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彊村詞人群體”考辨

    2016-02-12 23:25:50王紗紗
    泰山學院學報 2016年4期
    關鍵詞:詞派詞壇朱氏

    王紗紗

    (泰山學院文學與傳媒學院,山東泰安271000)

    “彊村詞人群體”考辨

    王紗紗

    (泰山學院文學與傳媒學院,山東泰安271000)

    以朱彊村為領袖的詞人群體(簡稱“彊村詞人群體”)是清末至民國時一個重要的詞學群體,然而目前學者們對于它的界定尚莫衷一是。其實,“彊村詞人群體”與“彊村(詞)派”概念最為接近,但“群體”這個相對寬泛的概念比“詞派”更適合概括當時詞壇的實際情況。彊村詞人群體在詞學活動、師法對象、傳播媒介、成員構成等方面都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

    朱彊村;詞人群體;內涵;時代特點

    清末朱祖謀(又名孝臧,字古微,號漚尹,一號彊村)繼王鵬運之后成為詞壇宗主,并形成了以他為核心的詞人群體(簡稱“彊村詞人群體”)。他們組織詞社,開展頻繁的詞學交流活動,并且大規(guī)模地??痹~籍,整理詞學文獻,推廣了“以律校詞”的方法,進一步發(fā)展了近代詞籍??敝畬W;提出由“人籟”達“天籟”頗具開創(chuàng)性的詞學觀;提倡以東坡詞來挽救學夢窗的弊病,即以東坡詞的疏宕來調和夢窗詞的密麗;闡揚深化了“重、拙、大”的理論。同時,彊村誨人不倦,獎掖后進,或親炙或私淑的弟子如龍榆生、吳梅、陳匪石、林鹍翔、楊鐵夫、廖恩燾等后來也成為詞壇驍將??梢?,這是清末至民國時期一個重要詞人群體。然而,目前對于這一詞人群體,學者們在認識上仍然相互歧異。據(jù)筆者所見,出現(xiàn)的名稱就有“夢窗派”、“清真教”、“湖州派”、“吳興詞派”、“彊村(詞)派”等不同稱謂,或將朱祖謀等歸入“臨桂詞派”、“常州詞派”。這一方面說明彊村詞人群體在某種程度上已經(jīng)引起注意,但另一方面,存在的分歧也表明了對這個群體有待于深入討論闡明。

    一、“彊村詞人群體”的提出——兼論前人觀點

    “夢窗派”這一概念為胡適提出,他在《五十年來中國之文學》曾云:“這五十年的詞都中了夢窗派的毒?!保?](P101)胡適此文撰于1922年,討論半個世紀以來文學的變遷。朱祖謀早期以師法吳文英享譽詞壇,“夢窗派”自然是包括他在內的。陳子展受胡適影響,在《最近三十年中國文學史》中認為朱祖謀是“夢窗嫡派”[2](P224)。有的學者稱這一詞學群體為“清真教”。張爾田《與榆生言彊村遺事書》中曾言:“先君(指張上龢)及鄭叔問、張次珊、陳伯弢輩以詞相唱和,曾記一日宴于古丈(指朱祖謀)所。……適客有談及宗教者,次珊曰:‘我輩亦信教者?!瘑柡谓蹋?‘清真教?!保?]龍榆生在《晚近詞風之轉變》中記載:“鼎革以還,遺民流寓于津滬間……一時有‘清真教’之雅謔焉。”[4](P382)夢窗詞在晚清獲得了極高的聲譽,當時學者多認為可從夢窗以達清真之“渾化”,所以“夢窗派”和“清真派”可視為一個概念的不同表達方式。

    況周頤在《〈半櫻詞〉序》中提出“湖州派”的概念?!栋霗言~》為林鹍翔所作,林氏向朱祖謀學詞,并且二人都是浙江湖州人。況周頤因此說湖州工詞者,明代有茅孝,現(xiàn)在則當數(shù)朱祖謀及繼承朱氏詞學的林鹍翔,異日亦當不乏嗣音,故而說“湖州自成一派,與常州競爽可也”[5](P2)。夏敬觀《〈半櫻詞續(xù)〉序二》亦云:“吳興詞派將與毗陵競爽,趾美侍郎非君莫屬。”[6](P2)湖州古稱吳興,“湖州派”、“吳興派”二者所指相同。

    錢仲聯(lián)先生提出“彊村派”的概念,并做出較為詳細的闡述。他在《〈清詞三百首〉前言》中曾云:

    (彊村派)這派的中心領袖是朱祖謀,影響從清末直到民國二十年以至朱的身后,彊村是朱氏因家鄉(xiāng)湖州祖居棣溪鎮(zhèn)位于上彊山麓而取名。這派的領導人物和成員,朱氏外包括王鵬運、鄭文焯、況周頤、張爾田、陳銳等?!焓现猿蔀榕傻闹行念I袖,一則他先在京師時與王鵬運共同探討詞學,趨向基本一致,再則朱氏晚年卜居蘇州,鄭、張、陳諸人都聚集于吳下,形成風氣?!虼诉@許多詞家,圍繞在朱氏周圍,成了“彊村派”的群體,陳曾壽、夏敬觀也是聲氣相應求,況氏在詞學理論上更有建樹,提倡重、拙、大,與朱氏詞作相契合。朱氏門弟子眾多,宣傳標榜,其聲勢超過了“常州派”。[7](P7)

    這里錢仲聯(lián)先生不但明確提出了“彊村派”的概念,而且還提及了這個詞派的主要成員,同時對朱氏能夠成為詞學群體領袖的原因作了簡明扼要的說明。除此之外,錢先生在《光宣詞壇點將錄》《海藏樓詩集序》中也均提到了“彊村詞派”的概念。馬亞中先生亦主此說,認為:“彊村派便是清末一個最重要的詞派,它幾乎集合了清末最有影響的一些詞人,如朱祖謀、王鵬運、鄭文焯、況周頤、張爾田、陳銳等?!焓喜肪訁侵袝r,鄭文焯、張爾田、陳銳等也都會聚一城,共同倡導周邦彥、吳文英的詞學,相互切磋酬唱,一時蔚為風氣。朱氏不僅創(chuàng)作成就很高,而且還在整理出版詞集方面作出了突出的貢獻,他曾收集唐、宋、金、元詞集一百六十三家,遍尋南北藏書家之善本加以校勘,為學者所尊,更擴大了他的影響。所以把朱祖謀作為該派的中心人物是比較恰當?shù)?。”?](P109-110)

    有的學者把朱祖謀等“四大詞人”歸入“桂派”。桂派,又稱作“粵西詞派”、“廣西詞派”、“嶺南詞派”、“臨桂詞派”等?!肮鹋伞敝岢?,源自葉恭綽,他在《廣篋中詞》卷二評價王鵬運時說:“幼遐先生于詞學獨探本源,兼窮蘊奧,轉移風會,領袖時流,吾常戲稱為桂派之先河,非過論也。”[9](P642)蔡嵩云繼承此論,他在《柯亭詞論》中分析清詞流變時指出:“第三期詞派,創(chuàng)自王半塘,葉遐庵戲呼為桂派,予亦姑以桂派名之。和之者有鄭叔問、況蕙風、朱彊村等?!保?0](P4908)他將“桂派”視作清詞發(fā)展第三個時期,并將朱祖謀劃入以王鵬運為首的臨桂詞派中。

    也有學者將朱祖謀劃入“常州詞派”。龍榆生云:“常州詞派繼浙派而興,倡導于武進張皋文(惠言)、翰風(琦)兄弟,發(fā)揚于荊溪周止庵(濟,字保緒)氏,而極其致于清季臨桂王半塘(鵬運,字幼霞)、歸安朱彊村(孝臧,原名祖謀,字古微)諸先生,流風余沫,今尚未全衰歇。”[11](P387)他將王、朱均劃入常州詞派之內,并認為他們是常派殿軍。嚴迪昌先生亦表贊同:“王鵬運、況周頤均系廣西人,朱祖謀先擅于詩,后受王鵬運影響而專力為詞,故時人又有‘臨桂派’之稱,其實‘桂派’的詞學觀,淵源仍在‘常州詞派’,是‘常派’的余波一脈?!保?2](P1388)他認為朱祖謀等人基本上屬常州詞派,但能夠開拓疆域,體現(xiàn)融合常州詞派、浙江詞派的趨勢。

    上文所提及的概念劃分角度不同,涉及到朱祖謀的地位評價也互有歧義。從流派劃分角度上來看,“夢窗派”、“清真教”的提出是就宗法對象而言,“彊村(詞)派”是以詞派宗主的名字來命名的?!昂菖伞?、“吳興詞派”是況周頤、夏敬觀通過領袖詞人的籍貫來命名的?!皦舸芭伞?、“清真教”的劃分實際有欠妥當,因為周邦彥、吳文英只是彊村詞宗法的對象之一,特別是到了晚年,他對東坡詞多有借鑒,所以用“夢窗派”、“清真教”的稱呼來指代朱祖謀為領袖的詞人群體并不恰當。就地位而言,“湖州派”、“吳興詞派”、“彊村(詞)派”很明顯是以朱祖謀為核心的,但將其劃入“常州詞派”、“臨桂詞派”則不然。張惠言是常州詞派的祖燈,王鵬運因其輩份、成就,是“清季四大詞人”之首,多被視為常州詞派階段性領袖。雖然“臨桂詞派”是否應從常州詞派獨立學術界尚無共識,但它以王鵬運為核心是無可置疑的。

    究其根本,將朱祖謀歸入“常州詞派”或“臨桂詞派”,主要是就朱氏詞學受到常州詞風及王鵬運的影響而言。常州詞派的推尊詞體、比興寄托的論詞宗旨影響深遠,朱祖謀詞學深受影響。同時,對常州詞派不同時期的代表人物如周濟、譚獻、莊棫,朱氏也有很高的評價。如評周濟云:“金針度,《詞辨》止庵精。截斷眾流窮正變,一燈樂苑此長明。推演四家評。”(《望江南》)周濟以“問涂碧山,歷夢窗、稼軒,以還清真之渾化”(《宋四家詞選序》)來指示學詞門徑,澤披甚廣,王鵬運、朱祖謀都受此影響。端木埰(著有《碧瀣詞》),曾向王鵬運講授詞學。張爾田云:“(端木埰)所以教王氏者,亦是止庵一脈。止庵教人學詞,自碧山入手。先生之詞曰《碧瀣詞》,即篤嗜碧山者。王氏之詞,亦導源于碧山?!保?3](P629)而朱祖謀又隨王鵬運學詞,從周濟到端木埰,經(jīng)王鵬運再到朱祖謀,詞學確有相承之處。常州詞派推尊詞體的一個主要方式就是以“比興寄托”論詞,朱祖謀作詞亦符合此條審美原則,詞中多蘊藉雋永,別有深意,主張以曲折宛轉的方式展現(xiàn)詞旨。

    王鵬運在朱祖謀的詞學經(jīng)歷中也占有重要位置,可稱朱氏的詞學導師。朱祖謀記其學詞經(jīng)歷云:“予素不解倚聲,歲丙申,重至京師,半塘翁時舉詞社,強邀同作。王喜獎借后進,于予則繩檢不少貸。微叩之,則曰:‘君于兩宋途徑,固未深涉,亦幸不睹明以后詞耳?!O予《四印齋所刻詞》十許家,復約校夢窗四稿,時時語以源流正變之故。旁皇求索為之,且三寒暑,則又曰可以視今人詞矣,示以梁汾、珂雪、樊榭、稚圭、憶云、鹿潭諸作。會庚子之變,依翁以居者彌歲,相對咄咄,倚茲事度日,意似稍稍有所領受?!保?4](P8406-8407)彊村于丙申年(1896)入京,加入王鵬運所倡辦的“咫村詞社”,從王鵬運學習填詞,王氏為其指示從宋詞入手進至清詞的學詞之徑。庚子所作詞,是朱氏詞學成就的重要部分。同王氏同校夢窗詞也為他日后的詞集??钡於嘶A。

    實際上“常州詞派”與從王鵬運學詞經(jīng)歷的影響,均可以視作彊村的詞學淵源。但是隨著王鵬運辭世,朱祖謀成為詞壇盟主,其周圍詞人群體在蘇滬地區(qū)的逐漸聚合,則標志著詞史進入一個新的階段。清末民國時期以朱彊村為核心的詞人群體,與上文提到的“湖州派”、“吳興詞派”、“彊村派”概念最為接近。之所以選擇“群體”而非“流派”的概念,是因為這一群體的成員在詞學見解和審美追求方面比較接近,呈現(xiàn)出一定的共性。但他們并沒有共同的詞學主張,而僅是以朱祖謀為典范作家的創(chuàng)作和理論作為個人的基本規(guī)范,經(jīng)過輾轉傳播,而逐漸形成具有鮮明特色、貫穿晚清民國的詞學潮流。“彊村詞人群體”中的這批作家折服于朱祖謀的人品與文品,圍繞在朱氏周圍,尊其為詞壇祭酒。盡管在一定程度上表現(xiàn)出若干共同傾向,但同時,他們又有色彩繽紛的個性差異。例如朱祖謀忠于清廷的立場,是朱氏自己所看重,亦為其他遺民所看重。這與年輕一代不同。年輕一代的群體成員沒有相似的政治經(jīng)歷和心路歷程,其政治立場和立身出處也復雜得多。在這個群體中,甚至還有身為排滿團體南社的成員,如龐樹柏、王蘊章等。這些成員都是被朱祖謀的詞學成就所吸引,與政治立場無干。再如關于詞學范式上以東坡詞來調和夢窗詞這一點,群體成員的接受程度也不盡相同。朱氏早期學夢窗成績斐然,晚歲學蘇使自己的詞學造詣達到了新的高峰。朱氏推尊東坡詞,是以救弊為出發(fā)點,達到疏密的平衡,并不是完全否定夢窗詞,用東坡來取代夢窗詞的地位。因此師法朱氏者,對蘇、吳二者的取舍程度亦不同。如陳洵、廖恩燾、楊鐵夫等是從朱祖謀學習怎樣做夢窗風格的詞,避免晦澀堆砌,而龍榆生則沿著朱氏所指示的方向并加以發(fā)展,衷情蘇詞勝過吳詞。正是基于此,“彊村詞人群體”這個相對寬泛,有更大的包融性的概念比“詞派”更適合概括當時詞壇的實際情況。

    二、“彊村詞人群體”的時代特點

    彊村詞人群體活動時間為1906年至1945年前后。1906年,朱祖謀乞病解職,卜居蘇州。自此往來于蘇、滬之間,專以詞學為事。他與鄭文焯、張爾田等人唱和,漸成風氣。辛亥革命后,朱氏寄居滬上,上海成為重要的詞學中心,彊村被奉為詞壇祭酒,以其為核心周圍凝聚著一大批詞人。1931年朱祖謀逝世,但他的影響并未消歇。龍榆生繼承朱氏的衣缽主持風會,直至1945年入獄。其中以1911―1931年前后是彊村詞人群體創(chuàng)作最為活躍,影響最為廣泛的時期。

    這一時期中國發(fā)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就時代背景而言,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fā),清政府土崩瓦解。詞人群中朱祖謀這一代,有了一個新的身份——遜清遺民,他們對民國政府采取不同程度的不合作態(tài)度。王鵬運為詞壇盟主時期,清廷雖在風雨飄搖之中,但一息尚存。而朱祖謀經(jīng)歷滿清末造到民國建立,所體驗到的憂危沉痛,更過于半塘。進入民國后,朱祖謀、況周頤、鄭文焯等出于封建士大夫的忠孝觀念,以遺民自處。他們不僅是政治遺民,也是文化遺民,在懷念清王朝的同時,也是在追悼傳統(tǒng)文化。他們有著共同的生命體驗和相似的政治立場,這是他們后來緊密結合在一起的一個很重要的條件。

    就詞籍??倍?,在清末民國達到了一個新的高潮。以朱祖謀的校詞經(jīng)歷進行分析:

    1899年,與王鵬運校勘《夢窗詞甲乙丙丁稿》。

    1900年,與王鵬運??敝苊堋恫荽霸~》。

    1910年,校蘇軾《東坡樂府》。

    1911年,輯刻《湖州詞征》。

    1912年,?!逗蟠逑壬L短句》、《稼軒詞補遺》。

    1913年,三?!秹舸霸~集》,為《彊村叢書》本。校范成大《石湖詞》、蔣捷《竹山詞》、姜夔《白石道人歌曲》、盧祖皋《蒲江詞稿》、元好問《遺山樂府》。

    1915年,校王惲《秋澗樂府》、元好問《中州樂府》竟。并刊刻況周頤《餐櫻詞》。

    1916年,?!督饖Y集》、陳允平《西麓繼周集》、《日湖漁唱》。

    1917年,校史浩《鄮峰真隱大曲》、《鄮峰真隱詞》、趙彥端《介庵琴趣外篇》、毛滂《東堂詞》畢。是年,《彊村叢書》初刻問世。

    1918年,取《彊村樂府》與《蕙風琴趣》合刻《騖音集》。

    1919年,為沈曾植刪選《曼陀羅寱詞》。

    1920年,輯刻《國朝湖州詞錄》。校汲古閣精鈔本《絕妙好詞》、周邦彥《片玉集》。

    1922年,刊刻《彊村叢書》第三次校補本。

    1923年,為陳洵印《海綃詞》。

    1924年,初?!对浦{集》畢。自定《彊村樂府》二卷付梓。

    1930年,為周慶云刪定《夢坡詞存》。

    1931年,四?!秹舸霸~集》畢。校定劉翰棻《花雨樓詞草》。

    從朱祖謀的校詞過程可以看出,雖然他已從1898年開始同王鵬運校夢窗詞,但大規(guī)模的詞籍??保ā稄櫞鍏矔返目?,卻集中在隱居蘇滬,特別是辛亥革命后。彊村詞人群多有詞集??闭砘顒?,這與在當時動蕩的局勢下保存?zhèn)鹘y(tǒng)文獻的意識有關。夏孫桐《繆藝風先生行狀》云:“國變后,文獻凋零,咸戄國粹湮沒,購書刻書之風轉盛。吳興劉翰怡、張石銘兩君并裒集叢書。……武進盛氏自建圖書館,雖無秘冊,通行精本甚備?!保?5](P3174)周慶云于民國六年(1917)亦云:“顧念神皋攪擾,來日大難,對此茫茫,百端交集。吾儕偷生尺土,尚得從事丹鉛,恐簡斷編殘,靳如今日之集腋而不得者?!W(wǎng)羅散失,俟諸后賢?!保?6](P2)可見,當時保存文獻是有識之士的共識。同時,朱祖謀等遺老面對清王朝大勢已去的局面,在上海租界致力于傳統(tǒng)學術的研究,也可算是一種無可奈何下的“寄托”。

    就理論而言,“重、拙、大”的詞論雖由王鵬運提出(亦有論者上溯至端木埰),但是由況周頤作為《蕙風詞話》的宗旨加以闡釋推廣,在詞壇產(chǎn)生深遠影響的。況周頤的“重、拙、大”的作詞三要是他結合自身的作詞經(jīng)驗,從艷詞悟入的,這一點與王鵬運并不相同。而且,況周頤共有詞學論著十余種,《蕙風詞話》是在其它詞話基礎上進行調序、取舍加以編訂的。作為《蕙風詞話》主要來源的《餐櫻廡詞話》發(fā)表于《小說月報》1920年11卷5號-12號,《蕙風詞話》五卷本刊刻于1924年??梢?,《蕙風詞話》主體部分的完成、況周頤詞學思想的成熟在這一時期。

    就推舉的詞壇范式而言,朱祖謀作為盟主力圖用東坡詞的疏曠來調和前一階段宗法夢窗詞給詞壇帶來的晦澀詞風。晚清周濟力推夢窗詞,不惜用生澀來藥治浙派末流的空滑。然而正如龍榆生批評的那樣:“自止庵偏尚夢窗,譽其‘每于空際轉身,非具大神力不能’,又喻以‘天光云影,搖蕩綠波,撫玩無斁,追尋已遠’,遂使學者益為目眩,日惟求其所謂‘空際轉身’者,既無夢窗之才藻以赴之,但務迷離惝恍,使人莫測其命意之所在,其笨伯乃竟以涂飾堆飾,隱晦僻澀為工,此其病至今日而轉劇,亦止庵及王、朱諸先生所不及料?!保?7](P405)彊村作為詞壇盟主,針對這一情況,因此提出以疏宕濟密麗的主張,用東坡詞“疏”來調和夢窗詞的“密”,冀以達到救弊的目的。1910年編年箋?!稏|坡樂府》及之后《宋詞三百首》的編選,都是他推揚東坡詞的力舉。

    就詞作和詞論的傳播媒介來看,也發(fā)生了顯著變化,彊村詞人群體開始更多地利用報刊來發(fā)表詞作與詞論。對民國詞壇的研究,學者多關注龍榆生創(chuàng)辦的《詞學季刊》《同聲月刊》,而較少注意到其實朱祖謀、況周頤、鄭文焯等前輩也有不少作品通過報刊雜志傳播。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朱祖謀在《春聲》1916年第2集發(fā)表《燭影搖紅》(晚春過公度人境廬話舊),在《東方雜志》1908第10期、1909年第12期、1917年第14卷第1號、3號及《憲法新聞》1913年第6、11、12、14冊都有詞作發(fā)表,在《國粹學報》上也刊登了不少詞作。況周頤《香海棠館詞話》(又名《玉梅詞話》)于1904年發(fā)表于《大陸報》,后以《玉梅詞話》發(fā)表于《國粹學報》1908年41、47、48期?!恫蜋褟T詞話》最初也刊載在《小說月報》上。現(xiàn)代媒介對彊村詞人群體的交流與擴大影響都有促進作用。

    就群體的發(fā)展情況來分析,朱祖謀辭官后居住在蘇州,與鄭文焯、陳銳等唱和,漸成風氣,但彊村詞人群體的形成主要在辛亥革命之后。當時上海地區(qū)聚集一大批詞人,成為重要的詞學中心。他們欽佩彊村的詞學成就,奉其為詞壇領袖。在詞人群體的形成階段,成員以彊村的朋輩為主,主要有況周頤、鄭文焯、周慶云、馮煦、李岳瑞、陳洵、張爾田、陳曾壽、夏孫桐、曾習經(jīng)、曹元忠、繆荃孫、馮幵等。除了詞學追求的共性外,多數(shù)成員經(jīng)歷了甲午、戊戌、庚子、辛亥等幾次大的歷史事件,有著共同的情感經(jīng)驗和相似的政治立場。清朝滅亡后,他們以遜清遺民自處,在詞藝上互相切磋借鑒,同時共抒亡國之悲,這是群體形成的感情紐帶。在民國初期的詞壇,朱祖謀能成為詞壇宗主,獲得極高的威望,其堅定的忠清意識是贏得遺老圈詞人肯定的要素。特別是況周頤、鄭文焯二人作為遜清遺民與彊村唱酬,不僅在感情上對朱氏是種慰藉;而且他們各自作為詞學大家,在詞學理論上(如重拙大、聲律)與朱氏的相互影響,對群體的形成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詞社是彊村詞人群體的重要構成。隨著彊村詞人群體影響的擴大,形成了以彊村為祭酒的詞社。詞社社集有專人主持,活動定期,詞作多由彊村評定,促進了群體的詞學交流與創(chuàng)作繁榮。以彊村為社長的詞社有舂音詞社(1915年—1918年)和漚社(1930年—1933年之后)。舂音詞社的成員有李岳瑞、潘飛聲、周慶云、曹元忠、徐珂、林鹍翔、林葆恒、楊玉銜、夏敬觀、袁思亮、葉玉森、郭則沄、葉楚傖、龐樹柏、吳梅、王蘊章、陳匪石、邵瑞彭、陳方恪、黃孝紓、白炎、惲毓珂、惲毓鼎、況周頤等。漚社的成員有潘飛聲、周慶云、程頌萬、洪汝闿、林鹍翔、謝掄元、林葆恒、楊玉銜、姚景之、許崇熙、冒廣生、劉肇隅、夏敬觀、高毓浵、袁思亮、葉恭綽、郭則沄、梁鴻志、王蘊章、徐楨立、陳祖壬、吳湖帆、陳方恪、彭醇士、趙尊岳、黃孝紓、龍沐勛等。以彊村為社長的詞社活動促進了詞人的交往,密切了聯(lián)系,促進了詞學理論的交流推動,詞學理念的統(tǒng)一。與形成期成員以遺老為主不同,隨著詞人群體的擴大,特別是年輕一代的加入,成員的構成也變得多樣化。南社是當時在上海的一個革命團體,但成員很多都師事彊村,并參加舂音詞社和漚社,如潘飛聲、徐珂、冒廣生、王蘊章、楊玉銜、陳匪石、龐檗子、白炎、葉玉森等。這充分說明彊村詞人群體的開放性與包容性,是一個以共同詞學宗尚相結合的群體。

    彊村還有眾多或私淑、或親炙的弟子。朱氏為人和易,誨人不倦,海內受教者指不勝屈。夏承燾師事吳興林鹍翔,林氏亦為彊村弟子。后來夏承燾也曾問學于彊村,受教終身,他說:“為了爭取名師指點,1929年冬,由龍榆生介紹,我開始與近代詞學大師朱彊村老人通信。彊村老人對后進盡力栽培。我寄去的論詞文稿,他都細心審閱,給我的鼓勵極大。我的第一本專著《白石道人歌曲考證》,彊村老人親為題簽。彊村老人并約我‘相訪’。能有機會得到彊村老人的教誨,對于我這個由自學入門的詞學愛好者說來,實在難得。那期間,直到彊村老人病逝為止,我們通了八九回信,也見了面。我去求教時,老人十分誠懇地給予開導。老人博大、虛心,態(tài)度和藹,這對于培養(yǎng)年青人做學問的興趣,關系極大。至今這位老人仍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18](P77)唐圭璋亦對朱祖謀深懷敬仰之意,云:“余少時就學南京,雖未曾趨前請益,然讀其詞作與論著,受益良多?!保?9](P1025)廖恩燾亦私淑彊村,作于戊辰春(1928)的詞卷命名《夢彊集》,詞集請彊村刪定。龍榆生是彊村的嫡傳弟子,劉永濟亦“受詞法于朱、況兩先生”(席啟駉《<劉永濟詞集>序》)[20](P1)。

    三、結語

    “彊村詞人群體”是一個相對獨立、聲氣相通、活動頻繁的詞人群體。將這批作家作為一個群體考察,主要是從他們之間的聯(lián)系及共同點著眼。從嚴格意義上講,彊村詞人群體是最后一個古典詞人群體,這個謝幕雖不完美,但也堪稱輝煌。當學術界將注意力放在新文化運動之后的胡適、魯迅等人所帶動的新文學運動浪潮之時,往往忽視了這一批古典詞學最后固守者的努力,忽視他們如何將所擁護的詞學觀發(fā)揮到淋漓盡致的境地。同時彊村詞人群體也是含蘊著向現(xiàn)代詞學轉變因子的一個重要詞人群體,對其研究除了可以發(fā)揮文學史的補白作用外,也可以串聯(lián)傳統(tǒng)詞學到現(xiàn)代詞學的連結線。站在文學史的角度來看待其角色的扮演,正是彊村詞人群體文學研究的重要價值之所在。而在詞學研究蓬勃開展的今天,對于詞體的發(fā)展方向,仍是需要關注的一個問題。

    [1]胡適.胡適古典文學研究論集[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2]陳子展.中國近代文學之變遷最近三十年中國文學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3]張爾田.與榆生言彊村遺事書[J].詞學季刊,1933,(1).

    [4][11][17]龍榆生.龍榆生詞學論文集[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5]林鹍翔.半櫻詞[M].民國十六年(1927)刻本.

    [6]林鹍翔.半櫻詞續(xù)[M].民國二十七年(1938)刻本.

    [7]錢仲聯(lián).清詞三百首[C].長沙:岳麓書社,1992.

    [8]馬亞中.暮鼓晨鐘[M].北京:中華書局,1997.

    [9][清]沈辰垣.御選歷代詩余(附《篋中詞》、《廣篋中詞》)[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

    [10]唐圭璋.詞話叢編[Z].北京:中華書局,2005.

    [12]王步高.金元明清詞鑒賞辭典·附錄[Z].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89.

    [13][19]唐圭璋.詞學論叢[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14]朱孝臧.彊村叢書[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15]錢儀吉,等.清碑傳合集[Z].上海:上海書店,1988.

    [16]周慶云.潯溪詞征[M].民國六年(1917)夢坡室刻本.

    [18]老品,柯?lián)P.學海無涯苦作舟——名人談治學[C].北京:同心出版社,1997.

    [20]劉永濟.劉永濟詞集[M].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

    (責任編輯 閔軍)

    An Examination on the Group Writers of Ci Leading by Zhu Jiangcun

    WANG Sha-sha
    (School of Literature and Media,Tai Shan University,Tai An,271021,China)

    The group writers of Ci leading by Zhu Jiangcun(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the group leading by Jiangcun)was an important group during the period from late Qing Dynasty to the Republic of China,however,its definition is still divided presently.In fact,the concept of the group leading by Jiangcun is closest to Jiangcun Ci School But the term"group"which covers a wide range is more suitable for the actual situation.The activities,learning object,media,and members of the group had obvious features of the time.

    Zhu Jiangcun;the group writers of Ci;connotation;features of the time

    I207.23

    A

    1672-2590(2016)04-0043-06

    2016-04-12

    2015年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基金項目(15YJC751042);2013年山東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計劃項目(J13WD68);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民國詞集編年敘錄與提要”(13&ZD118)

    王紗紗(1982-),女,遼寧盤錦人,泰山學院文學與傳媒學院講師,博士。

    猜你喜歡
    詞派詞壇朱氏
    清代中后期詞壇對蔣捷及其《竹山詞》的接受——以常州詞派為核心
    王祥臥冰
    朱氏正骨結合圓利針針刺代秩邊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所致下肢放射痛的臨床觀察
    半小時漫畫宋詞之振興詞壇溫庭筠
    吳熊和《梅里詞緝讀后
    ——兼論梅里詞派及浙西詞派的形成過程》手稿
    寶應圖書館館藏稿本《朱氏詩文世珍》考論
    論云間、常州詞派對五代、北宋詞的接受異同
    兩宋閩地詞壇松散性探析
    元祐詞壇的詞體特征論新探
    長江學術(2015年1期)2015-02-27 07:11:08
    晚清臨桂詞派的詞學地位及其詞壇影響——“臨桂詞派”的桂學研究之一
    辽阳市| 江阴市| 永登县| 余江县| 吉林市| 樟树市| 会同县| 张家港市| 德化县| 孙吴县| 内丘县| 余江县| 安西县| 东平县| 闵行区| 房产| 青铜峡市| 陕西省| 内乡县| 临猗县| 西安市| 阿拉善右旗| 江安县| 淳安县| 济宁市| 广宗县| 盐亭县| 嫩江县| 平潭县| 额敏县| 东至县| 绥江县| 富平县| 武邑县| 襄樊市| 突泉县| 芦溪县| 道孚县| 嵩明县| 台中市| 高尔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