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 蕓
(西北民族大學音樂學院,甘肅 蘭州 730030)
賞析曹秀美巴黎獨唱音樂會有感
范 蕓
(西北民族大學音樂學院,甘肅 蘭州 730030)
通過2006年曹秀美在巴黎的獨唱音樂會,研究曹秀美的演唱風格及其形成原因。主要從曹秀美的生平入手,通過了解她的家庭教背景、學習經(jīng)歷、個人所處的社會環(huán)境、在她的聲樂歷程中各位導師給予她的幫助、以及她所經(jīng)歷的后天環(huán)境對于她的影響。通過她在演唱時的藝術特點,了解她自己所形成的獨特的演唱風格,從音準、節(jié)奏、力度、對音樂的把握等各個方面進行分析。通過演唱會中曹秀美所演唱的曲目為例,進行進一步的分析。
曹秀美;巴黎獨唱音樂會;演唱風格
曹秀美,世界花腔女高音歌唱家,1962年出生于韓國首爾。曹秀美的母親是一名演員,為了圓自己年輕時的歌唱夢想,從小對曹秀美就嚴格要求,要求她接受大量的聲樂、舞蹈、以及鋼琴的訓練,所以現(xiàn)如今我們所能看到的舞臺上的曹秀美能夠承擔各種角色的演出,無論是諾瑪?shù)氖?、還是卡門的熱情,都表現(xiàn)的淋漓盡致,恰到好處。這與她幼時父母的嚴格要求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她的家人還特別注重語言的培訓,早餐時與家人交談用英語,晚餐時用法語,由此也造就了曹秀美高于常人的語言能力,在她未來的聲樂發(fā)展道路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對于演唱者而言,要想真正把握一個國家或者民族的聲樂藝術風格,首先就必須要求演唱者對于這個國家和民族的語言文化、音樂性格、當下所流行的節(jié)奏形式以及聲樂技法等有一個較為全面的了解。
曹秀美早年就讀于漢城Sun Hwa藝術學院,同時主修聲樂和鋼琴。1983年,為了更深層次的提高自己的專業(yè)水平和藝術造詣,她毅然決定考取羅馬的圣塞西莉亞音樂學院進行深造,師從著名男高音歌唱家貝爾貢齊與波涅利。在我看來,歌唱家的演唱風格是由先天因素和后天培養(yǎng)共同形成的結果,而盲目的跟隨與模仿都是沒有靈魂的表演,只有從自身的嗓音條件出發(fā),通過后天的不斷努力,找到適合自己的演唱方法與技巧,吸收適合自己的藝術知識,不斷提高自身的藝術修養(yǎng)來完善自己,才能真正形成鮮明的、有個性的演唱風格。曹秀美的導師貝爾貢齊無論是在對聲樂的研究還是日常生活中,都是一個及其嚴謹自律的人,他在聲樂作品的處理上除了所必須具備的方式方法外,更加注重于對演唱本身的表達,貝爾貢齊認為,對于歌劇的把握更重要的是音樂的表達是否漂亮,而不應該一貫的去要求條件的標準性,這對于來自東方的曹秀美聲音的塑造以及發(fā)展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如果說是父母的嚴格要求讓曹秀美打下了堅實的藝術基礎,而導師貝爾貢齊則是教會曹秀美應該如何去把握音樂中的真與美,形成具有自己獨特風格的藝術道路的引路人。曹秀美雖然在韓國長大,但是由于后來去意大利深造受到西方制度和西方多種文化模式的的介入,濃郁的藝術氛圍也使得她在歌劇演唱的道路上取得了很大的進步,同時她幼年時家庭對于她的嚴格要求也為她的日后發(fā)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1985年,曹秀美在完成學業(yè)后獲得了第一次登臺演出的機會,在意大利塞亞斯特歌劇院出演《弄臣》中的吉爾達一角,劇中的吉爾達是一位嫻靜、內(nèi)心善良單純、向往愛情的姑娘,但由于家族之間的紛爭無辜的她卻被卷入人們的陰謀之中,最終為愛情獻出了自己年輕的生命。劇中曹秀美所演唱的《親切的名字》正是吉爾達在抒發(fā)愛情時的詠嘆調(diào),優(yōu)美柔和的旋律與曹秀美的演唱相結合,給人一種純凈柔美的感覺,讓聽者沉浸其中,仿佛愛情如拂面的春風一般,那個深情訴說的少女仿佛就在眼前,而最后華麗的花腔部分更是讓人欲罷不能,曹秀美以一個近乎完美的高弱漸強,結束全曲。將劇中女主人公對于愛情的憧憬和向往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正是因為她在歌劇中純凈柔美的音色和高超的花腔技巧以及出色的現(xiàn)場表現(xiàn)能力,是她得到了當時著名的指揮家卡拉揚的賞識。卡拉揚稱贊她是“上帝所賜予的聲音”。
2006年,曹秀美的個人獨唱音樂會在巴黎舉行。在音樂會即將開始之際,曹秀美卻突然接到了父親離世的消息,這對于即將開音樂會的曹秀美來說無疑是晴天霹靂, 是她的母親卻堅持讓曹秀美完成自己的音樂會,希望曹秀美能夠信守自己對于觀眾的承諾。在對于曹秀美的個人訪談中,她也曾多次提到關于自己的成名和對于聲樂的堅持方面,與她的母親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曹秀美的母親除了在音樂的道路上不斷指引她在正確的道路上前進,在儀表儀態(tài)以及生活態(tài)度這些與人交往的事情也給曹秀美做了很好的表率,通過觀看曹秀美的演出就不難發(fā)現(xiàn),她的溫和、大方、寵辱不驚這些隱藏在歌聲下的美德,也在不斷地影響著她的演唱生涯讓她一步步前進。正是因為家人對于她的嚴格要求,才使得曹秀美在音樂的道路上能夠不斷進步不斷超越自己,才造就了現(xiàn)在我們所看到的在舞臺上自信歌唱的曹秀美。最后,曹秀美選擇忍住內(nèi)心的悲痛,繼續(xù)留下來如期舉辦音樂會。并且在接下來的整場演出中,依舊完整、專業(yè)的完成了這場音樂會,演唱水平和以往一樣毫無破綻,演唱過程中贏得了觀眾們的陣陣掌聲。 而這場音樂會也被命名為“獻給父親的音樂會”,以此來紀念在她的人生道路上指引她不斷前行的父親。
曹秀美作為一名來自于韓國的女高音歌唱家,卻以其獨特的聲音特色、清晰而又明亮的演唱風格為大家喜愛。在聲樂發(fā)展的道路上為東方的聲樂愛好者們開辟了一條全新的道路,歌唱并非是一成不變的方法和技巧的組合,大多數(shù)人在追求聲樂的道路上都很容易將自己陷入一種無形的規(guī)則之內(nèi),從而遺失了聲樂本身的真諦,聲樂是一門藝術,好的聲樂作品通過歌唱家傳送給觀眾的時候應該給予人們一種享受,一位成功的歌唱家,應該學會如何將聲樂作品變成聽覺藝術,而不是一味的追求技巧上和方法的完美。歌唱,是一門聽覺上的藝術。一首好的聲樂作品,最終是要通過演唱的方式來呈現(xiàn)給大家的,而如何將音符與文字完美的結合在一起,并且將它變成聲音的過程,就是要體現(xiàn)歌唱家們對于作品的把握以及自我的專業(yè)素養(yǎng)的關鍵時刻。從大方面來講,聲樂作品是由兩大方面組成,文字與音符。也就是說,把握好語言與把握好音準其實是同樣重要的。曾經(jīng)有人稱贊曹秀美的演唱是藝術與技術的完美結合。那么,在演唱過程中能夠保持清晰地咬字、完美的發(fā)音、音準節(jié)奏的準確把握,以及演唱方法的自我掌握,這些就是技術。
曹秀美雖然屬于女高音,但是她的中音區(qū)也同樣具有很強的爆發(fā)力,因此她同樣也可以勝任在歌劇中的一些較重的抒情女高音角色,同時她的導師貝爾貢齊也為曹秀美奠定了非常扎實的意大利歌劇演唱功底,使其在演唱意大利歌劇時更加的純正與準確,使曹秀美不再僅僅局限于簡單的作品演唱,適應性更加廣泛,除了演唱意大利聲樂作品及歌劇外,她對于德國法國的歌劇也把握得非常準確,能夠很快的適應并投入不同的角色,在一次訪談中曾經(jīng)有人問過曹秀美,是如何處理自己所演唱的這些不同風格的作品,曹秀美說:“要先去體會歌曲中主人公的情感,然后通過自己抒發(fā)出來,我相信觀眾能夠聽到我心里的感情?!蔽覀冊趯W習一首作品的時候經(jīng)常會提到要把握好一個度,至于度的標準在哪里,我想更多的應該是在你自己的心中,不同的作品會有不同的情感不同的表達方式,一味的追求技術上的專業(yè)嚴謹并非壞事,但是若是過于刻板嚴肅,那么藝術就失去了它本身的意義所在,學會將一首作品,用自己的情感表達出來,切身的去體會,感情的自然流露才會打動其他的人。正確的理解一首歌的情感和掌握正確的演唱方法同樣重要。在曹秀美的巴黎獨唱音樂會中,每一首作品的感情都不盡相同,曹秀美所帶給大家的,并不僅僅是一場完整的音樂會,更是一場聽覺的享受。
曹秀美的花腔女高音明亮而不失溫婉,出道后演唱過大量的意大利歌曲,這與她在意大利進修時導師貝爾貢齊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對后來她在聲樂道路上適應其他不同的歌劇類型起到了關鍵性作用。貝爾貢齊是世界著名男高音歌唱家,與其他的男高音歌唱家相比較,因為在前期受到大量的男中音訓練,使得他的聲音更加的渾厚有力,胸腔共鳴相比其他的男高音更加出色。他在繼承了意大利美聲演唱的傳統(tǒng)方法的基礎上,將其演繹的更加完美。因為自己的切身體會所以貝爾貢齊在教學時更加傾向于因材施教,根據(jù)學生的嗓音條件為其制定適合自己的專業(yè)方向。這一點對于來自東方的曹秀美來說,影響頗深,也正是因為如此,使得曹秀梅在未來聲樂的發(fā)展道路上并沒有收到太多來自于自身條件的限制,反而因為其獨特的花腔女高音備受觀眾的喜愛。
曹秀美演唱的歌劇選曲有莫扎特、羅西尼、貝利尼、威爾第和普契尼等人的作品,從格魯克意大利歌劇改革后的所有著名歌劇作曲家的作品,無論早、中、晚期,她基本都有所涉及,選擇面較為廣泛,這與她在意大利深造,并且?guī)煆囊獯罄懈咭舾璩邑悹栘朂R有著直接的關系,當然除此之外也有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她的聲音性質(zhì)和風格來決定的。曹秀美演唱的作品大多數(shù)都是包含花腔女高音聲部的選段,曹秀美在演唱作品時既有平穩(wěn)自然,又不缺少靈動與華麗,善于采用音階的迂回和大片的跳音等方式來進行裝飾性的演唱,花腔運用靈巧、顫音快速而精準,稱她為“東方的夜鶯”一點也不為過。
[1]羅小平、黃虹《最新音樂心理學薈萃》,中國文聯(lián)出版.
[2]夏美君:《聲樂藝術論》,學苑出版社,2000年10月版.
[3]尚家驤:《歐洲聲樂發(fā)展史》,北京華躍出版社,2009年.
[4]雷禮 《歌唱語言的訓練與表達》,上海音樂出版社,2004年.
范蕓:女,新疆烏魯木齊人,教授,聲樂教育和音樂劇研究 。