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元元
(西雙版納報社,云南景洪666100)
深化“走轉(zhuǎn)改”讓新聞更有“溫度”
□楊元元
(西雙版納報社,云南景洪666100)
新興媒體的蓬勃發(fā)展,增加了新聞傳播的渠道和手段。在數(shù)字技術和網(wǎng)絡技術日新月異和廣泛應用的今天,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著眼黨的工作全局,提出了48字黨的新聞輿論工作的職責使命。他在文藝座談會上也教導:“好的文藝作品就應該像藍天上的陽光、春季里的清風一樣,能夠啟迪思想、溫潤心靈、陶冶人生,能夠掃除頹廢萎靡之風”。同時,他要求新聞輿論工作者要“轉(zhuǎn)作風、改文風,俯下身、沉下心,察實情、說實話、動真情,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溫度、有品質(zhì)的作品。”
作為新聞單位和新聞工作者,如何進一步做好新時期的新聞輿論工作?云南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各級新聞媒體的選擇是:著力在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弘揚社會正能量、貼近群眾、貼近生活上下功夫,講好傣鄉(xiāng)故事,做“有溫度”的新聞,不斷提高媒體的公信力、吸引力和感染力,讓主流聲音傳得更廣、主流輿論傳得更響。
新聞的“溫度”,也就是新聞媒體的人文高度。新聞工作者只有把新聞寫在人民心坎上,把視角對準基層,把版面留給群眾、留給群眾身邊感人至深的新聞,才能彰顯媒體的民生情懷和“平民化”本色,才能解決好“為了誰、依靠誰、我是誰”這個根本問題。2014年12月13日《西雙版納報》刊登的《白血病小伙的臨終叮囑》一文,原本記者是想通過采訪,呼吁社會各界人士對身患白血病的20歲小伙楊小輝進行救助,但未曾想到稿件尚未寫完,楊小輝卻不幸去世。記者本可放棄此次采訪,但在深入細致的采訪過程中,從中發(fā)現(xiàn)了楊小輝的閃光點,在翻看他留下的日記后,記者完成了此篇感人肺腑的作品,把一個身患絕癥卻意志堅定、內(nèi)心充滿陽光的小伙形象刻畫得深入人心,使許多讀者內(nèi)心受到了一次洗禮和震撼。
做“有溫度”的新聞,就是要深入基層,走向田間地頭,走到群眾中去。更重要的是要理解人民群眾,要對人民群眾懷有真摯的感情,從心底去理解他們,深刻體會他們的工作、生活狀態(tài),理解他們的所思所想,從而發(fā)現(xiàn)其中的新聞點,發(fā)現(xiàn)平常生活中的閃光點,深入挖掘人物、故事、細節(jié),將小故事與大主題結(jié)合,做出有感染力、有號召力、有“溫度”的新聞?!段麟p版納報》2015年11月19日刊登的《小小國際郵包濃濃跨國親情》一文,從小小邊境郵政支局的國際郵包業(yè)務入手,以小見大地展望了西雙版納在國家“一帶一路”戰(zhàn)略大背景下,全面邁向“開放活州”的美好愿景。同時,生動講述了基層百姓通過國際郵包傳遞親情、解鄉(xiāng)愁的一個個感人故事。作品貼近生活、貼近群眾,十分接地氣,受到讀者歡迎,作品被評為2015年度云南報業(yè)新聞一等獎、云南新聞獎一等獎。
做“有溫度”的新聞,就是要弘揚社會正能量。發(fā)掘能夠反映社會脈動、前進方向和時代精神的典型素材,加以生動而充分地報道。只有在接地氣中傳播時代強音,才能寫出有價值的新聞,體現(xiàn)“走轉(zhuǎn)改”的深度和厚度。2015年11月30日,西雙版納電視臺《新聞趕擺場》節(jié)目播放了一條《萬分緊急請救救這個孩子》的新聞,講述了勐海縣勐混鎮(zhèn)曼掃村委會曼回村一個患上腦瘤的6歲小男孩小海軍的故事。新聞播出后引起了社會的強烈反響,人們紛紛向《新聞趕擺場》節(jié)目組咨詢向小海軍捐款的事宜,西雙版納電視臺《新聞趕擺場》節(jié)目組隨即于12月3日在西雙版納廣播電視大樓前舉行救助小海軍的捐款儀式,來自重慶、湖南、云南玉溪以及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各地的愛心人士紛紛向小海軍伸出了援助之手,僅當天上午,就收到了愛心善款48582元,有效緩解了小海軍的手術費問題。事實證明,新聞媒體只有將現(xiàn)實生活生動地刻畫出來,把人民群眾的呼聲真切地表達出來,才能引發(fā)社會關注、引起百姓共鳴。
做“有溫度”的新聞,就是要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履職盡責,在導向問題上不打折、不含糊,做到澄清謬誤、明辨是非,讓主流聲音傳得更廣、主流輿論傳得更響。
數(shù)據(jù)顯示,截至2015年12月,中國網(wǎng)民規(guī)模達6.88億,互聯(lián)網(wǎng)普及率為50.3%。每天大量的社會信息充斥著人們的生活,加之新媒體的快捷性、虛擬性、趨利性,常常導致各種信息真假難辨、魚龍混雜。面對這樣一個多元化的媒介傳播時代,主流媒體的聲音就顯得尤為重要。作為主流媒體,應當堅持黨的領導,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及時占領輿論場上的“制高點”,盡快掌握新媒體輿論場主動權,激濁揚清、針砭時弊。2011年,日本發(fā)生地震導致核泄漏,社會上謠傳海鹽被污染及碘可預防核輻射,加碘食鹽將緊缺或漲價的謠言,引起我州出現(xiàn)搶購加碘食鹽現(xiàn)象?!段麟p版納報》記者主動與相關部門聯(lián)系,采寫了稿件《我州啟動應急預案加大市場監(jiān)管和食鹽調(diào)撥》,及時傳播官方的聲音,避免了謠言傳播。
《西雙版納報》在充分發(fā)揮傳統(tǒng)主流媒體引領作用的同時,還積極探索傳統(tǒng)媒體與新媒體融合發(fā)展之路,采取“微信公眾號及時報道+紙媒深度報道+網(wǎng)站跟進報道”進行立體式傳播。2016年,西雙版納報社開通微信公眾號,對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兩會”、潑水節(jié)慶祝活動、勐臘“3·05”地震、勐臘“3·18”坍塌事故、金星啤酒廠泄氨事故等重大新聞事件進行微信公眾號直播。通過文稿、圖片、視頻等方式,真實、準確、及時、全面、立體地進行傳播,總點擊量近20萬次。報道不但豐富了新聞內(nèi)容,還及時占領了輿論場“制高點”,讓主旋律、正能量主導整個輿論環(huán)境,發(fā)揮了較好的宣傳和引導作用?!?/p>
(本欄編輯:朱可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