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諶
我始終認為失戀是一件無法被安慰的事情,即使是失過戀的人,也無法設身處地理解一個剛剛失戀的人,畢竟失戀是一件時效性太強的事情,它就像流感,每個人差不多都得過,覺得這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情,但在病中,那種痛苦真的只有自己才能明白。
我大三時候失了一次戀,那是我第一次認真的感情,我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會離開那個姑娘,因此在她離開后,我陷入了一種絕望的真空。我翹掉了幾乎所有的課,白天躺在宿舍里睡覺,一到深更半夜就跑出去溜達,像個孤魂野鬼一樣四處游蕩,我沒法坐在一個密閉的空間里太久,因為會有窒息的感覺,也沒法找個地方躺著,因為會感覺心沉到身體下面……當時唯一轉移注意力的方式就是去找人聊天,找各種朋友甚至陌生人扯淡,希望獲得一些安慰,但我收獲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都會好起來的,時間會治愈一切?!?/p>
我知道這并不是我想要的安慰,它不能解決現(xiàn)在我面臨的任何問題,我當然也知道隨著時間的推移,一切在當下看起來再刻骨銘心的事情,都會變得不那么重要,然而讓我感到難過的,恰恰是去接受這個事實:終有一天你將不再愛這個人,雖然現(xiàn)在她依然是你的摯愛。
但仔細想想,這句話又沒什么錯,感情是屬于兩個人的事情,當一方選擇退出,另一方只能祝福對方并學著去淡忘,這里面不存在誰對誰錯的問題,作為一個旁觀者,除了勸你早日走出陰霾,似乎也找不到什么更好的答案了。
于是在沉淪了很久之后,我開始寫小說,就像我在《時光若刻》中寫的那樣,這件事情本身沒有什么目的性,就是想把我無處安放的傾訴欲發(fā)泄出來,寫字的時候腦子會隨著文字慢下來,這樣就不會感到那么難過了。
只是令我萬萬沒有想到的是,那段時間寫的一些小說在網(wǎng)上受到了很高的關注,很多讀者通過小說找到了我,和我聊天,給了我很多安慰和支持,讓我感到了莫大的溫暖與動力。在堅持寫了兩年之后,我在畢業(yè)后也陰差陽錯地走上了寫作這條路,而那些和她有關的小說也在前兩個月出版了,成為我的第一本短篇小說集。
我并不是想說一個勵志的故事,也并非想要炫耀我通過一次失戀反而獲得了什么,當我把自己的這本書拿到手里的時候,其實我的唏噓要大于欣喜。說實話我那段時間曾經(jīng)也有過一些很傻很幼稚的念頭,想要通過證明自己讓她感到后悔,但現(xiàn)在想想,其實無論對現(xiàn)在的她或者我而言,這一切究竟又有什么要緊呢?我變得更好還是更壞,其實在分手的那一刻起就已經(jīng)與她無關了,如果說這些故事在今天對我而言還有什么意義的話,僅僅只是個紀念品,像是旅行歸來后就被遺忘在壁櫥里的那些昂貴而無用的小玩意,幾乎再也不會被拿出來。
但無論如何,我是幸運的,多年之后還能通過這些故事勾起一些屬于這段感情的回憶,對絕大多數(shù)人而言,一段感情其實真的算不上什么,也留不下什么痕跡,畢竟時間的治愈能力強大到讓你難以想象。因此如果換現(xiàn)在的我去安慰一個剛失戀的人,我可能會拍拍他(她)的肩膀說:“盡情哭盡情感受這種痛苦吧,因為也許等過了這段時間,你想哭都哭不出來了?!?/p>
因此我覺得失戀或許并不是件壞事,如果一場大病能讓你更加珍惜自己的身體,這何嘗不是一種幸運。希望失戀中的人不要沉淪,也不要自暴自棄,愛自己遠比恨對方來得劃算,只愿你能變成一個更好的人,讓你在未來遇見一個更好的他(她)。
摘自《ONE·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