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婉燕
(平頂山教育學院)
幼兒師范生職業(yè)口語素養(yǎng)培養(yǎng)路徑分析
◆黃婉燕
(平頂山教育學院)
幼兒教育隨著社會發(fā)展變得越來越重要,所以,針對幼兒師范生口語素養(yǎng)培養(yǎng)同樣也顯得較為重要。以往的口語素養(yǎng)培養(yǎng)效果并不明顯,沒能取得較好的培訓效果,是需要通過什么樣的方式才可提高幼兒師范生口語教育培訓效果呢?著重分析幼兒師范生口語教育培訓內容以及培訓模式,尋找全面提升幼兒師范生口語教育的培訓效率。
幼教 口語教育培訓 對策
針對目前幼兒師范生出現(xiàn)的問題,主要是由幼兒師范生專業(yè)能力不足、培訓目的不明以及缺乏培訓等,根據(jù)現(xiàn)狀,主要提出“園本基地,能力本位”的培訓模式,將口語教育和培訓融合一起以此達到培訓的目的,提升幼兒師范生專業(yè)能力,幫助其在幼教事業(yè)中實現(xiàn)自我價值,找準自己的定位,最終實現(xiàn)全面題高幼兒教育水平。筆者將分別從:幼兒教學能力基本要素、幼兒師范生教育培訓現(xiàn)狀、幼兒師范生職業(yè)口語素養(yǎng)培養(yǎng)對策,三個部分來闡述。
幼兒園作為教育幼兒、培養(yǎng)幼兒優(yōu)良品質和良好學習習慣的重要場所,教師不僅需要掌握專業(yè)的幼兒教學知識,還應具備相應的幼兒教學能力,掌握與幼兒的良好溝通方法,采用合適的方法教學相關知識等,這些都是幼兒師范生所必須具備的基本素養(yǎng)。
幼兒教師要保障教學效果,首先必須擁有足夠的專業(yè)知識,掌握幼兒教學的技巧,只有這樣教師才能在了解幼兒的基礎上,更好地提高幼兒的學習興趣,提高幼兒教學質量。另外,在幼兒園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還應具備一定的教學設計能力,使教學設計的內容在具有實用性的同時,還具有創(chuàng)造性,能夠充分培養(yǎng)幼兒的創(chuàng)新意識。
幼兒因為年齡較小,對很多事情缺乏足夠的認識,所以教師與幼兒之間的溝通交流非常重要,所以,幼兒師范生要掌握與幼兒溝通的技巧,這也是幼兒教師所必須具備的素養(yǎng)。與幼兒的有效溝通,可以準確地了解幼兒的學習狀況,激發(fā)幼兒內在的學習動力,從而提高其學習的興趣和質量。幼兒師范生的教學能力不單單是體現(xiàn)在課堂教學中,還體現(xiàn)在教師與幼兒的溝通等方面,所以幼兒師范生要能夠給予幼兒足夠的關心,做到一視同仁,了解幼兒之間的差異,給予針對性的溝通交流。
總而言之,幼兒園教學是教學中非常重要的部分,直接關系到幼兒的成長,所以對幼兒師范生的教學實施能力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下,教師在教育變革背景下,要能夠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和教學工具,選擇幼兒比較容易接受的方式進行教學,豐富教學的內容,使幼兒能夠在快樂中學習知識,同時能夠從小就體會到學習的快樂,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學也應通過學習不斷提升自己的教學實施能力,熟練掌握幼兒教學的各項技能,能夠有足夠的耐心與幼兒相處。
幼兒師范生口語教育與培訓內容往往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第一,幼兒師范生的自我教育和個人成長;第二,幼兒師范生可參與學校研究或者是業(yè)務方面的進修活動;第三,參與校外長期或者是短期的在職培訓。幼兒師范生的口語教育和培訓內容可有效的幫助幼兒師范生深入研究自身的業(yè)務,提升自我專業(yè)能力,但是往往會因為資金等方面的原因會使得活動安排無法開展活動。現(xiàn)階段,主張以學院為基地和課程為本位的原則進行培養(yǎng)幼教人才,分有短期與長期兩個階段的培訓,并且在一般的學院以及培訓機構都開設有相關的培訓,短時間的培訓主要是進行教學方式和技能的培訓,不會開設證書頒發(fā)的環(huán)節(jié);而長期培訓重點是處除了傳授基本的教學方式與技能,同時還要進行幼兒師范生情操、學習態(tài)度以及職業(yè)規(guī)劃等方面的培訓,學制在1至3年間,并以班級為單位的教學模式,幼兒師范生處于較為被動的狀態(tài)。
(一)積極創(chuàng)造課堂氛圍
首先,教師應該擺正自己的教學態(tài)度,調整自身角色,與幼兒師范生平等地交流和溝通,讓幼兒師范生在輕松的教學環(huán)境中鍛煉口語表達能力;其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盡量站在幼兒師范生的立場和角度組織教學活動,語言表達也應盡量貼近幼兒師范生的特點,這樣不但能體現(xiàn)幼兒師范生在學習過程中主體性,更能降低教師與幼兒師范生之間的距離感;最后,當幼兒師范生語言表達出現(xiàn)錯誤時,教師應盡量避免流露不滿意的情緒,要繼續(xù)鼓勵幼兒師范生積極參加課堂發(fā)言,使之在輕松交流的氛圍中提高自身的口語表達能力。
(二)積極營造幼兒師范生交際環(huán)境
語言的學習,尤其是聽說能力是學習,最重要的是讓學習者在真實的或者模擬真實交際情境內進行鍛煉。在對幼兒師范生展開口語表達能力的訓練時,教師應該盡可能對教材進行創(chuàng)作性的使用,讓幼兒師范生在自己熟悉的情境內練習對人和事物的描寫和表達。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中示范如何開始發(fā)言、如何去傾聽別人的觀點,如何去評價和指正別人的不足并提出自己的意見,等等。比如,在作文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先讓幼兒師范生進行口述,教導幼兒師范生如何理清邏輯、婉轉流利地表達自己思路,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將角色扮演融入教學活動。通過這樣不斷的訓練,不僅能使幼兒師范生的思維得到拓展,更能提升幼兒師范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三)以幼兒園為中心建立基地
“學院基地,知識本位”的培訓模式以幼兒園為中心建立基地,即是幼兒師范生在園中學習知識和教授知識,在實踐教育事業(yè)中不斷積累教學經(jīng)驗,加深本專業(yè)的知識和技能,在接受培訓過程中始終堅持以提升能力為基本,并注重實踐活動的教學,將理論和實踐相結合,達到更理想的培訓狀態(tài)。如在為幼兒園小班孩子進行散文《螢火蟲和星星》這一課教學時,為了使幼兒認識夏夜中常見景物感受散文意境美同時學說散文中的優(yōu)美語句,幼兒師范生可以使用信息技術手段在備課時準備音樂《夢幻曲》和關于星星與螢火蟲的視頻。在開始上課時,首先,帶著豐富的感情告訴幼兒這節(jié)課我們要開啟神秘之旅,邀請小朋友們仔細觀看,播放關于螢火蟲和星星的小視頻,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螢火蟲與小星星的相似之處。其次,幼兒師范生播放準備的《夢幻曲》,隨著曲子進行散文朗讀,讓幼兒閉上眼仔細感受音樂與散文的內容。最后,總結螢火蟲在夜晚變得如同星星一般閃爍著點點光芒。綜上所述,幼兒師范生在進行教學時使用視頻與音樂,將二者與課本內容相結合,幼兒根據(jù)聽覺和視覺兩方面的直觀感受達成通感,并根據(jù)老師的講解感受到散文的中心思想已經(jīng)散文所表達的感覺。所以說,運用信息技術可以進行多樣化的教學,促進幼兒更加快速的接受新的知識。
(四)結合幼兒園實際情況
在幼兒園中幼兒師范生教育和培訓要從師范生、課程和幼兒園三方面進行考慮,避免出現(xiàn)三大板塊分離的現(xiàn)象,幼兒師范生培訓可采取分組學習,每個時期制定有關主題進行學習,鍛煉幼兒師范生的教學策劃能力以及應變能力,分成學習小組主要是有利于相互討論,幼兒師范生培訓課程是以幼兒園教學內容作為指導進行設置,具有較大的靈活性。如進行幼兒園中班教程《金色的房子》一課時,首先,幼兒師范生可以向幼兒提問,要求幼兒進行討論交流都有哪些房子的式樣,在幼兒說完后,幼兒師范生可以通過多媒體向幼兒展示各種樣式的房子的圖片,以此引入課題《金色的房子》。其次,為使幼兒能夠理解課文的主線情節(jié),在多媒體設備上演示課文的分段圖,以此來幫助幼兒進行文章梳理。在文章梳理完成后,幼兒師范生提出問題,為什么小動物愿意與小姑娘玩以及小姑娘的心理活動。最后,幼兒師范生通過多媒體播放別的幼兒進行的故事角色扮演,并要求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色,根據(jù)別人的角色扮演,自己也來演一演,以此來加深幼兒的記憶程度。由此可知,信息技術簡化了老師繁瑣的備課過程同時為幼兒語言教學提供了新的教學素材。
(五)以解決問題為基礎的課程培訓
針對幼兒師范生教育和培訓方面,往常的培訓沒能取得較為明顯效果。所以,在以“園本基地,能力本文”的指導原則之下,培訓過程中可將以解決問題為基礎的教學方式應用在培訓上,以便提高培訓效果和效率,幫助更多的幼兒師范生快速的找到屬于自己的教學方式,將培訓和實踐教學融合。
對幼兒師范生進行在職培訓的主要是目的在于提高幼兒師范生的教學水平,從而達到,改善教學質量的目的,就要結合實際情況,將注重理論知識和實踐活動進行組合。并以學校為基地,進行就地培訓和就地教學,這樣才可以做到貼近幼兒園實際教學情況,不能過分強調理論知識的傳輸,利用幼兒園現(xiàn)有的資源對幼兒進行實際教學,以豐富多樣和靈活多變的教學方式贏得幼兒的關注,吸引他們的注意力,提高其課堂參與度。
(六)充分利用各類資源
幼兒師范生教育和培訓將要利用到哪些資源,培訓開始前均要將其備好,以便提高培訓質量和效率??稍鲩_各個學校幼兒師范生培訓交流會,增加幼兒師范生間的互動和交流的機會,向同行借鑒更多更好的提升自身教學能力的方法。
幼兒師范生口語教育與培訓要根據(jù)幼兒園中的發(fā)展趨勢相符合,采取行之有效的方式對幼兒師范生進行培訓,進一步提升幼兒師范生的專業(yè)水準。所以,幼兒師范生的在職培訓和課程要與幼兒園教育步伐相一致。在職培訓過程中做好合作分工,幼兒園以及其他培訓機構和相關部門都要相互了解與合作,將幼兒師范生的教育和培訓放在提高幼兒教育規(guī)劃中的一部分,明確各個部門間的職責,快速幫助幼兒師范生適應新的環(huán)境以及使用多樣的教學方法。
在幼兒教育發(fā)展事業(yè)中,對于幼兒師范生教育和培訓也是其重要的組成部分,幼兒師范生的教學能力和素質決定了幼兒的教學質量的好壞。所以,全面提升幼兒師范生教學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羅明東.教師教育模式改革新方向——“整合連貫型”教師教育模式改革的探索[J].教師教育研究,2010,(06):20-25.
[2]蓋穎.幼兒師范生職業(yè)口語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路徑探究[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10,(06):109-110.
[3]楊瑩.幼師生職業(yè)素養(yǎng)培育策略探析[J].教育與職業(yè),2015,(36):73-75.
[4]樂艷.對幼兒師范生口語表達能力培養(yǎng)的思考與實踐[J].科教導刊,2015,(12):57-58.
[5]顏彥.《幼兒教師口語》課程評價方法改革初探[J].兒童發(fā)展研究,2016,(02):51-54.
[6]孫玉麗.師范生教學技能考核實踐探索[J].寧波大學學報,2012,(05):80-84.
[7]馮軍.師范生“教師口語”課的教學方法探討[J].湖北經(jīng)濟學院學報,2011,(10):206-208.
[8]歐由萍.師范生職業(yè)口語能力的構成和評價[J].科技信息,2011,(30):181+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