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文弢,趙芳芳
(廣州體育學院,廣東 廣州 510500)
尿蛋白與運動員身體機能評定
林文弢,趙芳芳
(廣州體育學院,廣東 廣州 510500)
運動性蛋白尿是運動員在運動后出現(xiàn)的普遍現(xiàn)象,運動訓練后尿蛋白的出現(xiàn)與大運動量特別是大強度訓練有關。分析運動性尿蛋白的產生原因,認為它是評定運動負荷強度和身體機能恢復狀態(tài)的靈敏指標,并提出運用這一指標時的注意事項。
尿蛋白;負荷控制;機能評定
教練員在指導運動員科學訓練時,通常運用生化指標對運動員承受負荷的能力、現(xiàn)階段的身體機能狀態(tài)及訓練的科學性、合理性等進行檢測與評定。尿蛋白可作為教練員評定運動員身體機能狀態(tài)、訓練強度和訓練量的重要指標。
尿蛋白是指尿中所含的蛋白質,主要成分是白蛋白。正常成人白天任意尿的蛋白質含量低于10 mg%,成年人每天排出50~100 mg,一般不超過150 mg。運動員安靜尿內蛋白質含量也很少,進行體育訓練后,尿中蛋白質排出量增加,可達250 mg以上。
運動會引起某些人尿液蛋白質含量增多,由運動引起的尿液中蛋白質含量增多的尿,稱為運動性蛋白尿。運動性蛋白尿不同于病理性蛋白尿,運動性蛋白尿在運動訓練后能夠自行恢復。運動性蛋白尿是由于運動時腎上腺素、去甲腎上腺素、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tǒng)和激肽釋放酶分泌增加,使腎血管收縮,腎血流量減少,腎小球毛細血管壓上升,濾過分數(shù)增加,腎小球膜電性和可濾過蛋白的電荷變化,使腎小球濾過較大分子量的蛋白質較多,在運動時腎小管的重吸收處于飽和狀態(tài),同時還會增加某些小分子量蛋白質的分泌。所以,運動性蛋白尿是腎小球—腎小管混合型蛋白尿,但腎小球型是主要的。
運動性蛋白尿有較大的個體差異,有些人在運動后易出現(xiàn),且數(shù)量較多,有些人則不易出現(xiàn)。這種差異和訓練水平關系不大,可能與遺傳有關。所以在運動后對尿蛋白測定時,不能因為蛋白尿含量較低而否定運動員的努力程度。
在激烈的運動后,尿蛋白的排出量運動后15 min才能達到最大值,運動性蛋白尿在大運動量訓練后4 h內基本消除,恢復到正常范圍(一般低于20 mg%)。如果時間延長,次日晨仍處于較高的水平(一般在30 mg%以上),則表明機能尚未恢復,是身體機能下降的表現(xiàn)。
盡管運動員運動后尿蛋白的數(shù)量受個體機能影響很大,但個體在完成相同距離的比賽或相似運動負荷時尿蛋白量則較為穩(wěn)定,一旦出現(xiàn)尿蛋白增多,并一直持續(xù)到次日晨或更長時間,則是機體不適應或疲勞未消除的表現(xiàn)。例如,一名游泳運動員100 m自由泳后尿蛋白為120 mg%,在預賽和復賽中測試結果都很接近,但在決賽時,賽后尿蛋白增加到150 mg%,身體感到疲勞,且比賽成績較預賽和復賽下降。這說明運動員在預賽和復賽中身體機能狀態(tài)良好,而在決賽時身體機能出現(xiàn)了下降趨勢。此外,不同運動項目因為負荷強度和負荷量不同,對身體的刺激也不盡相同,所以,尿蛋白的排泄量也會有所變動(表1)。
表1 不同專項運動員晨安靜尿蛋白測試參考值 mg%
運動員在激烈的比賽或在大強度訓練后,機體內環(huán)境會發(fā)生改變,70%~80%的運動員會出現(xiàn)蛋白尿。一般來說,運動強度越大,尿蛋白生成量越多,尤以短跑項目最易出現(xiàn)。其中,以糖酵解功能為主的運動項目中尿蛋白生成量較高,如400 m、800 m、1 500 m跑或是100 m、200 m游泳等。
一次性運動后尿蛋白的數(shù)量與訓練量有關,尤其與訓練強度關系密切,因此,可用尿蛋白排出數(shù)量來評定訓練量,特別是評定訓練強度。當運動后尿蛋白增多,4 h后或次日晨完全恢復到安靜時的正常范圍時,表示訓練量和訓練強度大,對機體有較大刺激,但機能狀態(tài)保持良好,能及時恢復。
在一個訓練周期中, 可以用尿蛋白作為監(jiān)測指標,觀察運動員對訓練負荷的適應情況。在大運動量訓練過程中,身體剛出現(xiàn)不適應時尿蛋白排泄量增多,繼續(xù)堅持一個階段的訓練后,完成相同強度的訓練尿蛋白又會減少,這是身體適應運動量的表現(xiàn)。如果尿蛋白不減少反而增加, 就要注意運動員的身體狀態(tài),避免使運動員長期處于尿蛋白增高狀態(tài),酌情減少訓練強度或訓練量。
訓練中,運動員尿蛋白的排出量與訓練手段關系密切,應引起教練員的密切關注。對短距離游泳運動員來說,主項和短于主項的50 m和100 m重復和間歇訓練手段影響明顯;對短跑運動員來說,主要是100 m和200 m的專項訓練課影響明顯;中長跑運動員則是反復訓練跑比變速跑影響明顯;而球類項目中,籃球的外圍隊員身體反應要比內線隊員大,排球項目滾動救球練習引起的身體反應要比其他手段明顯??傊屯贿\動項目而言,不同運動手段所達到的訓練效果不同,速度快、強度大的訓練更能引起運動員尿蛋白的增加。表2為羽毛球運動員不同訓練課和比賽前后尿蛋白變化值的參考范圍。
表2 羽毛球運動員不同訓練課和比賽前后尿蛋白變化 mg%
不同的運動項目,尿蛋白的排泄量不同;相同的運動項目,不同運動員蛋白質的排泄量也不同。因此,在運用尿蛋白指標評定運動員的負荷強度、身體機能時要全面考慮,注意運動員的個體差異、采樣時間、年齡、環(huán)境和情緒等因素。
第一,個體差異。運動性蛋白尿有較大的個體差異,有些運動員在運動后易出現(xiàn),有些運動員則不易出現(xiàn),這可能與遺傳有關;與平時的訓練水平關系不大。這種現(xiàn)象具有一定的特點,就是同一個體在完成相近的運動量或相同項目比賽時尿蛋白量相對較穩(wěn)定,當訓練水平提高時,尿蛋白的數(shù)量減少;當身體機能下降(疲勞、睡眠不好、情緒變化)時,運動后尿蛋白排泄量突然增加。所以,在運用尿蛋白指標評定運動員身體機能狀態(tài)時,應進行縱向比較,系統(tǒng)觀察。
第二,采樣時間。在激烈的比賽或大強度運動后,尿蛋白的排泄量在運動后15 min達到最大值。因此,在測定尿蛋白時,應讓運動員休息15 min后再取尿。
第三,年齡和環(huán)境。少年運動員比成年運動員更易出現(xiàn)尿蛋白。冬泳時尿蛋白出現(xiàn)的陽性率和排泄量大于常溫條件;高原條件下運動后出現(xiàn)的尿蛋白高于平原。
第四,情緒。運動員賽后尿蛋白的排泄量要高于平時訓練。這除與比賽時的激烈程度有關外,情緒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一場激烈的比賽,運動員在場上努力拼搏,尿蛋白量會明顯增加,屬于正常情況。然而,比賽場外的教練員和某些體育迷,也會產生尿蛋白。由此可見,尿蛋白的產生與情緒密切相關。
尿蛋白在運動訓練中的應用非常廣泛,是評定運動員身體機能狀態(tài)、訓練強度和訓練量的指標。尿蛋白的影響因素較多,教練員應根據(jù)運動員的個體差異和項目特點建立運動員檔案,對運動員進行縱向評價。尤其是重點運動員,根據(jù)其尿蛋白的測試值,及時評定運動員的身體機能,進而修改訓練計劃,有效提高其運動能力及其比賽成績。
[1]馮連世,馮美云,馮煒權.優(yōu)秀運動員身體機能評定方法[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3
[2]馮連世,張漓.優(yōu)秀運動員訓練中的生理生化監(jiān)控實用指南[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