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繼良
?
內(nèi)心寧靜的造化
文/張繼良
平淡的關(guān)鍵在于有一顆平常心,平常心是一種心境和境界。
樂善好施是平常心,吃虧不計較是平常心,逆境不煩是平常心,不懼生老病死是平常心。
縱觀人間萬象,有榮辱、有喜憂、有順利、有曲折、有成功、有失敗,但歸納起來主要有三種:大智大勇者,利令智昏者,平平淡淡者。前兩種只能算是少數(shù),而大部分則屬于第三種。但這并不等于說毫不費力就可以做一個平淡生活的人。
古時候,有位獵人,他的箭法奇準,天上飛的,地上跑的,只要在它的視線之內(nèi),無一逃得過他的利箭。
皇帝在一次狩獵中,聽說他的箭法高明,便讓侍衛(wèi)將他召來,要親眼見識一下?;实蹖ΛC人說:“你若連發(fā)三箭,皆中百步外的靶心,我便賞你黃金百倆,并賜你為御前侍衛(wèi)教頭?!?/p>
面對如此豐厚賞賜,獵人欣喜若狂。射中百步外的靶心對他來說簡直易如反掌,若射中了他就可以錦衣玉食,榮華富貴了。獵人取下自己的弓箭,拉弦、瞄準、射出,意外發(fā)生了,箭竟然擦靶而過。他呆住了,這太不可思義了,這樣的事,自他十五歲箭法有成以后就沒有發(fā)生過。
由此可見在利益面前要做到保持平常心并非能輕而易舉。
平淡不是平庸,不是渾渾噩噩,隨水流動,而是要腳踏實地,盡心盡力,有一分熱發(fā)一分光。平淡的生活,沒有鮮花,沒有掌聲,沒有大富大貴,但奉公守法,于利不趨,于道不迷,于色不迷,于得不驕,心胸坦蕩,活得輕松愉悅。
人活在世上,就應(yīng)該追求精神和靈魂上的升華,聰明的人總是平靜地面對生活,笑看人生。追逐名利,心無寧日,既傷人又害己,以淡泊的心態(tài)處世,用簡單對待一切復(fù)雜,會使人活得有滋有味。
始終保持一顆平常心,平靜地對待周圍的事物,摒棄外界的干擾,拋掉塵囂中干擾自己正常生活的雜念,你的心必將獲得一片寧靜。
摘自作者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