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若 兮
你是我心底深刻的烙印
文 若 兮
《江山錦繡》 張東海/作
遠山巍峨,險峻挺拔,懸崖峭壁,峰巒疊嶂。云蒸樹梢,霧流澗谷,林木揚風(fēng),白水激澗,鳥鳴其間,流嵐依舊。坐在船艙里,只需抬一抬頭,迎面就有江岸大樹的枝葉和去天不遠的青山向你點頭。
初見這幅《江山錦繡》,便被畫面的開闊典雅吸引。畫面上云樹如帶,意境清新自然,古意森森。山石皴染結(jié)合,樹木用橫筆層層點出,用色濕潤。一條崎嶇的山徑為脈絡(luò),自群山峻嶺間蜿蜒伸出,一路上清泉淙淙,碧潭如鏡,瀑布飛瀉,景色旖旎。此畫層次分明,注意用色的濃淡來拉開畫面景物的空間距離,變化微妙,色調(diào)豐富。全圖施以赭石色,更添古意。
“這是烙畫?!币晃荒赀^五十的男士走近了說。
“烙畫?這明明是畫在宣紙上的!”我心里嘀咕,到底懂不懂啊,就說。
“對,就是在宣紙上烙畫。”他微笑著點頭。
“我只見過木板烙畫。宣紙上也行?”我半信半疑。
“是。用電烙鐵烙在宣紙上,就是溫度不好把握?!彼患膊恍?。
我轉(zhuǎn)過身,開始注意這位男士。
想到落款,心里一動,“您是?東海先生?”
“對?!彼^,笑:“這些都是我的作品。”
“哈,真厲害!”我忍不住豎大拇指。東海先生不好意思地擺手:哪里哪里。
“烙畫,古代稱‘火針刺繡’,源于漢代,可以分為木、竹、布、絹、宣紙及葫蘆烙畫。燙畫不需要任何顏料,而是以烙鐵,經(jīng)燙烙原料使其炭化而成?!睆垨|海說。
《秋韻》 張東海/作
“跟木板烙畫比起來,是不是難度更大?”我問。
“對,難度更大。盡管我以前有家具燙畫的基礎(chǔ),但剛開始在宣紙上燙畫也非常困難,電壓調(diào)高了不行,低了也不行。烙鐵燒紅的程度、落筆的時機、作畫的速度等都比較難掌握?!钡麘{著耐心從沒有放棄,以前燒過的紙不計其數(shù),手上的幾個傷疤也是給燙出來的。經(jīng)過長時間的反復(fù)練習(xí),他才真正掌握了其中的奧妙,做到了隨心所欲,游刃有余。
“能親眼見識一下紙上烙畫就好了。”我感嘆。
“好啊,哪天去我工作室,看我烙畫?!睎|海先生爽快地答應(yīng)了。
于是,就有了看紙上烙畫的眼福。
東海先生預(yù)熱電烙鐵,然后用電烙鐵在畫面的河流區(qū)域一筆一畫,或輕或重,恰到好處地點染。他定了定神,迅速有力、自然流暢的幾筆,幾條小船躍然紙上。
“現(xiàn)在電烙鐵是200度左右,注意力必須高度集中,稍不留意,用力不勻,就很容易留下硬傷。還要講究‘火候’,‘火候’到了,才能燙出不同程度深淺的焦痕,燙出豐富的層次和色調(diào),作品才會靈動,有立體感?!睅讞l小船燙完后,東海先生說。
幾年間,張東海的技藝更加嫻熟,畫路也更加寬廣。山水人物,花鳥魚蟲,飛禽走獸…… 閑來無事的時候,東海先生喜歡一個人穿行在晉中各地的大院里,他說:“晉中是晉商故里,每一寸土地都蘊藏了文化氣息,今后,要把晉中當(dāng)?shù)氐臍v史、民俗、文化內(nèi)涵都用燙畫記錄下來,讓更多的人感受晉商故里的無窮魅力?!币环?,我們看到了他對烙畫的執(zhí)著。
林木茂密,云依遠山,山石倒影,掩映其間。干而淡的筆墨描繪蘆葦,層次分明。江上數(shù)只小舟,或一人撐篙,或兩人閑坐,岸邊楊柳依依,枝干清矍。烙畫,烙出的淡赭色,能恰到好處地表現(xiàn)清秋的氣氛,平添幾分古意。
在東海先生手下徐徐展開的,不正是數(shù)千年來人類追尋的精神的桃花源么?
張東海
山西省晉中市榆次區(qū)人。中國書法美術(shù)家協(xié)會會員,晉中市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自幼酷愛書畫藝術(shù),并于1981~1983年在榆次文化館、太原理工大學(xué)輕紡美術(shù)學(xué)院學(xué)習(xí)繪畫,后一直從事裝潢、家具燙畫、家具漆畫等工作。2007年至今,專業(yè)繪畫,先后參加省、市書畫展覽,并多次獲獎,部分作品見諸于書刊。2013年,主攻宣紙燙畫,其燙畫作品既有國畫的含蓄、西畫的寫實,又給人以淺浮雕的視覺沖擊,古樸雋秀,細膩傳神,堪稱一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