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艷霞
(廣西藝術學院中國畫學院 廣西 南寧 530001)
品讀吳昌碩的中國花鳥畫藝術
宋艷霞
(廣西藝術學院中國畫學院 廣西 南寧 530001)
吳昌碩是中國近代藝壇上富有獨創(chuàng)精神的藝術家之一,特別是花鳥畫藝術,其花鳥畫繪畫歷程大致可分為三個時期:學習和領會傳統(tǒng)技法——萌芽期,融古貫今和努力探索自身藝術特色——形成期,獨特的藝術風格達到出神入化的精熟境地——成熟期。他的寫意花鳥畫厚重大氣、樸厚古拙、大氣磅礴、自成天趣。
吳昌碩;花鳥畫;樸厚古拙;大氣磅礴
吳昌碩(1844——1927),浙江人,他的繪畫啟蒙很晚,三十學畫,先由任伯年大師指點入門,后又借鑒了趙之謙、徐渭、八大山人、揚州八怪、蒲華、任伯年的奔放遒勁的畫風,加上他自身金石書法功底,形成了他自身獨特的藝術風格,屬于一位大器晚成的畫家,他在花鳥畫方面的突出成就在于他將詩、書、畫、印、畫熔于一爐,無論構圖章法、筆墨運用、色彩表現、氣韻格調都十分獨特,達到了一種出神入化的精熟境地,在藝壇上獨領風騷,他以磅礴的氣勢把中國繪畫藝術推向一個高峰。
快到“而立”之年的吳昌碩的繪畫藝術主要集中在對傳統(tǒng)的學習和研究方面,這一時期他善于向古人學習的同時,還受到同時期的任伯年、蒲華、潘芝畦、楊見山、沈石友等人的影響,如作品《紅梅圖》畫中有潘芝畦畫梅的影子,梅花枝干用墨濃淡干濕的畫法,用的是飛白筆法,設色艷麗,仿佛香氣從畫中飄來,卻又不失古意蒼冷之趣。作品《葫蘆圖》借鑒了徐渭淋漓奔放的畫法,加上吳昌碩金石書法之氣使畫面別有一番風味。吳昌碩借鑒了趙之謙的蒼穆渾厚的金石氣、聽從了任伯年的以書法寫畫形成了氣勢磅礴、樸厚古拙的大寫意畫鳳。這一時期吳昌碩作品題材有限較稚嫩,多以梅花、荷花、菊花為主,構圖空靈,墨色清新淡雅,古意盎然的蒼冷畫風,畫中帶有較濃的文人畫氣息和較多的臨摹痕跡。
50歲的吳昌碩把重心轉移到了詩、書、畫、印相結合,畫風逐漸成熟,他作詩直抒胸臆,把王維、杜甫的作品中的古趣溶入到自己的詩句中,逐漸形成了高估蒼勁,空曠灑脫的風格,他的詩從生活中選題材,帶有濃厚的生活氣息,有熱情奔放的、婉轉細膩的、突破傳統(tǒng)的等等,把詩帶入畫中,畫中帶有詩的意境;吳昌碩在書法上造詣也很深,他勤學苦練、精益求精,字體剛勁雄秀,石鼓文的線條飽滿、筆意醇厚等特點很好的運用到繪畫里面,使畫面夾有剛勁有力、雄健爛漫的氣韻,畫中題字起到畫龍點睛效果;刻印是吳昌碩自幼酷愛的一項,他用圓桿鈍刀,刻出的字帶有古樸蒼勁的特點,他畫中的刻印邊款別出心裁、天趣橫生。作品《蔬果圖》他突破前輩人水墨淡彩的傳統(tǒng)技法,大膽用色,畫中鮮嫩的白菜和西紅柿像是農民剛從果園里摘的,帶有濃厚的鄉(xiāng)土氣息,畫中的題詩別出心裁,紅色印章又呼應了西紅柿,別有一番韻味。畫中詩書畫印完美結合,這也是吳昌碩獨創(chuàng)的藝術風格。
這一時期是吳昌碩的藝術風格形成時期,他把詩、書、畫、印融于一體,也是他畫面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樂記》中寫到:“詩‘言其志也;歌,詠其聲也;舞,動起容也。三者本于心,而樂器從之?!比绻盟麃肀扔鲄遣T的詩、書、畫、印,就是:在畫面上題詩,仿佛“言其志”;龍飛鳳舞的書法,猶如“詠其聲”;畫面形象生動感人,恰似“動起容”;印章點綴,充當樂隊“而樂器從之”。[1]p68
吳昌碩的晚年是輝煌的晚年,已經是藝術界一顆璀璨的明星,這離不開他的堅持與勤奮,可謂術業(yè)有專攻,在加上思想上的覺悟,功夫不負有心人,才成就了藝術史上一代宗師,之后他的經濟也好了起來,但他仍像以前一樣節(jié)儉,平日里很樸素,教育后代也是以節(jié)儉為美,他有早期的習慣,起來靜思把一天的計劃安排好,他作畫之前有個習慣,先構思,等醞釀成熟,把整體畫面在心中浮現,想好之后,趕緊趁著靈感拿筆揮發(fā),大筆潑墨,全神貫注,把畫面大體感覺畫好再細心收拾,收拾是最讓人難熬的,經常凝思良久才敢動筆,用筆顫抖,躍躍欲試,不敢輕易落筆,生怕毀了畫面的整體效果,畫完總是虛心聽取別人的意見,這是難得可貴的一點。六十五歲以后,吳昌碩的繪畫水平可以說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他把詩文、書法、繪畫、與治印融會貫通,溶于一體,在海派中是獨占前頭的,他對繪畫得心應手、運用自如。他的題材極為廣泛,他喜歡梅、蘭、竹、菊、荷、牡丹等等,其中梅花是他一生中畫的最多的,畫梅不僅是對梅的贊賞,更是象征他自己潔身自好,自身品格的寫照,畫梅來書法他的情懷,他畫的梅花秀麗、孤冷、倔強、離奇、清逸等等,姿態(tài)各異,令人浮想聯(lián)翩;蘭花是他寄情的一種方式,因此畫的也比較多,他畫的梅花晶瑩如珍珠,剔透如寶石,有的意氣凌云、剛勁孤芳,有的蒼勁蔥郁、意氣橫生;畫竹給人的感覺是他的虛懷若谷的情懷,他畫的竹傲然挺立,清枝勁節(jié),各具風姿;通常畫家寫菊花,大都用淡墨勾勒,而吳昌碩卻獨用焦墨畫出,有時用沒骨畫法,葉子大片潑墨,畫中濃淡干濕都有,層次多變,再加大筆顏色大筆點燃,使畫面五彩繽紛,耐人尋味,雖然他大量用顏色,但是艷而不俗,很好的在畫里占據一席之地,色墨交融,畫面更顯筆墨渾厚豪放;潔身自好的品格中還有荷花做代表,出淤泥而不染,他畫的荷花用筆淋漓奔放,揮灑自如;作品《牡丹玉蘭圖》畫中葉片用墨色和花青調和而成,大筆潑灑,待干之際在用墨筆勾勒,是莖葉自然融合,色彩濃重,信手畫來不落俗套,又帶有民間繪畫特色,畫幅氣勢磅礴,雄健潑辣,帶有濃厚的金石畫法,玉蘭樹桿騰空而起,沖上云霄,蘭花姿態(tài)各異,清麗脫俗、如夢如煙等等。
總之,吳昌碩是值得我們學習和尊敬的,吳昌碩的作品有厚重典雅、古拙其肆、濃郁深厚、自然稚拙等等的繪畫風貌,也是一位真正意義上的文人畫家,他以畫寄情的同時又融入市民審美需求的趣味題材,使作品雅俗共賞、濃艷、豪放。對以后繪畫產生深遠的影響。
[1]鄭以墨,中國藝術大師圖文館——吳昌碩,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2
[2]李永強,美術界2015年9月,名家解讀——鄭軍里
宋艷霞(1989-),女,漢族,籍貫:山東菏澤人,廣西藝術學院中國畫學院,14級在讀研究生,碩士學位,專業(yè):中國畫,研究方向:中國畫(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