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歡
(河南大學藝術學院,河南 開封 475000)
淺析威爾第歌劇《茶花女》詠嘆調
——《永別了,過去的美夢》
王 歡
(河南大學藝術學院,河南 開封 475000)
朱塞佩·威爾第,意大利著名作曲家,《茶花女》是最受大眾歡迎的歌劇作品之一。其中的女主人公薇奧萊塔更是威爾第塑造的最深入人心的一個人物形象。本文將通過對歌劇《茶花女》的劇情介紹、《永別了,過去的美夢》的音樂分析及演唱要求等方面的闡述,嘗試分析薇奧萊塔的音樂形象。
《茶花女》;薇奧萊塔的詠嘆調;演唱要求
一位游走于巴黎上流社會的茶花女薇奧萊塔與青年阿爾弗萊德相戀,但被阿爾弗萊德的父親阿芒阻攔。薇奧萊塔為了愛人的前途及家族聲譽不得不離開阿爾弗萊德,再次回到了巴黎那個紙醉金迷的社交圈。不知情的阿爾弗萊德以為她變心,當眾羞辱了她。愛人的怨恨讓原本患有肺癆的薇奧萊塔病入膏肓。這時,青年的父親阿芒無法忍受良心譴責,終于將真相和盤托出,可為時已晚,薇奧萊塔已帶著遺憾孤獨離開人世,如茶 花般凋零隕落。
這首詠嘆調共分為兩部分三段,第一段是悲涼的a小調,有兩個樂句,第二個樂句是第一個樂句的變化發(fā)展。這是女主人公薇奧萊塔臨死前內心的吶喊與掙扎。這是樂曲的第一部分,是宣敘調。這一部分休止運用的比較多,營造了薇奧萊塔因為虛弱的身體唱出來的聲音是斷斷續(xù)續(xù)的。第二部分是詠嘆調,第二段轉入了a小調的平行大調C大調,線條舒暢,旋律優(yōu)美,與第一段的音樂情緒形成了對比。從這一段的歌詞中所傳達的是薇奧萊塔在懷念那段與阿爾弗萊德在一起的美好時光,那時候是多么的甜蜜幸福,就像是一個愉快的夢境??墒乾F(xiàn)在夢醒了,一切回到了殘酷的現(xiàn)實之中。在兩個平行樂句之后,最后一個結尾句又回到了a小調,情緒也回到了開始悲傷的時候。第三段又轉到了更加明朗的A大調上,速度稍快,薇奧萊塔強烈懇求上帝饒恕她在生命中所犯的罪過,激動又亢奮。尾段又回到了a小調,這是她與生命和幸福訣別時最后痛苦的掙扎?!斑@一切都將以這個結局結束啊!”全曲結束的時候,樂隊走奏出了a小調的主和弦,薇奧萊塔也用極其虛弱的聲音結束在了高音a上,也暗示著一切都結束了。
(一)注意把握演唱方法的難點
1.氣息的調控
B段的第一句“Ad-di-o,del-pas-sa-to,”作曲家設定的氣氛是“l(fā)egato e dolce”,即為柔和的連貫的氣氛,如果氣息換的太頻繁就會破壞歌詞的意境。這一句應當唱完再換氣,整個句子就完整流暢了。當然,需要演唱者的氣息非常沉穩(wěn)扎實,我的建議是:一方面,進行適當?shù)倪\動如慢跑等,增強體質、增加肺活量;另一方面,多思考氣息的運用方法,如“吸到哪兒從哪兒唱”等,注意氣息的穩(wěn)定性。這樣在演唱的時候對氣息的控制會更自如一些。
2.詠嘆調中高音的狀態(tài)
此曲的最高音是A,在第二部分第三段出現(xiàn)了三次,最后一個小節(jié)最后一個音落在了A上。因此這個音是第三段甚至是全曲的核心之音。很多初學者或是經(jīng)驗不夠的演唱者都認為越高的音越要往上走,其實不然。音越高,越要注意喉頭穩(wěn)定擋氣、氣息下沉吸著唱、保持好高位置、咽壁積極豎起來,那樣唱出來的音響效果會很內在有分量,否則會干澀無力。
(二)將旋律與人物的內心緊密聯(lián)系
在由小提琴演奏的動聽前奏之后,薇奧萊塔的宣敘調,共11小節(jié)。雖然篇幅不長,但是鋼琴伴奏的效果很弱,作曲家主要想要突出薇奧萊塔那種極度悲傷聲音,感情要真實自然。對演唱者的演唱技巧和情緒要求比較高。
第一句“Attendo attendo”,要誠懇的呼喚出內心絕望痛苦的聲音?!癵iungon”一詞唱的語氣加重一些,這一句用哭腔表現(xiàn)。第二句“Oh come son mu ta ta”,連貫性的唱出來。第八小節(jié)第一個音“Ah”要輕,“Ogni spre ran sa e”,是上行音階,作一個漸強到E最高音,再技巧性的滑到低八度的E,音量漸弱但聲音位置不能下來。
這時候,薇奧萊塔的情緒慢慢平靜了下來,也就進入了第二部分詠嘆調。開頭的力度記號是pp,要以輕柔的聲音唱,薇奧萊塔在懷念甜蜜美好的愛情,在演唱時語氣要溫柔一些,盡量做到一句話換一次氣,使樂句更具有連貫性?!發(fā)a-mo”這里有一個漸強記號,音量要慢慢加強,在氣息的支持下對聲音加以控制。下面一句“con-for-to”跟第一句的處理方法相同,情緒要有一些激動。最后一小節(jié)“stan-ca”做弱聲處理,最后一個音稍作延長?!皊tegno,ah!”是上一句的最后一個小節(jié),也是一個過渡,為了下一段更加激動的情緒做鋪墊,所以這一小節(jié)一定要處理好。最后一個音的音值可延長兩到三倍,感情色彩要加強?!癉el-la”開始進入此樂曲的最后一段,這時候薇奧萊塔的情緒較之前又激動了一些,聲音要做一個漸強,到“si-o”要弱下來?!癮-le”一定要弱起,這是薇奧萊塔在祈求上帝給予原諒,這一句虔誠地弱唱再作漸強?!癉io!”最高音A第一次出現(xiàn),薇奧萊塔向上帝的吶喊顯得如此蒼白無力,A音要稍作延長和漸弱。下一句A音出來時可以稍微強一些,咬字加重一點,因為此時薇奧萊塔即將走到人生的盡頭內心的痛苦已到極致,身心飽受著折磨和摧殘,在唱最后這一句時要拿出全部的感情和悲傷的情緒,這是她對人生最后的告別。聲音要越來越弱,越來越輕柔,最后以A音作為結束。
威爾第將一個巴黎交際花搬上了歌劇舞臺,抱著極大的同情心塑造了薇奧萊塔這一人物形象,將注意力都集中在女主人公悲慘的命運,以及為了愛人的幸福自我犧牲的高尚人性,具有非常強烈的悲劇效果。尤其是最后一幕的詠嘆調《永別了,過去的美夢》生動形象的表現(xiàn)出了薇奧萊塔臨終前的痛苦、絕望和傷心,讓人為之動容。充分體現(xiàn)了威爾第高超的創(chuàng)作技巧和杰出的藝術才華。
[1]田可文.西方音樂史簡明教程.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2012,(3).
[2]黃戈.歌劇藝術研究與經(jīng)典解讀.中國書籍出版社,2014,(2).
[3]小仲馬[法],李玉民譯.茶花女.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