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啟銘
(吉林省長春汽車經(jīng)濟技術開發(fā)區(qū)第四中學)
淺析初中歷史教學中學生的自主學習策略
◆牛啟銘
(吉林省長春汽車經(jīng)濟技術開發(fā)區(qū)第四中學)
隨著我國教育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們已經(jīng)認識到改革“二字”在教育事業(yè)的不斷發(fā)展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做用。因此,把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改革成為培養(yǎng)學生的能動性,就成為了重中之重。怎樣讓學生不僅學到了書本的文字,更能掌握實際的操作,創(chuàng)造性的解決現(xiàn)實生活中的問題,這就成為了教育工作者最應該思考的問題。對于怎樣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進行了一些方法上的探索。
初中歷史 自主學習 歷史情境
尊重史實,還原當時的社會背景,是對歷史這項課程最根本的要求。后人對古人的生活和社會事件的了解,大部分都是從遺留下來的歷史資料里獲得的。這正是讓學生獲得實踐能力的好機會。所謂的史實或者相關的歷史資料,不應該只是依靠上課的45分鐘,從教材里獲得。我們應該倡導和帶領學生們采用更加科學的方法來獲取史實,如電視上的相關歷史科普的節(jié)目、因特網(wǎng)、權威報紙等。在這個過程中,可以把學生們以不同的研究方向分成若干個研究小隊,由隊內(nèi)的學生一起來搜集相關的歷史知識。通過這樣一種方法,學生們開始變得有活力起來,不再被動地學習。而且增進了彼此的了解,維護了班級的團結(jié),培養(yǎng)了他們的團隊精神。這種“備課”似的教學,作用十分明顯。因為在課堂上,不同的組別要對自己所搜集的知識進行講解,甚至要口述相關的歷史典故,組與組之間形成了一種良性競爭。每位同學都不希望自己丟臉,不希望給團隊抹黑。在大家把所搜集的資料全部講完后,不同時期的歷史人物的相同點和不同點一目了然。而教師在日常授課中要幫助學生總結(jié)。
想讓學生們更有效、更主動地自學,一定要有不錯的求知環(huán)境和氣氛。也只有擁有了這樣的前提條件,學生們才會在老師的學科教育過程中,更主動地求知,帶動整個班級授課和學習的激情,讓大家對于相關歷史問題在允許的范圍內(nèi)暢所欲言,達到預期的授課目的。
學生們在課堂上為什么會主動回答,甚至搶著回答問題呢?究其原因,是因為他們想要表現(xiàn)出自己的價值,這樣不僅能得到老師的贊揚,更會或得其他的同學的擁護。那么,以什么樣的方式和時機,給予學生們這種滿足感和成就感,就需要老師們思考一番。如果老師一味的念課本,要求學生機械似的朗讀背誦,那學生們肯定會認為歷史這門課程實在太枯燥了,除了背就是背,根本沒有任何想學的沖動,毫無新鮮感!這就要求我們這些在一線的授業(yè)者們,要想法設法地讓學生們有興趣,想學習!所以說,依靠高科技的方式進行授課,就成為了我們有力的武器。
一段影片可以讓學生們從視覺上直接地認識歷史,一部電影可以讓學生們不僅熟悉歷史,更能用很多感情和品格感染他們。在這個過程中,主動學習的熱情就被釋放出來。在授課過程中,一旦能直觀地還原當時的歷史情境,那么取得的教學效果會非常令人滿意!
師生之間關系的融洽、授課氛圍的輕松愉快,這些條件都可以讓同學們更快更好的學到歷史知識。所以說,作為一名教師,要真正從內(nèi)心深處顧忌到、考慮到學生的尊嚴,對于一個歷史人物或者問題,當某位學生能夠正確回答或者有自己其他的正確的理解時,都不應該吝惜自己的贊美,讓鼓勵伴隨學生們的成長。在歷史學科的學習中,其實有相當多的歷史事件和人物都可以調(diào)動起學生們的積極性。我記得有一位男學生在課間休息時找到我,他問我,咱們的國家在當年的國際環(huán)境下是那么的貧窮,那么的悲哀,我們中國人的話語在國際上根本沒有用。可就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我們中國是如何一步步走向興旺發(fā)達的呢?可見,這位同學有著非常高漲的求知欲。
因此,我以此為契機,讓這位同學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來大致查找到我們國家發(fā)展的軌跡,在第二天的課堂中,我讓他在全班面前以飽滿的熱情,進行了一次小的演講,獲得了全班同學熱烈的掌聲!我接著他的演講,進行了本堂課的教學內(nèi)容,收獲非常明顯。這樣既讓學生們得到充分的自我展示,又可以讓我自己有了繼續(xù)鉆研的動力。但是,我們都知道,凡事都是矛盾的,不管一個方法有多好,它的另一面一定會顯出某些方面的不足之處。比如,有的學生天生內(nèi)向,甚至孤僻。他不愿意合作,不顧及隊伍的團結(jié)。只知道自學,從不把知識分享給別人。有的學生爭強好勝,就想著領導別人,只希望別人聽從他,因此沒能達到分組學習的教學目的。所有暴露出的不利方面,作為教學者一定要用正確的方式加以干預。
授課的第一目的是為了讓學生獲取知識,培養(yǎng)他們正確的思維方式。所以,學生在這個過程中,是當之無愧的主角。作為老師,因該注意這個角度,不是說我講什么,學生就要聽什么,而是我要講的正是學生想聽的,學生希望聽的也是我能講出來的。
一百個人就有一百種性格,一百個人就有一百種思維。這樣才成就了我們這個世界。作為教師要充分考慮到這種不同,更要尊重這樣的不同。有的學生不敢在班級同學面前講話,怕丟臉,那就要給他信任,讓他自信,讓他多說,讓全體同學給他鼓勵,然他體會到這個喜悅!有的學生學習成績很好,但突然有一次分數(shù)不理想,那就要讓他知道,誰也不是不敗將軍,分數(shù)只能代表過去,振作起來才是強者應該做的!這些都是激勵學生的好方法,不管什么樣的方式,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讓學生對歷史的學習有興趣,不讓他們有厭煩感,希望知道更多的歷史知識,以史為鑒,走好自己的人生路。
[1]劉春生.淺談初中歷史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課堂教學模式[J].教師,2011,(12).
[2]陳素華.初中歷史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初探[J].新課程,2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