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隴右民歌中的民間教育

      2016-02-12 14:11:05鐘曉燕郭建耀
      天水行政學院學報 2016年4期
      關(guān)鍵詞:隴右民歌教育

      鐘曉燕,郭建耀

      (1.中共天水市委黨校,甘肅 天水 741018;2.常熟理工學院,江蘇 常熟 215500)

      隴右民歌中的民間教育

      鐘曉燕,郭建耀

      (1.中共天水市委黨校,甘肅 天水 741018;2.常熟理工學院,江蘇 常熟 215500)

      隴右民歌是隴右各族人民創(chuàng)造的體現(xiàn)與智慧的結(jié)晶,是民間進行知識傳遞、情感培養(yǎng)、道德教育的重要方式。其在傳唱過程中,不僅向廣大勞動人民傳遞了節(jié)氣物候、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歷史、社會交往等各類知識,還在培養(yǎng)人們愛情、親情、鄉(xiāng)情等良好情感,進行賢孝、勤儉、修身等倫理道德教育方面發(fā)揮著重要作用,是隴右民間進行社會教育的教本。

      隴右民歌;知識教育;情感教育;道德教育

      “隴右”作為一個約定俗成的地域概念,自古就已經(jīng)形成,主要指今天甘肅省黃河以東、青海省青海湖以東至隴山一帶的廣大地區(qū),因隴山以東的平?jīng)?、慶陽二市,習稱隴東,從其歷史文化傳統(tǒng)而言,與隴右地區(qū)相似,故也屬“隴右”地域范圍。民歌作為勞動人民在生活和勞動中自己創(chuàng)作、自己演唱,并以口頭形式傳唱的歌曲,是廣大勞動人民創(chuàng)造的體現(xiàn)和智慧的結(jié)晶。民歌不僅是勞動人民對自身現(xiàn)實生活的主觀反映和思想感情的真實性表達,還是不識字的勞動者賴以進行文化傳承的主要工具,民間的神話、信仰、法律、倫理、科學知識、生產(chǎn)知識等都可以靠它傳載于后世。隴右民歌歷史悠久,類型多樣,是隴右各族人民在長期的生產(chǎn)勞動和社會生活中創(chuàng)造的藝術(shù)形式,有號子、山歌、社火、酒曲、小調(diào)、兒歌、生活音調(diào)等多種類型。民歌作為勞動人民傳遞知識、交流感情的主要方式,它源于民眾生活,根植于社會,反映和滿足了民眾的多種需要,不僅具有消除疲勞、排遣孤寂等娛樂作用,還具有提升人們社會認識,陶冶情操,提高人們審美能力、審美情趣,培養(yǎng)良好思想感情,進行倫理道德教化等社會教育作用。

      一、民歌的知識教育

      隴右民歌源于民間社會生產(chǎn)和生活,又是對生產(chǎn)經(jīng)驗和生活經(jīng)驗的藝術(shù)化反映,承擔著對廣大勞動人民進行社會教育的任務(wù),在傳遞各類知識方面發(fā)揮著重要作用。

      1.傳播節(jié)氣物候知識

      《十二個月》[1]是流傳于隴右臨夏地區(qū)的民歌小調(diào):唱到“正月里凍凍冰立春消/二月里魚娃娃水面漂/三月里桃桃杏紅似火/四月里尕牡丹滿園紅/……/七月里葡萄搭起個架/八月里尕西瓜彎月牙/九月里九九菊花人人愛/十月里尕松柏層層地開/十一月里棉花白如雪/臘月里尕年貨擺出城。”歌曲不僅借物抒情,表達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時在傳唱過程中,還向人們傳遞了節(jié)氣變化與動植物生長方面的知識。再如流行于隴右多地的民歌《刮地風》[2]:“正月里來是新年,青草芽兒往上升,天憑日月人憑心/二月里來龍?zhí)ь^,大溝小溝水長流,毛毛細雨潤黃土/三月里來正清明,桃花盛開杏花紅,蜜蜂來去忙做工/四月里來熱風刮,割了豆子種西瓜,忙住農(nóng)活難想她/……/六月里來三伏天,珍珠汗衫遮陰涼,大麥不黃小麥黃/……/九月里來九重陽,黃菊花兒開路旁,無心看花收獲忙。十月里來寒冷天,轆轆軸兒團團轉(zhuǎn),展上五谷裝滿倉。十一月來冬至節(jié),刮起大風又下雪,新棉襖兒暖人身。十二月來一年滿,胭脂銀粉都辦全,打打扮扮過新年?!睆恼虑嗖莩鲅?、二月河水解凍、三月桃杏開花、四月割豆種瓜、五月楊柳插門、六月小麥黃、九月菊花開、十月五谷歸倉、十一月大雪下,十二月準備迎接新年等,對一年中每個月的節(jié)氣變化與對應(yīng)植物生長情況、農(nóng)事活動等進行了簡潔明了的概括,語句生動形象,內(nèi)容樸實,詞曲優(yōu)美,使人們在欣賞民歌中,了解了節(jié)氣變化與植物生長、農(nóng)事活動的關(guān)系,掌握了節(jié)氣物候知識,為有序從事農(nóng)事活動提供了指導。

      2.傳遞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知識

      生產(chǎn)勞動作為民間日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民歌題材的主要內(nèi)容。反映勞動題材的民歌,是人民群眾在長期的勞動過程中,根據(jù)親身經(jīng)驗和世代相傳的勞動經(jīng)驗而創(chuàng)作出來的。隴右民歌中,有許多歌曲就是以生產(chǎn)勞動為內(nèi)容,通過歌曲來傳遞生產(chǎn)勞動知識的。如武山民歌《大務(wù)農(nóng)》[3]:“到春來陽氣上升,土解凍百草方生。送糞選籽樣樣齊行,我說務(wù)農(nóng)人呀,一年四季要忙轉(zhuǎn)筋/到夏來酷暑熱天,脫棉衣忙換單衫。鋤草割麥手腳忙亂,我說務(wù)農(nóng)人呀,遲睡早起晝夜不眠/到秋來雨多天涼,晾曬打碾不離場。天空有云愁在心,我說務(wù)農(nóng)人呀,只等糧食歸倉心才寬暢/到冬來土凍冰封,手里沒錢心里慌。出門跑生意賺錢忙,我說務(wù)農(nóng)人呀,一年到頭真的苦斷了腸。”歌曲不僅反映了務(wù)農(nóng)人從事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勞動的艱辛,還向人們傳遞了從松土、施肥、選種、鋤草、收割、晾曬、打碾、歸倉等重要的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基本知識。再如《十大姐》[4]:“大姐愛勞動,二姐把土松。三姐撒下種,四姐勤耕耘。五姐擔肥到,六姐常捉蟲。七姐勤除草,八姐把水澆。九姐來收割,十姐挑進倉。你也忙來我也忙,合作社里喜洋洋?!币愿珶挼恼Z言對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進行了更加具體的描述,歌曲雖用詞不多,但每一句都談到了一項重要的農(nóng)事活動,通過對十個姐從事農(nóng)事活動的描述,高度概括了一年中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基本工序和重要事項,以簡潔明了的語言向人們傳遞了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知識。

      3.普及歷史知識

      民歌是勞動人民社會生活的真實反映,涉及了與民間生產(chǎn)和生活相關(guān)的各方面,上到天文,下到地理,從日常家庭生活到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從民間傳說、故事到歷史事件、人物,幾乎無所不包。隴右地區(qū)歷史悠久,英雄人物輩出,有些對民間社會生活產(chǎn)生過重大影響,并成為人們歌頌贊美的對象。因此,在隴右民歌中,有很大一部就是對有關(guān)歷史事件和人物的記載與歌頌。如《二十典故歌》[5]是流傳于隴右清水縣一帶的民歌:“一字天子周文王,二郎擔山趕太陽/三人哭活紫金樹,四馬投唐小秦王/五虎上將保太子,六郎馬上?;?齊國有個燕孫賓,八賢弟子漢張良/九里山前活埋母,十面埋伏楚霸王/………/十七劉秀不該死,十八趕上李靖王/十九一夜殺達子,二十八宿鬧貴陽?!币愿叨雀爬ǖ墓P法對周文王、孫賓、張良、劉秀等歷史人物,以及秦瓊、羅成、程咬金等人投奔唐王李世民,項羽被劉邦圍控垓下,關(guān)羽、張飛、馬超、黃忠等三國五虎上將保太子等歷史事件進行描述,在歌頌英雄人物的同時,也向民眾普及了相關(guān)歷史知識。再如《十二將》[6]:“正月里來正月正,瓦崗塞上程咬金,急急忙忙的秦叔寶,白馬銀槍小羅成/二月里來龍?zhí)ь^,王三姐梳妝上繡樓,王孫公子千千萬,繡球單打平貴手/三月里來三月三,劉皇爺勒馬斬貂蟬,鋼刀斬了貂蟬女,張飛哭得淚漣漣/四月里來四季紅,李淵兵回太原城,楊廣太子來交戰(zhàn),閃上秦瓊保江山/……/十一月里雪花揚,岳飛要救二君王,十二道金牌調(diào)回京,秦檜害死在風波亭/臘月里來整一年,數(shù)了龐統(tǒng)數(shù)孔明,神機妙算傳千古,出奇制勝鬼神驚。”這首民歌是較為典型的提綱式歷史文化知識類民歌,利用民歌中常用的“十二月”體裁創(chuàng)作,在十二段歌詞中概括提及了十二段精彩的民間歷史故事傳說。歌中對歷史上比較著名的大將及重要歷史事件做了簡要描述,使人在傳唱和欣賞、感悟中了解歷史人物和事件,掌握了相關(guān)歷史知識。

      4.傳授社會交往知識

      民歌不僅僅是人們表達思想感情,休閑娛樂的方式,還是民間傳遞生活經(jīng)驗、社會交往知識的手段之一。隴右民歌中有許多歌曲就是以民間生活經(jīng)驗為主題,通過生活經(jīng)驗來闡述一定道理的。如《交朋友要交花眼眼》[7]是流傳于隴東華池一帶的信天游,歌里唱到:“天上下雨地上流,平地起水為朋友。騎馬要騎海騮馬,交朋友要交十七八。騎馬要騎花點點,交朋友要交花眼眼。騎馬不騎麻小小,交朋友不交猴小小。交朋友要交攔羊漢,梭牛牛蒿掛掛常不斷?!R兒不吃回頭草,過路的朋友不可交。”這里的麻小小是指毛色恢麻,形體不好看的馬,猴小小指尖嘴猴腮,長相不周正的人。俗話說“相由心生”,也就說一個人的個性、心思與作為,可以通過面部特征表現(xiàn)出來,即一個人內(nèi)心發(fā)展變化都會體現(xiàn)在他的面貌特征上。歌曲采用形象的對比,樸素的語言,向人們傳遞了人際交往中要注意人的相貌和秉性特征,提醒人們交朋友要交心胸開闊、待人坦誠、長相周正的人。再如《交人心》[8]:“人交人是交心哩,水交石頭凍冰哩。人交人是交緣法,水交石頭凍冰花?!备枨蛉藗儌鬟f了人與人交往是一種緣份,要真情實意,以心相交,且不能虛情假意,以其簡單的對比,闡明了人際交往重在真誠相待的道理。

      民歌內(nèi)容廣泛,不僅涉及了以上各方面知識,還涉及生物、地理、民俗、數(shù)學等多方面知識,在流傳中向廣大民眾傳遞了各類知識。

      二、民歌的情感教育

      《樂記》曰:“凡音者,生于人心者也”;“樂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遍_篇就談到了音樂是由人心產(chǎn)生的,人心不同,音樂亦不同??梢姡魳肥巧朴诒磉_感情的藝術(shù),情感是音樂的生命,情感不同,音樂亦不同,反之,音樂的節(jié)奏、旋律不同也會對人情感產(chǎn)生影響。民歌是勞動人民真實情感的藝術(shù)化表達,體現(xiàn)著勞動人民的喜怒哀樂,但不同體裁、曲調(diào)的民歌又會對人們的情感產(chǎn)生影響,久處其中,還可起到培養(yǎng)人情感的作用。隴右民歌形式多樣,曲種繁多,內(nèi)容廣泛,不同類型的民歌既是勞動人民情感的表達方式,還是對勞動人們進行愛情、親情、鄉(xiāng)情等情感教育的有效途徑。

      1.進行情愛觀教育

      以體現(xiàn)男女情愛為主題的民歌,在隴右民歌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和很重要的位置,男女青年通過情歌交流思想,寄托彼此愛慕思念之情,在民歌中有直接的體現(xiàn)。如《夜想思》[9]是流傳于隴右天水、武都、定西等地的情歌,歌詞大意:“十八的哥哥十七的妹,手提竹籃進園來/豆角摘了兩三把,看見我的小哥哥/叫聲哥哥你站著,妹妹給你有話說/夜里睡下張眼望,手搬著窗扇看月亮/天上的星星云兒遮,屋里的妹妹不開懷/夜夜想哥手捶炕,哥哥你可知我的苦心腸/山有高來路又遠,我盼盼哥哥快回轉(zhuǎn)/早點回來把妹看,妹妹心里比蜜甜。”歌曲表達了女子對自己喜歡男子的想念及期盼,語言樸實,但句句情真意切,表達了熱戀中的女子在見不到情人時,夜不能寐,焦急期盼與心儀之人相見的強烈心情?!蹲呶骺凇罚?0]是西北地區(qū)流傳很廣的山歌。歌里唱到:“正月里娶過奴,二月里走西口,既然你要走西口,不該來娶奴/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淚長流,手拉著手兒,送到個大門口/走到了大門口,小妹妹不丟手,有兩句知心的話,哥哥你記心頭/喝水喝長流水,切莫喝那泉眼水,泉眼里頭龍擺尾,小心個嚇壞你/吃飯你吃熱飯,再不要吃冷飯,吃下冷飯得下病,哥哥你誰照應(yīng)/走路你走大路,切不要走小路,大路上人馬多,小路上有賊寇/………/哥哥你走西口,扯下二尺紅綢綢,若有人回家,捎給你的巧手手。”西口是山西與內(nèi)蒙古之間古長城的關(guān)口。走西口,即從黃河內(nèi)渡河,出長城,到內(nèi)蒙古去謀生。走西口的男人一般三四月份離家,九十月份還鄉(xiāng),有不少人因掙不到錢而長年流浪在外,或因不堪困苦而絕命他鄉(xiāng)。因此,每一個男人的每一次走西口,都是與親人的一次生離死別。歌曲反映的正是妻子送丈夫去西口,女人無可奈何和難舍難分的心態(tài),歌曲以悲怨哭泣性的音調(diào),唱出了西北人民在舊社會生活的困苦,語言通俗樸實,親切生動,用詞形象,深刻細膩,表現(xiàn)了女人對自己要走丈夫的戀戀不舍之情。這些以愛情為題材的民歌在傳唱中,不僅通過纏綿委婉的旋律,情真意切的歌詞傾訴愛戀,傳遞愛慕之情,還在培養(yǎng)人們健康美好的情感,特別是積極向上的愛情觀方面發(fā)揮著重要作用。

      2.進行親情教育

      父子之情、母女之情、兄弟姊妹之情是人間難以割舍的親情,也是人類最美好的感情。歌頌父母,表達親人之間相互眷念是民歌不可回避的主題。隴右民歌中除以各種形式表達男女相互愛慕的美好愛情生活外,還有曲目則是對父母養(yǎng)育之恩的贊美與歌頌。這些曲目以優(yōu)美的旋律和充滿養(yǎng)育、感恩之情的語詞表現(xiàn)了親人之間那份濃濃的親情。如《娘養(yǎng)我》[11]是流傳于隴右許多地區(qū)的民歌:“娘養(yǎng)我一歲兩歲并三歲,頭枕著娘的胳膊睡,左面兒尿濕娘腰沿,右面兒尿濕娘的胸前/娘養(yǎng)我四歲五歲并六歲,領(lǐng)在了大街上去玩耍,騎馬的君子穿場過,娘恐怕把兒踏懷了/娘養(yǎng)我七歲八歲并九歲,送在了南學把書念,趕早你讀會三字經(jīng),后晌你讀會百家姓”歌曲用具體的生活細節(jié)描寫母親撫養(yǎng)兒子的艱辛和不易,表達母親對子女的愛和子女對母親養(yǎng)育之恩的感激之情。再如《父母的恩情》[12]是藏族贊頌歌:“沒有徒步跋涉的人,不知道駿馬的恩情/走過長途腳力的人,最知道駿馬的恩情/沒有喝過淡茶的人,不知道奶茶的濃馨/經(jīng)常以水代茶的人,最知道奶牛的恩情/沒有經(jīng)過風雨的人,不知道父母的恩情/經(jīng)風雨受挫折的人,最知道父母的恩情?!备枨捎帽扰d手法,以駿馬、奶茶進行比喻,生動貼切,通過對父母養(yǎng)育之恩的歌頌,表達了子女對父母的深深眷戀和父母子女之間感人至深的親情。

      3.進行鄉(xiāng)情教育

      歌頌家鄉(xiāng),贊美家鄉(xiāng),表達對家鄉(xiāng)的熱愛,對大自然的贊美是民歌的又一主題。民歌作為人類真實感情的流露與表達,是對客觀事物感覺、體驗情感的抒發(fā)。當人們面對秀美的山川和河流、碧綠的草原、潔白的羊群,情不自禁而生發(fā)出對大自然賦予人類一切的贊嘆與歌頌,贊美自然,歌頌家鄉(xiāng)便自然成為歌唱的內(nèi)容。隴右各民族民歌就有很多贊美、歌頌家鄉(xiāng)的曲目,這些民歌不僅僅是對山川、草木大美景色的贊美,更反映出人們對家鄉(xiāng)的熱愛。如《金色的草原》[13]是流傳于隴右一帶的蒙古族民歌:“在那金色的草原上,白蒿沙竹隨風搖晃/盛夏居住在北草場上,氣候宜人多么涼爽/騎著修長的棗騮馬,背的是閃金光的箭囊/……/那縮短遠程的駿馬,多么健美漂亮/美麗無比的鳥兒,要數(shù)天上的鳳凰/遠望好似朵朵白云,那是雪山好風光/在那高高的峻嶺上,一年四季霧茫茫/漫山遍野的紫檀香,是多么漂亮的檀香/世世代代生息在這里,這是多么美麗的家鄉(xiāng)?!备枨詢?yōu)美的旋律、歡快曲調(diào),樸實的語言,抒發(fā)了對美麗家鄉(xiāng)的的熱愛。再如《海子湖灘好風光》、《牧人的歌》、《美麗的高山》、《這里就是我的家鄉(xiāng)》、《潔白的蒙古包》、《金色的草原》、《神圣祖國民族多》、《上中下草原灘連灘》、《山巒江河草原》等都是以贊美自然、歌頌家鄉(xiāng)為主題的民歌,不僅表達了人們熱愛家鄉(xiāng)的美好情感,還是對普通勞動人們進行鄉(xiāng)情教育的最好教本。

      三、民歌的道德教育

      道德教育是民間社會教育的主要內(nèi)容,歷來受到的重視,通過多種方式和途徑對廣大人民進行倫理道德教育就成為民間教育的第一要務(wù)。民歌是千百年來各族人民生產(chǎn)生活實踐智慧的結(jié)晶,它根植于廣大人民群眾,經(jīng)口傳心授,世代沿襲,成為人民群眾生活的一部分,與民眾生活水乳交融。不僅具有娛樂大眾,滿足人們情感需要的作用,還具有宣揚社會倫理規(guī)范,進行道德教育的作用。隴右民歌中有許多曲目就是以行善敬孝,宣揚勤儉,規(guī)勸家庭和睦為主體,對人進行倫理道德教育的歌曲。

      1.進行賢孝教育

      妻賢子孝是我國民間提倡的美德,即所謂“妻賢夫禍少,子孝父心寬”。因此,歌頌賢淑孝順人物事跡,宣揚賢與孝之美德是民歌社會教育的一項重要內(nèi)容。如《方四娘》[14],這是流傳于臨夏回族群眾中的宴席曲:“黃河南十三鄉(xiāng),三鄉(xiāng)出了個方四娘/一歲上尕兩歲上大,三歲的四歲說巧話/五歲六歲上跟娘轉(zhuǎn),七歲的八歲上學針線/九歲十歲上進廚房,廚房的鍋灶都學上。”歌曲對方四娘從小賢淑進行了歌頌,以此對婦女進行賢良教育。還有些民間歌曲以反例,對人們進行了教育。如《是非婆娘》[15]是流傳于天水清水縣一帶的民歌,歌詞大意是:“遠親房近鄰居,咯嘰咯嘰游門子。東家出西家進,嘰嘰喳喳亂說人。挑事生非沒好事,叫人知道挨兩棍。”以簡短的歌詞,對不賢淑婦女無事生非,挑撥鄰里關(guān)系的行為進行了貶斥和訓育?!缎⒔?jīng)》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庇衷唬骸胺蛐?,天之經(jīng)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認為孝乃是人類最根本的品行。隴右民歌中有不少有關(guān)孝道教育的曲目。如《王祥臥冰》是我國孝道教育《二十四孝圖》故事中的一篇,也是民間流傳最廣的進行孝道教育的曲目,在隴右民間音樂中有多種體裁。民歌《王祥臥冰》[16]:“草葉兒青、樹葉兒黃,有一個孝子是王祥/王家莊里有個王員外,所生一子叫王祥/王祥七歲離了母,十二停學請后娘/后娘害的饞疾病,想喝半碗鮮魚湯/王祥一聽著了忙,急急忙忙上集場/……/王祥臥冰動天地,感動四海水龍王/龍王一看著了忙,把一條鮮魚送出江/王祥得了一條魚,急急奔跑回家忙/頭一碗舀上敬天地,第二碗舀上敬后娘/后娘一喝鮮魚湯,拐拐一柱離了床/王祥臥冰第一孝,把他的美名天下?lián)P。”歌曲以王祥臥冰求魚,侍奉后母為題材,宣揚了孝敬父母,既是一個人家庭教育和個人修養(yǎng)的具體表現(xiàn),又是作為人子人女義不容辭的責任。

      2.進行勤儉教育

      由于生活的艱辛與勞動成果的來之不易,廣大勞動人民在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視勤儉節(jié)約教育,宣揚勤儉,鞭笞懶惰就成為民間道德教育的又以重要內(nèi)容。隴右民歌有許多就是對勤儉節(jié)約的歌頌和對懶惰、賭博等不良習氣的訓喻?!稇袧h歌》[17]是流傳于隴東正寧的民歌:“春天做活困得很,夏天做活暈得很,秋天做活滲得很,冬天做活笨得很。攪水嫌井深得很,磨面嫌頭昏得很,起圈嫌糞臭得很,打糊基嫌土硬得很?!备柙~對懶漢行為進行嘲諷,同時貶斥了懶惰之人,規(guī)勸人們做事要勤快。再如《耍錢》[18]是流傳于徽縣一帶的小調(diào):“正月里來是新年,養(yǎng)下的兒子好耍錢,自幼兒不要爹娘管,游來游去在外邊。二月里來天氣長,哥嫂罵我不成材,鎖子鎖來鑰匙藏,時時刻刻當賊防?!备柙~諷喻了賭博的不良行為,告誡人們不可貪賭成性,否則會為人們所唾棄、指責。歌曲通過對貪賭之人行為的描寫,一方面是對不良行為的貶斥,另一方面也是對其他人進行的勸誡與教育。

      3.進行修身處世教育

      “修身”歷來是我國儒家傳統(tǒng)道德教育的重要內(nèi)容,關(guān)于修身教育在我國民歌中也多有反映,隴右民歌中就有一部分專門以教育、規(guī)勸為題材的曲目。如廣為流傳的《三娘教子》、《勸世文》、《三勸人心》、《七勸人心》、《勸丈夫》、《十勸郎》、《勸賭歌》等都是典型對人進行倫理道德修身立世教育的曲目?!秳袷牢摹罚?9]是流傳于隴南武都的小調(diào):“一勸你莊稼人兒聽,莊稼人兒要細心,薄田大地多上肥,皇天不昧苦心人/二勸你讀書人兒聽,讀書先讀三字經(jīng),讀書先讀三字經(jīng),書讀千遍自己靈/三勸你財主人兒聽,財主人兒要心輕,大斗放來小斗收,不圖利錢圖名聲/四勸你買賣人兒聽,買賣人兒要勤謹,有朝一日時運轉(zhuǎn),秤稱銀子斗量金/……/八勸你賭博人兒聽,賭博人兒要小心,破田大地都輸盡,婆娘娃娃守墻根/九勸你吃煙人兒聽,吃煙人兒要心輕,有朝一日吃上癮,吃著后悔不能禁/十勸你姊妹人兒聽,這是一本勸世文,這是一本勸世文,勸得了人兒勸不了心?!备枨槍Σ煌娜耍岢隽俗鍪碌幕疽?,用詞簡潔,語義明確,具有很強的說理性。以演唱的形式,對莊稼人、讀書人、財主、工匠等各類人員等進行了規(guī)勸?!妒畡窭伞罚?0]是流傳于平?jīng)鰶艽h的小調(diào):“一勸奴的郎,孝順二爹娘,孝順爹娘福壽長,孝名天下?lián)P/二勸奴的郎,好好看文章,十六歲上登皇榜,得中狀元郎/三勸奴乖乖,無事少上街,三朋四友酒一擺,錢從何處來/……/五勸奴郎君,勤儉過光陰,多掙銀錢少花用,才算個正經(jīng)人/……/八勸奴郎哥,再莫要賭博,輸光弄盡犯了法,一家人沒下落/九勸奴郎君,莫要壞良心,大斗小秤莫使用,虧人損陰功/十勸都勸完,再莫要抽洋煙,吃上洋煙后悔難,終久是枉然?!备柙~語言樸實,以人們?nèi)粘I瞵嵤聻槔?,以妻子的口氣?guī)勸丈夫要孝順父母、靜心讀書、審慎交友、夫妻恩愛,和睦相處、勤儉持家等,句句情真意切,無不包含著“修身立世”的道理。

      民歌由于是勞動人民在生產(chǎn)、生活實踐中,以排遣憂愁、抒發(fā)感情、自娛自樂而創(chuàng)造的音樂形式,它源于勞動人民生活,又反映勞動人民生活,是對勞動人民真實生活場景的再現(xiàn),更是勞動人民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在反映內(nèi)容上既有對生產(chǎn)、生活、自然知識的介紹,又有對人主觀情感的抒發(fā),還具有道德教化作用。因此,民歌在知識傳授、情感培養(yǎng)、道德教化方面的教育是一個統(tǒng)一的過程,而不是彼此獨立的。

      [1][2][14][19]甘肅省群眾藝術(shù)館.甘肅民間藝術(shù)資料之一:民間小調(diào)選[M].內(nèi)部資料,1982.72,23,156,168.

      [3][4][5][6][8][9][15][16]李益欲.天水歌謠[M].蘭州:甘肅文化出版社,2005.33,34,153,165-166,61,51,125,252.

      [7][10][11][12][13][18][20]《中國民間歌曲集成·甘肅卷》編輯委員會.中國民間歌曲集成甘肅卷[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94.170,256,413,749,883,332,238.

      [17]王長生.正寧民俗[M].蘭州:甘肅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297.

      G527.42

      A

      1009-6566(2016)04-0124-05

      本文系2012年教育部哲學人文社會科學一般項目“隴右民間教育學研究”(課題編號:12YJA880035)前期研究成果。

      2016-05-15

      鐘曉燕(1970—),女,湖南桑植人,中共天水市委黨校副教授,研究方向為隴右地域文化。

      郭建耀(1971—),女,甘肅天水人,常熟理工學院高等教育研究所教授,碩士,研究方向為教育基本理論與高等教育教學管理。

      猜你喜歡
      隴右民歌教育
      新時代背景下隴右文化的傳承與發(fā)展
      秦人在隴右的崛起
      絲綢之路(2024年4期)2024-01-01 00:00:00
      國外教育奇趣
      華人時刊(2022年13期)2022-10-27 08:55:52
      題解教育『三問』
      當代陜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2
      教育有道——關(guān)于閩派教育的一點思考
      民歌一樣的小溪(外二章)
      散文詩(2017年19期)2018-01-31 02:47:11
      辦好人民滿意的首都教育
      藤縣水上民歌
      西江月(2017年4期)2017-11-22 07:24:05
      中呂 十二月帶堯民歌 十九大勝利閉幕
      岷峨詩稿(2017年4期)2017-04-20 06:26:23
      穿花衣 唱民歌
      Coco薇(2015年11期)2015-11-09 12:36:19
      定兴县| 连南| 广饶县| 昭觉县| 华蓥市| 台南市| 营山县| 麻栗坡县| 大荔县| 宽甸| 昭苏县| 宕昌县| 靖远县| 新绛县| 元朗区| 拉孜县| 焉耆| 揭西县| 富宁县| 阜城县| 奎屯市| 两当县| 惠安县| 肥乡县| 壤塘县| 南城县| 琼中| 来凤县| 晋江市| 江永县| 垦利县| 晋宁县| 休宁县| 类乌齐县| 南康市| 呼图壁县| 邵东县| 抚顺县| 新宁县| 东港市| 莱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