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永 羅兵來 吳文燕 福建醫(yī)科大學附屬龍巖第一醫(yī)院婦科 (福建 龍巖 364000)
陰道鏡下宮頸活檢準確度影響因素分析
王金永 羅兵來 吳文燕 福建醫(yī)科大學附屬龍巖第一醫(yī)院婦科 (福建 龍巖 364000)
目的:通過回顧性分析本院施行陰道鏡下宮頸病變活檢的病例資料,探討陰道鏡下宮頸活檢準確度的影響因素。方法: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本院513例施行冷刀錐切和LEEP刀手術術患者,比較活檢病理結果和手術病理診斷結果,影響陰道鏡下宮頸活檢準確度的因素。結果:(1)診斷符合率為:66.67%;(2)影響陰道鏡下宮頸活檢準確度的因素包括年齡、活檢數量、轉化區(qū)類型,年齡>40歲準確度(96.67%)明顯高于年齡<40歲(70.42%),活檢數量<2準確度(68.05%)明顯低于活檢數量>3準確度(97.5%),轉化區(qū)類型I型準確度為88%,II型準確度為85%,III型準確度為69.89%,I型和II型的準確度明顯高于III型的準確度,差異顯著,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陰道鏡是臨床篩查宮頸癌的重要工具,但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必須對這些局限性的因素進行深入的了解,從而在臨床診斷和治療上綜合考慮各方面的影響因素,提高陰道鏡下宮頸活檢的準確度,避免漏檢和治療不足的出現。
陰道鏡 宮頸活檢 影響因素
宮頸癌是臨床發(fā)病率較高的女性生殖系統(tǒng)疾病,具有較大的危害性,給女性患者的生命和健康造成嚴重的威脅。目前,臨床診斷宮頸病變的常規(guī)方式是采用陰道鏡對宮頸部位進行定位活檢,能夠對宮頸的病變情況進行組織學的診斷[1~2]。所以,要準確地診斷宮頸病變和防止宮頸癌,必須及時采取陰道鏡下宮頸活檢進行檢查。但是,臨床實踐中,陰道鏡下宮頸活檢的準確度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為臨床及時有效的診斷和治療宮頸病變帶來嚴重的干擾[3]。本研究通過回顧性分析本院施行陰道鏡下宮頸病變活檢的病例資料,探討陰道鏡下宮頸活檢準確度的影響因素。
1.1 一般資料
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本院513例施行冷刀錐切和LEEP刀手術患者,年齡20~75歲,平均為(35.5±2.5)歲,孕次最少為0,最多為9次,平均為(3.5±1.5)次,產次最少為0,最多為8次,平均為(3.8±1.2)次。所有患者均符合陰道鏡活檢的要求,(1)經過TBS報告系統(tǒng)檢測,存在異常細胞,包括:不典型鱗狀細胞、腺細胞、HPV-DNA陽性;(2)存在接觸性出血、排液不正常、肉眼可見宮頸潰瘍和腫塊;(3)HPV-DNA陽性檢測持續(xù)時間超過1年;(4)肉眼可見病變,碘實驗結果不正常。
1.2 檢測方法
在陰道鏡輔助下,對病變范圍和位置進行動態(tài)觀察,辨別鱗柱交界的部位,明確病變的范圍,觀察病變區(qū)域的上皮細胞和血管變化,從而明確病變的性質。對病變已經進入頸管的患者,需要使用宮頸管擴張器輔助擴張宮頸管,觀察深入的病變情況。
1.3 觀察指標
陰道鏡下對宮頸病變最為嚴重的位置進行活檢,當宮頸活檢病理和手術病理診斷相一致,則認為活檢符合診斷標準;否則,當宮頸活檢病理級別比手術病理級別低,則認為活檢不符合診斷標準。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錄入兩組患者的基本資料、活檢病理結果、手術病理診斷結果、影響陰道鏡下宮頸活檢準確度的因素等數據,采用SPSS20.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對正態(tài)分布的數據進行t檢驗,對比較活檢病理結果和手術病理診斷結果、影響陰道鏡下宮頸活檢準確度的因素等數據進行卡方檢驗,采用平均數±標準差的形式表示數據的分布趨勢,P<0.05表示數據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表1.比較活檢病理結果和手術病理診斷結果n
表2.影響陰道鏡下宮頸活檢準確度的因素(n=513)
2.1 比較活檢病理結果和手術病理診斷結果:診斷符合率為66.67%(8+42+278+14/513)。
2.2 影響陰道鏡下宮頸活檢準確度的因素:影響陰道鏡下宮頸活檢準確度的因素包括年齡、活檢數量、轉化區(qū)類型,年齡>40歲準確度(96.67%)明顯高于年齡<40歲(70.42%),活檢數量<2準確度(68.05%)明顯低于活檢數量>3準確度(97.5%),轉化區(qū)類型I型準確度為88%,II型準確度為85%,III型準確度為69.89%,I型和II型的準確度明顯高于III型的準確度,差異顯著,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宮頸癌是可以通過早期檢查進行預防和治療的,其目前臨床的檢查方法較多,例如宮頸細胞檢查,但是不管哪一種檢查方式,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并非百分百檢出病變組織。相關研究證明[4~5],采用陰道鏡進行單獨檢查,漏診率高達30%,即使在已經確診患者患有CINIII,僅僅采用陰道鏡進行檢查也具有較大的難度。陰道鏡檢查只能夠觀察局部的病變情況,并非能夠準確鑒定整個宮頸的病變情況,同時該檢查結果還會受到檢查操作醫(yī)師的技術、治療醫(yī)師的主觀判斷等因素的影響[6~7]。本研究顯示,影響陰道鏡下宮頸活檢準確度的因素包括年齡、活檢數量、轉化區(qū)類型,年齡>40歲準確度(96.67%)明顯高于年齡<40歲(70.42%),活檢數量<2準確度(68.05%)明顯低于活檢數量>3準確度(97.5%),轉化區(qū)類型I型準確度為88%,II型準確度為85%,III型準確度為69.89%,I型和II型的準確度明顯高于III型的準確度,差異顯著,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相關研究也發(fā)現[8],不同年齡的患者其陰道鏡下活檢準確度明顯不同,宮頸癌病變和HPV長時間的感染相關,感染時間越長,病變情況越嚴重。并且該種演變過程具有不可逆性。性接觸是導致高危HPV感染的重要途徑,年齡越大的患者,其感染HPV的風險越高。同時在其他多方面因素的影響下,患者更容易發(fā)生細胞組織學異常的情況,大大地增加患上宮頸癌的機率。因此,年齡超過40歲的婦女應當積極接受宮頸活檢,以盡早發(fā)現及時治療。其次,活檢數量也是影響陰道鏡下活檢準確度的重要因素,由于宮頸轉化區(qū)域的鱗狀上皮細胞的癌變過程是連續(xù)動態(tài)變化的,存在多個中心起源,不同中心點起源的患者,其病變級別有所不同。增加活檢的數量能夠明顯提高活檢的準確度。宮頸活檢具有一定的有創(chuàng)性特點,會增加患者受損、出血、感染的風險,所以,在采用陰道鏡下活檢方式檢查宮頸的時候,必須充分掌握鏡下病變的特征,選擇有針對性的部位進行活檢,增加數量應當適當,在確保檢查的準確度前提下,降低檢查所帶來的創(chuàng)傷。宮頸癌和癌前病變的多發(fā)部位在轉化區(qū),其可見病灶越多,暴露越多,其檢查準確度越高。和I型、II型對比,檢查III型的準確度更低。對于暴露程度較小的病灶,陰道鏡檢查存在較大的局限性。在轉化區(qū)類型方面,不同類型的可見程度有所不同,I型可完整見到病變情況,II型可見宮頸口外和宮頸口內的病變情況,III型難以對宮頸管內的病變情況進行完整的觀察。因此,與I型和II型轉化區(qū)對比,III型的診斷準確度更低。
綜上所述,陰道鏡是臨床篩查宮頸癌的重要工具,但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必須對這些局限性的因素進行深入的了解,從而在臨床診斷和治療上綜合考慮各方面的影響因素,提高陰道鏡下宮頸活檢的準確度,避免漏檢和治療不足的出現。
[1] 陳觀娣, 何裕, 錢德英, 等. 陰道鏡下宮頸活檢準確度影響因素分析[J]. 實用婦產科雜志, 2015,31(12):951-953.
[2] 程易凡, 王新宇, 呂衛(wèi)國, 等. 陰道鏡下宮頸活檢診斷CIN1患者中漏診CIN2+的相關因素分析[J]. 中華醫(yī)學雜志, 2010,90(27):1882-1885.
[3] 張君莉. 陰道鏡下宮頸活檢低診斷CIN2及以上病變的影響因素分析[J]. 浙江醫(yī)學, 2014,36(12):1088-1090.
[4] 高芳丹. 陰道鏡下活檢診斷宮頸上皮內瘤樣病變的臨床價值及漏診因素分析[J]. 社區(qū)醫(yī)學雜志, 2016,14(6):22-24.
[5] 王水映. 影響陰道鏡下活檢漏診宮頸浸潤癌的相關因素分析[J]. 當代醫(yī)學, 2013,19(33):90-91.
[6] 樓微華, 洪祖蓓, 祝捷, 等. 宮頸CINⅠ活檢與LEEP術后病理分級差異及其影響因素的相關性分析[J]. 實用婦產科雜志, 2014,30(5):345-349.
[7] 周妙玲, 劉佳韻, 李艷紅, 等. 陰道鏡檢查在不同類型宮頸轉化區(qū)宮頸上皮內瘤變及宮頸癌篩查中的臨床價值[J]. 現代腫瘤醫(yī)學, 2010,18(10):2020-2022.
[8] 高慧軍, 黃犁, 姜輝, 等. 宮頸ASC-US病變的組織病理學診斷結果分析及探討[J]. 中國實用醫(yī)藥, 2013,8(1):108-109.
1006-6586(2016)07-0028-02
R711.74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