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智衛(wèi)
替格瑞洛治療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臨床療效
潘智衛(wèi)
目的 探討替格瑞洛治療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擇2014年1月~2015年10月在我院治療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60例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其中2014年1~11月治療的30例為對照組,采用氯吡格雷治療2014年12月~2015年10月治療的30例為研究組,采用替格瑞洛治療。隨訪兩組治療后心血管不良事件發(fā)生率、左心室射血分數(shù)、ST段回落良好率等。結(jié)果兩組治療后隨訪心血管不良事件發(fā)生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1周及1個月,研究組患者ST段回落良好率均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1、3、6個月隨訪,研究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數(shù)均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論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術(shù)后使用替格瑞洛治療具有加好的臨床療效。
替格瑞洛;氯吡格雷;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臨床療效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是臨床上常見的心肌梗死類型,及時有效的治療能夠緩解患者癥狀,改善患者預后。替格瑞洛是一種血小板聚集抑制劑,近年來歐洲指南將其推薦級別列于氯吡格雷之前,對于不能使用替格瑞洛的患者采用推薦使用氯吡格雷[1]。我們比較兩者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中的應(yīng)用。現(xiàn)將結(jié)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4年1月~2015年10月在我院治療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60例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其中2014年1~11月治療的30例為對照組,采用氯吡格雷治療;2014年12月~2015年10月治療的30例為研究組,采用替格瑞洛治療。納入標準:所有患者均符合WHO制定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標準;發(fā)病至治療時間在12 h內(nèi);冠脈造影顯示罪犯血管完全閉塞,TIMI 0~1級;納入研究的患者臨床資料及隨訪資料完整。排除標準:凝血功能障礙者;對使用藥物過敏者;近期有出血病史者;長期使用或者近期有使用CYP3A4抑制劑的患者。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匹配(P>0.05)。
1.2 治療方法
在進行冠狀動脈造影之前,對照組采用氯吡格雷(Sanofi Winthrop Industrie,國藥準字J20130083)600 mg口服+阿司匹林(Bayer HealthCare Manufacturing S.r.l.批準文號:H20130192)100 mg嚼服;研究組采用替格瑞洛(AstraZeneca AB,國藥準字:J20130020)180 mg口服+阿司匹林100 mg嚼服。隨后患者均經(jīng)經(jīng)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術(shù)后對照組氯吡格雷75 mg口服+阿司匹林100 mg口服,研究組替格瑞洛180 mg口服+阿司匹林100 mg口服。
1.3 療效評價
兩組患者均隨訪6個月,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后1、3、6個月不良心血管事件(支架內(nèi)急性血栓形成、再發(fā)急性心肌梗死、靶血管血運重建、死亡)的發(fā)生率;治療后1周及1個月復查心電圖,觀察ST段情況,回落≤50%為不良,超過50%為良好;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后LVEF(左心室射血分數(shù))。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1.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采用 t 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隨訪不同時間點心血管不良事件發(fā)生情況比較
治療后1、3、6個月,對照組心血管不良事件發(fā)生情況分別為:1(3.3%),3(10.0%),4(13.3%);研究組心血管不良事件發(fā)生情況分別為:1(3.3%),1(3.3%),2(6.7%)。兩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0.000,0.267,0.185,P>0.05)。
2.2 兩組隨訪ST段抬高回落情況比較
治療后1個月、3個月,對照組ST段回落良好率分別為:18(60.0%),21(70.0%);研究組ST段回落良好率分別為:26(86.7%),29(96.7%)。兩組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4.176,5.880,P<0.05)。
2.3 兩組隨訪LVEF水平比較
治療后1個月、3個月及6個月,對照組LVEF水平分別為(47.5±4.4)%,(51.7±2.9)%,(53.4±3.8)%;研究組分別為:(50.6±4.7)%,(53.9±2.1)%,(55.4±3.6)%。兩組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t=2.637,3.365,2.093,P<0.05)。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是發(fā)生在冠狀動脈病變基礎(chǔ)上的急性心肌缺血性壞死,其發(fā)病原因大多為冠狀動脈粥樣硬化不穩(wěn)定斑塊繼發(fā)血栓形成等導致冠狀動脈持續(xù)的完全性的阻塞。死亡率較高,大約一半的患者在發(fā)病后1 h內(nèi)死亡,死于急性心肌梗死后的心律失常,尤其以心室顫動最為常見。隨著冠心病監(jiān)護病房設(shè)立、再灌注治療、藥物治療的不斷進步,急性心肌梗死的死亡率顯著下降?;颊甙l(fā)生急性心肌梗死后可導致左心室功能下降,發(fā)生心室重構(gòu),又反過來影響左心室的功能以及預后。及時給予再灌注治療能夠挽救患者生命。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均給予PCI治療。但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療除了緊急PCI治療外,還需要長期抗凝抗血小板治療,維持再通血管的灌注,預防在梗死的發(fā)生。
氯吡格雷是臨床常用藥,主要用于預防、治療血小板高聚集導致的心腦血管疾?。?-3]。其可以抑制血小板的聚集,抑制ADP與PLT受體及抑制前者介導的糖蛋白復合物活化,從而抑制血小板的聚集,也可抑制非ADP導致的血小板聚集,并且該抑制作用不可逆[4-5]。替格瑞洛是一種新型的血小板聚集抑制劑,選擇性拮抗ADP,抑制ADP介導的血小板活化及聚集,其與氯吡格雷的作用機制相似[6-8]。研究顯示替格瑞洛的療效較氯吡格雷好,因此被國外多個指南列為一線推薦,并且在近兩年,歐洲指南將其推薦級別列在氯吡格雷之前[9-11]。PLATO的研究顯示,其在ACS長期治療中具有較好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替格瑞洛,為化學分類環(huán)戊基三唑嘧啶(CPTP)的一員,CPTP是一種選擇性二磷酸腺苷(ADP)受體拮抗劑,作用于P2Y12ADP受體,以抑制ADP介導的血小板活化和聚集,與噻吩并吡啶類藥物(如氯吡格雷)的作用機制相似。但不同的是,替格瑞洛與血小板P2Y12 ADP受體之間的相互作用具有可逆性,沒有構(gòu)象改變和信號傳遞,并且在停藥后血液中的血小板功能也隨之快速恢復。在本次研究中,隨訪6個月,兩組患者的心血管不良事件發(fā)生率沒有顯著差異,但是在隨訪過程中,不同時間點研究組患者ST段回落情況優(yōu)于對照組,左心室功能優(yōu)于對照組。這提示在患者經(jīng)PCI治療后,采用替格瑞洛聯(lián)合阿司匹林治療能夠改善受損心肌的修復,改善患者的心臟功能。對于實施擇期手術(shù)的患者,如果抗血小板藥物治療不是必須的,應(yīng)在術(shù)前7 d停止使用替格瑞洛。心動過緩事件風險很大的患者(例如患有病態(tài)竇房結(jié)綜合征、2度或3度房室傳導阻滯或心動過緩相關(guān)暈厥但未裝起搏器的患者)需要謹慎使用替格瑞洛。有哮喘和/或COPD病史的患者應(yīng)慎用替格瑞洛。應(yīng)避免中斷替格瑞洛片治療。如果必須暫時停用替格瑞洛(如治療出血或擇期外科手術(shù)),則應(yīng)盡快重新開始給予治療。停用替格瑞洛將會增加心肌梗死、支架血栓和死亡的風險。
綜上所述,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術(shù)后使用替格瑞洛治療具有加好的臨床療效。
[1] 楊麗翠,薛阿利,施中平. 氯吡格雷弱代謝患者改服替格瑞洛的臨床研究[J]. 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2016,25(6):453-456.
[2] 王相報,王青銀,王慶祝,等. 阿托伐他汀聯(lián)合氯吡格雷對急性腦梗死患者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及凝血功能的影響[J]. 北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17(4):500-503.
[3] 王嬋,侯佳嫻,許前. 探討氯吡格雷和血塞通用于2型糖尿病伴腦梗死患者治療中的臨床效果[J]. 糖尿病新世界,2016,14(8):33-34.
[4] 呂建. 氯吡格雷與阿司匹林預防缺血性腦梗死再發(fā)的對比[J].北方藥學,2016,13(7):61.
[5] 李廣華,葉聯(lián)珍,王景健,等. 冠狀動脈介入治療術(shù)后氯吡格雷抵抗的生化指標分析[J]. 臨床輸血與檢驗,2016,18(3):251-254.
[6] 趙敏捷,周玉杰,梁靜,等. 替格瑞洛聯(lián)合阿司匹林用于經(jīng)皮冠狀動脈介入術(shù)后長期抗血小板治療的安全性觀察[J]. 心肺血管病雜志,2016,35(4):260-265.
[7] 謝力民,王曉明,閆瑞,等. 術(shù)前負荷量替格瑞洛對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診介入治療術(shù)中心肌灌注的影響及安全性研究[J]. 中國循環(huán)雜志,2016,31(6):550-554.
[8] 王小東,莊少偉,張旭敏,等. 替格瑞洛對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小板功能及臨床預后的影響[J]. 國際心血管病雜志,2016,43(3):183-186.
[9] 曾伏虎,何程煒,馬武芝,等. 替格瑞洛與氯吡格雷對下肢血栓性靜脈炎的療效比較[J]. 北方藥學,2016,13(7):28-29.
[10] 張明亮,沈玉華,王環(huán)宇,等. 替格瑞洛與氯吡格雷序貫治療對STEMI急診PCI患者血小板聚集率及MACE的影響[J].中國循證心血管醫(yī)學雜志,2016,8(3):331-334.
[11] 滕樹恩,黃錚,謝晉國,等. 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患者擇期PCI術(shù)后替格瑞洛抗血小板治療晚期臨床療效及安全性評價[J]. 中國動脈硬化雜志,2016,24(6):591-594.
Clinical Efficacy of Ticagrelor in Treatment of Acute ST 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PAN Zhiwei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 Laizhou Development Zone Hospital, Shandong Province, Laizhou Shandong 261416,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clinical efficacy of Ticagrelor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ST 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infarction.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60 patients with acute ST 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4 to October 2015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30 cases treated with clopidogrel from January to November 2014 was the control group; 30 cases treated with Ticagrelor from December 2014 to October 2015 was the study group.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and ST segment drop rate and so on of two groups were followed up.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 after treatment of two groups showe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P> 0.05). 1 weeks and 1 months after treatment, ST segment good drop rates of study group were better than control group(P<0.05). Followed up for 1, 3 and 6 months after treatment, LVEF levels of the study group were better than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 Ticagrelor in treatment of acute ST 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is of good clinical efficacy.
Ticagrelor, Clopidogrel, Acute ST 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Clinical efficacy
R541.4
A
1674-9316(2016)16-0110-02
10.3969/j.issn.1674-9316.2016.16.069
山東省萊州市開發(fā)區(qū)醫(yī)院內(nèi)科,山東 萊州 26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