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藝霖
(湖南師范大學 法學院,湖南 長沙 410006)
?
歐洲央行的制裁權探析
——從違法責任的確定與制裁角度分析
王藝霖
(湖南師范大學 法學院,湖南 長沙 410006)
從歐洲中央銀行違法責任的確定與制裁角度,基于機構內部法律構建,探討了現(xiàn)階段的歐洲央行應當建立獨立問責制,不僅對自身的越權行為承擔責任,而且必須對其作出決策的結果承擔責任?;谕獠糠蓸嫿ǎ瑲W洲央行應當確立完備的制裁機制,對違反其法律法規(guī)的成員國或成員國機構施以應有的制裁。同時,在歐盟近幾年建立的歐元區(qū)單一監(jiān)管機制中,歐洲央行的制裁權問題也不容忽視。
歐洲央行;制裁權;問責制;歐盟運行條約;單一監(jiān)管機制
歐洲中央銀行是根據(jù)《馬斯特里赫特條約》在1998年正式成立的,歐洲央行成為歐洲中央銀行體系的核心機構,同時也成為歐盟的核心金融機構。2009年末歐元區(qū)主權債務危機的爆發(fā),歐盟授予歐洲央行整個歐元區(qū)銀行業(yè)的宏觀審慎監(jiān)管權,歐洲央行的影響力在歐洲范圍乃至世界范圍得到進一步提升,然而影響力的提升不僅要求歐洲央行在成員國所行使的權力得以保障,而且要求歐洲央行對自身的機構決策承擔相應的責任。隨著歐盟授予歐洲央行越來越多的權力,歐洲央行制裁權相關的法律構建應當隨之修改與完善。那究竟什么是制裁權呢?制裁權主要是指確定違法責任歸屬并對之進行懲治的權力。本文所討論的歐洲央行的制裁權包含三個部分:一是歐洲央行內部違法責任的確定問題;二是歐洲央行外部機構違法責任的確定與制裁問題;三是歐洲央行在單一監(jiān)管機制中的制裁權。值得注意的是,一方面以歐洲央行決策的影響力和獨立性兩方面決定歐洲央行需要建立追究內部違法責任的相關制度即獨立問責制,另一方面歐洲央行在歐盟成員國中的法律地位要求歐洲央行建立追究外部機構違法責任的相關制度。
所謂內部違法責任的確定,實際上討論的是歐洲央行問責制的問題。“自1992年就有學者提出需要明確建立問責制的獨立性,這一獨立性的概念是由Geoffrey Miller和Rosa M Lastra進一步拓展的?!盵1]31-50盡管學界對于獨立性的概念和程度基本達成一致,但對于問責制的概念和程度有爭議。學者或者評論家經常指出歐洲央行問責制和透明度的相關問題。而到底什么是問責制?筆者認為,問責制是指問責主體對其管轄范圍內的組織或成員承擔責任和履行義務的情況進行評估,并要求對他們承擔責任和履行義務中的瑕疵以及所造成的后果進行責任追究的制度。關于歐洲央行的法定權力方面,歐盟并沒有明確規(guī)定其問責制,這就導致在歐洲央行的權力行使過程中如果出現(xiàn)瑕疵時,并沒有明確的歐盟機構對其進行問責和追究。這實際上是歐盟設立歐洲央行和歐洲中央銀行體系時存在的一個問題,直至今天仍是存在爭議。歐洲央行作為歐盟金融核心機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如此重要的機構卻沒有設置針對性的問責制,這是極其危險的。由于歐洲央行與整個歐洲經濟密切相關,而這種與經濟的密切性往往容易導致對經濟利益和經濟發(fā)展的過度追求,而這種傾向就極有可能為整個歐洲帶來損失。那么,歐洲央行在決策失誤時是否應當追究責任呢?筆者認為必須追究,原因主要有以下兩點:
一是歐洲央行決策的影響力決定其需要設立問責制。歐洲央行向來握有歐元區(qū)的經濟決策權,包括貨幣權、外匯權以及支付權等,如今歐盟又立法授予歐洲央行新的權力,即歐元區(qū)所有銀行的監(jiān)管權,而歐洲央行在2016年開始實施的歐洲銀行業(yè)聯(lián)盟的單一解決機制中也處于重要地位,并且極有可能在正在籌備建立的歐洲銀行業(yè)聯(lián)盟的共同存款保險機制中處于重要地位。如此之多的經濟權力集于歐洲央行一個機構,可見其決策的影響力有多么深遠。對內而言,歐洲央行的決策直接影響著歐盟各成員國,因為諸多權力在各成員國是具有直接適用的法律效力,也就是說,它的決策可能會促進各成員國的發(fā)展,也可能會使成員國陷入困境。那么,若是沒有設立問責制度,由于歐洲央行的決策導致成員國陷入困境的狀況發(fā)生時,該成員國面臨的巨大損失應當由誰負責呢?對外而言,歐洲央行盡管屬于歐盟機構,但它在法律上是被授予高度獨立的地位。那么,當它的決策或者行為造成其他國家或者機構甚至個人的損失時,難道不針對歐洲央行的決策或行為進行評估追責,而是由歐盟負責嗎?這樣的責任機制顯然是不合理的。
二是歐洲央行的獨立性決定其需要設立問責制。歐盟運行條約、歐盟立法都明確規(guī)定歐洲央行具有獨立性,歐盟法院也在其案件的審判中確認了它的獨立性。由此可見,歐洲央行在立法和執(zhí)法上具有相當大的空間,其他歐盟機構不得干涉,而授予其獨立性最主要的表現(xiàn)就是在制定法律法規(guī)和行使權力上。那么,當歐洲央行不當行使權力甚至進行越權行為時,針對其設立問責制就顯得十分必要。這里不再具體討論歐洲央行的越權行為,但必須強調的是,歐洲央行是具有越權行為可能性的。因此,歐洲央行的高度獨立性要求其建立相應的問責制。
實際上,學者們對歐洲央行是否需要問責制的爭議一直沒有停止過。Fabian Amtenbrink認為:歐洲央行的現(xiàn)存赤字是全歐洲社會赤字的表現(xiàn),而不是單純一個機構的資金問題[2]377。由此可見,他主張在歐洲央行出現(xiàn)資金問題時,該機構是不需要負責任的,因為這個責任應由整個歐洲社會負責。所以他認為歐洲央行不需要建立所謂的問責制,因為歐洲央行根本就不需要對經濟后果承擔責任。Chiara Zilioli則認為:“如果我們使用的是‘問責制’新的經濟學概念,而不是建立在分權理論之上的傳統(tǒng)問責概念,歐洲央行就應當對赤字負責?!盵3]395她主張歐洲央行應當建立相應的問責制,并且所建立的問責制不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概念。歐洲央行不但要對它的不當行為或越權行為負責,還需要對合法決策的不良經濟后果承擔責任。這便是她所說的新的經濟學概念中的問責制?!皢栘熤剖谴嬖诙喾N類型和形式的?!盵4]13歐洲央行應當建立何種問責制也是一個爭議點。筆者認為,僅僅從越權行為角度設立問責制是不夠的。如果歐洲央行的經濟決策是在合法范圍內,決策實施也并沒有超越法律規(guī)定的范疇,而該決策卻導致部分成員國出現(xiàn)金融危機等問題或嚴重損失,這樣的狀況是否應當設立問責制?這也是許多學者爭論的關鍵問題之一。從經濟學角度而言,經濟效益是最重要的經濟發(fā)展目標,而歐洲央行的決策又是各成員國必須遵守和適用的,在這樣的機制下若是最終的適用結果沒有達到預期目標,或者對成員國經濟帶來損失甚至導致歐洲整體的經濟問題,作為決策者的歐洲央行必然需要承擔相應的責任。從法律角度而言,《歐盟運行條約》明文規(guī)定歐洲央行的職責是穩(wěn)定幣值、穩(wěn)定物價以及促進經濟發(fā)展,若是歐洲央行的決策導致歐洲經濟動蕩、通貨膨脹或者物價飆升的狀況出現(xiàn),實際上就是違反了歐盟法對其職責的規(guī)定。作為具有獨立法律地位的歐洲央行,不應當將其看作歐盟機構而轉移責任歸屬,而是要就其決策所造成的不良后果去追究歐洲央行的法律責任。
因此,不論是從經濟學中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角度而言,還是從法學違法追究責任的角度而言,歐洲央行都應當設立專門的問責制,不僅對它的越權行為追究責任,還要讓它為不當決策帶來的損失承擔起相應的法律責任。然而,有學者提出:歐盟對歐洲央行問責制的設置無須過于復雜,授予訴權就可以作為追究其違法責任和不當決策的有效措施。但事實并非如此,一方面,盡管歐洲央行享有訴權,但一般是在成員國或機構受到嚴重損失時才會訴至法庭要求追究責任,因此這就使得歐洲央行還沒有產生嚴重后果的行為未被追究。另一方面,對歐洲央行進行訴訟方式的追責屬于被動問責方式,其效果相較于特定機構監(jiān)督等主動問責方式而言相差甚遠,所以歐洲央行所享有的訴權是無法代替問責制的。
所謂歐洲央行外部機構違法責任的確定與制裁問題,實際上是指在歐洲央行制定條例、決定、建議或意見時歐盟各成員國的適用問題,若成員國出現(xiàn)不遵守規(guī)定或者不當適用規(guī)定時,歐洲央行對其進行違法責任的追究、裁定和懲治的問題。歐洲央行制裁權可在“關于歐洲中央銀行體系和歐洲中央銀行規(guī)約的議定書”中查找到其法律基礎。“歐洲央行體系規(guī)約”第19條第1款規(guī)定,在不違反第2條的情況下,歐洲中央銀行可要求設在各成員國內的信貸組織按照貨幣政策的目標,在歐洲中央銀行和國家中央銀行存放義務儲備金……歐洲中央銀行可對違反此項規(guī)定的信貸組織征收懲罰性利息和實行類似作用的其他制裁。同時,在“歐洲央行體系規(guī)約”的一般規(guī)則一章中第34條第3款明確規(guī)定,歐洲中央銀行可根據(jù)理事會依照第42條所定程序而規(guī)定的條件和范圍,對違反其條例和決定的企業(yè)處以罰金或逾期罰款。由此可見,歐洲央行制裁的對象主要是違反條例和決定等規(guī)定的成員國中央銀行、成員國信貸組織以及企業(yè)單位。通過以上法律規(guī)定可以看出,歐洲央行的制裁手段一般是征收懲罰性利息、罰金或逾期罰款等經濟領域的制裁。
由此可見,歐洲央行作為歐盟機構的制裁權與國家制裁權有著明顯的差異:一是制裁對象的特定性。歐洲央行制裁對象主要是成員國中央銀行、信貸組織以及企業(yè)單位;而國家制裁權除了對違法組織或違法機構的制裁,還包括對違法個人或者機構負責人的制裁。二是制裁手段的單一性。歐洲央行選擇的不論是征收懲罰性利息、罰金或逾期罰款無外乎都是屬于經濟方面的制裁手段;而國家制裁則不同,除了經濟制裁手段以外還有行政制裁和刑事制裁。因此,歐洲央行的制裁權比起國家的制裁權是具有明顯局限性的。
制裁,包括對違反規(guī)則的任何反應,它與任何法律制度緊密相連:依據(jù)法律基本原則,制裁作為對違法行為的反應,是評判該行為合法性的主要標準。傳統(tǒng)的制裁權主要指刑事制裁權,它是司法機關的獨有權力。而在現(xiàn)代法學的各個領域,制裁權力都呈現(xiàn)出日益擴大的趨勢,這里所說的制裁權主要是指行政制裁權。歐盟基礎性條約并沒有授予歐盟刑事制裁的權力,而是由歐盟二級立法授予歐盟在特殊領域享有行政制裁權。“歐洲央行在其成立之初就以歐盟基礎性條約為基礎被授予制裁權?!盵5]230根據(jù)“歐洲央行體系規(guī)約”第34條第3款的規(guī)定,歐洲央行可以歐洲委員會規(guī)定的限制和條件下,在成員國或金融機構違反其條例和決定時行使制裁權,對違法成員國或機構進行罰款或定期支付罰款等制裁。“這些限制和條件在委員會法規(guī)2532/98中有詳細的規(guī)定,”[6]4“對其進一步的執(zhí)行細節(jié)由歐洲央行條例規(guī)定?!盵7]21而在最新建立的歐洲銀行業(yè)單一監(jiān)管機制中,歐洲央行的制裁權已經超出原有范圍,不僅僅是針對違反其條例和決定的行為進行制裁。歐洲央行制定的資本需求指令IV(Capital Requirements Directive IV,簡稱CRD IV)[8]338也成為了強制性的規(guī)定,在成員國違反歐洲央行該指令的規(guī)定時,歐洲央行可以對其進行行政罰金等制裁?!霸跉W洲銀行業(yè)單一監(jiān)管機制法的第18條規(guī)定中,授予歐洲央行對違反其條例、決定以及部分指令的成員國直接進行行政罰金制裁權?!盵9]63該法條對歐洲央行制裁權的修改將影響到整個銀行業(yè),但是如果要透徹地理解歐洲銀行業(yè)單一監(jiān)管法第18條的含義,就必須將該法條與資本需求指令IV以及歐洲銀行業(yè)單一監(jiān)管法律框架結合理解。
3.1單一監(jiān)管機制第18條的概述
“盡管對歐洲央行潛在制裁對象重要性準則的適用,必須與單一監(jiān)管法第6條規(guī)定的單一監(jiān)管機制的整體組織規(guī)定相一致,但是第18條并沒有基于歐洲央行潛在制裁對象的重要性來區(qū)分歐洲央行的制裁權?!盵10]38實際上,對金融機構重要性的評估標準是建立在違法行為和制裁對象之上的,該標準尤其適用于單一監(jiān)管機制法第18條第1款,因此歐洲央行的行政處罰主要針對具有系統(tǒng)重要性的信用機構、金融控股公司或者混業(yè)金融控股公司。依據(jù)金融機構重要性準則的規(guī)定,歐洲央行還可以對違反其條例或決定的次重要性金融機構進行制裁,而單一監(jiān)管機制法第18條第7款的這項特殊規(guī)定也由單一監(jiān)管機制法律框架中的第122條b款確認和證實。單一監(jiān)管機制法在第18條第5款中進一步規(guī)定了關于系統(tǒng)重要性的準則,例如當違法主體違反了成員國相關指令或者授予的特殊權力,而這些違法行為的處理不需要使用歐盟法(比如涉及成員國個人的案例),這種情況下歐洲央行就不能施加任何行政處罰或罰金,但是有權要求成員國主管機構對其公開執(zhí)法的整個程序。
3.2行政罰款與制裁
依據(jù)單一監(jiān)管機制法律構建中的第120條規(guī)定,歐洲央行可以在單一監(jiān)管機制中,依據(jù)單一監(jiān)管法第18條第1款進行行政罰款,同時依據(jù)單一監(jiān)管機制法第18條第7款實施制裁,例如罰款和定期罰款。在單一監(jiān)管機制法中的行政罰款與制裁是相區(qū)分的兩種程序:歐洲央行進行行政罰款程序的限制是必須“相關”,而制裁程序卻沒有這樣的限制。而兩者的相同之處是,不論歐洲央行進行行政罰款程序或制裁程序,歐洲央行必須堅持監(jiān)管權與貨幣權相分離的原則。單一監(jiān)管機制法律構架中以第130條和第131條規(guī)定了關于時間限制的具體制度,而在時間限制的相關規(guī)定中也沒有明確排除實施制裁這一程序。因此,如果不能依據(jù)單一監(jiān)管機制法的第18條第1款采取行政罰款措施,至少還可以對單一監(jiān)管機制法第18條第7款的合法情況提出質疑,從而采取制裁措施。根據(jù)歐盟法2532/98中的第2條第2款、第3款和第4款規(guī)定的一些原則實際上更傾向于對制裁措施進行規(guī)定,而對行政罰款措施的規(guī)定卻并不明確,例如單一監(jiān)管機制法第18條第3款規(guī)定制裁措施應當采取有效、適度和勸阻性懲罰。需要指出的是,歐盟為了將單一監(jiān)管機制中的行政罰款和制裁權授予歐洲央行,宣布修改歐盟法2532/98的相關規(guī)定。而歐盟法2532/98的第2條確實是唯一明確規(guī)定歐洲央行應當依據(jù)單一監(jiān)管機制法第18條第7款實施制裁權的法律條文,特別是關于罰款的最高金額和周期性的經濟處罰。歐洲央行對罰款的最高金額應當專門進行規(guī)定,而不是直接在單一監(jiān)管機制法第18條第1款中規(guī)定。當然,罰款的最高金額不論是規(guī)定為由于違法而獲得利潤的雙倍,還是法人在上一年度營業(yè)總額的10%,或者歐盟法規(guī)定的其他相關罰款,歐洲央行對于罰款的最高金額規(guī)定必須與資本需求指令IV的內容相一致,而資本需求指令IV的內容實際上也呼應了單一監(jiān)管機制法第18條第6款的內容。另外,歐洲央行會及時公布行政處罰和制裁情況,并將相關行政罰款信息在其官方網(wǎng)站上公開發(fā)布連續(xù)五年,同時也可以在此查詢到是否存在上訴的情況。在單一監(jiān)管機制法律構建中,單一監(jiān)管機制法第132條第1款a項和b項規(guī)定了一些例外情況,依據(jù)其規(guī)定,當公布的決定將危及金融市場的穩(wěn)定,或是影響正在進行的刑事調查,又或者使監(jiān)管對象遭受一定程度損害的情況下,歐洲央行需要對具體情況做出詳細的評估。
3.3刑事領域的刑法程序保障
從歐洲人權法院近年來的案例可以看出,歐盟在《歐盟人權公約》(簡稱ECHR)第6條中規(guī)定的刑事處罰范圍在日益擴大,盡管他們在本國法律秩序中具有屬于行政問題的可能性,但由于罪行的性質或者刑罰輕重程度,可以作為刑事問題考慮。行政處罰權屬于刑事領域,歐盟法對其適用范圍的規(guī)定具備一系列的要求,包括歸責原則、保持沉默權、一事不再理原則、管轄權問題以及調查階段與決策階段分離原則等。
關于調查階段與決策階段的分離原則,歐洲央行在單一監(jiān)管機制法的第123條到127條規(guī)定中對該原則進行了廣泛的適用,歐洲央行內部成立了獨立的調查部門,其一切活動均與決策部門完全分離。事實上,當監(jiān)管董事會認為調查部門的事實調查結果不完整時可能會要求調查部門附加信息,但不能向其他部門要求獲取信息。另外,單一監(jiān)管機制法第三部分中規(guī)定的所有要求均適用于行政罰款征收程序,同時單一監(jiān)管機制法第十部分規(guī)定了具體訴訟權利。單一監(jiān)管機制法第18條第7款規(guī)定了罰款的程序性規(guī)則,而單一監(jiān)管法第129條則規(guī)定了定期罰款支付所適用的特殊程序規(guī)則,之所以對定期罰款支付適用特殊的程序規(guī)則主要是為了促進個人對監(jiān)管機構的決定或條例的遵守,因此該程序規(guī)定更多是體現(xiàn)法的威懾力,而不是以懲罰性質為主導的。所以,這類處罰并不符合刑事處罰的資格標準,進而不受相關程序規(guī)則的規(guī)制要求?!瓣P于一事不再理原則在刑事范圍內的應用,排除定期罰款支付的相關問題之外,歐盟法2532/98第3條第20款和單一監(jiān)管機制法第130條第5款均規(guī)定了禁止雙重起訴的條款,而不是禁止雙重處罰條款,這樣的規(guī)定符合歐盟的相關判例法?!盵11]32從另一方面而言,歐洲央行在決定實施任何處罰時都應當充分考慮到任何的先前處罰,從而符合比例原則的要求。關于對管轄權的要求,依據(jù)《歐盟運行條約》第263條和單一監(jiān)管機制法第18條第1款的規(guī)定適用于歐洲央行有關行政罰款實施的決定,限制歐盟法院對合法性行為的審查,排除對歐洲央行自由裁量權的評估,從而確保歐洲央行的獨立性。以上限制性管轄權條款主要是考慮到管轄權的要求,在單一監(jiān)管機制法中授予高級程序保障其實施。而無限制管轄權是依據(jù)《歐盟運行條約》第261條規(guī)定,通過歐盟法2532/98授權的。
資本需求指令IV、單一監(jiān)管機制法、單一監(jiān)管機制框架規(guī)則以及歐盟法2532/98共同組成了一個復雜又一致的歐洲銀行業(yè)單一監(jiān)管機制的法律框架,在該法律框架中的重要監(jiān)管部分均依法授予歐洲央行相關的處罰權。該法律框架涉及的制度也包括一系列的程序保障,這是使用其他歐盟機構和機構的基準設計的,并且確定最恰當?shù)墓茌牱秶?,以滿足相關案例法的要求。依據(jù)資本需求指令IV的相關規(guī)定,歐盟在這一制度下授予歐洲央行的權力與歐盟內部的其他監(jiān)管機構是相似的,但目前關于歐洲央行的制裁措施還存在分歧,主要集中在資本需求指令IV和單一監(jiān)管機制法的規(guī)定中,包括對歐洲央行集中實施處罰權的法律要求方面。實際上,歐洲央行內部的罰款應該促進一種共同監(jiān)管文化的發(fā)展,當然也包括對懲罰的實施??傊?,對歐洲央行在單一監(jiān)管機制中的制裁權還需要進一步的立法調整,尤其是針對歐洲銀行業(yè)單一監(jiān)管機制的應用規(guī)則進行法律調整,促進并提高歐洲銀行業(yè)制裁制度的一致性和體系化發(fā)展,從而提高銀行業(yè)在歐洲范圍內的公平競爭水平。
隨著歐洲央行國際地位的提升,其獨立性程度愈來愈高,但是關于歐洲央行的制裁權問題實際上并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若僅僅依靠歐洲央行內部機構的自制力確保其行為的合法性實在缺乏法律依據(jù)和實際可能性,必須結合嚴格的監(jiān)督機制和制裁機制相互配合才能保障歐洲央行行使權力的行為限定在法定范圍之內。同時,針對歐洲央行作出的決策產生的不良后果進行責任追究,才能使歐洲央行達到歐盟授權的目的。而對于歐盟成員國而言,歐洲央行所享有的制裁權,應當從程序上和實體上對成員國或成員國機構進行雙重合法性審查,以此確保歐洲央行制定的法律法規(guī)在歐盟范圍內的有效實施。從歐洲制裁權的法律基礎可以看出,歐洲央行的制裁權一直是傾向于經濟制裁的手段,畢竟歐洲央行與國際央行還是有不同的強制程度的。但自歐洲主權債務危機爆發(fā)以來,特別是歐盟建立歐元區(qū)銀行業(yè)單一監(jiān)管機制之后,歐洲央行的制裁權在單一監(jiān)管機制中不僅體現(xiàn)出原有的經濟制裁措施,還出現(xiàn)行政制裁的手段與措施,甚至已經有法律程序明確保障的刑事制裁的相關規(guī)定。由此可見,歐洲央行的制裁權已經逐漸受到歐盟的重視,而以經濟制裁、行政制裁以及刑事制裁相結合的制裁手段是歐盟針對歐洲央行制裁權的未來立法趨勢。
[1]Rosa M.Lastra,Geoffrey P.Miller.Central Bank Independence in Ordinary and Extraordinary Times[M].The Hague:Kluwer Law International,2001.
[2]Fablan Amtenbrink.The Democratic Accountability of Central Banks:A Comparatives Study of The European Central Bank [M].Oxfort:Hart Publishing,1999.
[3]Chiara Zilioli.Accountability and Independence:Irreconcilable Values or Complementary Instruments for Democracy? The Specific Case of the European Central Bank[J].Gcorgcs Vandcisandcnet,2003,153(2).
[4]Rosa M.Lastra.How Much Accountability for Central Banks and Supervisors? [J].12 CENT.BANKING,2012,35(4).
[5]EU.Article 34.3 of the Statute of the ESCB and of the ECB[J].The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European Union,2012,78(1).
[6]EC.The Powers Of The European Central Bank To Impose Sanctions[J].The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European Union,1998,21(1).
[7]European Central Bank.The Powers Of The European Central Bank To Impose Sanctions [J].The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European Union,1999,26(2).
[8]EU.The Activity Of Credit Institutions And The Prudential Supervision Of Credit Institutions And Investment Firms[J].The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European Union,2013,91(1).
[9]EU.Conferring Specific Tasks On The European Central Bank Concerning Policies Relating To The Prudential Supervision Of Credit Institutions[J].The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European Union,2013,92(2).
[10] R.D'Ambrosio.Due Process And Safeguards Of The Persons Subject To SSM Supervisory And Sanctioning Proceedings [C].Banca:Quaderni Di Ricerca Giuridica Della Consultenza Legale,2013.
[11] InfoCuria,The judgement of C-14/68 - Walt Wilhelm and Others v Bundeskartellamt[J].The Official Journal of ECJ,1969,21(1)
(責任編輯王小娟)
Research on the Sanction Powers of European Central Bank
WANGYilin
(Schooloflaw,HunanNormalUniversity,Changsha,Hunan,410006,China)
From the angle of legal responsibility and sanctions of European Central Bank,the study is carried out about thepresent European Central Bank based on the construction of institution internal law. It is pointed out that European Central Bank should establish an independentaccountability system, not only taking the responsibility for its own ultra vires, but also having to shoulder the responsibility for the result of its decision. On the other hand, in view of external legal construction, European Central Bank should set up the perfect sanction system in order to impose the due sanction on member countries or institutions of member countries against its regulation and law. Meanwhile, Sanction power of European Central Bank should not be ignored in the single supervisory mechanism established in euro area in recent years.
European Central Bank;sanction powers;accountability system;the treaty on the functioning of European Union;the single supervisory mechanism
2016-03-05
王藝霖,女,陜西西安人,湖南師范大學法學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國際經濟法。
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創(chuàng)新項目(CX2012B161)。
D996.2
A
1008-5645(2016)03-008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