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寶玲
(公主嶺市實驗小學)
談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教學
◆王寶玲
(公主嶺市實驗小學)
在小學語文課堂中教師要從實際教學出發(fā),從我們學生的實際出發(fā),通過交流與合作找到最佳的教學方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從而打造高效優(yōu)質的課堂教學。
小學語文 高效課堂 學習興趣
在課堂教學中,如果學生表現(xiàn)得非常輕松愉快,對知識掌握的非常融洽,教師教的也非常自然和有激情,這樣的課堂是我們教師應該追求做到的課堂教學效果。那么在實際的教學中真的能達到這樣的效果嗎,用什么樣的方法可以達到這樣的效果,這些都是我們需要探討和發(fā)掘的。要想真正做到高效課堂,當前的重要任務就是從教師個人的角度出發(fā)來提高我們的教學手段和對教學內容的掌握和延伸。在今年舉行的全國高校課堂研討會上,唐之享會長在講話中提出,“追求高效課堂,提高教育質量”是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規(guī)劃綱要和“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的需要。追求高效課堂務必牢固樹立師生平等、因學而教的意識,真正做到教學相長;務必做到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繼承和發(fā)揚優(yōu)秀教育傳統(tǒng),引進和吸收國際先進的教育教學方法,培育社會主義事業(yè)建設的合格接班人。
教師在根據教學大綱來制定教學目標的時候,要對所教的教材內容有熟悉的掌握,能夠充分考慮到課標中三維目標的統(tǒng)一性。那么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知識與技能,情感與價值,過程與方法,這三者是非常重要的三個方面,是任何一方都不能缺少的。如果在教學中不能很好地把握好這三個方面,我們的語文教學就會缺少層次性。在教師制定教學目標的時候,我們應該根據自身條件和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好教學方案,根據不同的教學情境設計教學方案,這樣能夠因材施教,讓不同層面的孩子都能夠很好地掌握知識點和創(chuàng)新知識點。教師在設計教學過程時,要對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進行有效的評估,測試學生的知識基礎和能力水平,通過掌握學生的實際情況,分析和制定相應的教學方案。只有這樣的教學方案才是符合實際,才是最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案。
1.設置良好的課堂導入情節(jié)。我們說好的開頭才能吸引學生的學習熱情,教師課堂導語的切入點十分重要,導語是否精彩和準確能夠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在設計導語的時候,首先,要語言驚人,喚醒學生的求知欲望,激發(fā)他們的樂學樂知的情感。其次,導語的設計要有深入性,導語的語言生動優(yōu)美,內容與教學內容息息相關,能夠準確的扣題,這樣的導語能夠叩開學生的心靈,激發(fā)學習熱情和好奇心。
2.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要有目的性。教師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通常都是想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來讓學生有專心學習內容的注意力,但是有的時候學生的學習熱情有了,可是教師教的內容卻沒有什么意思,這就要求教師要轉變教學思想,把枯燥的教材內容與實際生活相聯(lián)系,配合學生喜聞樂見的知識內容,這樣學生的學習興趣上來了,我們的教學任務也就完成了。因此,我們說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要有一定的目的性,有針對性的激發(fā)能夠點燃學生對單一知識點的求知熱情。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提問是課堂教學中必不可少的方式,提問能夠很好地讓學生產生對教材內容的興趣,因此良好的提問能夠吸引學生的學習注意力,能夠把教師和學生的課堂思維集中到一條線上來。提問這種教學手段能夠幫助教師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通過分析及時調整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果。它貫穿于課堂教學的始終,直接影響著課堂教學的成敗。在教與學的活動中,知識的掌握、能力的形成,最終要靠學生的認識實踐來完成。教師應設計好教學過程中的各個環(huán)節(jié),讓學生自己主動地獲取知識。如同葉圣陶所說的,把它比作一扇門,讓學生自己走進去,動腦、動手、動口,尋求真知。教師起提示或引導的作用。重要的是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這樣就好比是一潭死水活起來,師生就會充滿活力和智慧。學生愿意學,并能熟練掌握所學知識。
教師在課堂教學任務結束后,要制定一些課后的練習作業(yè),這樣的練習內容的制定也要根據學生實際和教學內容來確定,既不要復雜,又能夠讓學生輕松的完成,同時學生在完成課堂練習的過程中又能很好地鞏固教學效果。所以我們說課堂作業(yè)要緊緊圍繞在課堂內容周圍,建立與課堂內容息息相關的課外作業(yè)。從“學而時習之”的角度講,作業(yè)作為鞏固課堂教學效果而設計的課外練習,也可說是教學過程中一個不可缺少的環(huán)節(jié),但如何合理地布置作業(yè),卻是一門學問。要明確的是,布置作業(yè)的初衷,在于促使學生溫故而知新,通過寫作業(yè)消化學習到的知識,從而達到融會貫通、掌握知識的目的。那么,教師布置作業(yè)就要少而精,要形式多樣而不是機械重復,這樣才能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樂趣,激發(fā)其學習積極性。在這方面,搞題海戰(zhàn)術是布置作業(yè)的大忌,過于繁重的作業(yè),只能讓學生心生厭倦。
總之,針對不同群體的學生我們要學會選擇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或教學模式,這樣才能達到高效教學,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發(fā)展。無論是教學方法、教學模式、高效課堂其目的都是為了促進課堂教學發(fā)展,為了能更好完成教學任務,最終實現(xiàn)學生綜合素質全面提高。所以我們切不可以高效課堂作為教育的目標,而是通過高效課堂來促進教育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