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上月球去看看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币髡b著朗朗上口的詩句,我們又迎來中秋佳節(jié)。在這個月亮最圓、最亮的夜晚,抬頭仰望明月,你是否會憶起那些關(guān)于月宮的神話故事——美麗的嫦娥、可愛的玉兔,還有神秘莫測的廣寒宮……
也許你會說,神話終歸是神話,它們不是真的。沒錯,但如今在皎潔的月亮上,卻真的有一位“嫦娥”、一只“玉兔”,甚至還有一座真正的“廣寒宮”!這不是神話故事,而是科學壯舉。
人類對月球的探索由來已久,從“舉頭望明月”時的浮想聯(lián)翩,到“嫦娥奔月”“吳剛折桂”等這些我們耳熟能詳?shù)纳裨捁适拢湃藢b不可及的月球充滿了想象。對于夜空中這個充滿神秘感的銀盤,不僅中國人好奇,西方人也同樣抱有憧憬。
英國中世紀的小說《月中人》里的月球是一個沒有動亂,沒有戰(zhàn)爭,人們安居樂業(yè)的世外桃源。月球人和地球人長相相似,只是腦袋稍大,說著音樂一般的語言……
在1865年出版的法國科幻小說《從地球到月球》里,想象力豐富的作者凡爾納預言的火箭發(fā)射、失重、變軌飛行、海上回收等情景,和如今航天科學活動的實際情況驚人相似。
自古以來,地球的鄰居——月球始終是人類無數(shù)次幻想去拜訪的星球。現(xiàn)在,我們就一起來回顧人類的探月史吧。
說到探月計劃,不得不提到曾一度處于世界領(lǐng)先地位的蘇聯(lián)。早在1959年,蘇聯(lián)科學家就首先拍攝到了月球背面的照片;1961年,宇航員尤里·加加林駕駛“東方1號”飛船,有史以來第一次在外太空揭開了月球的神秘面紗。
緊隨其后的是美國“阿波羅計劃”。1969年,宇航員阿姆斯特朗與奧爾德林成為首次踏上月球的人類,阿姆斯特朗還在月球表面留下了第一個人類腳印。
2003年3月1日,中國啟動了第一個探月工程——“嫦娥工程”。首先是發(fā)射繞月衛(wèi)星,然后發(fā)射無人探測裝置,在月球表面著陸,最后是送機器人上月球,建立觀測點并采回樣本。整個計劃將歷時20年,目前成功發(fā)射的有“嫦娥一號”、“嫦娥二號”和“嫦娥三號”3個探測器。
你知道嗎?
觀測月球第一人
第一個系統(tǒng)觀測月球的是意大利天文學家伽利略。1609年,伽利略用一架直徑不到3厘米的自制望遠鏡觀測了月球。盡管成像非常不清晰,但伽利略還是發(fā)現(xiàn),月球表面并不像當時的天文學家宣稱的像完美球面那樣圓滑,而是凹凸不平的。
什么?住在廣寒宮里的不是嫦娥嗎?沒錯,就是嫦娥。不過,這可不是神話故事中偷吃了長生不老藥后奔向月球的那位仙女,而是我國2013年12月14日發(fā)射的無人登月探測器——“嫦娥三號”。
自從登月以來,“嫦娥三號”就一直忙著和它的小伙伴——月球車“玉兔”一起工作,也沒顧得上給自己的家起個名字。直到2016年1月4日,國際天文學聯(lián)合會正式批準了中國提交的月面地理實體的命名方案,“嫦娥三號”的著陸點被正式命名為“廣寒宮”。
“嫦娥三號”的著陸點兼具地質(zhì)科考站和月基天文臺的作用,當然,這里不僅是科研圣地,更是中國與月球接觸的第一個交集。因此,“嫦娥三號”的著陸點被命名為“廣寒宮”,除了向古老的神話傳說致敬,更是人類探月史上一個里程碑式的月球地標。
魔 法 鏈 接
仰望,月亮之上
在明朝萬歷年間,一個名叫陶成道的萬戶官在椅子上綁了47個自制的火箭,然后雙手舉著2只大風箏坐在椅子上,想利用火箭飛上天??刹恍业氖?,火箭爆炸了,萬戶為此獻出了生命。陶成道是世界上第一個利用火箭實踐飛天設(shè)想的英雄。雖然他失敗了,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價,但他借助火箭推力升空的設(shè)想是史無前例的,他因此被世界公認為“真正的航天始祖”。為了紀念世界航天始祖陶成道,國際天文學聯(lián)合會將月球上的一座環(huán)形山命名為“萬戶山”。
月球上為什么有那么多環(huán)形山?
如果你將高倍天文望遠鏡對準月球,就會發(fā)現(xiàn)月球的“臉”看上去坑坑洼洼,一點兒都不平坦。這些大大小小的坑被叫作“月坑”,意大利天文學家伽利略則將其稱為“環(huán)形山”。月球上的環(huán)形山數(shù)不勝數(shù),直徑大于1千米的多達33,000個,占月球表面積的10%。關(guān)于月球上環(huán)形山的成因,有人認為是月球上的火山噴發(fā),另一些人則認為是流星體和隕星的撞擊。
在“廣寒宮”里,“嫦娥”和“玉兔”每天都在做些什么呢?“玉兔”會搗藥嗎?
“嫦娥三號”和“玉兔”除了拍照和與地面聯(lián)絡這些基本的工作之外,每天還要測月、巡天、觀地,忙得不可開交。
“玉兔”可是了不起的地質(zhì)學家——不僅確認了新巖石的類型、弄清了月球內(nèi)部的結(jié)構(gòu),還分析了雨海的化學成分。不僅如此,“玉兔”還是位天文學家呢!月球上沒有大氣和其他地面因素的干擾,非常適合仰望星空,所以“嫦娥三號”和“玉兔”就搭建了第一臺月基天文望遠鏡,用以觀測其他星球。當然,地球也成了被觀測的一部分,“玉兔”能從月亮上觀測到地球上的我們“身在此山中”所觀測不到的現(xiàn)象。
“嫦娥三號”和“玉兔”之所以能高效地工作,是因為它們帶有同位素熱源,可以用于月夜休眠期間的保溫。要知道,月球上的晝夜溫差可達到270℃,要是沒有了同位素熱源的保護,“嫦娥三號”和“玉兔”就隨時可能罷工了。
你 知 道 嗎
雨海,是指39億年前小天體大規(guī)模撞擊月球時形成的一塊巨大的月海盆地。雖然叫“海”,卻一滴水都沒有,只是月球上比較低洼的平原,主要由玄武巖構(gòu)成。月海中的玄武巖猶如一個巨大的鈦鐵礦儲存庫,據(jù)推測,月海中的資源量可能超過100萬億噸。這些豐富的鈦鐵礦不僅是生產(chǎn)金屬鐵、鈦的原料,還是火箭的燃料——液氧的主要原料。
聽說了嗎?我國“嫦娥四號”探月工程已經(jīng)啟動了,預計在2 0 1 8年發(fā)射。
“嫦娥四號”原本是“嫦娥三號”的備份機,兩者設(shè)計得幾乎一模一樣。不過,“嫦娥三號”在2 0 1 3年發(fā)射升空后,成功地降落在月球表面,并且釋放出月球車“玉兔”進行月巖探測,圓滿完成了任務,所以“嫦娥四號”這個“替身”就得考慮“再就業(yè)”的問題了。那么,“嫦娥四號”的新任務是什么呢?
由于地球和月球的自轉(zhuǎn)、公轉(zhuǎn),人類始終只能看到月球的一面。在電影《變形金剛》中,永遠背對地球的月球背面,被認為是外星人的秘密基地,當然,這是一個科幻故事。但神秘的月球背面還是給人類留下了許多遐想的空間。
“嫦娥四號”有可能成為世界上首次著陸在月球背面的探測器。月球背面究竟有什么秘密,期待“嫦娥四號”給大伙兒發(fā)回的報告吧!
月球的背面究竟有什么?
由于地球和月球之間的潮汐力減緩了月球的自轉(zhuǎn),使得月球的自轉(zhuǎn)周期與繞地球公轉(zhuǎn)的周期恰好一致,這使得地球上的我們永遠看不到月球的背面。幾百年來,月球背面變成了一個神秘的存在,甚至有傳聞說,美國的登月宇航員中有人在月球背面發(fā)現(xiàn)了外星人!當然,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否認了這一說法,當事人也澄清說:“有的人就這個問題炒作獲利,但事實上,我們的話語遭到了歪曲和斷章取義?!辈贿^,探測顯示,月球背面的地質(zhì)地理情況與正面差別較大,仍然具有極高的研究價值,是各國探月工程中的重點探測對象。
相機是勘測月球的探測器必備的行囊,即將著陸于從未被踏足過的月球背面的“嫦娥四號”就更不用說。不僅如此,“嫦娥四號”的裝備更是全新升級,配備各種各樣的相機——降落相機、地形地貌相機,就連月球車上也將帶有全景相機。有了齊全的設(shè)備,相信它絕對可以給月球背面來個華麗的特寫。怎么樣,夠酷吧?
月球背面沒有地球電磁波的干擾,是一個天然潔凈的環(huán)境。利用如此獨特的環(huán)境,“嫦娥四號”還將攜帶一個新研發(fā)的科學儀器——低頻射電頻譜儀,研究太陽爆發(fā)、月球空間環(huán)境,幸運的話,還可能會聆聽到來自宇宙更深處的“聲音”哦。
據(jù)說,科學家們正在征集創(chuàng)意,要讓“嫦娥四號”帶幾樣東西上月球呢!小小奧星人,你想送給月球什么禮物呢?
大膽地展開你的想象,把你的好主意發(fā)給我們,我們會將最有趣的創(chuàng)意發(fā)表在2016年第11期雜志上哦!別忘了我們的郵箱:xxsdam@126.com,也可以加糖果姐姐的QQ:2049377939或者微信公眾平臺:xxsdam。
黃志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