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建平 孫龍飛
摘要:枸杞在我國作為藥用植物和特種蔬菜已廣泛種植、本文對枸杞的植物學性狀、主要化學成分、食用方法、藥用價值進行了詳細的闡述。枸杞藥膳兼用,為大多數(shù)人所喜愛,枸杞的根稱為地骨皮,葉為天精,果實稱為枸杞子,枸杞的根、葉、果實都是著名的中藥材,尤其是枸杞子在養(yǎng)生保健方面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
關鍵詞:枸杞;食用;藥用;養(yǎng)生保健
枸杞屬茄科植物,俗名山刺、甜甜芽、紅耳墜、狗奶子、野辣椒等。我國栽培枸杞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枸杞在明朝弘治年間被列為“貢果”。枸杞子作為一種名貴中藥而聞名于世。長期以來,寧夏枸杞子一直以品質(zhì)純正,產(chǎn)量豐盈而具全國之冠。舊時,寧夏枸杞子可分為“朝王、貢果、大棟、魁元”4個等級,這些等級標志著寧夏枸杞子舊時為達官貴人所享用。枸杞在全國均有分布,尤以寧夏中寧、青海、甘肅、新疆的枸杞子最著名。
1 枸杞的植物學性狀
枸杞為多年生落葉分枝小灌木,有時為小喬木,一般株高1.0~2.Om,全株光滑無毛。枝條細弱,弓狀彎曲或俯垂,灰白色,具棘刺,葉紙質(zhì),單葉互生或2~4葉簇生于短枝上,卵形、長橢圓形或披針形,長10~50mm,寬4~7mm,全緣,頂端急尖或鈍,基部楔形或狹楔形;葉柄長4~lOmm?;▎紊?~5朵簇生于葉腋,花梗長10~20mm;花萼鐘狀,綠色,常3中裂或4~5齒裂,裂片邊緣具緣毛;花冠漏斗狀,淡紫色,粉紅色或紫紅色。雄蕊5個,花子房2室,花柱稍長于雄蕊。漿果卵形,長5~lOmm,紅色;種子多數(shù),腎形,黃色?;ㄆ?~9月;果熟期7~10月。
2 枸杞的化學成分
枸杞含有人體必需的16種氨基酸,10多種礦質(zhì)元素,多種維生素。枸杞子中含有大量的胡蘿卜素、維生素E、C、B、B2和甜菜堿等成分。枸杞葉、果實中含有大量的甜菜堿,果皮含有漿紅素。據(jù)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中心實驗室測定,每lOOg枸杞嫩葉和幼莖中含蛋白質(zhì)5.8g、脂肪l.Og、糖6.Og、胡蘿卜3.96mg、硫胺素0.23mg、尼克酸l.Omg、維生素C3.Omg。
3 枸杞的用途
3.1 枸杞的食用
枸杞作為菜用有3個栽培種,菜用枸杞(Chinensewiller L),寧夏枸杞(Lycium Bararum L L.)和枸杞(Chi-nense),前兩種主要采收果實(枸杞子)和根皮(地骨皮)作藥用。后者主要采收莖葉,采嫩梢15~20cm作蔬菜食用。一般常用于涮火鍋、配料、燉肉,枸杞子可炒羊肝、炒肉片,還可用來做涼拌菜和做湯用,枸杞葉可用面拌后蒸食。長江以北地區(qū)常食用枸杞進補,把嫩枝條作為蔬菜食用是近幾年的事。
3.1.1 枸杞葉炒腰花。枸杞葉250g,豬腰1對,蔥末、姜絲各8g,料酒6g,醬油、精鹽各Sg,香油4g,米醋20g,味精3g,植物油30g。先將枸杞葉洗凈,入鍋在沸水中焯一下,撈出過涼,控干切成小段。豬腰每個一切為二,沖洗干凈,過涼水,撈出瀝凈水。鍋置火上,放油燒成6成熱時,放入蔥末、姜絲、腰花煸炒,加料酒、醬油、枸杞葉段、精鹽、味精翻炒,淋入香油,出鍋即可。
3.1.2 枸杞葉燒豆腐。枸杞葉250g,豆腐200g,精鹽4g,白糖4g,料酒Sg,水淀粉5g,植物油30g。將枸杞葉洗凈,在沸水中焯一下,撈出過涼,控干后切成小段,將豆腐切成小塊,在沸水中焯一下,瀝凈水。鍋置火上,放油燒成6成熱時,放人豆腐塊煎至兩面成黃色,烹料酒,加枸杞葉段、白糖、精鹽及少量清水,燜5分鐘即可。
3.1.3 枸杞子茄汁魚片。枸杞子30g,青魚肉250g,雞蛋2個,番茄汁60g,白糖40g,精鹽Sg,料酒15g,味精2g,淀粉lOg,水淀粉lOg,植物油150g。先將枸杞葉洗凈,瀝凈水后放在碗中,上蒸籠蒸熟。再將魚肉切成3cm×2cm的片,加入雞蛋液、淀粉調(diào)成的蛋糊,抓勻。鍋置火上,放油燒成6成熱時,將魚片一一下鍋,炸透后撈出瀝油。在原鍋中少留一些底油,放在火上,燒至5、6成熟時,再放人番茄醬、枸杞子、白糖、精鹽、味精、魚片和少量清水,炒勻后用淡粉勾芡,淋上香油,顛炒均勻即可。本品有養(yǎng)肝、明目、祛風化濕、補腎寧心之功效。
3.1.4 枸杞子蛤蚧湯。枸杞子50g,山芋40g,桂圓肉20g,去核紅棗15個,蛤蚧2對,精鹽Sg。先將枸杞子洗凈,山芋洗凈,去皮切成塊;蛤蚧去內(nèi)臟及蚧尖(不去皮),洗凈。湯鍋置火上,而后放入枸杞子、山芋塊、蛤蚧、桂圓肉、紅棗,先用旺火煮沸,再用小火燉2個小時,加精鹽調(diào)味即可食用。本品有健脾益胃、補腦益智、安神定喘的功效。
3.2 枸杞的藥用
明萬歷六年(1587),據(jù)李時珍的《本草綱目》記載,春采枸杞葉,名天精;夏采枸杞花,名長生草;秋采枸杞的果實稱枸杞子;冬采枸杞的根,名地骨皮。枸杞葉的藥用方法早在唐代就有記載。甄全在《搖性本草》中說:用枸杞葉作飲代茶,能止渴、清煩、益陽事。在《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所列的365種藥物中,枸杞屬上品,上品有輕身益氣,延年益壽之功效。
枸杞歷來被稱為長壽珍品,歷代醫(yī)學家都先后積累了用枸杞養(yǎng)生的成功經(jīng)驗,齊時大藥物學家陶弘景常飲枸杞茶,活到90歲,一生精力充沛,并著有《本草經(jīng)集注》而顯赫于醫(yī)學界。唐代名醫(yī)孫思邈,無心仕途,唯精醫(yī)道,他一生堅持早晚服枸杞子酒,壽高101歲,晚年還著有《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兩部專著。枸杞白古以來為歷代文人墨客所贊頌,唐代大詩人劉禹錫還留有一首詠枸杞的絕句:“枝繁相是仙人仗,根老能成瑞犬枝。上品功能甘露味,還知一勺能延齡?!睔v代醫(yī)學家用枸杞治療常見病都積累了豐富的經(jīng)驗,枸杞補肝、腎,益精明目。用于虛癆精虧,腰膝酸痛,目眩耳鳴,內(nèi)熱消渴,血虛萎黃,目昏不明等癥狀。下面將枸杞治療常見病的處方簡介如下:
3.2.1 治頭疼眩暈、視力減退、神經(jīng)衰弱。枸杞配菊花、熟地、懷山藥、茯苓、丹皮、澤瀉、山萸肉,水煮服,功能如杞菊地黃丸。枸杞和人參配伍制成“參杞片”,為氣、血雙補的良藥。
3.2.2 益精明目。將新鮮枸杞子300g浸泡、搗碎,用紗布包好擠出汁液,把適量白酒沖人枸杞汁中,趁熱飲用,每日2次。有散熱、排膿、生肌作用,燒酒沖枸杞汁可消除膿毒,有利于瘡口愈合。
3.2.3 治腎虧、腰腿疼。枸杞子50g,羊腰l對,蔥白適量,洗凈切碎,加米煮粥,調(diào)味后空腹食用。
3.2.4 治陽痿、遺精、早泄。枸杞子、菟絲子各30g,覆盆子12g,車前子6g,五味子3g。先將上述原料用布袋包好,水煎后取汁,加粳米100 g,同煮成粥,用白糖調(diào)味。每日服5次,5~7天為1個療程。
3.2.5 治婦女帶下。枸杞子、菟絲子各30g,覆盆子、五味子、巴戟天、淫羊覆各lOg,水煎后取汁液。麻雀5只去毛及內(nèi)臟,用酒炒后與lOOg粳米、上述藥汁及適量的清水一起煮成粥,每日1~2次,溫熱食用為宜。
3.2.6 防治慢性肝炎、肝硬化。枸杞子、生地各18g,當歸、北沙參、麥冬各9g,川楝子4.5g,水煎服。
3.2.7 治肝虛眼疾。枸杞250g,黃酒適量,將枸杞浸于黃酒壇中,飯后適量飲用,每日3次,具有養(yǎng)肝明目,清熱疏風之功效,可有效治療由肝虛引起的近風流淚,支翳遮睛,白內(nèi)障。
3.2.8 補肝腎養(yǎng)血。牛肝、枸杞各200g,將肝切成片和枸杞一塊燉煮,吃肝飲湯,每日l劑。黑芝麻、枸杞、何首烏各50g,杭白菊30g,加水煎,日服1劑。有滋陰清熱,明目之功能,可以治療頭暈、眼花。
3.2.9 枸杞湯調(diào)補氣血。雞蛋2個,紅棗10個,枸杞30g,先將紅棗、枸杞用冷水煮約半小時,再將雞蛋打破共煮至熟,日服2次,可調(diào)補氣血,增強體質(zhì)。適于頭暈眼花,清神恍惚、健忘失眠者。對貧血性肝炎、視力減退、夜尿增多等慢性病也有很好療效。
3.2.10 養(yǎng)陰潤肺、止咳化痰。冰糖150g,燕窩30g,枸杞15g,將燕窩用溫熱水加蓋悶泡,水涼后擇去絨毛及雜物,用清水沖洗,盛入碗中加水一小碗,放在蒸籠中蒸半小時,撈出盛入另一只碗內(nèi),放入冰糖及枸杞,加清水蒸半小時:連枸杞一塊兒倒人盛燕窩的碗內(nèi),即燕窩枸杞湯。除具有養(yǎng)陰潤肺之外,還可以用來治慢性氣管炎、肺結(jié)核、咳喘等疾病。
3.3 枸杞的養(yǎng)生保健功能
寧夏中寧縣是我國著名的枸杞之鄉(xiāng),有“寧夏枸杞甲天下,中寧枸杞甲寧夏”之說。寧夏香山集團中寧枸杞制品有限公司在傳統(tǒng)釀造工藝的基礎上,運用生物發(fā)酵工程技術(shù)釀造成酒中珍品寧夏紅枸杞酒。枸杞酒凝煉了中寧枸杞中的營養(yǎng)和有效成分,含有豐富的枸杞多糖和蛋白質(zhì),還有人體必需的氨基酸,?;撬帷⒌途厶?、脂肪,含有大量的維生素E、C、Bl、B2甜菜堿和K、Na、Ca、Mg、Fe、Cu、Mn、Zn等20余種人體必需的常量及微量元素,尤其是B胡蘿卜素是所有果實中含量最高的。
常飲枸杞酒可預防肝腎陰虧、腰膝酸軟、抗衰老、補腎生精、強身壯體。中青年女性長期飲用枸杞酒,可有效滋潤皮膚、達到延緩衰老、養(yǎng)顏美容的功效。中老年人長期飲用枸杞酒,能增強人體的免疫力,面色紅潤、增強視力、步履穩(wěn)健、維護腎氣旺盛,從而達到健康長壽的目的。寧夏紅枸杞酒被譽為餐桌上的調(diào)養(yǎng)酒,健康酒,是理想的養(yǎng)顏養(yǎng)生保健之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