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祖普 孫建榮 華榮 賈長敬 高輝 儲修成
摘 要:該文介紹了兩系雜交水稻兩優(yōu)0367的親本特征特性,結合親本特征特性在制種過程中易出現(xiàn)的育性轉換、花期不遇等問題進行了避災分析。
關鍵詞:兩優(yōu)0367;親本特征;制種;避災分析
中圖分類號 S51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6)22-0033-02
兩優(yōu)0367是江蘇紅旗種業(yè)股份有限公司獨家授權開發(fā)的兩系雜交中秈組合。該品種是用033S與R167配組而成,是由江蘇紅旗種業(yè)股份有限公司與合肥齊民濟生生物技術研究所聯(lián)合選育的優(yōu)質、高產(chǎn)、穩(wěn)產(chǎn)中秈新品種,2013年通過國審(國審稻2013024)。全生育期平均136.2d,比對照Ⅱ優(yōu)838長2.0d,株高120.5cm,穗長24.8cm,有效穗數(shù)243萬穗/hm2,每穗總粒數(shù)178.3粒,結實率81.8%,千粒重27.8g。2010年參加長江中下游中秈遲熟組區(qū)域試驗,平均產(chǎn)量8 577kg/hm2,比對照Ⅱ優(yōu)838增產(chǎn)6.6%;2011年續(xù)試,平均產(chǎn)量為9 205.5kg/hm2,比Ⅱ優(yōu)838增產(chǎn)7.7%;兩年區(qū)域試驗平均產(chǎn)量為8 890.5kg/hm2,比Ⅱ優(yōu)838增產(chǎn)7.2%。2012年生產(chǎn)試驗,平均產(chǎn)量為8 344.5kg/hm2,比Ⅱ優(yōu)838增產(chǎn)5.2%。米質主要指標:整精米率60.9%,長寬比3.0,堊白粒率27%,堊白度4.1%,膠稠度80mm,直鏈淀粉含量16.3%,達到國家《優(yōu)質稻谷》標準3級。
1 親本主要特征特性
R167屬于中秈類型,感溫性較弱,全生育期130~135d,在泰州播始了歷期100~105d,株高95cm,抗倒性強,分蘗性強,葉色綠,株型松散適中,葉片中直立,穗型中等,主莖葉片數(shù)在18~19張。抽穗整齊集中,開花習性好,花時較早,但日花時交長,開花平穩(wěn),開花歷期5~7d,花藥適中,花粉量充足。033S屬于中早熟中秈類型,感溫性較強,喜適溫高濕,適溫高濕揚花有利于提高柱頭外露及異交結實率。株型緊湊,分蘗力較強,葉色濃綠,葉片垂直挺拔,在泰州播始歷期68~72d,主莖葉片13~14張。抽穗當天或次日不開穎或開穎很少,開花集中在抽穗的第3~6d,但柱頭外露較高柱頭活力長達3~5d,033S屬于光溫敏核不育系,在幼穗分化Ⅳ~Ⅵ期若連續(xù)3d出現(xiàn)日平均溫度低于23.5℃時育性會出現(xiàn)波動,有育性轉變出現(xiàn)自交結實現(xiàn)象;抽穗期間出現(xiàn)日平均溫度高于33℃以上柱頭活力差,開穎時間較短,異交結實率低,抽穗開花適宜溫度在28~32℃。
2 兩優(yōu)0367制種風險產(chǎn)生的主要原因
2.1 033S育性安全和異交結實受溫度影響 033S育性轉換起點溫度在23.5℃,在幼穗分化Ⅳ~Ⅵ期若連續(xù)3d出現(xiàn)日平均溫度低于23.5℃時導致育性出現(xiàn)波動,生產(chǎn)的雜交種子不能達到國家質量標準。033S抽穗期間出現(xiàn)日平均溫度高于33℃以上柱頭活力差,異交結實率低,生產(chǎn)的雜交種子產(chǎn)量低而純度很難保障。
2.2 制種基地選擇和揚花期的安排 泰州是傳統(tǒng)的粳稻種植區(qū)域,033S在授粉期間容易接受來自粳稻的花粉,親和力特強,所以對制種基地的隔離條件要求更嚴格。033S不育系的不育性受生態(tài)條件影響,所以安全揚花期在泰州在8月15日左右為宜。
3 兩優(yōu)0367制種風險的避災及其應用對策
3.1 質量監(jiān)控措施 (1)在落實制種生產(chǎn)基地時確保隔離安全,秈稻生產(chǎn)種植區(qū)空間隔離在200m以上,粳稻生產(chǎn)種植區(qū)空間隔離在1 000m以上,時間隔離25d以上,確保在授粉期間防止與當?shù)剞r戶種植的秈稻或粳稻的花期相遇,杜絕外來花粉引起的生物學混雜。(2)具備專業(yè)除雜隊伍和農戶自行除雜相結合的除雜管理模式,確保因親本種子在繁殖期間質量下降,通過加大田間除雜力度,確保生產(chǎn)入庫的種子質量合格。(3)苗床選擇前茬是閑田或無種植水稻農田,避免落地谷的影響。大田移栽后從苗期開始除掉異型株,特別是噴“九二O”前后3d結合株型、葉型、葉色、粒型等特征特性上及時除雜,著重是變異株、混雜可育株、花藥呈黃色的高溫敏株等,使父母本田間含雜在0.05%以下。通過田間檢測、抽查,加大除雜力度等多方面結合確保生產(chǎn)的種子質量合格。(4)在母本育性敏感期間記錄好氣溫、水溫情況。在孕穗期至抽穗期如遇日平均氣溫高于34℃田間深灌流動水層,用地下水深灌來降低田間水溫,避免因熱害引起的穎花退化、花粉活力差等制種產(chǎn)量低。在孕穗期至抽穗期如遇日平均氣溫低于24℃,一定要上大水保溫,防止母本育性轉換。(5)做好母本隔離盆栽、套袋,觀察自交結實情況,做好花粉育性鏡檢。
3.2 合理安排播差期,安排安全的母本揚花期 根據(jù)033S開花授粉結實最佳溫度在28~32℃,相對濕度在60%以上。理想花遇母本比父本抽穗早1~2d,制種抽穗期應因地制宜安排溫度在28~32℃適溫高濕時段,即母本育性安全齊穗是8月15—20日。父本與母本播差32d,葉差5.5張(母本比父本抽穗早1~2d為宜)。父本R167安排3期播種,第1期占40%,第2期占40%,第3期占20%,第1期與第2期間隔7-10d,第1期與第3期間隔20~25d。2014年泰州秋制,于5月8日播父本第1期,5月18日播父本第2期,5月28日播第3期,6月10日播033S,與第1期父本播差32d,葉差5.7葉,花期相遇好。2015年贛州秋制,于5月18日播父本第1期,5月25日播父本第2期,6月5日播第3期,6月16日播033S,與第1期父本播差29d,葉差4.7葉,花期相遇好。
3.3 統(tǒng)籌肥水管理,運用“旺、健、穩(wěn)”栽培措施 施肥采取前促、中控、后補的原則,氮、磷、鉀肥配合施用,嚴格控制氮肥的用量,適當增加磷、鉀肥用量。旋耕時施三元復合肥300kg/hm2加150kg/hm2尿素打底作基肥。母本移栽5~7d后大田追施尿素115kg/hm2、鉀肥100kg/hm2,以才促進父母本平衡生長。氮肥過多造成無效分蘗增多,葉片披垂,葉色濃綠,群體結構惡化,病蟲加劇而降低母本的異交結實率。管水原則是寸水返青,淺水分蘗,夠苗曬田,有水孕穗,深水抽穗。在灌漿期間以濕潤為主,干濕交替,以保持根系活力,切忌斷水過早,后期缺水會導致母本裂穎率和半秕谷增多。
3.4 及時預測花期、確?;ㄆ谙嘤?兩優(yōu)0367制種理想花遇標準是母本比父本早1~2d抽穗。從母本栽后20d開始,根據(jù)父母本的長相長勢、出葉速度、幼穗分化歷期,采用葉齡余數(shù)法、雙零葉法、幼穗剝檢法等預測花期相遇情況。若發(fā)現(xiàn)有差異,要及時采取肥水調節(jié)、栽培法調節(jié)、激素調節(jié)等花期調節(jié)措施。調節(jié)以促為主,促控結合,但對母本要慎用氮肥,調花要早、準、狠。
3.5 及時收獲,防止機械混雜 立秋以后,氣溫下降,降雨也會明顯增多,在80%~85%的種子成熟時搶晴天收割,一方面避免雨水多,空氣濕度大,溫度合適導致穗發(fā)芽;另一方面避免由于無陽光收獲的種子堆焐導致種子霉變。收割時專人安排清理機械,杜絕留在機械里的稻谷或其他水稻種子混雜。
參考文獻
[1]袁紅,李露,吳計余,等.兩優(yōu)0367的特征特性及高產(chǎn)栽培技術[J].現(xiàn)代農業(yè)科技,2014(2).
[2]吳加才,繆文華,湯順英,等.雜交水稻制種母本不同栽培方式下的產(chǎn)量性狀及效益比較[J].現(xiàn)代農業(yè)科技,2007,10.
[3]馬曉東.雜交稻制種災年高產(chǎn)的技術經(jīng)驗[J].種子,1989,03.
[4]馬宏彬.雜交稻制種調節(jié)花期的方法[J].現(xiàn)代農業(yè),1996,06.
[5]李慈厚,李洪山,李安祥,等.雜交制種稻穗發(fā)芽粒性狀損失及其調控技術研究[A]//“植物保護21世紀展望”——植物保護21世紀展望暨第三屆全國青年植物保護科技工作者學術研討會文集[C].1998.
[6]殷蘭鳳,繆文華,劉晨,等.兩優(yōu)0367雜交稻制種機械化栽培與管理農業(yè)科技通訊[J].2014,06.
(責編:張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