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BNweekly
T=Tom Troubridge
在過去幾十年中,跨國企業(yè)已經進入中國的各行各業(yè)?,F(xiàn)在的中國對于海外企業(yè)來說,是否依然充滿機會?哪些領域是跨國投資的新興方向?英中貿易協(xié)會副主席、普華永道英國事務所中國業(yè)務部主席Tom Troubridge爵士認為,在中國逐漸實現(xiàn)產業(yè)升級、消費升級和工業(yè)新規(guī)劃的過程中,將產生眾多新機遇,不僅為海外企業(yè)進入中國制造了空間,也讓越來越多中國企業(yè)找到了跨國投資的機會。但企業(yè)必須注意文化差異可能帶來的挑戰(zhàn)。
C:對海外企業(yè)來說,現(xiàn)在的中國是否仍充滿機會?
T:機會依然存在。因為中國經濟正在轉型,從以制造出口為主轉型到以增值和以客戶為導向為主。當中國升級其產業(yè)鏈,推行《中國制造2025》工業(yè)規(guī)劃,海外許多公司所能提供的專長可與中國的這股勢頭完美結合。以英國為例,其在先進工程技術、航空、保健,特別是建立私立醫(yī)院或提供其他與老齡化人口相關的服務方面,都有著豐富的經驗。因為英國更早進入老齡化社會,在相關服務方面都領先中國一步。農業(yè)也是英國的強項,特別是提供更先進的,有助于提高產量、處理蟲害、保證蔬果糧食質量的工程技術。金融服務和教育當然也是英國的一大賣點。隨著中國人的消費升級,也會有更多的人想購買英國品牌的產品,聽英國的音樂,看英國電影。其他海外國家亦是如此。它們可以憑借各自的優(yōu)勢,抓住中國當下的新機會。
C:在進入一個新市場時,哪些辦法可以幫助海外企業(yè)迅速找到方向?
T:當進入一個新市場時,找到適合的合作伙伴很重要。像我們舉行的中英企業(yè)家對話就是其中一種方式。這個活動就像是企業(yè)之間的閃電約會。通常在西方國家,人們做生意是很快速的,幾個星期或幾個月就達成協(xié)議了。但對于想進入中國的企業(yè),我的建議是慢慢來,不要急急忙忙就決定,因為雙方都需要時間來了解彼此。比如英國的Aston Manor蘋果酒,主要生產由蘋果釀成的含酒精飲品,他們認為中國擁有全球最大的啤酒市場,喜歡喝啤酒的人也應該會喜歡蘋果酒。但現(xiàn)在中國市場并沒有蘋果酒,所以他們需要通過和中國合作伙伴的合作,將產品帶進中國。不過,不像人們想象的,只有中小企業(yè)才需要在當?shù)貙ふ液献骰锇?。大公司也需要。我們發(fā)現(xiàn),很多發(fā)展多年的大公司在中國也都十分依賴當?shù)氐暮献骰锇?。當然,的確有一些大的西方企業(yè)一直沒有合作伙伴。這也行得通。一個例子是JCB,英國著名的工程機械制造公司,它有很多中國和日本的競爭對手。它進入中國市場20年并沒有找合作伙伴。但如果你問他們,他們會認為,如果當初有合作伙伴的話,公司會發(fā)展得更快。所以獨立入駐中國市場不是行不通,只是需要更長的時間。尤其對于中小型企業(yè),你無法享受和大公司一樣的全球化的資源。
C:近年來,越來越多中國公司在海外尋求收購,它們面臨著哪些機會和挑戰(zhàn)?
T:在倫敦,我們的客戶中有很多想要將英國的產品與服務引進中國消費市場。無論是馬上諾比薩餐廳還是Burberry手袋,很多英國品牌已經進入中國。英國的產品和服務對于中國消費者來說是充滿吸引力的。一些中國企業(yè)投資英國品牌,并不是想促進這些品牌在英國的發(fā)展,而是打算將這些產品帶到中國銷售,畢竟英國已經是一個飽和的市場。比如,馬上諾是中國的弘毅投資買下的。它在英國有400家連鎖店,但如果沒有中國的合作伙伴是不可能在中國也建立400家餐廳的。這就是一個將英國模式帶進中國餐飲行業(yè)的成功例子。除了英國,中國企業(yè)同時也在德國、法國、西班牙、意大利購買一些在中國出名的品牌,它們對航空和自動化的先進工程技術也很感興趣。但這些中國收購者也會面臨挑戰(zhàn)。因為海外公司的管理方式和中國有所不同。比如中國公司買下了一個英國公司,牽涉到了控股權,會造成一些中英管理層面的緊張。你必須明確自己想要什么,并與英國方面做好徹底的溝通。(采訪:盧雋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