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連波,侯 健
(黑龍江省牡丹江市動物衛(wèi)生監(jiān)督所,黑龍江 牡丹江 157009)
?
當歸方劑在畜禽臨床疾病上的應用
李連波,侯健
(黑龍江省牡丹江市動物衛(wèi)生監(jiān)督所,黑龍江 牡丹江 157009)
摘要:當歸為傘形植物的干燥根,味甘、辛、性溫。歸肝、心、脾經(jīng)。有補血養(yǎng)血、調(diào)經(jīng)止痛、潤燥滑腸等功效。主治血虛勞傷,血瘀疼痛,跌打損傷,癰腫瘡瘍,腸燥便秘,胎產(chǎn)諸病,為臨床使用頻率較高的中藥,素有“十方九歸”之稱。
關鍵詞:當歸方劑;畜禽;疾??;應用
1內(nèi)科疾病防治方面的應用
牛前胃遲緩:由于脾胃虛弱,運化無力,導致脾胃氣滯,食積不消。用當歸導滯湯以補脾養(yǎng)腎、促進胃腸蠕動、消積導滯、潤腸通便為主,兼顧消炎、中和酸中毒輔助療法,具有良好的效果。以當歸、大黃、瓜蔞對瓣胃阻塞的牛進行潤燥通便,消導瀉下,同樣具有良好的效果。
牛支氣管炎內(nèi)傷癥用固肺散:阿膠、黨參、百合、貝母、紫苑、杏仁、黃芩、桔梗、當歸、知母、五味子、麥冬各40~50g,甘草25g。共研末,開水沖服。
豬血尿癥:小薊15g,藕節(jié)15g,蒲黃15g,木通15g,竹葉15g,生地10g,滑石10g,當歸10g,甘草梢10g。水煎1次內(nèi)服,每天1劑。
僵豬癥:神曲60g,麥芽60g,當歸60g,黃芪60g,山楂90g,使君子90g,檳榔45g,黨參20g。共為末,混料,25kg豬3d服完。
犬喉炎:金銀花15g,當歸10g,蒲公英5g,玄參5g。煎湯去渣,候溫1次灌服。
2傳染病防治方面的應用
仔豬白?。喊最^翁50g,黃連50g,生地50g,黃柏50g,青皮25g,地榆炭25g,青木香10g,山楂25g,當歸25g,赤芍20g。水煎喂服10只小豬,每日1劑,連用1~2劑。
牛惡性他熱:龍膽草、柴胡、生地各30g,黃芩、梔子、澤瀉、木通各25g,車前子、甘草各15g,當歸20g。水煎候溫灌服,1日1劑,連用5日。若體溫過高則加石膏、蘆根、小薊、大黃、黃柏、地?。唤悄ぴ启鑴t酌加草決明、石決明、菊花、蟬蛻、魚腥草等。
牛破傷風:黨參、黃芪、當歸、雙花、天麻各30g,玄參、連翹、僵蠶各25g,烏蛇、南星、蟬蛻、全蝎各10g,蜈蚣3條。水煎灌服。本方用于病的后期,同時配合針刺銷口、開關穴。
牛傳染性胸膜肺炎:郁金、當歸、連翹各25g,制乳香、制沒藥、延胡索、黃芩、牡丹皮、花粉、貝母、青皮、白芍各19g,柴胡13g,甘草9g。共研細末,開水沖,候溫灌服,1日1劑,連用5~6天。加減:出現(xiàn)胸水時,去柴胡、甘草、花粉,加澤瀉、豬苓;無力消瘦時,去郁金、黃芪、花粉、柴胡、青皮,加黨參、黃芪、白術。
牛布氏桿菌?。阂婺覆?0g,黃苓30g,川芎、當歸、熟地、白術、雙花、連翹、白芍各25g。共為細末,開水沖服。本方適用患病母牛。
馬破傷風可以用千斤散:天麻30g,全蝎15g,羌活30g,蟬蛻30g,僵蠶30g,川芎30g,南星30g,防風15g,烏蛇30g,獨活30g,半夏30g,白芷15g,細辛15g,麻黃45g,荊芥穗30g,蜈蚣10條,杏仁15g,當歸30g。水煎取汁,加黃酒250mL為引,1次灌服,每天1劑,連服5劑。
馬副傷寒:當歸15g,川芎15g,白芍15g,丹皮15g,金銀花15g,連翹15g,紅花15g,茯苓15g,桃仁12g,土鱉蟲12g。共為末,開水沖,候溫1次灌服,每日1劑,連服5劑。
羊瘟:蔓荊子、膽南星、白附子、羌活、僵蠶、烏蛇、全蝎各5g,當歸、升麻各10g,麻黃、細辛各15g,蜈蚣2條。研末,沖溫灌服。
雞霍亂和白痢特效方:石膏1.5g,廣角1.0g,黃連0.8g,黃柏1.0g,黃芩1.5g,梔子1.0g,連翹1.0g,赤芍1.0g,玄參1.0g,天花粉1.0g,生地1.0g,熟地1.0g,當歸1.0g,板藍根0.8g,土青葉1.5g,山豆根0.6g,射干0.8g,百部1.0g,魚腥草1.0g,川芎1.0g,厚樸1.0g,鉤藤1.0g,石葦0.8g,半邊蓮1.0g,鳳尾草1.0g,白毛夏枯草1.5g,穿心蓮1.0g,一枝黃花1.0g,桔梗1.0g,甘草1.0g(上藥份量按分數(shù)計)。先將黃連、黃柏、梔子、連翹、天花粉、板藍根、當歸、大青葉、川芎、厚樸、鉤藤、石葦、魚腥草等研粉,過80目篩,再將生藥渣用其余諸藥以煎煮法提取藥液,濃縮成流膏,將藥粉和流膏混合拌勻,烘干或晾干后,按藥物總量加入2%的明礬和1%冰片,粉渣過篩、壓片,每片0.5g,合生藥1.5g。大雞1次喂服3g,小雞酌減,日服2~3次。
3寄生蟲病防治方面的應用
牛片形吸蟲病(肝蛭病):貫眾、檳榔、蘇木各50g,龍膽根、川樸、豆蔻各30g,鴉膽子、百部、甘草各15g。共為末,沖水灌服。加減:體虛瘦弱的加黨參、生芪各50g,當歸、蒼術、川芎各30~40g。食欲不振的加陳皮、麥芽、山楂各50g,尿量少及排黃白色稀糞的加茯苓、車前子各50g,澤瀉、木通、通草各20g,豬膽汁1個。
?;紫x病(新蛔蟲病):烏梅8g,附子、細辛、干姜、川椒各6g,桂枝10g,黨參、當歸各15g,黃柏12g,黃連7g。煎水灌服,每天1劑,共用3劑。
牛伊氏錐蟲病(蘇拉病):當歸31g,白芍25g,白術22g,防風9g,大腹皮31g,澤瀉25g,檳榔31g,川楝子25g,銀花25g。加水煎服,連服5劑,早期有效。
收稿日期:2015-12-29
作者簡介:李連波(1973-),男,本科,高級獸醫(yī)師,研究方向:動物疫病防控。
中圖分類號:S853.7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9737(2016)06-016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