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美江
(江西省樂平市眾埠中心小學 江西 樂平 333300)
略談小學作文指導(dǎo)的幾點體會
徐美江
(江西省樂平市眾埠中心小學 江西 樂平 333300)
筆者結(jié)合《語文課程標準》與自己教學實際心得,從“注重平時積累,為寫作打下堅實基礎(chǔ);注重學以致用,結(jié)合實際及時指導(dǎo);注重口語交際,讓習作輕松簡單;注重作文的評價、鼓勵,幫助學生進步更快”四個方面闡述了小學生作文教學的方法及要點,為農(nóng)村小學生作文教學指明了方向。
小學作文;指導(dǎo);幾點體會
相對于其它科目的教學,教師們最為頭痛的是語文課程中的作文教學。特別是農(nóng)村小學,由于題材單一、學生課外閱讀有限,再加上缺乏廣泛的交流平臺,因而大多學生每到作文課就犯難。為了能讓學生寫出好的作文,很多教師絞盡腦汁,盡管付出諸多努力,但常常收效甚微。那么,作文真的就是語文教師和學生們的噩夢嗎?其實,不以為然。筆者通過對《語文課程標準》的學習理解,加之自己十多年來在作文教學方面的經(jīng)驗心得,總結(jié)出小學作文特別是農(nóng)村小學作文教學應(yīng)注重以下幾點。
作文也像語文基礎(chǔ)知識、閱讀一樣需要積累。那么,怎樣積累呢?
1.積累的第一陣地—課本?!爸匾曃谋尽币彩切抡n標的一個要求,而且很多課文的思考練習中都有“背誦自己喜歡的自然段,摘抄好詞、佳句”這樣的練習,讓學生在背誦時感受語言文字的優(yōu)美,摘抄中積累材料。如果學生能掌握一些好詞佳句就為寫作做好了鋪墊,能夠讓他們有詞可用、有話可說。比如:在教完《頤和園》這課后,就為學生以后寫熟悉的景物作鋪墊。
2.積累的第二陣地—日記。堅持寫日記是積累材料的是最好方式,也是練筆的最佳途徑。由于日記的內(nèi)容很廣,可寫聽到的、可寫看到的、也可寫想到的??傊?,自己的喜怒哀樂都可以無拘無束地表現(xiàn)出來,這樣就讓學生有一個自由表達的空間。記錄真真實實經(jīng)歷過、發(fā)生過的事情,往往最為簡單可行。比如:每當組織學生看完一場電影,搞完一次大掃除,我就會讓學生把當時的情景和感受用日記的形式寫出來。
一次體操比賽之后,我讓學生們談?wù)勛约旱男睦砀惺芎捅荣惛醒裕环涣髦?,他們紛紛把自己最真實的感受流淌在筆尖,是那樣的自然、生動。(其中一位學生這樣寫道:終于輪到我們班上場了,我又激動又緊張,好像懷里揣了一只小兔子似的,“咚咚咚”直跳。我急忙深呼吸一口氣,鎮(zhèn)定之后,隨著口令員一聲令下,我們?nèi)雸隽?。幾個動作做完之后,我也漸入佳境,覺得似乎不像剛才那樣緊張了,反而更加輕松。我下定決心,一定要拿出最佳狀態(tài),把最好的一面展現(xiàn)出來,為班級榮譽出一份力。)這就是第一手的素材積累??!而且做起來方便,可操作性強。
3.積累的第三大陣地—課外讀物。大文學家杜甫曾深有體會地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一個人如果生活經(jīng)驗欠缺,書本知識貧乏,寫作時必然腹空筆澀。實踐告訴我們,大量閱讀古今中外文學名著,閱讀其他相關(guān)書籍,既可以擴大學生的生活視野,擴寬知識面,又可以引發(fā)學生的寫作欲望,提高鑒賞能力,還可以逐步豐富他們的語言、詞匯、寫作素材,領(lǐng)會和掌握一些基本的寫作規(guī)律和技巧。
作文水平的提高講求“多練習”。拳不離手,曲不離口。同樣,筆一旦離開手久了,對寫作的感覺生疏了,就很難寫出令人滿意的文章。應(yīng)該堅持四五天寫一篇短文或者天天寫讀書筆記,主要是記錄下生活中值得關(guān)注的事情,記錄下自己的感情與想法,這樣不但能培養(yǎng)自己的觀察能力,又練了筆,同時積累下寫作素材,一舉多得,何樂而不為!但是,小學生的知識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教師結(jié)合課文和生活實際及時給予指導(dǎo)很重要。
艾青的詩歌《下雪的早晨》,意境優(yōu)美,情感真摯,淺顯易懂,正是培養(yǎng)孩子們寫作的最好范例。那天,下起了今年冬天的第一場雪,晨讀時,我就趁機和孩子們一起分享了這篇美文。應(yīng)情應(yīng)景,孩子們深有感觸,仿佛身臨其境。在我的適時引導(dǎo)下,孩子們的思緒也跟隨詩人一起,回到了那或濃或淡、或快樂、或難忘的記憶中,在一番情感交流之后,孩子們用他們的筆娓娓道來,訴說了自己心中的思念、情感、愿望。學生的作文讓我倍受感動:(看著飄飛的雪花,我想的很遠很遠。想起生機勃勃的春天,一望無際的大草原,五顏六色的小花,到處都是快樂的回憶……一個小女孩,扎著小辮子,臉上洋溢著燦爛的笑容,那么天真、那么單純。她雙手捧著一束沁人心脾的鮮花,不,她捧著的是美好的祝愿!她要把那最美好的愿望,獻給最敬愛的老師,獻給最親愛的媽媽。這一切啊,我怎能忘記?)
我們常常把語文學習歸納為聽、說、讀、寫的過程,作文教學也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從低年級的寫話、日記、寫片段,到高年級的寫作,都經(jīng)歷了這樣一個過程。而新教材尤其重視學生的口語交際,我覺得上好口語交際課,能為學生的習作打下了良好、扎實的基礎(chǔ)。
教學作文《我的一件工藝品》時,一開始,我還有點犯難,總覺得對孩子們來說:工藝品,是不是有點難度太高?高度太高,會夠不著啊!
可是,我想錯了,當我的問題一出口,孩子們就興趣盎然的談起來了.....既然我的顧慮是多余的,那就干脆放手,讓他們?nèi)プ霭桑∮谑?,我安排孩子們下午到校的時候,帶上自己的工藝品,以小組為單位,介紹自己的工藝品。這下,可真是有的放矢啊,先是那些樂于表達的孩子們興致勃勃的介紹起來,瞧瞧組內(nèi)的其他同學聽的更是津津有味啊,陶醉其中啊!不知不覺的,他們也跟著或興奮、或羞澀地試探性的表達起來,而此時,我趁熱打鐵,讓組內(nèi)的其他孩子們幫著一塊兒說,一起談......
如此一來,充分激發(fā)了孩子們的興趣,讓他們在一種輕松、自由的環(huán)境中,完成了一次說話練習,接下來要做的就更簡單了,我饒有興致的跟孩子們說:“看你們講的那么生動、有趣,老師啊,也真想聽聽,有誰愿意把你的工藝品跟老師和同學一起來分享呢?”孩子們躍躍欲試,我分別挑選了兩個較為優(yōu)秀的和一個中等的來在班級里展示。最后,我興奮的跟孩子說:“同學們,如果把我們剛才說的變成文字表達出來,就成為永恒的了,而且,你們還可以去了解到,讀到,看到更多的同學的工藝品,快,拿出你們的筆,記錄下來吧”學生們紛紛動起筆來……
就這樣,從一節(jié)口語表達,到書面表達,孩子們輕輕松松的完成了。我也深受啟發(fā):一定要讓孩子們寫他們感興趣的,才能有的放矢,才能有效的避免虛假的編造。
教師的評價對學生十分重要。評價得當,能激勵學生敢于作文、樂于作文,因而對學生的文章不能千篇一律,也不能一棒打死。應(yīng)根據(jù)不同水平的學生給予不同要求的評價,對基礎(chǔ)好的學生要有較高的要求。作文水平較弱學生,哪怕是用了一個好詞、一個佳句也應(yīng)該及時表揚。(記得有一次,我發(fā)現(xiàn)平時寫作水平很一般的學生,在文章中準確地用了一個表示時間過得很快的詞“剎那間”,于是我在批語中這樣寫道:這個詞用的多么恰當??!今后多看書,多積累,把自己掌握的好詞、好句運用到作文中來,我相信,你的作文水平一定會更上一層樓!加油!老師期待你帶給我更多的驚喜!)我覺得這樣做,能讓學生得到鼓勵,看到希望,增加寫作的動力!
總之,作文教學不是件容易的事,教師必須在教學理論中不斷探索,在教學實踐中獲得啟發(fā),不斷反思、不斷總結(jié),才能于學生有所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