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興旺
(湖南警察學院,長沙 410138)
?
保障性住房供給缺失的資金因素研究
湯興旺
(湖南警察學院,長沙 410138)
“住房難”已成為我國當前“新三大民生問題”之一,中央已把加快推動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作為構建和諧社會,實現(xiàn)經濟社會包容性增長的重要任務。文章分析了保障性住房融資現(xiàn)狀,重點從政府性融資渠道、政策性融資渠道、商業(yè)性融資渠道分析我國保障性住房融資受阻的深層次原因,試圖從完善保障性住房融資結構視角提出突破資金瓶頸的長效機制。
保障性住房;保障性住房融資;二元化住房制度;政府角色
住房是人類生存和發(fā)展的基本條件,是人們安居樂業(yè)的基本前提。但是住房作為價值量大、價格昂貴的生活必需品,并不是每個家庭都能完全依靠自身力量解決的,對住房困難的中低收入家庭,政府必須履行住房保障職責。
1.1 政府性資金是保障性住房融資主渠道
保障性住房作為準公共產品,其社會福利性質決定了其資金供給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政府投入。政府性資金來源主要包括:財政撥款、住房公積金、土地出讓金等。
1.2 銀行貸款
“十三五”期間以每年建設1000萬套保障性住房(50平米/套)測算,需要投入1.38萬億,如果各類政府性資金投入占30%,70%的資金需要通過市場化解決,每年需要融資9660億元。目前,保障性住房建設資金中除了上述政府性資金投入外,主要依賴銀行貸款解決。
1.3 社會資金
保障性住房建設資金來源除了政府性資金、銀行貸款外,還積極吸引民間資本、保險資金、信托資金等其他資金的大力參與。由于我國資本市場發(fā)育不充分,利用信托、債券等資本市場融資工具目前還只是剛剛起步。
2.1 政府性資金來源不穩(wěn)定,難以有效發(fā)揮杠桿作用
2.1.1 承諾制的財政投入缺乏制度保障
目前,政府對保障性住房領域的投入還沒有納入公共財政體系,中央財政投資采取承諾制,資金來源缺乏制度保障。2008年以來,中央財政對保障性住房的投入都是通過每年的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予以承諾,而要保證政府承諾的資金不落空,重要的是還要考慮通過高位階的法律對“居民享有適當住房”這一權利進行規(guī)定和明確。把住房保障納入公共財政體系,形成穩(wěn)定的住房保障資金來源[1]。
2.1.2 政府性資金難以有效發(fā)揮作為資本金的杠桿作用
保障性住房作為準公共產品,政府在保障性住房供給中的主導作用首先體現(xiàn)在政府財政的支持力度上。但是新時期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投資規(guī)模龐大,完全依托財政資金來承擔也不現(xiàn)實,如何發(fā)揮財政資金“四兩撥千斤”作用,運用市場化機制吸引廣大民間社會資金積極進入保障房領域對于破解資金難題至關重要。
2.2 商業(yè)性住房金融體系單一,政策性住房金融亟需重構
2.2.1 政策性住房金融急需重構
我國住房政策性金融主要是住房公積金制度,是從需求層面提高居民對經濟適用住房的是市場支付力,而非從生產層面給保障性住房建設提供融資支持。當我國住房保障政策開始注重從供給層面增加對保障性住房的建設供應時,政策性住房金融的服務導向亟需調整與重構。實際上,在發(fā)達國家商品房制度與公共住房制度并行的二元化住房制度框架下,商業(yè)性住房金融與政策性住房都是不可或缺的,兩者分別在商品房市場與公共住房市場中扮演重要的融資角色。
2.2.2 租賃類保障性住房急需政策性住房金融支持
租賃類的廉租房、公租房租金收入低、投資回收期長,遭遇“銀行遇冷”局面。一是在當前現(xiàn)實環(huán)境下,受存款準備金率、存貸比等監(jiān)管考核指標的制約,金融機構有限的信貸資源,只會優(yōu)先配置到收益相對高的項目上;二是現(xiàn)行政策貸款期限短,難以匹配公租房長期占用資金的需要。
3.1 穩(wěn)定住房保障資金來源,發(fā)揮財政“四兩撥千斤”作用
3.1.1 要將住房保障資金納入公共財政體系
為了穩(wěn)定財政資金渠道,使承諾制的財政投入不落空,我國政府應將保障性住房的投入納入公共財政預算。從一些發(fā)達國家的實踐經驗來看,政府在公共住房供給中主導作用的發(fā)揮,主要體現(xiàn)在財政支持的力度上。
3.1.2 發(fā)揮財政資金杠桿作用,撬動民間社會資本
穩(wěn)定財政資金來源,增加財政投入比重,并不意味著將財政資金直接投資建設保障性住房,許多國家采取財政補貼、財政貼息等方式吸引多元供給主體參與,從而撬動私人投資,發(fā)揮財政投資的“四兩撥千斤”作用。
3.2 培育政策性住房金融機構,彌補商業(yè)信貸不足
在對保障性住房支持措施中,金融支持占據(jù)著重要的地位,針對保障性住房建設投資周期長、風險大、利潤率低的特征,由于商業(yè)銀行參與積極性不高,許多發(fā)達國家通過完善住房金融結構,大力發(fā)展政策性住房金融,以彌補商業(yè)信貸不足。
綜上所述,現(xiàn)有的保障性住房融資模式、融資渠道存在著嚴重的結構失衡,政策性住房金融與資本市場還沒有發(fā)揮應有的作用,民間社會資本參與不夠,在很大程度上使得保障性住房融資渠道受阻。為了破解保障性住房融資瓶頸,需要構建保障性住房融資的長效機制,有針對性地開展金融創(chuàng)新,發(fā)揮直接融資渠道作用,吸引民間社會資本廣泛參與。
[1]巴曙松,王志峰.資金來源、制度變革與國際經驗借鑒:源自公共廉租房[J].改革,2010(3)80-85.
[2]丁煌,李曉飛.逆向選擇、利益博弈政策執(zhí)行阻滯[J].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1):15-21.
[3]梁學輝.我國城市住房供應體制選擇的理論和政策研究[J].城市,2008,(1):26-30.
(編輯 文新梅)
Financial Factor Research on the Insufficient Affordable Housing Supply
TANG Xingwang
(The Police College of Hunan, Changsha 410138, China)
“Housing is difficult” has become one of the “new three livelihood issues” in China. The central government sees accelerating the promotion of affordable housing construction as an important task of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and achieving inclusive growth of economic societ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tatus quo of affordable housing financing, and focuses on the analysis of the deep reasons of blocked financing of affordable housing from governmental financing, policy financing, and commercial financing channels, trying to put forward long-term mechanis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erfecting the financing structure of affordable housing.
affordable housing;affordable housing financing;dualistic housing system;role of government
2016-08-11
湯興旺(1973-),湖南湘陰人。碩士,高級經濟師。研究方向:保障性住房供給研究。
F
A
1672-0601(2016)10-01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