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喬儀,趙家英,魯菊芬,王洪麗,張鳳梅,武云華(云南省楚雄技師學院,楚雄 675000)
?
珠子參根莖繁殖初步研究
郭喬儀,趙家英,魯菊芬,王洪麗,張鳳梅,武云華
(云南省楚雄技師學院,楚雄 675000)
摘 要:采用珠子參獨根莖作為繁殖材料進行無性繁殖試驗,結果表明:珠子參潛伏芽萌發(fā)具有固定位置和明顯的頂端優(yōu)勢;采用不同生長年限的獨根莖作為繁殖材料,其潛伏芽萌動具有明顯的差異性;GA對獨根莖潛伏芽的萌動有顯著促進作用;不同時間播種根莖對潛伏芽萌發(fā)有明顯的影響。
關鍵詞:珠子參;根莖;繁殖;潛伏芽
珠子參為五加科人參屬植物珠子參(Panax japonicus C. A. Mey. var. major(Burk.)C. Y. Wu et K. M. Feng)的干燥根莖,具補肺,養(yǎng)陰,活絡,止血的功效。 珠子參是云南相對名貴而較常用中藥,垂直分布于1 800~3 900 m的林下,野外自然分布集中于2 600~3 000 m高海拔地區(qū)。2006年,云南省藥物研究所在玉龍縣魯?shù)猷l(xiāng)拉美容村進行種植試驗,當?shù)睾0? 800 m左右,種植獲得成功[1]。目前,對珠子參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種子繁殖及生物學特性觀察方面,對無性繁殖研究較少。
1.1 材料
珠子參來源于永仁縣中和鄉(xiāng),GA來源于上海同瑞75%赤霉酸結晶粉。
1.2 方法
1.2.1 珠子參潛伏芽萌動(能看到芽的明顯形態(tài))與不定根產生特點試驗方法
播種珠子參根莖后,每隔30 d隨機挖掘5個根莖進行觀察。
1.2.2 不同生長年限獨根莖潛伏芽萌動特性試驗方法
2013年11月24日,將1~4年生不同年限的根莖分別進行播種,每個處理3次重復,每個重復30個樣本。于每個月觀察1次出苗情況,2014年5月24日挖出根莖進行全面觀察分析。
1.2.3 GA對根莖潛伏芽萌動、生長發(fā)育的影響試驗
2013年11月24日,采用一年生根莖作為試驗材料,用100 ppm赤霉素浸獨根莖30 min,晾干表面水分后播種,每個處理3次重復,每個重復30個樣本,以未經處理的一年生獨根莖作對照。每月觀察1次,2014年5月24日挖出根莖進行全面觀察分析。
1.2.4 根莖不同播種時間試驗方法
于2013年8月、2013年11月和2014年3月,分別播種一年生獨根莖30個,每月定期觀察1次出苗情況。
1.3 地點
試驗在楚雄技師學院彝藥科技園內進行,當?shù)睾0? 820 m。
2.1 珠子參潛伏芽萌動特點
經過對珠子參根莖萌芽狀況進行觀察,根莖上首先萌動的芽都處于倒苗后所留下的芽痕同側的第一個節(jié)上,若有雙芽現(xiàn)象發(fā)生,第二個芽生于第一個芽的對面。
根據(jù)潛伏芽的定義分析,珠子參根莖上的芽屬于潛伏芽,并非是不定芽。每個節(jié)上只有1個潛伏芽,并且珠子參根莖具有明顯的頂端優(yōu)勢。另外,在所有觀察的根莖上,潛伏芽萌動與不定根形成有顯明的時間順序,一般在在潛伏芽萌動后7~10 d才產生不定根。
2.2 珠子參不定根產生及生長特點
通過切片觀察,以及根據(jù)不定根起源論述,珠子參不定根起源于根莖的中柱鞘細胞。在1~3年生的根莖上不定根產生的數(shù)量及生長差異不大,不定根產生數(shù)量、生長速度與根莖年齡不成正比關系,只與根莖直徑有關,不定根產生數(shù)量、生長速度與根莖直徑呈正相關。
2.3 珠子參不同生長年限獨根莖潛伏芽生長狀況
經試驗統(tǒng)計,不同年齡的根莖潛伏芽萌芽有著明顯的差異。一年生獨根莖潛伏芽萌芽率為83%,潛伏芽平均長度為3.3 mm;二年生獨根莖潛伏芽萌芽率為52%,潛伏芽平均長度為4.3 mm;三年生獨根莖潛伏芽萌芽率為31%,潛伏芽平均長度為4.7 mm;四年生獨根莖潛伏芽萌芽率為20%,潛伏芽平均長度為3.7 mm。4種不同生長年限的根莖中只有一年生和二年生的根莖有高于50%的萌芽率。
2.4 GA對珠子參獨根莖潛伏芽萌動的影響
GA能顯著提高珠子參根莖潛伏芽的萌芽率。2013年11月24日,種植的一年生獨根莖,經GA處理30 min的一年生獨根莖其潛伏芽萌芽率達97%,雙芽率達35%,次年出苗率達到23%。而未經處理的一年生獨根莖潛伏芽萌芽率只有83%,雙芽率只有5%,次年未見出苗。結果表明:GA作為一種外援激素一個方面能提高萌芽率;另一方面能加速芽分化的進程從而提早出苗時間。
2.5 珠子參根莖不同播種時間對潛伏芽萌動及發(fā)芽的影響
通過觀察,2013年8月16日播種的獨根莖于2014 年4月19日開始萌發(fā)出土,出苗率達到了86%,這與西安植物園郭生楨研究結果有差異,其試驗中根莖繁殖第二年才能出苗,可能是由于地區(qū)間氣候差異造成。2013年11月27日和2014年3月4日播種的均未出苗,但潛伏芽正在生長,大的潛伏芽已長度已超過0.8 cm。珠子參獨根莖繁殖,出苗后只能形成1個復葉,每個復葉具5小葉,個別出現(xiàn)3小葉或4小葉,均無花芽形成。
此次試驗只使用了100 μl、L的濃度進行處理,無法確定最佳使用濃度,這方面的研究有待進一步深入開展。
參考文獻
[1] 劉士平,薛艷紅,壽惠霞.植物不定根發(fā)育研究進展.湖北農業(yè)技,20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