾乎全是班級的第一名。到了中學,學生多的時候,有的仍舊是第一名,即使保持不了第一名,但絕對是名列前茅。而且,每個孩子,在班級都是班下部,基本上都是班長和學習委員兩個職務。漸漸地,從村里到鄉(xiāng)里,有了名氣。學校的老師,一聽是阮家的孩子,都爭著搶著要到自己的班級。這五個孩子,有著極強的自立性,從來不用老師操心,而且,還會幫助老師管理班級。作為家長,小阮兩口子在生產隊忙得腳不沾地,從來也不過問他們的學習。四個女兒就是四朵花,長得還漂亮,寶貝兒子也從不嬌慣自己。這五個孩子,只要在街上,村里那些愛開玩笑的男人們就爭著搶著當他們的爸爸,大老遠的就喊:“快叫爸爸,我是你親爸?!币驗樵谒麄兊男哪恐?,小阮兩口子實在生不出這么好的孩子。拉扯這五個孩子,小阮和媳婦承受了別人無法想象的困難。孩子們伸手要錢的時候,他們的頭皮都發(fā)麻。過度的操勞,使他們兩口子過早的衰老,很早的時候,小阮就升格為老阮,小阮媳婦也“榮幸”地跟著升格為老阮媳婦了。
讓老阮和老阮媳婦的腰板真正硬起來的是大女兒考上大學的那一年。那是文革后已恢復高考的1982年,村子里還不曾出過大學生,老阮家的大女兒,以優(yōu)異的成績考上了省城的師范學院,這可是村子里的爆炸新聞。老阮兩口子那個樂啊,真是無法形容,走在街上,腰板自然而然地就硬朗起來。再后來,四個孩子也一個接一個地考上了大學。村子里的人也發(fā)現(xiàn),老阮兩口子的精神頭倒越來越好了,說話的底氣明顯比過去足了,“軟皮蛋子”的稱呼,隨著家中情況的改變和時間的推移,也逐漸被村里的人所淡忘。
老阮家的第三個“無人能及”,就是以兒女們的懂事孝敬出名。
兒女們有出息,自然是父母的驕傲,然而,在孝敬父母上,有許多兒女卻大打折扣。可是,老阮家的兒女們,卻不用父母多說一句話,能夠自覺盡心地孝敬父母。四個女兒在身邊,輪流地回家探視父母,吃穿用度自然從沒缺過。兒子更是出色,在國內國外出著公干,每年掙多少錢,父母不知道,但是,房子不斷地換,車也不斷地換。最讓父母臉上貼金的是,兒子自己一人出資,在城里給父母買了一套90多平米的房子。老兩口一到冬天,就到城里“貓冬”。不用在農村受寒冷之苦,更不用生爐子,整天被煤灰和煤煙包圍著。等城里的取暖期一過,老兩口就又回到農村。村里人也逗他們,說他們到農村的別墅度假,而且特意把別墅說成“別野”,夸他們的兒子是“碗底扣的一塊肉”。每個孩子從大學畢業(yè)那天起,就不曾再回家向父母要過一分錢,包括結婚生子,全都自食其力,不用父母操一點心,相反,每個孩子都不斷地回家送錢。老兩口雖然已經不能掙錢了。但是,他們手里再沒有缺過錢。女婿兒媳也十分孝敬,常常的,女兒回不了家,是女婿自己一個人回家送東西。兒媳還特意帶了尺子回家,把老兩口的身體量了一下,把尺寸記在本子上,自此,隨著季節(jié)的變換,老兩口就不斷地更換著兒媳從外地寄回的時尚而合體的新衣服,走在街上美滋滋的。他們回到農村的家,蒔弄蒔弄院子里的菜地,種種花,與老鄰居以及以前在生產隊一起干活的那些老伙伴們串串們,拉拉家常,打打撲克。村里的老人,對他們老兩口,那才叫羨慕嫉妒恨呢!特別是老阮太太,從嫁到老阮家那天起,這么多年,不但肚皮沒有閑過,就是人也沒有清閑過,里里外外地忙乎,吃苦受累,熬白了頭發(fā),熬掉了牙,現(xiàn)在隨著兒女們全部自立,總算過上了清閑而幸福的日子。
二
平靜的日子,總要泛起一點漣漪。
這不,老阮太太最近就有些郁悶和糾結。
眼瞅著快七十七歲的人了,老阮太太的牙齒一側已經掉了大半,不能正常吃飯了。按照她一生的性格,認為這沒有什么了不起的,便毫不猶豫地走進了醫(yī)院,沒有一絲悲哀之情,讓醫(yī)生修掉了那“半壁殘垣”。過了一段時間,安了一半的假牙,也沒有多慮,鑲了那種金色的?;氐郊抑?,便又與那些鄰居打撲克去了。打到中間的時候,有兩個人要出去方便,老阮太太想,閑著也是閑著,不如也順便去吧。誰知,在廁所外面,她聽到老劉太太和老馬太太在議論她,特別是老馬太太,竟然說了一句“你說老阮太太真有意思,戴不起真金子拉倒,倒把牙鑲成了金色的”。老阮太太一聽,真是氣不打一處來,尿也不尿了,憋著氣回到房間內,打了不一會兒,就找了個借口回家了。
在院子里曬太陽的老阮看到老阮太太進門,奇怪地問:“怎么這么早就回來了?”老阮太太腳步不停沒有好氣地回了句:“不打了!”看到老阮太太臉色這么難看,老阮小心翼翼地跟著老阮太太,看著她氣呼呼地一屁股坐在炕上,就聽到她開始數(shù)落:“你說,就那個老馬太太,竟然敢笑話我,她有什么資格?全村人誰不知道,年輕的時候在外面‘跑風,跟了好幾個男人,還在外面生了個‘野小子。到老了,沒有人要了,才又回來跟著這個窩囊出名的老馬。整天老沒個老樣子,那么黑的臉上偏偏搽那么厚的粉,好像驢粑粑蛋上掛滿了霜。就她,有什么資格笑話我?怪不得和人說話的時候搖頭晃腦的,就是為了顯擺她耳朵上的金墜子!還有,那么大年紀的人,整天露著個一包褶子的黑脖子,就是故意顯擺脖子上的金項鏈。打撲克的時候,故意翹著手指頭,一張牌要抓半天,不就是故意顯擺那個金鎦子嗎?誰還看不出來!哼!這些東西,哪一樣不是‘跑風從野漢子那里騙來的!丟人現(xiàn)眼的,有什么值得炫耀的!就她,有什么資格笑話我?整天輕腚郎當?shù)臉幼?,還敢笑話我!我鑲金色的牙怎么了?那是我樂意……”
老阮太太一口氣將那些道聽途說、不知真假的對老馬太太的風言風語全部倒了出來,還夾雜了不少個人的憤慨和編排。越說越氣,越琢磨越不是滋味,自此以后,干脆,連愛玩成癮的撲克也不去打了,任人怎么叫,就是不去!老鄰居們莫名其妙。
只有老阮頭知道個中緣由。
現(xiàn)在,老阮太太滿腦子都是金子。
說實在的,老阮太太對金子并不陌生。她一出生,還在褲子里的時候,母親就將她的耳朵眼扎好了,在有些人只是聽說過金子、看見過別人戴過金子卻從來沒有觸摸過金子,更有甚者,還不知道金子為何物時,老阮太太就戴著金子、玩弄過金子。自己出生在一個金玉滿堂的大家庭,叔叔大爺們是稱霸一方的真正的土豪。她依稀記得他們腰里別著手槍在街上橫著走的氣勢,而且更見過他們向后打槍的派頭。自己的母親是鳳冠霞帔地嫁到了婆婆家。她也在母親的首飾盒里無數(shù)次地玩弄過那些金鏈子、金鐲子、金戒指、金耳環(huán),還有那些造型各異、她不知道往哪兒戴的金飾品。有時候,那些小一點的金飾品被她不在意地亂放,也不知道了去向。后來,隨著時代的變遷和巨大的歷史變故,叔叔大爺們也奔向了臺灣等其他地方,那種金玉滿堂的日子也逐漸遠去,她身上的金子也不知了去向。家中的金子也一件件地變少,一直到銷聲匿跡。母親只給她留下了一對銀手鐲,讓她給了唯一的兒媳婦。
由于小時候的擁有和習以為常,使她對金子并沒有太多的喜歡和向往。即使有了閑錢,也一直沒有像有些女人那樣千方百計地想著去購置這些在她們眼里很貴重的東西。但這次不同,被老馬太太這么一激,或者說,這么一恥笑,老阮太太倒開始計較起這個東西來了?,F(xiàn)在,她滿腦子全是金子,在夢中,夢到了到處都是金子,甚至家中的床都是金子做的,連耳背的老阮都聽到了她從夢中發(fā)出的愜意的笑聲。
三
老阮歷來是貫徹執(zhí)行老阮太太“路線方針政策”的第一人,也是老阮太太最忠實的粉絲和代言人。憑著在老阮太太身邊多年的歷練,老阮太太不明說的心思,老阮能非常準確地揣摩個八九不離十,他領會老阮太太的精神實質準確而全面。
這次,看到老阮太太那副怒氣沖沖的表情和沒有好氣的言語,立時就明白了事情的緣由,他大氣也不敢出,悄悄地出門去了。走在村子靜靜的小路上,看著春天路邊小草和野菜發(fā)出的嫩芽,老阮不由得陷入了沉思。細想起來,這么多年,老阮太太跟著自己艱難了一輩子,辛苦了一輩子,把孩子們拉扯大了,而且在她又把每一個孫子輩的孩子看大了之后,眼看著快入土了,才享了這么幾年的清福。雖說孩子們孝敬有加,令人羨慕,兩個老人不愁吃不愁穿的,但是,作為老阮自己,一直對老阮太太深懷愧疚。從年輕的時候,他就想給老阮太太置辦金貨,但是,這么多年來,光是撫育孩子,供著他們上大學,已經是艱難得讓人無法承受了,更別提置辦金貨這樣的妄想了。一直到現(xiàn)在,他也沒有給老阮太太買過一件!每每看到和她同齡的人都不斷地武裝上了,而自己的老伴還沒有一樣金色的東西在閃耀,自己的內心就不斷地自責,這幾乎成了他的心病。現(xiàn)在,老阮太太被別人笑話了,別說老阮太太不舒服,自己也跟著別扭。他能夠理解老阮太太的心情……一直在外面溜達到中午做飯的時間,一個完整而成熟的計劃在心中形成,他立刻從兜里掏出孩子給配備的讓他出門必帶的手機,向大女兒發(fā)出了命令。第一次,在沒有老太太拍板的情況下,自作主張地把一切安排妥當。然后,大踏步地向家中走去……
四
用農村的俗語來講,老阮太太是那種摔倒還要抓把泥的女人,這個家庭也是典型的慈父嚴母家庭。外人都說,孩子們能夠那么有出息,絕大部分都是她的功勞。她不會給孩子們講什么大道理,但是。與其他農村婦女有一個最明顯的不同,就是她是一個非常開明而有遠見的母親,從不把孩子握在手心里,用悲悲戚戚的表情阻止孩子離開自己,甚至莫名其妙的用農村那些笨拙而含有迷信色彩的所謂規(guī)矩來約束孩子的行為。相反,她非常鼓勵孩子們走出家門,到外面的世界去看看,她喜歡讓孩子們到外面去接受教育,從不拖孩子們的后腿,不給孩子增加任何負擔。她給了孩子們自由的翅膀,讓他們毫無負擔高傲地飛翔。孩子們成家立業(yè)之后,她也從不干涉孩子們的生活,而且,還鼓勵孩子們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也不對孩子提出什么要求,包括老人自己的生日,那些節(jié)假日,也不給孩子們任何約束。她經常說,趁你們年輕,能動的時候,就多走走,到老了,不能動了,就哪兒也去不了了。我們老年人有老年人的生活,你們也有你們的生活,什么時候有時間,就什么時候回來,不必受那些條條框框的約束。如果我們真正需要你們的時候,你們能夠管我們就行了。這一點,特別讓兒媳婦感動,所以,反而對兩位老人更好了。孩子們基本都會不定時地回來看他們,孝敬他們。他們幸福而滿足。這不,五月初七是老阮太太七十七歲生日,像過去一樣,她從不要求孩子們放棄自己的工作或者更重要的事非要回來走這個形式。她自己也沒有非過生日不可的習慣。再說,她在家中也不看日歷,幾乎不知今夕是何年。如果不是因為前兩天剛過的端午節(jié),她就更不記得自己的生日了。
吃過早飯,老阮和老阮太太就坐在院子里曬太陽??墒抢先钕裼惺裁葱氖?,到大門口去了幾次,又沒事一般回來。九點多鐘的時候,大女兒首先回來了,老阮太太奇怪地問,你怎么回來了,不上班嗎?她記得老阮早上說過,今天是星期一。從大女兒的回答她才知道,這是端午節(jié)串休的假期。緊接著,孩子們像約好了一樣,陸陸續(xù)續(xù)拉家?guī)Э诘鼗貋砹?。在國外的兒子在快到午飯的時候也帶著媳婦兒子回來了,這是老阮太太沒有想到的。孩子們不斷地從車上往下搬東西,食物,飲料,蔬菜,酒……中午的時候,滿滿兩大桌豐盛的午餐準備完畢,就擺在院子里的大樹蔭下,真真正正的一個家庭聚會,比過年的時候還熱鬧。也是三代齊全的兩大桌人,什么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姥爺姥姥、姨父姨媽、舅舅舅媽的叫成一團。
好半天總算安靜下來,菜擺好了,人坐齊了,老阮頭端起酒杯,清了清嗓子,因為激動,不但手在哆嗦,連聲音也有些發(fā)抖,酒也跟著灑出來了,這可是他一輩子第一次如此隆重而正式地發(fā)話:“今天,是你們媽媽七十七歲的生日,你們一齊回來,全家人一個也不少,我代表你媽媽表示感謝?!比胰硕荚谕抵?,哈哈,今天底氣怎么這么足,還敢代表老伴了?!拔艺f,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沒有你們的媽媽,就沒有這個家。”孩子們突然發(fā)現(xiàn),老爺子的口才還不錯呢!“你們的媽媽跟著我這么多年,吃了不少苦,受了不少罪,含辛茹苦把你們拉扯大,又幫助你們把你們的孩子拉扯大?,F(xiàn)在你們大人小孩都很好,我們也很高興。你們的媽媽是個‘五好女人。做閨女時,是個好閨女;做媳婦時,是個好媳婦;做兒媳時,是個好兒媳;做媽媽時,是個好媽媽;做奶奶姥姥時,是個好奶奶好姥姥。今天,是她的生日,我們一起舉杯,祝她生日快樂!”孩子們笑得更厲害了,哈哈哈,總結出“五個好”來了。
老阮一口氣說這么多話,第一次這么干脆利落,一定是打了很長時間的腹稿。因為急促地說完這些話,他的臉都憋紅了。
一杯酒下肚,大女兒首先發(fā)話了:“老媽,今天我們回來,祝你老人家生日快樂,感謝你和爸爸的養(yǎng)育之恩。我們能夠健康成長,事業(yè)有成,和你們的開明和鼓勵是分不開的。你們從不束縛兒女,也不拖兒女的后腿,讓我們能夠毫無負擔地在外闖蕩,感謝你們二老!雖然我們經?;貋?,給你們錢,給你們帶東西,但我們做得還不夠,我們還不了解你們的愿望。聽說,老媽媽最近對金子比較感興趣,我們今天要把老媽全副武裝起來。雖然你們老兩口從不開口對兒女提要求,也從不張口向兒女要任何東西,但我們愿意和媽媽爸爸共同實現(xiàn)你們心中的愿望。這是我給您老人家的生日禮物,一條金項鏈,一對金耳環(huán)?!?/p>
老阮太太一愣,她的確驚喜。
老阮在詭秘地笑,他為自己第一次的自作主張而欣慰。
兒女們都也看著爸爸竊笑,老了,老了,您也任性了一回。
而后,孩子們把自己帶來的金飾品送到了老阮太太的面前,連已結婚的外孫女和工作了的第三代孩子也著實表現(xiàn)了一把。老阮太太一下子全副武裝起來,而且還有很大的盈余,實在沒處戴了,只好成了“后備干部”
老阮太太的一塊心病得到了治愈。
生日“宴會”圓滿成功!
五
老阮太太興奮了一夜。
第二天一大早,老阮太太就將金首飾戴上,只差每個指頭都戴上戒指了。好多年不照鏡子的她,特意選擇了一件她認為能夠襯托金首飾的衣服,在鏡子前反復欣賞。之后,氣宇軒昂地走出家門,找人打撲克去了。所有老鄰居、牌友都發(fā)現(xiàn)了她三個月后第一次走出家門的巨大變化。正是陽歷六月穿夏裝露脖子露手臂的季節(jié),她一舉手、一投足,那些金飾品就燦燦地閃耀著一道道光線,在陽光下晃人的眼,讓人有些眼暈。哈哈哈,這次你老馬太太還有什么話說,我也有金首飾,我的金項鏈比你的粗,我的金手鐲比你的厚,我的金耳墜比你的沉,我的金戒指比你的多。老阮太太抓起牌來比過去快,摔起牌來比過去響,必勝的信心比過去足。別說,今天,她當“皇上”的時候格外多。她覺得,自己明顯地將老馬太太過去那種牛氣打下去了,老馬太太的精神氣被壓去一大半,只能輸了當“娘娘”了。她用眼睛的余光,感受到了老馬太太那羨慕貪婪的表情。老阮太太還在打撲克的間隙閑聊過程中,裝作無意地透露,家中還有一套金首飾,只是一下子戴不下了,在別人的贊許聲中,老馬太太一聲不吭。
快到中午了,牌局要散了,大家起身準備離開,老馬太太長噓了一口氣,好像是早就準備好了似的冒了一句:“老阮家的,你戴的金子是假的吧?!崩先钐睦锩靼姿f的是氣話,連看都不看她一眼,不緊不慢地回道:“你說是假就假的吧,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你能這么想,倒提醒了我們,你自己戴的是假的吧?”
老阮太太說完,不屑一顧地邁著堅定的步伐向家中走去,身后,她聽到老鄰居們在搶白老馬太太:“怎么會是假的?就你能戴得起真的!人家老阮家的不像你那么愛顯擺就是了。就她那些兒女,她家那個條件,戴多少戴不起?她城里的房子、兒女們開的車,夠買多少金貨,還用得著戴假的?你快別胡說八道了……”
老阮太太美滋滋悠閑地向家中走去??赡苁切那榈木壒?,不知為什么,她腦子里突然回響起了他們在生產隊天天中午收工吋、村子路邊電線桿上的大喇叭播放的、她最愛聽的歌曲“社員都是向陽花”的旋律,她不由自主地跟著大腦中的旋律、踩著自己的步伐哼起了那耳熟能詳?shù)母柙~,而且這么多年了,竟然還一字不差——
公社是棵長青藤
社員都是藤上的瓜
瓜兒連著藤。藤兒牽著瓜
藤兒越肥瓜兒越甜
藤兒越壯瓜兒越大
公社的青藤連萬家
齊心合力種莊稼
手勤莊稼好,心齊力量大
集體經濟大發(fā)展
社員心里樂開花
公社是顆紅太陽
社員都是向陽花
花兒朝陽開,花朵磨盤大
不管風吹和雨打
我們永遠不離開她
公社的陽光照萬家
千家萬戶志氣大
家家愛公社,人人聽黨的話
幸福的種子發(fā)了芽
接下來的幾天,老阮太太一直處在一種特別興奮的狀態(tài)中,走起路來格外有勁,干起家務來格外清爽,就是院子里那點青菜,也免去了老阮的勞累,由老阮太太全權承包了。每天高高興興地去“上班”——打撲克,然后,又高高興興地“下班”——回家做飯??墒?,她老人家覺得有些別扭的是,那些金首飾變成了一種麻煩和累墜。洗臉的時候,那些首飾一不小心就劃到了臉;在廚房的時候,那些首飾就碰到盆盆罐罐的咔咔作響;在菜園子里蒔弄菜地的時候,那些首飾在農具的互相擠壓下總是不斷地變形。讓她特別煩躁的是,晚上睡覺的時候,那些首飾要么在脖子上纏繞著她,要么生硬地磕著她,連一個安安穩(wěn)穩(wěn)輕輕松松的覺也睡不踏實。終于有一天,當她的臉被劃了一道比較深的口子之后,老阮太太毫不猶豫地退去了所有的首飾。
想我一個農村生活和干活的女人,忙里忙外的一輩子了,老了老了,倒被這金子累著了。金玉滿堂的生活,并不在于家庭的真金白銀到底有多少,而在于我們有五個優(yōu)秀的兒女,在于我們的子孫對長輩的孝敬,在于我們的家庭和睦,在于我們那份滿滿的親情。有些人喜歡穿金戴銀,就像許多人愛穿漂亮的衣服一樣,那是他們的快樂,而對于我來說,金銀實在是身外之物,沒有必要被金銀所累,沒有金銀的人生,一樣的輕松和自在,沒有金銀的人生,一樣的幸福和快樂。
無金又何妨?
之后的日子,老阮太太像往日一樣,五金一身輕地邁著悠閑的步子,找老伙伴們活動去了。
責任編輯 孫俊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