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震
(渤海大學 文學院,遼寧 錦州 121013)
探析電視紀錄片實現客觀表達的途徑
孫 震
(渤海大學 文學院,遼寧 錦州 121013)
近年,電視紀錄片在技術設備方面不斷成熟,國內市場上也出現了眾多優(yōu)秀的電視紀錄片,縱觀紀錄片的發(fā)展史,紀錄片到底是應該更側重于主觀還是更傾向于客觀的爭論自始至終就沒有停息過??陀^表達是電視紀錄片敘事的根本,從眾多優(yōu)秀的電視紀錄片中總結經驗,不難看出,優(yōu)秀的電視紀錄片在客觀表達上做到了再現真實,并在主觀精神和客觀表達的關系上能夠尋找到一個完美的平衡點。把握這個平衡點是紀錄片創(chuàng)作者需要去遵循的質量互變的法則。
電視;紀錄片;客觀表達
電視紀錄片的客觀表達,顧名思義,“指的是紀錄片的創(chuàng)作者通過某種途徑和方法,來更全面地反映客觀現實的一種表現手法”。[1]紀錄片的真實性才是紀錄片的生命之源,而主觀創(chuàng)作是它的靈魂,生命和靈魂都是不可或缺的必要因素。部分導演認為,紀錄片在保持客觀性的同時也可以做得像劇情片一樣好看。欣賞性,一旦去刻意地追求,便容易喪失本源,偏離真實性?!吧虡I(yè)性常伴隨著娛樂化、故事化的敘事模式,創(chuàng)作者在追求市場效益、吸引受眾眼球的同時,也應關注紀錄片理應擔負的紀錄社會現實、保留歷史史料的責任?!保?]
(一)電視紀錄片客觀表達的存在意義
電視紀錄片創(chuàng)作的根本目的在于向大眾傳遞信息,那是一種關于客觀事實的信息,所以,紀錄片的客觀性是紀錄片無法脫離也不能脫離的本性。在紀錄片中充分發(fā)揮客觀表達的作用,能夠增加紀錄片中的信息含金量以及可信度,能夠使受眾更加完整和深刻地認識客觀真實,能夠開闊人們的眼界,擴大知識面。
《海豚灣》攝制組在日本太地町的拍攝并沒有獲得當地政府的批準,當地的漁民也不配合,整部影片是在偷拍和夜拍的條件下完成的。為了保證影片的真實性以及豐富的信息量,制作團隊邀請了各領域的精英人士參與紀錄片的制作。為了完成水下拍攝,團隊請來了加拿大潛水世界冠軍;為了完成航拍,又請來了原加拿大空軍技師;為了完成夜間的拍攝,攝制組甚至運用軍工攝影設備。偷拍、跟蹤拍攝、夜視等拍攝手段會讓觀眾產生強大的真實感,當觀眾在觀看這部紀錄片時,能夠感受到如同親臨太地町,看著殘忍的漁民們追趕捕殺著海豚。觀眾的“憐憫之心”是對這部紀錄片客觀表達的最大肯定。
(二)電視紀錄片主觀精神與客觀表達之間的關系
從哲學上講,客觀世界決定主觀世界,主觀能反映客觀存在,并對客觀具有能動作用。電視紀錄片想要正確地反映客觀現實,必須合理地發(fā)揮主觀創(chuàng)造。制作人在進行紀錄片的創(chuàng)作時,又不能過分地發(fā)揮主觀精神的作用,過分的發(fā)揮主觀精神,則會扭曲客觀真實。
日本NHK制播過名為《日本戰(zhàn)敗與亞洲——改變世界的五天》的電視紀錄片。這部紀錄片雖然是日本方面拍攝和錄制,但其政治表述上的客觀性令人欽佩。該片客觀地還原了日本1945年8月14日投降的前后幾天內,世界各國的舉動和變化。這部紀錄片的亮點在于從不同國家的角度看待日本的投降,使觀眾深刻地感受到當時的歷史真實。從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量變與質變的關系上看,主觀精神發(fā)揮的量如果超過了保持質的特性的臨界點,就會促使紀錄片產生質變,從而違背客觀表達的原則,背離了紀錄片真實性的本質。合理地發(fā)揮主觀創(chuàng)造,使主觀精神發(fā)揮的量保持在臨界點之內,才能促進客觀現實的表達,并把客觀現實融入受眾的內心。
客觀真實是電視紀錄片的本質屬性,受眾觀看紀錄片也是為了能夠了解到紀錄片中的客觀真實,從而豐富自己的閱歷,所以客觀性在紀錄片中的功能就是紀錄片所存在的根本。
(一)最大化地還原真實
客觀表達所能達到的最高境界就是真實,它通過客觀紀實的影像表述讓觀眾自己去領會生活的真實。當攝影機從開始拍攝那一刻起,紀錄片就已經融入了導演的主觀精神。無法追求完全的客觀,只能讓影片最大程度上地紀實,這就要求攝影機所記錄的畫面盡量真實。經過導演主觀精神的發(fā)揮,把素材所記錄下來的不完全的真實通過一系列的素材處理手段進行升華,喚醒觀眾對影片中的畫面與客觀真實的聯想和聯系,引導觀眾把紀錄片中不完全的真實處理成真正的客觀真實,把觀眾自己的生活經驗與紀錄片中的大量信息相互融通,這樣紀錄片也就實現了它的價值。
(二)電視紀錄片“美”的本質體現
紀錄片“美”的本質就在于真實,客觀紀實是紀錄片最基本的美學風格。相當于文學創(chuàng)作中的現實主義文學。從內容上看,紀實性注重社會功能的發(fā)揮,導演或作者通過對客觀現實細致的觀察,使畫面或文字能夠與客觀現實中的邏輯、常理、經驗相符合。紀錄片雖然不能完全反映客觀現實,但卻能讓觀眾感受到紀錄片為無限地靠近真實而作出的努力。
一個高明的制作人在進行素材采集的過程中,會尊重客觀現實的本來面貌,因為這一過程也是在記錄歷史。紀錄片作為一件藝術品,在運用畫面語言將每個畫面剪接在一起的過程中,需要使每一個畫面都圍繞一個主題來進行,形成一種合力。如果我們把客觀表達比作一個美麗的女孩兒的話,那么主觀精神在這里就是化妝品,它可以使人美上加美,但是如果沒有這個美麗的女孩兒,化妝品的作用又無從談起,客觀表達才是紀錄片“美”的本質。
客觀表達的表述技巧圍繞著展現全面的真實來進行,雖然主觀精神和客觀表達是創(chuàng)作者發(fā)揮主觀能動性的結果,但是我們不妨將客觀表達的表述技巧與主觀創(chuàng)作活動相區(qū)分,以便于我們對客觀表達技巧的研究。
(一)紀實為主,技巧為輔
紀實為主、技巧為輔是每一個電視紀錄片制作人的心中必須要把握的一個理念。紀錄片的本質應該是向大眾傳遞客觀真實的信息,而不是看創(chuàng)作者在紀錄片中用了什么技巧,只有在保證客觀真實的前提下,才有資格談論紀錄片的制作技巧。以《非洲》為例,我們經??梢钥吹皆诒憩F非洲動物的習性或特點時,創(chuàng)作者采用擬人的手法,但是這種擬人的手法絲毫沒有使影片變得虛偽,反而在觀賞性和趣味性上為影片加了一分,最重要的是這種表述方法增強了作品的真實性。紀錄片作為一件藝術品,沒有任何技巧的藝術品似乎并不存在,一個作品能稱之為藝術品正是由于其技巧的發(fā)揮,能把電視紀錄片的技巧運用得自然,渾然天成,才是電視紀錄片真實的極致。
(二)拍攝手段的多樣化選擇
拍攝手段的多樣能夠使觀眾感受到影片的真實,多種拍攝手段可以從不同的側面來反映真實,使真實得到全面的表現,這里的拍攝手段不僅指拍攝的角度、光線、設備,還有拍攝的方法,如航拍、夜視、偷拍、景別的變化等。攝像機如同人的眼睛一樣,對于客觀世界的反映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我們只有反映事物不同的角度與側面,使這種真實的信息變得更加完整,才能夠在觀眾的頭腦中映射出一個較為完整的客觀現實。《海豚灣》的拍攝采用了多種拍攝方式,無論是水下拍攝還是夜視,都讓觀眾感受到了親臨現場般的真實。《非洲》的航拍、跟拍使觀眾如同一只鳥兒,縱觀大自然中生命的奇跡。
(三)提出問題,作出解答
作為紀錄片創(chuàng)作人員,不僅要全面地表現真實狀態(tài),還應該用盡可能客觀的方式告訴觀眾真實為什么會是這個狀態(tài)。解答這個環(huán)節(jié)是必不可少的,它有助于觀眾對客觀事實的理解。有時候觀眾在觀看完紀錄片之后會更加的一臉茫然,因為影片只向他們提出了問題而并沒有解答問題,這樣就如同夢醒了發(fā)現無路可走般的迷茫。在這里我們只求大家對影片所提出的問題能得到自己的見解,這也是紀錄片客觀表達的一種成功。一個科學合理的解答不僅能夠消除觀眾的迷惑,而且能在可信度和真實性上給紀錄片加上一分。
(四)注重人文關懷
電視紀錄片傳播的對象是廣大人民群眾,所以無論是在選題、拍攝還是制作的過程,要一切以符合大眾的審美為出發(fā)點和落腳點。紀錄片不僅要在信息上與人們的知識文化素養(yǎng)相照應,使受眾易于理解它所包含的信息,而且在內容上應該盡量與人們的日常生活狀態(tài)息息相關,被人民大眾所喜聞樂見。為什么《舌尖上的中國》如此被觀眾所喜愛,就是因為它抓住了觀眾所欣賞的點,抓住了人們喜愛美食、喜愛不同的風俗文化的特點。這種注重人文關懷的紀錄片也是發(fā)揮客觀表達的重要途徑,往往與人們生活相關的、能夠被人們理解的紀錄片更具有真實性和說服力,更能夠得到人們的認同和喜愛。
隨著影片拍攝手段和制作技術的進步以及人們知識文化素養(yǎng)的提升,電視紀錄片這種大眾傳媒方式會越發(fā)受到觀眾的歡迎。紀錄片市場不同于商品市場,不可以盲目跟風,不能看到成功的紀錄片,就蜂擁而上,要避免紀錄片選題、內容上的趨同。從紀錄片的制作過程來講,需要在尊重客觀事實的前提下發(fā)揮主觀精神的作用,在主觀精神與客觀現實之間達到完美的平衡。一部紀錄片的受欣賞程度不僅僅是因為客觀事實所包含的大量未知信息,而引起了觀眾求知的欲望,一部紀錄片如果是完全的紀實,看到什么畫面拍什么畫面,把客觀真實最大化,這樣的紀錄片就喪失了它的藝術性。想要達到這種境界就需要創(chuàng)作者們用“心”去想,用“心”去體會客觀事物的美,把自己的眼睛當做觀眾的眼睛去欣賞,這樣制作出的紀錄片才能走向觀眾心靈的深處。
[1] 張曉嫣.如何看待紀錄片的客觀要求與創(chuàng)作中的主觀表達[J].電影評介,2011,52(13):15-16.
[2] 劉東陽,周洪波.紀錄片的客觀性問題[J].青年記者,2012,18(2):27-28.
J952
A
1674-8883(2016)19-0181-02
孫震(1991—),男,河南人,渤海大學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新聞實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