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 取
(作者單位:四川師范大學影視與傳媒學院)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中國當代女性導演的愛情觀
靳 取
(作者單位:四川師范大學影視與傳媒學院)
男性導演在中國電影界一直占據(jù)主導位置,相比之下女性導演們就顯得默默無聞。然而我們并不能將她們從電影圈抹去。相反,近幾年來有不少女導演大放異彩,讓我們不得不將目光聚焦在她們身上。她們用女性天生的,獨有的細膩與敏感探索世界。用女性視角為我們講述一個個動人的故事。徐靜蕾導演就是中國當代女性導演之一,近年來她導演多部優(yōu)秀電影,呈現(xiàn)給我們一個又一個細膩獨特的愛情故事。本文將以《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來探討女性導演在電影中流露出的愛情觀。
女性導演;愛情觀;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
影片中的“江小姐”是一個隱忍、清高的女孩,她對于愛情奮不顧身近乎偏執(zhí),但卻顯得有些自虐。青春懵懂時愛上男作家,這個男人悄悄地貫穿了她短暫的一生,甚至有了這個男人的孩子,從頭到尾她始終沒有說出自己的名字,沒有告訴對方她是誰。有人說,這是一場孤獨的暗戀。的確,她一生的等待寄托在一個無所回應的男人身上,與其說是希望破滅使她死去,不如說是這個女人心甘情愿葬送了自己的一生?;蛟S她怕對方忘卻或者拒絕,于是選擇了從頭到尾的隱忍,哪怕在死后的來信中依舊沒有說出自己是誰。從一開始她就覺得自己是卑微的,而這個男人在她的心目中是高大偉岸的,是紳士富有的,而她只是個窮學生。但她絕不愿意在愛情中讓男人看不起,她要平等的愛情,殊不知自己已經(jīng)淪落為愛情的奴隸。于是這個男人成為她生命的主宰,是她一生的全部。她選擇默默付出來成就自己心目中純粹的愛情。
徐靜蕾導演談到了對故事的理解:“10年前我看這部小說,認為就是一個癡心女子負心漢的悲劇故事。10年后再看,發(fā)現(xiàn)完全不是如此,而是一個女人用一生的堅持,擊潰了另一個男子幾近完整的人生。那個男人才是最可憐的人,他對感情的自信被這封來信顛覆了?!边@就像是一種精神上的勝利,是女人幻想中的滿足感。其實這也從側面反映了男性才是真正的主宰者和統(tǒng)治者,而女性則通過自己的幻想虛構出“我愛你,但與你無關”的偉大。電影一開始就說“我的一生一直屬于你,而你對我的一生卻始終一無所知”這句話聽起來很心酸但卻透露出一絲竊喜,在潛意識里,她以她虛擬的充實,投射出男人的可憐,但這最終也只是她的幻想。不可否認,影片中塑造的“江小姐”的形象是一個無怨無悔的癡情女子形象,這樣的女性形象很容易深入人心,她將女性在愛情中不求回報的付出發(fā)揮到了極致。這樣的女性形象很容易得到觀眾的共鳴。但不得不說這樣的愛情觀是很多傳統(tǒng)的中國女人的縮影。她們在愛情中追求完美,卻也無聲無息地做了愛情的奴隸。她們往往深陷自虐而不自知,甚至享受這種自虐從而達到精神上的滿足和自我升華。
徐靜蕾在接受一個訪談時從容淡定地說“在愛情面前,婚姻根本不算什么”,從這句話足可以看出她是一個愛情至上的人。她導演的影片中女主角通常都逃離不了愛情的控制,都在追求愛情的路上奮不顧身。由此也可以看出,愛情在徐靜蕾導演心目中的重要性。
一個人的愛情觀的形成通常與這個人的成長經(jīng)歷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徐靜蕾的童年是在一個非常嚴厲的家庭環(huán)境中度過的。她的父親對她的要求非常嚴格。所以徐靜蕾小時候對父親充滿了敬畏,而徐靜蕾的奶奶是一位非常慈祥的老人,因此她對奶奶格外的依戀,正是因為童年有了奶奶無微不至的照顧與陪伴,她才感受到更多的親情的溫暖與愛。也正是這樣的成長環(huán)境,造就了她后來的某種叛逆。例如,她永遠堅持愛情至上的原則,對于婚姻可有可無的愛情觀。在徐靜蕾的愛情觀里,假如沒有愛情那么婚姻就形同虛設,而如果每天都能被愛情包圍著,無時無刻不能感受到愛情的甜蜜,那么婚姻也就可有可無了。對徐靜蕾來說,愛情的奇妙要遠比婚姻協(xié)議更加重要。也許有人會說這樣的愛情觀似乎有些不負責任,其實恰恰相反,能夠擁有如此灑脫任性的愛情觀正是源于對自身強烈的關愛與呵護。
徐靜蕾作為現(xiàn)代女性導演的杰出代表,不僅在作品中給我們帶來思考,她獨特的愛情觀也給我們以啟示。作為現(xiàn)代女性,物質和精神的雙重獨立是非常重要的,這樣當愛情降臨時才能有足夠的自信去迎接愛情。愛情是一件非常美好而又神奇的事情,婚姻則意味著更多的責任和義務。如果你并沒有做好承擔婚姻責任與義務的準備,那么倒不如先來享受愛情的美好。最重要的是要永遠相信愛情,并積極追求愛情。這樣的愛情觀就是人生最奇妙的體驗。
[1]李小江.解讀女人[M]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9.
[2]戴錦華.電影批評[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
靳?。?993-),女,江蘇宿遷人,四川師范大學影視與傳媒學院碩士在讀,研究方向: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