裘力
2016年2月29日,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對廣東“邦家”集資詐騙案24名被告人作出一審宣判,其中蔣洪偉被認定為主犯,以集資詐騙罪判處無期徒刑,并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chǎn);其余23人被以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或集資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3年緩刑4年至有期徒刑14年不等,并處相應的罰金;法院還判決違法所得、財物按比例發(fā)還各被害人。
風光“實業(yè)”暗藏吸金陷阱
“每天花1.85元就能擁有美的空調(diào)一年的試用期,你會感興趣嗎?”這句話,曾是“邦家”創(chuàng)始人蔣洪偉的公司廣告噱頭。現(xiàn)年43歲的蔣洪偉,吉林人,大專文化程度。2002年,他成立廣東綠色世紀健康產(chǎn)業(yè)連鎖經(jīng)營管理有限公司,主營保健品業(yè)務。2007年,蔣洪偉欲打造全新的商業(yè)模式:成立廣東邦家租賃服務有限公司(簡稱邦家),專業(yè)租賃家電、家具等九大品類產(chǎn)品,鼓勵消費者“以租代買”。
從此,蔣洪偉從保健品經(jīng)營跳入租賃市場,他操辦的“國際租賃商品采購峰會”曾吸引來多位海外公司高管,并登上報紙頭條。融資租賃,是一種新型金融模式,對許多民眾來說還比較陌生。蔣洪偉等人打著“新興產(chǎn)業(yè)”的幌子,在資料上宣稱“邦家”是“融資租賃試點單位”、租賃行業(yè)“領(lǐng)軍者”,到處招搖撞騙。
檢方資料顯示,其公司逢開業(yè)常邀請知名人物前來捧場,公司與蔣洪偉頭頂多項榮譽,比如“質(zhì)量放心企業(yè)”“中國行業(yè)十大經(jīng)濟新聞人物”等等。公司介紹曾中標廣州亞運會領(lǐng)導小組接待用車租賃項目,鼓吹承接了不少大型活動項目。蔣洪偉還對外宣稱“計劃2013年在納斯達克上市”。接著,野心勃勃的蔣洪偉收羅一批“得力干將”,相繼在全國16個省、直轄市設(shè)立64家分公司和24家子公司,鋪下一張集資詐騙巨網(wǎng)。
然而,2012年2、3月,全國多地爆出“邦家”會員的投資金額被拖欠,本金無法償還。同年5月,在公安部的督辦下,廣州警方出動百余名警力突查“邦家”總部和多家分公司,以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將老板蔣洪偉及50余名員工抓獲歸案。消息一出,其名下十多萬名會員懵了:被稱為租賃商業(yè)模式的領(lǐng)跑者,分公司遍布大江南北甚至延伸海外的“邦家”,竟是一個徹頭徹尾的騙局!“邦家”的多米諾骨牌至此開始倒下——全國各地分公司紛紛被查,公司原骨干人員接連被起訴,吸金數(shù)額、受害人員數(shù)據(jù)不斷推升?!鞍罴摇憋L風火火的“實業(yè)”背后暗藏的吸金內(nèi)幕,開始逐漸浮出水面。
被害人畢生積蓄血本無歸
“邦家”案被害人大部分都是中老年人,甚至包括一些孤寡老人。在法院一審宣判現(xiàn)場,不少人想到攢了一輩子的血汗錢可能血本無歸時情緒激動,有人當場失聲痛哭,有人高喊“欠債還錢”,甚至有坐在輪椅上的老人哭喊著以頭撞墻……
“邦家”究竟如何打造出如此龐大的吸金王國?
公司從表面上看,機構(gòu)職能完善,29名被告在公司中各司其職,分工明確,業(yè)績提成非常豐厚。僅舉幾例,天河分公司原總監(jiān)曹某(病亡)參與集資業(yè)務,提成190萬元;原顧問張某,共獲提成300萬元;原任市場部負責人范某忠,三年拿到業(yè)績提成100多萬元……如此高額的收入,讓人羨慕不已。
記者了解到,蔣洪偉等人集資詐騙的方式有三種:一是兜售公司會員卡,聲稱每季度可獲得年利率16%至30%的固定回報,合同期滿便可收回本金;二是謊稱區(qū)域合作,運營“邦家租賃體驗店”,或者代出租被害人出資購買的汽車,標榜并虛構(gòu)可以獲得相當于本金25%至47.5%的投資回報,并保證一定期限內(nèi)返還本金,誘騙社會公眾與其簽訂合作合同;三是以年利率30%的條件,與被害人簽訂“人民幣資金借款合同”,吸引被害人投資。
在“誠信公司”的光環(huán)籠罩下,面對高額回報的誘惑,有一定積蓄的老年人把“邦家”視為可靠的投資門路,再通過口口相傳帶來新投資者。公司還時不時舉辦免費體檢吸引老年人群,通過“贈送小禮物”等引誘人上鉤。在此過程中摸清會員的家底,再一對一進行跟蹤“洗腦”。
根據(jù)會員的不同情況,邦家公司的營銷人員會一對一地推銷邦家租賃公司所謂的投資計劃,用“租賃投資”方式來進行詐騙。鼓吹其總公司即將上市或開發(fā)的項目有較高的資金回報,急需融資;鼓吹可以通過商家加盟形式代理汽車、家具、電器的銷售和租賃,從加盟費及日常銷售租賃可獲取高額利潤;并以投資數(shù)目越多、時間越長回報率則越高為誘餌,吸引中老年人參與投資。
多名被害人表示,他們之所以會上當,一是因為融資租賃很“新潮”,以為可以多賺些錢;二是因為邦家公司的宣傳排場很大,讓人覺得這是一家很有實力的大公司,有很大的迷惑性。
“南沙宣傳會時我特意去考察過,六個大廳,特別氣派,回去以后我就投了70多萬元,結(jié)果等了9個月不見任何回音,才感到不妙?!币晃粊碜越K南通的徐姓老人哭喪著臉說,這70多萬元是她和老伴的畢生積蓄,沒想到就這樣打了水漂。
“這就是一個大騙局?!绷硪晃缓侠先藲鈶嵉卣f,“所謂的總部、物流公司,現(xiàn)在荒草一片,一磚一瓦都沒有。展覽的東西都是租來的,有的領(lǐng)導被請來參加活動,以為是鼓勵新興產(chǎn)業(yè)發(fā)展,反倒成了他們的‘托兒’?!?/p>
許多中老年人講述了自己被騙的經(jīng)過。其中多人都是在散步、買菜時遇到團伙的推銷員,以免費體檢、測血糖血壓為由吸引到店面內(nèi),而后向眾人推銷各種保健產(chǎn)品。在受害者購買了一定時間的保健產(chǎn)品后,店內(nèi)工作人員開始推銷投資項目,安排購買會員卡等,甚至還會組織受害者到外地旅游,參觀門面等。如果當事人警惕性比較高,團伙成員則繼續(xù)以“咨詢費”“顧問費”等名稱替代投資產(chǎn)品中的利息概念,降低受害者的戒備,對當事人進行持續(xù)詐騙。
集資款多流入蔣個人賬戶
判決書顯示,蔣洪偉等人為擴大非法集資的規(guī)模,將集資款用于涉案公司員工的獎金和業(yè)績提成共55206.43萬元、參與集資的社會公眾的到期本息支付共802939萬元。
在庭審的最后辯論環(huán)節(jié),公訴人一度慷慨陳詞,直指蔣洪偉團伙的經(jīng)營方式實際上就是“龐氏騙局”,邦家公司向被害人宣揚的高額返本不可能存在。由于正常的經(jīng)營無法實現(xiàn)承諾的投資回報,涉案人員只能依靠新客戶的加入來維持,所以總是擴大客戶的范圍,擴大投資資金的規(guī)模,以獲得騰挪資金的空間。但需要填補的資金漏洞越來越大,最終難以維持。
“蔣洪偉并沒有把投資人的錢當錢。根據(jù)各被告人提成的比例看,老百姓的錢就如同一塊肥肉,各被告人分去一塊后剩下的就全部由蔣洪偉占有?!惫V人的話引起了觀眾的強烈共鳴,旁聽席上多次響起掌聲。
檢察機關(guān)掌握的證據(jù)表明,邦家公司的大部分集資款都流入了蔣洪偉的個人賬戶。由蔣洪偉控制和調(diào)撥使用。除去涉案公司員工的獎金、業(yè)績提成和社會公眾的到期本息支付,蔣洪偉則大肆揮霍。蔣洪偉的個人信用卡消費記錄顯示,其合計刷卡消費2288萬元人民幣、美元23.6萬元、歐元2.9萬元,港幣、澳幣、馬來西亞幣若干。這些錢,被用在了購買豪車、名牌服裝、名表等奢侈品上。
另外專案組掌握到,蔣洪偉花了329萬余元,為情婦張巖在東莞購置了一套萬科的房產(chǎn)。張巖供認此房是蔣洪偉送給她的,用的是邦家公司的錢。另外張巖在廣州友誼商店購買奢侈品等消費,都是用的邦家公司的錢。對此張巖的代理律師在庭上辯稱,張巖在友誼商店購物是幫公司購買用品,檢察官駁斥:“肥皂、衛(wèi)生巾這些女性用品也是辦公用途嗎?”蔣洪偉的部分消費情況也得到了財務總監(jiān)助理吳逢笑的證實,她工作的一部分就是幫蔣洪偉處理個人刷卡還款問題。
當眾人得知他們一輩子的辛苦所得可能血本無歸時,都群情激昂,有人專門組織成立“全國邦家債權(quán)人協(xié)調(diào)委員會”進行維權(quán)。為安撫被害人,廣州市人民檢察院專案組建立與被害群眾代表定期聯(lián)系制度,將手機公布給前來檢察院咨詢的被害群眾。專案組成員分批約見全國各地受害群眾代表50余次,多次和被害人集體聘請的律師交換意見。檢察機關(guān)已會同公安機關(guān)確定了邦家公司中層業(yè)務員追繳范圍、做出追繳方案,并采取相應措施追繳非法所得。專案組和其他部門的工作人員分赴北京、重慶、山東、南京、杭州等地調(diào)查核實涉案的資產(chǎn),協(xié)助進行海外資產(chǎn)的退贓工作。
庭審中首犯抗拒認罪
蔣洪偉和廣州公司一幫人馬,是此系列案中的主犯。該案案情復雜,單卷宗材料達300多冊,財務賬本就有一大貨柜。此案經(jīng)公安部督辦、于2012年逐步偵破后,由廣州市公安局、廣州市公安局番禺分局偵查終結(jié),由于案件牽涉面廣等原因,相繼多次退回補充偵查和延長審查起訴。偵破“邦家”案的警方人員說,此案的涉案資金、受害人數(shù)都創(chuàng)下了有史以來的最高值。起初統(tǒng)計的受害人數(shù)為15萬人,但是由于涉案信息過于龐雜,有的受害人在蔣洪偉的多個公司不斷投資、不斷被騙,因而,最后根據(jù)證據(jù)得出受害23萬人次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
2014年5月5日上午,“邦家”案終于得以在廣州中院一審開庭。名噪一時的廣東邦家租賃服務公司董事長蔣洪偉作為首要嫌犯,與其他26名嫌犯受審。此案原本有29名嫌犯到案,但是至開庭前,重要嫌犯、第二被告曹國英因病死亡,另有一名被告人也因病在醫(yī)院救治,故只有27名被告人到庭接受庭審。此案創(chuàng)下涉案人數(shù)和受害人數(shù)兩個全國之最,起訴金額達99.53億元。
公訴機關(guān)指控,蔣洪偉等人以公司正常業(yè)務為掩護,在未取得政府部門融資行政許可的情況下,以非法占有為目的,虛構(gòu)事實,隱瞞真相,向社會公眾進行非法集資活動。這些被集資詐騙的款項,絕大部分流入蔣洪偉指定的私人賬戶。檢方稱蔣洪偉為了擴大非法集資規(guī)模,除了將少量集資款用于公司正常經(jīng)營業(yè)務外,將大量款項用于公司高管、業(yè)務員的獎金和業(yè)績提成上。邦家公司高管人員中除蔣洪偉外,拿到的最高提成記錄為800多萬元。蔣洪偉則將大量集資款用于個人肆意揮霍,用多張銀行卡購買個人奢侈品。
關(guān)押在看守所兩年后,蔣洪偉的膚色泛白,略顯肥胖,思維仍十分清晰。當天,他第一個接受法庭調(diào)查。
從庭審一開始,蔣洪偉就否認了起訴書的罪名和內(nèi)容。他同時稱,自己沒有揮霍近2500萬元巨款用于個人享受,也沒有對巨額資金流向拒不交代。但頗為自相矛盾的是,蔣洪偉在庭審深入時又稱:“我不認罪,但我并沒有說自己無罪?!笔Y洪偉辯稱,自己對公司的實際運作“不太了解”,也記不清公司的盈利情況,對于名下公司哪幾家是盈利哪幾家是虧損也記不清楚。
庭審過程中控辯雙方激烈“交鋒”,多名被告人當庭翻供,多名辯護人則從是否構(gòu)成單位犯罪、是否構(gòu)成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證據(jù)是否確實充分等方面進行辯護,公訴人和專案組一一予以回應和反駁。庭上被告人之一的范秀忠辯稱其涉案的100萬元是他的正常收入,不愿意退繳,被檢察官駁斥:“你憑什么可以三年賺100萬元?那些都是老百姓的血汗錢!”此案庭審持續(xù)了26天。
公訴人還指出,一部分集資款項去向不明,涉案公司的賬冊記載不清。蔣洪偉拒不交代資金去向,逃避返還社會公眾集資款的責任。
在庭審最后陳述階段,該案頭號犯罪嫌疑人蔣洪偉似乎已感覺到山窮水盡,于是首次向法庭承諾交出其隱匿的邦家公司業(yè)務人員名冊、市場部全套賬冊資料等。
罪行累累難逃法律嚴懲
2016年2月29日,轟動全國的廣東“邦家公司”案在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作出一審公開宣判。廣州中院經(jīng)審理查明,首犯蔣洪偉于2002年12月至2010年8月間,在廣州注冊成立廣東邦家公司等四家公司,并相繼在全國16個省、直轄市設(shè)立了64家分公司及24家子公司。這些公司表面上做的是汽車等實物租賃、保健品和有機食品銷售等業(yè)務,實際上根本未取得政府部門融資行政許可。
法院認為,被告人蔣洪偉等7人以非法占有為目的,使用詐騙方法集資詐騙,數(shù)額特別巨大,構(gòu)成集資詐騙罪。被告人周文鳳等17人在同案人蔣洪偉的指使下,違反國家有關(guān)規(guī)定,變相吸收公眾存款,擾亂金融秩序,數(shù)額巨大或情節(jié)嚴重,構(gòu)成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法院還認定蔣洪偉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是主犯,應當按照其所參與或組織、指揮的全部犯罪處罰。法院一審判決蔣洪偉犯集資詐騙罪,判處無期徒刑,并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chǎn);其余23人被以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或集資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3年緩刑4年至有期徒刑14年不等,并處相應的罰金;法院還判決違法所得、財物按比例發(fā)還各被害人。法官同時宣讀了已扣押的財產(chǎn),包括蔣洪偉的贓款94萬余元,各被告人退繳款項,廣東邦家公司的127輛車輛以及該公司被查封的北京青龍湖別墅43套。宣判后,審判長問及上訴情況,稱想上訴的請舉手,四五名被告人舉手,但蔣洪偉未舉手。
由于涉案人員眾多,司法機關(guān)將“邦家案”進行分案判決處理。早前的2014年12月,廣州中院對該案王民權(quán)、張巖等4人做出了一審判決。王民權(quán)、張巖后于2016年1月被廣東省高院終審認定為主犯,被以集資詐騙罪分別判刑14年、7年,并處罰金40萬元、10萬元。
審理此案的主審法官感慨:老年人通常都有一定的積蓄,渴望進行高回報投資卻又欠缺有效的信息來源和準確判斷能力,因此成為非法集資類詐騙案件的高危人群。缺乏子女的親情關(guān)愛也是導致老年人頻頻落入非法集資陷阱的一個重要原因。很多老人表示,此類公司的業(yè)務員對他們的生活“噓寒問暖”,“無微不至”,甚至“比自己的子女對他們還要好”。在這樣的溫柔攻勢下,某些老年人警惕性就放松了,最終,掉入“高回報”的陷阱里。法官提醒,老年人碰到此類情況,一定要多長個心眼,另一方面子女也要多關(guān)心自己的父母,千萬不能讓其落入詐騙的陷阱。
編輯:鄭賓 39375816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